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火成为“开滦名誉矿工”

时间:2012-04-23 00:03:46     作者:闫漪      浏览:9574   评论:0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闫漪

  4月21日,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现年88岁的著名作家王火正式成为一名“开滦名誉矿工”。此次开滦博物馆馆长李军、研究员杨磊以及博物馆办公室主任赵平安等人于4月20日专程从唐山赶到成都,在王火老先生家中,带着开滦党委的嘱托,授予王火老先生该荣誉称号,表达着唐山人对老先生的敬重之情。

  王火,本名王洪溥,1924年生于上海。四十年代初,王火开始文学创作,反响较大的长篇有《战争和人》三部曲、《赤胆忠心——游击队长节振国》等作品。王火也因创作的长篇三部曲《战争和人》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王火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倾注满腔心血创作出开滦抗日英雄节振国的三部文艺作品:《赤胆忠心》、《血染春秋》、《英雄为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深喜爱。也正因此,王火对开滦矿工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当年创作过程中,他多次到开滦矿区井下体验生活,到节振国烈士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走访老矿工、老党员、老游击队员。

  在王火家中,李军、杨磊等人首先代表节振国的女儿节凤兰向老作家王火表示感谢之情,并将节凤兰委托他们带去的其亲自绣制的“寿”字祝福十字绣作品赠送给王火老先生。此行,开滦还特别赠送给王火老先生开滦矿工的矿帽、矿灯,以及精致的“龙号机车”铜模型作为纪念。

  此行,开滦收获颇丰,88岁高龄的王火老先生将提前整理出来的有关当年在唐山采访节振国英雄事迹时留下的大量珍贵资料捐赠给开滦博物馆,其中包括最早的1956年开始访问老领导、老矿工等的一些原始资料,其中有一张非常珍贵的,1956年王火老师在唐山赵各庄矿采访老矿工,根据老矿工们的回忆手工绘制的1938年节振国在抗日大罢工斗争时,党组织与节振国在矿区活动的地形图。

  “这些资料对于开滦意义重大,我们会倍加珍惜,也会倾心研究,让英雄节振国的事迹世代相传。”杨磊说。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