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80后作家苏伦:我与韩寒背驰而走的人生路

时间:2012-04-25 12:36:30     作者:追风筝的人      浏览:9604   评论:0   


  苏伦,相对于早已盛名满天下的韩寒、郭敬明的来说,这位以写诗出身的80后作家后起之秀并不显得特别突出,但是在80后的诗坛,却早已名声四起。早在2008年,苏伦的诗歌刚在小说阅读网发表的时候,一首诗歌没几天都能获得几千的点击率,同样在情诗网,也得到了读者的热烈热捧。如今4年过去,这个早慧的诗人,早已是一名业内的广告人。

  父子原来皆是金庸迷,跟陈楚生是“邻居”

  我们将眼光放回眸到2008年那个春天,在2008年3月开始,有一部名叫的《别了,我曾经梦过的女孩》的诗集,在网上一文风行。这部苏伦写于2003年到2008年初的诗集,如今我们回顾这些口吐珠玑的美丽诗章,依然为作者那少年早慧的诗才所折服。

  苏伦出生在有着亚洲玉都之称的广东揭阳,大学四年在是浪漫天涯的三亚度过的,说起揭阳和三亚的关系,不得不追朔到上世纪80年代,很多潮汕人到海南去挖金。从揭阳来的也不少,后来也有成为名人的,其中一个就是在2007年快男总冠军——陈楚生。

  提起陈楚生,苏伦说起他跟陈楚生的缘分,陈楚生的父母都是揭阳人,后来去三亚居住,而苏伦的大学就在陈楚生家附近,2007年刚进大学的时候,每次在公交车上都能听到陈楚生那首成名曲《有没有人告诉你》,同样的离家,漂洋过海在外生活,让已过少年的苏伦重启燃起诗情,在自己十几岁的青春尾巴上刻下最后一笔浓厚的诗情!

  说起对文学的热爱和启蒙,就不能不提到苏伦的父亲。

  苏伦的父亲是个十足武侠迷和历史迷,早年家里有全套的金庸、梁羽生全集,也有不少古典小说、历史著作。小的时候,苏伦家里放那时港台热播的《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楚留香》等等电视剧,小苏伦总是跟父亲一块津津有味地看,讨论哪个人物演得最好。因为对武侠小说的热爱,苏伦的第一部小说《忧郁少年行》便借用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人物,段誉、王语嫣、郭靖等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苏伦的笔下,全都成了大理西城中学的一员,演绎了一段年少轻狂的爱情往事。

[NextPage]

 

  写诗的日子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时光,16岁写出代表作

  说起那段写诗的经历,不得不提到苏伦16岁的那段无言而终的感情,那时正值中考,因为中考失利,自己喜欢的女孩进入市内重点,而苏伦却因为失常考入市内的一所普通高中,因为两地距离,感情无疾而终,苏伦将感情赋予在日渐成熟的诗歌创作中。

  谈起写诗,苏伦自豪说:初一的时候,经常跟朋友写打油诗,不到几分钟,便成随口引出一首七言绝句。初二看到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便开始模拟了一篇,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写了一大堆哲理诗。”但在苏伦后来看来,他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应该是在2003年11月写的《爱,也是一道风景》,那时他刚满16周岁,对于一个早熟的诗人来说,短短的16行诗歌,在字里行间,我们能明显看到那淡淡的少年初恋情怀。诗味很浓。高一暑假,一篇在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拜伦影响下的48行的格律诗《幸福的瞬间》横空而出,被当时赏识苏伦才华的语文老师赞叹不已,“惊喜你语言的神速进步!”

  后来在高一语文老师的鼓励下,苏伦的诗情一发不可收拾,2003年4月写的《醉舟》,以及8月份写的《载舟》,已经不再是寻常意义上的情诗,激情澎湃的诗歌豪气,无可挑剔的华美篇章,“将万般悲情化为胸中舒展自如的诗请画意,我终于看到云涛那威气逼人的卷起,犹如你灵魂底那充溢着的才气(天晴雨语)。”都可媲美当年法国诗人在16岁写下的名诗《醉舟》!

  在苏伦看来,网上有很多人看过他的情诗,但是姐妹篇《醉舟》和《载舟》在他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了让更多读者知道这两首诗,苏伦把这两首诗歌都引用在后来的两部长篇小说创作中!

  即便在大一之后,已经很少写诗,但是少年的诗歌生活仍是弥足珍贵的一段回忆,“写诗的日子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时光。因为它让我懂得如何用美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苏伦后来提到。

[NextPage]

  最爱的诗歌是《别了,我曾经梦过的女孩》

  在苏伦所有的诗歌创作中,要找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有人说是《醉舟》、《载舟》姐妹篇,也有说是具有曹植《洛神赋》风韵的《冬季恋曲》;也有人喜欢那些短诗,如《随风荡》、《撒哈拉》、《往事是记忆中的风沙》、《梦境里的你》等等。但在苏伦眼里,他诗歌创作的高峰,应该是在2006年冬天,那年他高考失利,在揭东一中复读,在后来的纪念性散文《那一年,我在一中寻梦》中提到,在对爱情往事的怀念、中考梦想破灭的回忆中,“内心那种无法排遣的伤感以及对逝去的人与事的眷恋,吞噬我疲惫的心灵。那时汪国真、席慕蓉的诗集总在我闲暇时,从抽屉里摸出来自慰一番,那些关于青春、爱情的诗篇在我的内心激起一轮轮涟漪,唏嘘之下,诗路历程揭开新的序幕。”

  在2006年11月到2007年1月短短3个月里,苏伦创作了30几首诗篇,新诗跟古诗词皆有,包括《随风荡》里边洛边一中的部分情节也是在这段时间完成。对于后来为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如此多的作品,苏伦也无法解释,可能是情到深处,后来的诗歌创作,包括以前几年的诗歌创作都不比这段时间出现的精品多,《爱与永恒》、《我心依旧》、《冬季恋曲》、《夜曲》、《别了,我曾经梦过的女孩》等都属于这个时候的精品。苏伦对《别》情有独钟,以至于用它做为所有诗歌的篇目,大学的时候,也改编成MV剧本,拍摄成短片。

  是否会出现另一个诗歌创作高峰

  对于以后是否还能出现一个新的诗歌高峰,苏伦也不敢肯定,在中学几年里,被身边的朋友、同学,甚至叫同学惯了,尤其在揭东一中复读的日子,每次有新诗完成,都让全班争先传阅,甚至在全校也有一定的影响。几乎在每个周末,苏伦都在班里举行一次次的诗歌朗诵会,引得附近几个班级的同学闻声而来,一次次爆满!在单调的高三生涯倍增乐趣。

  在2008年初,苏伦毅然告别了5年的诗歌创作,告别了那些诗歌为他挣得“才子”“诗人”的虚名。

  “那时,我不想重复以往的诗歌创作风格,想要寻求一个突破,但是发现后来的创作都在重复以前的路子。加上读大学后,渐渐滤去了年少轻狂。将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小说创作中。我的诗歌早期受拜伦、兰波、徐志摩影响很重,篇幅很长,后来又很像席慕容的青春诗篇。”    

  在所有古代诗人中,苏伦承认自己最爱柳永,以至于它的诗歌,不能说是通常意义上的抒情诗,很多长篇的格律诗里边都有一个小的故事(如《离别》、《夜曲》、《冬季校园依旧哀伤》等等),甚至有着中世纪油画的感觉(《冬季恋曲》、《载舟》)。他说自己的诗歌受歌曲影响也很大,尤其是校园民谣,所以很多诗歌的韵律都特别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甚至可以改编成歌曲。

  分众传媒的江南春说过:“年少时候有过写诗的经历,对于以后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一段回忆,因为他懂得如何去爱这个世界。”

  现在人们谈起诗人,往往会认为是不现实、穷困潦倒的模样,其实不以为然,苏伦更像诗坛上类似纳兰性德一样的才子,优雅、帅气,同样热爱于生活与社交。

  在笔者看来,毛泽东、李肇星、江南春都是诗人,但也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位刚25岁的青春作家,目前已完成两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同七堇年一样这个85后作家,以后还能给大家带来多少华丽的篇章,就让我们侧目以待吧!

[NextPage]

  【苏伦,生于1987年10月,广东揭阳人,现居广州。80后广告人,青春作家。从事过记者、广告策划文案等工作。2003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2012年加入广州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随风荡》、《忧郁少年行(段誉篇)》;诗集《别了,我曾经梦过的女孩》等。】

  主要创作年表

  2003年11月—2008年4月:《别了,我曾经梦过的女孩》(诗集,共72首,分成三季)

  2005年3月—2008年9月:《忧郁少年行(段誉篇)》(上部,中篇小说,6万字)

  2005年1月—2010年2月:《随风荡》(长篇小说,16万字)

  2007年10月:《怀念在蓝田的日子》:(怀旧散文,对高中三年生活的回顾)

  2008年8月:《那一年,我在一中寻梦》:(怀旧散文,对一中那一年的总结)

  苏伦诗歌欣赏:

《冬季恋曲》

我些许是做了悠长的梦,

梦醒后才知芳景难驻。

            ——题记

      一.再回首

那惊鸿一瞥已成为过眼云烟,

却给自己留下扣动心弦的回忆;

那甜盈的笑语在耳旁重现,

给我一生留下难以遗忘的印迹。

  

人总是相信邂逅的尘缘,

这是世间最美妙的乐章;

脉脉的双眸顾盼生妍,

柔情滋润着彼此的心田。

问世间情为何物的慨叹,

直叫人生死相许的相伴;

曾经为她在夜里辗转反侧,

萦绕在身旁的是她的影子。

          二.初相遇

哦!那一刻我徜徉在我的小舟,

载着理想在这冬季的长梦;

流水潺潺满载着忧伤的感叹,

极目伫望湖光山色的姿容。

眼前只剩下衰草凝在寒烟里,

我划着梦幻之船一路流敞;

她恍如在层林中从容漫步,

一如那幽韵悠长的腊梅之香。

我犹如坠入如烟似梦的仙境,

寻觅到生命中梦中女神的身影;

  那微风掀动她轻纱般的柔发,

柔然荡开我心中无悠止的牵挂。

         三.泛舟上

碧波盈盈,万物都藏匿了深情,

她踏着万顷山色飘然在我眼前;

娇美的仪容多么掳掠人的心怀,

我的心从此为她的美丽深深感慨。

她是坠入尘世间的精灵,

她的声音是多么凄切而悠长;

我驾着小舟逆水寻求她的芬芳,

只想与她有过邂逅的相伴。

她的美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她的光彩使我忘了路在何方,

她的气息氤氲如幽兰般静谧,

小船漂浮在湖面忘了归返。

        四.湖光中

我欲寻求她留在湖光中的芬芳,

将我那忧心的事深深埋葬;

此时湖水如同我心般荡漾,

仅留的是她别后留给我的迷惘。

我沉思微吟她的只言片语,

心儿似那一轮明月光彩飞扬;

我作长声叹息她的远离,

回眸伫望那相遇相知之地。

笛声悠悠不知从何处响起,

正如我心中无限的愁意;

徒增爱慕之后情意绵绵,

泪水零乱,归思难舍她的美丽。

        五.别离情

她口含清辞,幽幽深情未吐,

与我满载着深深爱意从此别离;

缕缕清风掠过我少年的心海,

平静的心窝掀起丝丝涟漪。

她是绝代佳人幽居在深谷,

幽韵冷香却又柔情万丈;

她是洛水之神重返人间,

难赋神情却从此为她感伤。

一叶扁舟沐浴在澄清的光辉,

少年为爱感伤在这长夜漫漫;

我但知人事变迁,花儿四散,

只想挽留在那一刻的容光。

 六.少年心

我相信这是我人生中奇妙之旅,

她深锁的眉黛就像起伏的远山;

眼眸似水使湖边的花草逊了芬芳,

天地间仅留我们在这静谧的湖上。

但我少年的衷情触动她的心房,

她在瞬间迈着轻盈的碎步别离;

我回望相遇之地满怀淡淡轻愁,

满天落花伴我在这凄清的冬晚。

我但希望生命能与她再次相遇,

不在这扰人心扉凄清的冬季;

即使上天赋予我万般才情,

都比不上她的只言片语滴进我的回忆里!

                          ——2006.12.25

  后记

  当年曹植遭贬,泛舟洛水边,见洛神芳华绝代,长吁短叹之下,顿发灵感,《洛神赋》一篇至今令人读之口含清香。文辞之美,可谓至极。

  少年的心总是忧郁而充满爱的渴望,温馨只存留在那冬季的夜晚。纵有子建的豪情,却无他的才气,《冬季恋曲》是我少年诗路历程的一个缩影,在寻梦的旅途中郁结而成。

  泛舟湖上,但见那湖光山色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姿容,瞬间的美妙多么掳掠人的心怀,而芳华易逝,正如梦一般。梦里不知身是客,只想携梦到永远,而梦醒之后,一切已杳无音信。曾经多么美妙的过去,也只能在记忆的城堡里贮存。

  幸好我会用我手中纤弱的笔,抓住这一瞬间永恒的美,将万般柔情倾注于笔端之下。自是红尘一俗客,如今纷落人世间,佳文一篇共赏析!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