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陈晓明坦言:诺贝尔文学奖没有复评一说

时间:2012-04-27 10:54:15     作者:佚名      浏览:9582   评论:0   

  传曹乃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复评”

  陈晓明认为,有些作家靠诺奖来炒作,中国作家没必要通过诺奖认可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已结束,近日许多媒体传来自世界各国的210名入围作家中有20人入选复评,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籍作家曹乃谦进入诺贝尔文学奖复评名单。

  这一新闻是否属实?为何每年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都是山雨欲来?我们与诺奖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给出了答案。

  记者:作家曹乃谦进入诺贝尔奖复评的传闻,您知道吗?

  陈晓明:知道,我觉得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诺贝尔奖的评委之一马悦然很欣赏他,可能马悦然提起过。但是曹乃谦获奖的可能性极小,而且诺奖根本没有复评一说。

  记者:近年来国内屡屡爆出某作家获得诺奖提名的新闻,您如何看待?

  陈晓明:这个事情不必看得太严重,有些作家希望被国外重视的心理可以理解。我感觉这些消息更多是一种无聊的炒作,真正有影响力的作家不会做这种事。对于此类新闻,我们可以持一种娱乐态度,看热闹吧!中国作家协会登记在册的作家有8000多个,个别人的炒作不代表中国作家整体,那些有影响力的作家对诺奖的态度还是很平和的。我们在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不要以偏概全,不是“中国作家对诺奖”如何如何,只是个别现象。

  记者:您觉得中国作家距离诺贝尔奖有多远?

  陈晓明:诺贝尔奖只是一个奖项,它并不能代表世界文学的最高水平。当然,诺奖非常有影响力。我认为中国作家之所以不能获诺奖,有这样的原因:汉语翻译成英文的作品太少,而且汉语非常难翻译,国际上优秀的汉语翻译家也太少。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中国作家要想得到世界承认,是很漫长的道路,困难重重。

  另外,我们国家有深远的文化历史传统,我感觉我们没有必要那么急迫地想要通过诺奖这样一个奖项去求得某种认可。而且,获不获得诺奖也不能代表中国作家的水平与世界文学差距有多远。因为诺奖在评选时,评委们个人的文学观念、审美角度以及对政治文化的理解都会影响评选结果。

  记者:您看过曹乃谦的作品吗?

  陈晓明:曹乃谦的小说比较有特点,个人风格很强。他的小说呈现出了山西贫困地区独特的生存状态,但是并不能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水平。曹乃谦的中短篇很精彩,有味道,而且他的语言凝练、简单,比较好翻译,也很好读懂。不过,他的作品格局有些小。国际上现在评价一个作家,还是更看重他的长篇小说,毕竟长篇更能反映一个作家的能力、思想水平与文化含量。

  搜狐文化 

  曹乃谦,1949年出生于山西应县下马峪村,目前已发表文学作品一百余万字,其中有30多篇作品被翻译介绍到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

  曾出版长篇小说集《到黑夜里想你没办法》、短篇小说集《最后的村庄》等。

  据了解,《到黑夜里想你没办法》是曹乃谦历时十年完成的代表作品,曾被《中华读书报》等评为“2007年十大好书”,并入围了2010年度美国最佳英译小说奖的复评。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