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大三,在数科院学习的三年中,修了很多数学课程,比如说,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等等,我个人觉得这些几乎都是理论,抽象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在纸上演算,很少与现实生活联系。
这个学期,我们修了数学建模这门课,它属于典型的应用类数学学科。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在大二的时候就接触了一点,是通过在图书馆报告厅听的讲座认识的,通过这个讲座,我大概了解了什么是数学建模和数学建模的步骤,不过因为回来以后没有深入了解,所以对这门学科还是很陌生。
通过这半个学期的数学建模的学习,对数学建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有一定的收获。第一个收获是:数学建模一般通过表述,求解,解释,验证几个阶段完成,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加以归纳,抽象的产物;作为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数学建模有着与数学同样的历史,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数学建模在现实世界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也渗透到经济,人口,生态,地址等等。
第二个收获是:作为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数学可以提升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等抽象能力,但很多同学都觉得数学和实际遥不可及,可是,数学建模可以培养我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这是我们数学专业学生的一个优势,同时,学好数学建模这一学科,可以让我们直接为某类工作服务,通过网络和同学,老师的介绍,现在很多企业都招数学建模工程师,这个职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数学建模的能力,所以数学建模又为我们数学专业的同学指明了一条就业道路。
第三个收获:在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第二章的内容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一个简单的城市供水量的预测问题可以运用到数学建模的很多知识点。例如:插值法,拉格朗日法,Newton法拟合法等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不仅依赖于数学建模,数学建模也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另外,我觉得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很有趣,一个复杂的生活实例,通过最小二乘法,我们不仅可以知道它的直观图像,还可以很快确定函数。还有,通过第二章的学习,可以发现数学建模所要解决的问题绝不是单一的学科问题,它除了要求我们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外,还需要我们不停地去查阅相关的资料,除了学习许多数学分支问题外,还要了解工厂生产,经济投资,消费水平等方面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和数学建模息息相关。这样,数学建模能极大地拓宽和丰富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感到学习的重要性。
第四个收获:从我们学生对建模的学习角度来看,我们都是直接的受益者,我们不仅能接触到一门全新的学科,而且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对数学建模的学习,和那些自学的学习者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所以要好好珍惜,尽管在课堂上的讲解气氛有点沉闷,但是如果你怀着求知的目的去学习,不管条件如何,都能学到你所不知道的知识;就拿上次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解的城市供水量的预测,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书上和网络上的知识,仅仅依靠你个人去思考,肯定不会想到这一个问题还会涉及到拉格朗日法和Newton法等等,所以,在校的学生最好不要脱离老师,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效率相差很大的,前者的效率肯定比后者的效率高很多。
总而言之,数学建模的重要性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在接下来的半个学期,我会更加认真,细心地去体会它。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