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第四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揭晓

时间:2013-04-16 15:56:34     作者:丘文辉      浏览:9754   评论:0   

第四届(2012)在场主义散文奖揭晓

高尔泰、金雁并列大奖

[本报讯]备受关注的华文散文第一大奖——在场主义散文奖,经过作者申报、文学组织推荐及严格的初评、复评、终评、公示程序,已于近日尘埃落定。高尔泰的《寻找家园》、金雁的《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并列头奖——在场主义散文奖;刘亮程的《在新疆》、章诒和的《伶人往事》、阎连科的《北京:最后的纪念——我和711号园》获在场主义散文奖提名奖;郑小琼、耿立、张锐锋、艾平、诸荣会、鲍尔吉•原野、袁瑛、周齐林、帕蒂古丽、窦宪君10位作家的单篇散文,获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

本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申报及评奖活动,受到了海内外作家及文学组织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无论从申报数量、质量,还是作者范围上,都比前几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整个华语散文2012年度最重要、最优秀的作品,都进入了评选视野;作者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地区。在推荐过程中,让组委会深为感动的一件事是,著名作家、诗人,年逾80的邵燕祥先生,也亲自提笔,写来热情洋溢的推荐信,盛赞在场主义散文奖的公信力。

本届在场主义散文大奖的产生,可谓一波三折。初评作品产生后,有几位评委发现著名美学家、作家高尔泰先生出版于2011年的散文集《寻找家园》在2012年有多次再版,于是不谋而合地再次推荐,按照《在场主义散文奖章程》(2012年修订版),在初评中遗漏的好作品,经3人以上评委推荐,可以直接参加复审。而这部作品经过复审及最后终审的排序打分,与金雁女士的《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又一致,一同斩获本届最高奖——在场主义散文奖。

从评选的结果来看,本届获奖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在场主义散文奖所倡导的散文性与在场精神。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展示了作者跌宕起伏的一生经历和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真诚,真切。作家举起手中刀一样锐利的笔,依凭内心诚实和良知的尺度,剖开历史纷繁喧哗的表象,还原了那些让人颤栗的生活细节和日常感觉。对人性中的恶如何被一步步放大,一次次扭曲,进行了慢镜头回顾般的揭露和审判。对作家本人,他所写到的历史人物以及阅读者来说,都将经历一次深刻的灵魂炼狱。作为美学家的高尔泰先生,文字苍莽浑厚、精洁优美,用笔棉里裹铁、节俭强健,对散文的美学进行了一次淋漓尽致的生动演绎。金雁《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的获奖,再一次证明了在场主义散文奖宽阔的视野、独具一格的标准和严格公正的评奖程式。本书对俄国历史上最典型的知识分子群体进行了一次精准的回顾,对事件以及知识分子在事件中的表现和心理做了独到的细致入微的解读,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精炼的描绘。这种解读和描绘,让本书具备鲜明的在场力量、关怀重量和体察难度。该书对反思历史,映照当下现,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获得提名奖的三部散文专著也各具特色,代表着一方重镇。刘亮程的《在新疆》是作家继《一个人的村庄》后又一部有着梦幻般美丽色彩的力作。而且本书和《一个人的村庄》比较起来,虽然不再有最初的澄净,但却具有深刻的苦难和自觉,而且作家艺术手法更加圆润老道,驾轻就熟,代表着作家的又一座散文高峰。章诒和的《伶人往事》写的虽是戏剧大师的前尘往事,但正如作家副题表述的——写给不看戏的人看。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作家用感性饱满的笔触,渲染了一幅幅美丽生动的时代云烟,表现了这些戏剧大师在种种政治运动中的坎坷遭遇和他们独守正直与良善的高贵品格,作品以近似黑色幽默的手法,表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戏剧大师们也难以把握的戏剧人生。阎连科的《北京:最后的纪念——我和711号园》是一部心灵的牧歌,也是一部时代的挽歌。作家在书中向世人展示了他那在现代大都市中如同瓦尔登湖一般的711号园,他三年居住时间里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思考。全书洋溢着咀嚼生命本真和心灵愉悦的幸福滋味。而这座世外桃源最终被现代工业文明所侵占,作家强抑着绝望的内敛叙述,更使得本书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本届获奖的十部单篇作品,也都以各种面貌,各种姿态,呈现了作家写作的在场意识,对现实当下及灵魂的关注,对散文本质特性及美学意义的探索和挖掘。在年度的单篇散文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据悉,第四届(2012)在场主义散文奖将于2013年5月中旬在山东青岛市中国海洋大学颁出,届时将举行隆重的颁奖盛典及高规格的文学研讨活动。

附件

第四届(2012)在场主义散文奖获奖作家作品

(以得分多少为序;相同得分,以作品首字笔画为序。)

一、在场主义散文奖(2部,并列)

寻找家园/高尔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4月

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金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二、在场主义散文奖提名奖(3部)

在新疆/刘亮程春风文艺出版社2012年2月

伶人往事/章诒和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北京:最后的纪念——我和711号园/阎连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

三、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10篇)

女工记/郑小琼《人民文学》2012年第1期

秋瑾:襟抱谁识?/耿 立《北京文学》2012年第2期

迷境/张锐锋《十月》2012年第1期

呼伦贝尔之殇/艾平《美文》2012年第8期

最后的生命之花/诸荣会《钟山》2012年第2期

沙日拉咩绕,我的马/鲍尔吉•原野《人民文学》2012年第5期

坝上/袁瑛《失落的乡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

南方工业生活手记/周齐林《广州文艺》2012年第4期

模仿者的生活/帕蒂古丽《民族文学》2012年第9期

没心草/窦宪君《在场》2012年冬期

(摘自在场主义散文网:http://www.zaichangzhuyi.com/E_ReadNews.asp?NewsId=1293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