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青年作家聚首深圳 探讨新城市文学

时间:2013-05-26 22:36:39     作者:新闻要闻      浏览:9573   评论:0   

  书写真正有城市气质的作品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

 

  “什么是城市文学?城市文学的气质在哪里?”512日,由深圳龙华新区民治街道《民治新城市文学》杂志主办的首期“新城市文学论坛”在民治街道举行。主办方邀请了当下70后作家弋舟、80后作家王威廉、80后评论家李德南,以及深圳作家、评论家蔡东,来了一个四人谈。

 

  城市经验是城市气质的基础

 

  究竟什么是城市文学?是写城市生活的就叫城市文学?还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作家写的作品就叫城市文学?这是一个注定很难下一个完整定义的概念。探讨中,作家、评论家们没有纠结于给城市文学下定义,而是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谈到自己的感受。

 

  弋舟说,西方城市化经过几百年的循序渐进,而我们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完成了,中国人的心理失败感可能比同时代的西方人更加强烈。而且今天随着技术的飞跃式进步,这个变化更加剧烈,今天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情感交流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因此我们写小说的具体手段都会发生改变。比如我们以前描写人的熟悉过程会很缓慢,而今天不同了,他们通过网络交往突然间就会熟悉起来,小说写作技术上也会有变化,“城市文学从技术层面上不可避免符号化,如果带有强烈阶级意识去写,就可能写不出很好的东西,可能不需要那么泾渭分明。中国作家需要补城市这一课,不是学会开车了、住在高楼就是城市经验。这些经验大家慢慢具备了,把它还原出来,就能书写出真正有城市气质的东西。”

 

  写出当代城市的立体性

 

  一个“城市气质”带出了第二个问题:城市文学究竟该具有哪些独特性,也就是气质问题。

 

  王威廉认为,放到世界的视野中去看,中国的城市是从模仿西方开始的,尤其像深圳这样的城市,外观和西方大城市区别已经不大,但它究竟缺少了什么东西?就是城市气质、权力的纠葛,这都是当代社会很复杂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写作能触及到这些复杂的东西,就能以城市为依托写出伟大的作品。王威廉说:“城市中每个人的空间非常狭小,我们必须用想像力去丰富这个世界,然后把当代城市的立体性写出来。我心目中最好的写新城市文学作家是村上春树,他的想像力非常丰富。”

 

  谈到心目中写城市文学的好作家,大家纷纷发言。蔡东认为,在深圳新城市文学作家中,有两个人特别值得注意,一个是邓一光,一个是薛忆沩。邓一光最新的一篇小说《出梅林关》,应该是逃亡的隐喻,他的写法是新的,人物也是新的。薛忆沩把握住了城市的气息,他的作品非常讲究,你读到有气质的城市文学作品,会发现你常以为非常陌生的城市很有现代感。

 

  李德南认为,今天这个时代,城市,因为有了现代科学技术等因素的支持,使它和传统城市有很大的不同。现代科学技术,包括新媒体等因素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中心城市,跟现代科学有很大关联,这些因素形成的合力,可以称为新文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解读,比单纯去讲现代城市更好一些。自然,今天的城市文学也要建立在这个更新意义上的城市去书写、探索、发现。”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