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小小说创作要有独特性

时间:2007-06-16 02:35:28     作者:谢志强      浏览:9713   评论:0   

 

    我一直偏爱阅读外国、特别是当代外国小说。就此谈点个人的感想。
    外国小小说,不同的国家曾有过群体性的繁荣。20世纪初,日本倡导和借鉴了法国小小说形式,逐渐风行。川端康成是一个代表者、实践者和倡导者,他创作了二百余篇小小说。川端称之为“写在掌心上的小小说”,后缩为“掌上小说”、“掌小说”,形象地说出了这种小小说的篇幅像手掌那么大。他认为小小说是现代生活中出现的“火花”,并且是“深深扎根在过去的遗传和传统之中的文艺形式”。他还认为小小说是赢得广大读者的有效途径,他也提出了形式小,而内容不能“小”的观点。川端的小小说以写实手法为主,而后来星新一则以幻想手法为主。
    群体性小小说创作现象,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语国家也曾有过繁荣。那批作家采用了卡夫卡、布莱希特、瓦尔泽的表达方式,造就了一批衷情小小说创作的作家,运用了掌故式、寓言式、散文体、碑文体的形式,他们遵循一个创作原则:用一句(简单句)话道出许多不能用一句(复杂句)讲出的话。有名的《登场》。许多著名作家也加盟了那场小小说创作热潮。真正坚持下来的是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最近,我终于完整地拜读了他的两本小小说集,都收入《历代大师》这部作品集里。他的作品表达特点是“片断性”、夸张、“反讽”和荒诞。他认为,重要的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他的作品直指现实,撕去了虚伪的面具、剖析了习惯的力量。这批作家作品字数基本上都在千字以内。
    还有美国。1973年至1976年,美国发生了一场能源危机,随之,引发了反对挥霍讲究节制的情绪,节能的微型汽车随之热销,文学出现了大受欢迎的小小说热潮。世界是个庞大的系统,谁能料到能源危机,引发了文体调整。美国的那场小小说热,许多作品涉及到生态和能源等领域。但是,留下标志性作家和作品不多。
    除了群体性创作小小说的现象,许多作家的小小说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例如,阿根廷的博尔赫斯、俄罗斯的巴别尔、匈牙利的厄尔凯尼、意大利的卡尔维诺和布扎蒂、日本的黑井千次、法国的阿波利奈尔、波兰的姆罗热克和施瓦茨、加拿大的里柯克。
    阅读中,我渐渐发现,这些国外作家和作品,体现出两点独特性。第一,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记得美国简约派作家雷蒙·卡佛说过:一个作家,具有了观察世界的独特的方式,他就成功了一半。我看到,尽管作家们各有各的表达方式,其中,传达出他们独特的观察现实的视角,怎么看会成就你怎么写。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人物新闻周刊”做了个《时装密码》专题,著名服装设计师谢锋说时装。他在巴黎时装展一炮打响,他谈到学习服装设计过程中有个有趣的事情。他进服装学校接受启蒙教育,老师给他图样,要求他按图样去练习裁剪,关键是尺寸和比例。可是,他到巴黎服装学院去进修,老师给他一块石头,用布去包石头(给石头穿衣),要求他包到没皱纹为止。这种方式改变了他的服装设计理念。这就是中西方时装设计的差异,是用预定的尺寸比例去套不同的人,还是根据不同的人设计相应的服装?前者是个人纳入模式之中,后者是设计服从个人的特点,我想到,小小说创作要避免模式化,作家的思维要个性化,要学会“给石头穿衣”。对现实有不同的解读,政治的、经济的、哲学的、心理的、文化的。我一直在读国外当代的长篇小说,发现一个共同关注的主题:文化冲撞,或说文化磨合。去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的作品很好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磨合。这也是国际性,也是地域性的主题。拉丁美洲的“爆炸文学”有益启示就是用法国等国家的现代观念(包括小说理念)来重新审视拉丁美洲自己的现实,看出了“神奇”,看出了特别。
    第二,表达世界的独特方式。小小说创作的基本问题,我认为是怎么看、怎么写的问题。我曾将小小说与故事比较,将小小说与长篇小说对照,比较起来,小小说的特性十分明显。作为一个创作者,我在实践中,常想,小小说创作到底要注重把握什么?固然,小小说都要讲个故事,但是,小小说不仅仅讲出一个故事的流程。小小说除了表达小说应当表达的深刻性,探索小说应当探索的可能性,小小说创作中要注重小小说的特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细节的独到运用。博尔赫斯说过:故事其实仅有有限的几种模式。确实,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看到它的原型和母体。我们正是在这种有限的故事模式中寻求所谓的“新意”。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对故事和小说的区别曾有过两个说法。第一个说法,狼来了的故事,那个小孩喊狼来了狼来了。狼果真来了,是故事(封闭了),狼没有来,是小说(敞开着),因为,没有来的狼已在小孩心中,那是想象中的狼,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他还有第二个说法,一座房子着火,一个消防队员冲进去救屋里的小孩,救出了小孩,是故事。纳博科夫说,那个人在救小孩的同时,连同小孩喜欢的玩具一起救出,就是小说。可见,消防队员的关怀很到位。火中救小孩的故事很多,但是,作家要像消防队员那样发现小孩喜欢的那个玩具,这个物件的细节,是小小说创作要关注要发现的细节。一个精彩的细节,可以支撑一篇小小说,可以照亮一篇小小说,可以使一篇小小说显出独特性。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