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办公室近日在中国作家网上公布了本届鲁迅文学奖的初评作品名单。初评委员会通过多轮无记名投票,从1008篇(部)参选作品中,评出125篇(部)备选作品,其中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各20篇(部),文学翻译5部。按照规定,终评委员会又增补了5篇(部)备选作品。 130部作品中,仅有一部网络作品。
昨日,记者通过查阅130篇(部)备选作品,发现仅有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入围,是作家文雨(张雯轩)撰写的中篇小说《网逝》。该文于2007年1月发表于盛大文学·晋江文学城。
鲁迅文学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本届鲁迅文学奖首次将网络作品纳入参评范围。这一举动一度被视为主流文学对网络文学的认可和接纳,是一次破冰之旅。
◆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胡平表示,由于网络文学与纯文学在篇幅上的习惯不同,网络文学一般篇幅较长,一些中篇小说就能达到60万字,鲁迅文学奖规定中篇小说篇幅要在13万字以下,致使一些优秀网络作品无法入围。
原因解析
为何只一部网络作品入围
此前初步认定的符合参评条件的作品中,网络文学作品有31篇(部)。盛大文学、新浪读书等网站都有作品推荐,其中晋江文学城选送了6部作品,3部中篇、3部短篇。
那么为何只有一部网络作品入围呢?
网络小说篇幅太长
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胡平表示,由于网络文学与纯文学在篇幅上的习惯不同,网络文学一般篇幅较长,一些中篇小说就能达到60万字,鲁迅文学奖规定中篇小说篇幅要在13万字以下,致使一些优秀网络作品无法入围。
对网络文学参评的规则问题,早在今年3月,本届“鲁迅文学奖”评选活动启动之时,就有很多人提出过质疑。在几家文学网站的论坛中,都有人发帖表示,几乎找不出规模像样而又符合“鲁奖”标准的网络文学作品。就拿当下颇具影响力的网络小说,《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等,写手一般出手就是上百万字的鸿篇巨制,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网络小说根本无法参评。此前,韩寒小说《他的国》也因为“字数超标”被作协拒之门外,但出版人路金波表示,准备用韩寒的另一部作品《杂的文》,参加鲁迅文学奖杂文组的评选。对此,胡平表示,出版社并没有报送韩寒的作品参赛。
作品质量有待提高
除了字数限制,胡平表示,网络文学入围作品少,与作品本身的质量不高有关。一般来说,传统作家在写作和报名参赛前都会用很多的时间来准备和打磨自己的作品,而这一点网络写手却很难做到。一方面,此次评奖是第一次吸纳网络文学作品,此前网络写手们并没有为参评做过准备。另外,现在的文学网站往往规定10万字以下的文章免费阅读,10万字以上的才收取费用,因此网络文学很难避免篇幅过长的问题,语言也不够精益求精。
此外,本次中国作家协会新修订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中规定,由国家批准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并与作者签订了独家版权合同的网站,才可推荐其网站上在评奖年限内发表的、已完成的文学作品参加评选,每家可推荐五篇。因为目前的网络文学网站还比较鱼龙混杂,处于逐步规范当中,这也限制了网络文学报名参评的步伐。胡平认为,这些问题在下一届的评奖中一定会有所改观,经过今年的初步尝试,网络文学参加文学奖项的评选一定会逐步走向成熟。
也许会专设网络奖
得知有一部作品入围鲁迅文学奖,晋江文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非常高兴,“推选的三部中篇我们都蛮看好的。”至于其他作品为什么选不上,该负责人认为:“鲁迅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能够放开让网络文学作品参选,那么在评选标准上肯定是一视同仁的,但是网络文学作品因其特点,跟传统主流文学作品还是有一定差异性的,所以可能在与评选标准的融合上还有一点点的不适应吧”。
此前,资深评论家解玺璋则早就指出,网络文学作品可以报名参评鲁奖,扩大了参评作品的范围。但网络文学作品与纸质作品不一样,如果评奖标准还是原来的老标准,网络文学作品肯定评不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文学作品仍然比较粗糙,在艺术水准上跟纸质印刷作品不具备可比性,不在同一量级上。 ”因此他建议应该单独设立一个“网络文学奖项”。
对此,胡平告诉记者,鲁迅文学奖的评奖规则十分严谨。任何一项改动都要由上级严格审批,不可能轻易改动。下一届评价,能否为网络文学单独设立奖项还不好说,但是可能性不是没有。
网络写手对参评疑虑重重
本届“鲁迅文学奖”评选活动于3月1日正式启动,在征集范围中增加了网络文学。这是官方文学奖项首次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但当时,很多网络写手对此却并不感冒,甚至反应冷淡。
慕容雪村就曾表示,绝对不会把自己的作品送去参赛:“网络文学有资格参选了,这的确是一个进步,但起不了多大作用。现在国内的大小文学奖项都是一小部分人的文字游戏,也可以说是贵族游戏,和网络草根写手没啥关系,即便能去,也只是充个数,垫背而已。”
另一位网络写手“闹市孤灯”则认为,在评委眼中,网络文学恐怕还是属于非主流的另类,因此即使被推荐,他也不会参评。《政治生命》作者“断肠的人”质疑在传统作家制定评奖标准、主持评奖过程的情况下,话语权缺失的网络作家会处于劣势。
本土气息辽宁作家有望得奖
在备选篇目中,记者还看到了几位辽宁作协选送的作品。王充闾的 《张学良:人格图谱》备选散文杂文奖。高楠、王纯菲作品 《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张学昕 《南方想象的诗学》备选文学理论评论。
王充闾,当代散文家。出版有散文随笔集 《柳荫絮语》、《人才诗话》、《清风月白》、《当代散文大系——王充闾散文笔记选集》、《沧浪之水》、《春宽梦窄》、《中国的当代散文精品文库——王充闾散文》、《面对历史的苍茫》、《沧桑无语》、《书趣文丛》、《淡写流年》和诗词集 《鸿爪春泥》,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
张学昕,曾在 《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文艺争鸣》、《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文学评论文章170余篇。 2008年获首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
据悉,本届鲁迅文学奖最终将于11月上旬颁奖。在目前产生的130篇(部)备选作品中,有不少读者熟知的文学名家作品入选,如中篇小说中入选的20部作品就包括张翎的《余震》、王安忆的《骄傲的皮匠》、叶广芩的《豆汁记》、迟子建的《鬼魅丹青》等。
相关链接
网络文学PK传统文学
和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呈现几大特点:
作品多 读者众
网络文学经过了1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气象。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文学网站日均覆盖人数1155万人,网络降低了文学准入门槛,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圆写作的梦想。长期关注网络文学的作家陈村曾感叹,“要在《收获》上发表一个小说,很难。 ”而今,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谁都可以舞文弄墨。
网络也成为传统出版编辑们开发资源的“宝地”。2007年3月,一位编辑在网上发现李可写的职场小故事很吸引人,于是找到李可,希望把它变成一部小说。半年后,《杜拉拉升职记》问世。
高产出 高收入
网络作家可能单打独斗,也可能是几个人组成的写作“作坊”。在“作坊”里,有人负责选定主题,有人负责写剧情之间的衔接,有人负责将几个人的稿件糅合成一种风格,还有人弥补剧情漏洞。多写多挣,少写少得,点击率就是硬道理。快速的刷新速度,让网络文学成了“码字比赛”。知名网络写手“跳舞”就因为写了1400万字,成为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年收入超过百万元。
互动快 外延多
如今的大型文学网站,在读者和作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对话社区。读者可以留言催促作者加快写作步伐,要求喜欢的角色多出现、砍掉令人讨厌的角色。此外,围绕网络文学展开的电子阅读、影视改编、游戏改编、手机阅读等一系列周边产业,也刺激了写作方式的转变。
快写作 浅阅读
网络文学缺乏“字斟句酌”的严谨,很多传统作家质疑这种文学的艺术性。
对于网络作家而言,在写作时考虑更多的是阅读点击率,是作品的商业价值,他们在文学艺术性上无法顾及周全也让读者减少了对待他们的严肃性。对于更多阅读网络小说的读者来说,看网络小说是让工作之余轻松一下,并不是为了获得多大的知识,收获多少感悟。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陈妍妮采写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