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海人》有感
暨南大学13级美学硕士研究生 陈润攀
鄙人读长篇小说总爱挑一些特殊之日,以在心理上给自己一个仪式,毕竟是大部头作品,不可草率行事。开始翻阅谢仲馀先生的长篇小说《人海人》,鄙人选择在丁亥月戊子日,因正值立冬,宜动土、解除、出火等,颇具象征意味。花两天的时间,读一本对自己有启发的书,这不失为一桩美事!在此,作为众多读者中普普通通的一位,鄙人也斗胆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以对自己的阅读做个总结。
在小说的正文之前,谢先生便提出一个厚重的问题:“同是吃粮食却养出多种人。同是人,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是命中注定?是造物主的安排?是命运如此?难道是‘宿命论’?难道一切都不可改变?是福至才有心灵吗?”一言以蔽之,即人如何存在的问题。其实,谢先生是在自问自答。它的答案虽不明确,但只要读过小说便不难找到。我们可以拿小说主人翁船儿的事迹来加以分析。
诚如谢先生所说,船儿是“一个命运最差的人,出生在不该出生的时日”。出生前家业被毁,家人被恶贼追杀,逃亡海上。更不幸的是,占卜者预言其为灾星,险些让其命葬大海。他至九岁时才获得一个草率的姓名,而同年竟被胞兄们夺走仅有的赖以活命的一点钱,从此步入一条无比坎坷之途。但尽管如此,身在人如草芥的乱世,那般命运多舛,船儿却表现出了一些异于“常人”的可贵品质。
例如吃苦耐劳。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船儿谨记多年前父母曾对他说过的话,说为人要厚道老实,要不惜身地干活,贱力得人敬。他谨记,并付诸实践。他在“葛朗台”江捉虫的屋檐下吃着二碗白粥而卖力斩柴,在矿山吃着别人一半的米粮而替各位大哥洗衣服、点烟、端饭菜,就连在矿长办公室亦不懈怠,白天一刻也不停地干活,有一股不要命的劲。
再比如勤奋好学。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船儿谨记父亲临终前须好学的教导,先是以树枝代笔,借月光写字,练习四书五经,再是阅读许多初级读物,再是到军校苦学军人的八门功课。古人有刺骨悬梁、凿壁偷光、萤囊映雪、燃糠自照等故事,相较之下,船儿之精神丝毫不落下风。
再譬如知恩图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况人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船儿年纪尚小时就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顾不得胸口极痛,立即向救命的老板娘扣了六个响头,而后更以辛勤劳作报恩。船儿事业有成时,老板娘一家穷苦,他隐名赠送财物。六不先生临老即将破产,他亦及时无偿送上铜矿。
谢先生说:“世间万事万物皆可变,都在变,事在人为。其命运实质是每个人有自己的因果。”然也!船儿之所以能在成年后既叱咤战场又驰骋商场,以西方存在主义理论视之,是因为他选择了自己最本真的存在,而没有沦为“常人”。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指出,共处的结果极有可能是自己完全消解在他人的存在方式中,泯灭了自己的独特性和突出之处。船儿与下层人民共处,一直保持着自性,不平庸,也没走上恶道。
海德格尔说:“此在总作为它的可能性来存在。”我们知道,我们被抛于这个世界,是无缘由的。我们存在,便是在所在的世界里存在。但是,作为人,可贵的一点,在于能在,即在本质上选择自己未来的可能性。船儿被抛在乱世之中,他就不得不在乱世中。而在乱世中,他既可以选择失去自身,也可以选择获得自身。显然,船儿选择了后者。这点可以在船儿第一次行乞时就可见端倪,他当时这样自我叩问:“我伍滴真的变成了乞丐了吗?天呀!”他是多么不想伸手去接他人的施舍啊!他不愿沦为惯乞,占尽慈善家们的便宜而自诩聪明。
小说的最后写到了一个名叫陆五凤的女子,该女子也有吃苦耐劳、知恩图报等好品质。成人的船儿经过一番简单的探问后,便决定将其娶为媳妇。奇哉?不奇怪!那不就正好反映了船儿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个保持本真的自己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