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自强不息不是“口号”

时间:2016-03-18 21:59:22     作者:      浏览:9514   评论:0   

自强不息不是“口号”

——读《落泪是金》有感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4班杨艺

 

   刚开始阅读《落泪是金》时,我以为自己内心已足够强大,看过了大多数的悲伤,使我不会轻易落泪。但当我看到一例例寒门学子在大学求学路上的经历,还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珠在眼眶里打转了许久,已快要阻隔我阅读的视线。眼泪最终落下,而我的思绪还在。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同时还有后一句,“只是未到伤心处”。在我看来不仅男儿,女子也并非都是娇滴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许多女子从小便承担着家庭重责,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能让她们伤春悲秋,纤纤玉手一向都在梦中,那双结实的手和手上的老茧才是真实。

  有人把这些情况看做是孩子命苦,我却不这么认为。能够有毅力让孩子们考上大学的父母,所经历和付出的并不会少于求学中的孩子们。许多报道励志大学生故事的纪录片,都会讲述其如何地勤工俭学,却很少有报道养育培养这位励志大学生的父母。也许你会说,纪录片里都说了,爸爸做着怎样的工作,妈妈又与某种疾病在做斗争,孩子很懂事,成绩也很好。那么请问,是谁教导着这懂事的孩子,是怎样的环境使之会去奋斗。若是父母目不识丁,有学校老师可以教,但一个人的心性可不是单靠老师就能培养出来的,父母在这方面也很重要。

  我们步入了大学,如果我们在学校里吃得不好,父母只会更差;如果我们在学校里穿着朴素,父母断不会是全身的名牌;如果我们的用度拮据,父母怕会更加不堪。我们在申述自己的苦楚,因多年的努力将要付之一炬而痛苦万分,作为我们生活避风港的父母们,他们的心情同样。哪怕是最终因贫困等原因不得不使自己的孩子止步于大学门外的父母们,他们也时刻心系着孩子。

  记得我在寒假看过的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视剧《搭错车》,剧中的“哑父”佟林为使小美成为出色的人,哪怕生活已如此艰难,他仍旧坚守。多少孩子在父母紧衣缩食,满心期待地将孩子送入大学校门后,孩子变了,爱攀比,以各种不应是理由的理由来搪塞父母,向父母要钱。现在的政策虽不完善,但已让不少优秀的寒门学子有了步入大学的机会。我们这群靠着国家的好政策而步入大学的寒门学子们,是否能够不忘初心,不辜负并不富裕但咬牙坚持让自己能学好吃好的父母呢。清华大学校训中的“自强不息”取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我们有更多的寒门学子获得了学习更高阶知识的机会。一方面,我们希望帮助政策能够更为完善,造福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也望好不容易进入大学学习的寒门学子们能够坚持自己最初的信念,莫让父母等关心、帮助我们的人痛惜。自强不息不是口号,应该用行动来诠释。


责任编辑:
0
欠扁
1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