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 璀璨文坛

璀璨文坛

  • 登云塔

    顺着一条古道小路走,沿途的景色更是别有一番韵味,不远处,一座高高屹立在几条古道小路中间的古塔出现在眼前,它就是登云塔。登云塔是“徐闻八景"之一,雅称“雁塔嘲风”,也是徐闻古代最大的建筑物之一。登云塔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徐城镇东方一路与民主路的交汇处,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徐闻知县赵一鹤定基,天启三年(1623年)知县应世虞竣工落成。古人把登云塔喻为“文笔”,表达了徐闻人渴求广出人才,青云直上的美好愿望。据历史记载,登云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当时任徐闻知县的赵一鹤定基,天启三年(1623年)知县应世虞竣工落成。对于这座“登云塔”得名由来,当地文化界历来的说法均众口一词,一般解释为“文笔”,表达了徐闻人渴求广出人才,青云直上的美好愿望。显然,对于起造、监工等人物以及建塔工程耗资、规模等要素,一直未见详实描述。在《徐闻地方史书拾零》记载中,是最为详实描述登云塔的由来:塔的北边有一座旅馆名叫登云馆,馆高二层,每层有住房十二间,全为木料架搭而成。塔的南边有一塔群共五座,中间一座高3.6米,金龙戏珠结顶,四角各座高3米,每座尾端装有一游龙,泥砖砌成。馆与塔群为元代所建,直到明代万历年间登云塔奠基时废。据清末知县王辅之宣统三年主修的《徐闻县志》记载,登云塔奠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当任知县为赵一鹤。其时地荒民贫,地方财政困难,建塔之事,时建时辍。到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00年),知县许廷谏继任,即诏天下饷是为增饷,建塔才大动工。塔基深6.4米,直径18.4米,分三层定基,中层14米,第三层11.8米,层层向上缩小。塔基全用钩石(即用人工凿成的钩石)砌成。塔高36.4米,墙厚2.6米,空径3.6米。建筑造型八角,叠七级,整个塔设有步阶199级,顶层装一被花棱木支撑,类端有铁锅覆盖。塔座西朝东,每层设有假口泥砖结构建筑而成。施工主监人王濂(何方人氏,无史可考),用工最多时达241人之众,最少时也85人,耗资28103万贯钱,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建成竣工。天启四年八月四日,知县应世虞召开为塔题名会议,与会三十一人,无一发言。应世虞提议,塔之旁边原有一登云馆,是否把“登云”两字移过来?大家同声赞成。到天启五年刻字立碑,是为登云塔。这就是登云塔名称的由来

    2020-08-04 11:58:50 作者:
    • 0
    • 9988
  • 岭师“系梦乡行”调研实践队三下乡心得体会

        今年,我怀着激揣着期待,参加了化学化工学院“三下乡"调研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小分队是以”决战攻坚在广东乡村落实状况调查研究“为主题的调研。由于疫情原因,我们队伍成员无法相聚在一起,只能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此次”三下乡“调研实践任务。我觉得这是个意义深远的一次活动,更是一堂最难忘的社会实践课。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广大青年的暑期生活,为农村经济发展做贡献。    调研小组围绕这个主题开始了前期筹备工作,大家都献言献策,分工合作,最后通过我们的努力顺利地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    相信通过这次调研实践活动,我可以学会吃苦耐劳,开拓视野,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国情,享受农村建设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大家之间可以互相增进友谊。    我深深地认识道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能让你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让我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学会乐于奉献,回味无穷。

    2020-08-04 10:15:26 作者:邓敏琪-岭师“系梦乡行”调研社会实践队
    • 0
    • 9758
  • 信息院社会实践队队员参观化州文体公园有感3

    8月3日,今天是岭南师范学院信息院团委实践队伍——“南越大地行,共筑脱贫梦”社会实践队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九天。队伍的队友们来到了茂名化州的文体公园。队员们不禁感慨,化州文体公园相对之前来说,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了,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愈发的好了。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国家和政府对于公园的改造和投资,使公园与以前截然不同,使化州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更上一层台阶,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经济愈发的强大。文:朱晟欣

    2020-08-03 22:22:32 作者:朱晟欣
    • 0
    • 9851
  • 信息院社会实践队队员参观化州文体公园有感2

    公园,是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休游玩的公共地域。今天,队员们来到了化州文体公园。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湖被称为“城之眼”。湖泊宛如翡翠一般,让城市散发着灵秀之气。依湖而建的公园是城市生活的最好去处。化州文体公园就是如此,依湖而建,景色迷人。这里完全没有城市里的躁动不安和五颜六色,在这里都是自然给予人们最美的风景。置身湖畔之上,往湖中形单影只的一叶轻舟,眺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坡,双眼所及之处,都是一副静逸优美的自然山水画。黄昏时分,西下的夕阳把整个湖面染成了橙色。湖边树木的倒影与湖面的橙色相互辉映,一个具体,一个抽象,令人感叹。文:黄丽珍

    2020-08-03 22:21:34 作者:黄丽珍
    • 0
    • 9981
  • 信息院社会实践队队员参观化州文体公园有感1

    8月3日,今天是岭南师范学院信息院团委实践队伍——“南越大地行,共筑脱贫梦”社会实践队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九天。队伍的队友们来到了茂名化州的文体公园。化州文体公园的建设相对以前来说,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树木的种植和公园的卫生环境相对以前来说都改善了不少,使公园越发的吸引他人的游玩和饭后大人小孩的散步。可以用鸟语花香来形容现在的文体公园了,和以前的情况相比,已焕然一新了。文:朱晟欣 

    2020-08-03 22:20:52 作者:朱晟欣
    • 0
    • 9817
  • 岭南师范学院信息院团委社会实践队伍在高岭村调研

    8月2日岭南师范学院信息院团委实践队走进高岭村,体验雨后的高岭村,分享这里的村民“久旱逢甘霖“的喜悦!村口的牵牛花上面还有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泥土混杂着花香的大自然气息总是那么的诱人。即使篮球场仍有积水,但却挡不住篮球爱好者的步伐,村民们邀请了我们实践队的人一起打篮球,这也许就是篮球爱好者分享喜悦的直接的方式。这次走进雨后高岭村,美丽的乡村景色使得队员们多日四处奔波造成疲惫的心也平静下来了,我们将会以全新的姿态,重新出发!

    2020-08-02 22:26:21 作者:
    • 0
    • 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