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奇幻
粮食的安全
一叶轻舟,孤独地漂泊在水面上,而水面却被阳光晒得金黄,抬头才发现阳光上还有团团乌云。摆渡人,是岸与岸之间的相接,更是灵魂与灵魂的相拥。当他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进行再次轮回,他们又愿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的作者,一个极其平凡的人,却写出了不平凡的作品,塑造出来的主人公崔斯坦和迪伦都是那样的令人深省。这是一个史诗般动人的故事,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上帝为了帮忙孤苦无依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便为每个灵魂安排了一个摆渡人,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路程。崔斯坦,迪伦的摆渡人,他不明白自我为什么活着,没有属于自我的相貌性格,唯独摆渡人的身份能证明他的存在,护送灵魂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使命,历经千辛万苦后,只为一个灵魂得到归宿,而自我却没有归宿,周而复始地完成宿命的轮回。或许也正是他这样,之后才会有一个女孩出此刻他的生命里,改变他,让他感受到生活的完美,也让他找到了自我最终的归宿。当他为了自我所爱的,所想要得到的东西时,他能够奋不顾身甚至舍弃生命,只为守护一个无形的承诺,坚持不懈地追求,直到最终。他也得到了他最初向往的幸福。但,崔斯坦和迪伦之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摆渡人?是崔斯坦还是迪伦,没有定数,记得有部电影中说:“怯懦囚禁人的灵魂,期望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而迪伦用生命和灵魂的不懈追求告诉我们:禁锢我们的从来不是有形的铁链和枷锁,而是来自我们心中无形的胆怯和对未来的恐惧与担忧。你的信念决定你自我的人生,仅有无所畏惧的自由灵魂,才能抵达美丽的彼岸,才能拥有完美的结局。或许,在过程中有多么的不尽人意,多么的坎坷,但想想总是完美的,当场最终拥有了圆满,你会感激那些挫折,因为是他们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梦想照进了现实。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2022-06-28 13:10:28 作者:麦华杰 9861 0
那遥远的春天终于来了
河边,一棵棵墨绿的柳树就如小姑娘那乌黑的头发一般,在风中显得素雅恬静,又略带几份妩媚。一棵柳树是一种感情,万棵柳树就是万种风情。柳树旁边,一群钓鱼的老人坐在河边正在垂钓。看,有一位老人钓到了一条大鱼,旁边的老人们看见了,仿佛也想钓到那么大的鱼,便集中注意力,尽力去钓到大鱼。在春天里,钓鱼不但是一种休闲,更是一种安逸的享受。花园里,一朵朵粉红色的郁金香正开得欣欣向荣,娇艳欲滴。真是: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啊!北国的春天又是另一番景象。高高的山峦上,一层层白雪盖住了它,就像一个白色的花园一般。这雪,就是被称为北国春天使者的春雪。在黑龙江,那里的雪花非常有名。每年初春,那里的人们都会举行冰雕展。一个个五彩斑斓的冰雕展现在广场上,给黑龙江的春天点缀上了美丽的一笔。在黑龙江,那里的人们称春雪为碧空之仙女、苍穹之公主、宇宙之天使。可知,春雪在黑龙江人眼里是多么的美。春来了!我要好好地看看这春的水、春的风、春的树、春的草、春的花。我还要听听柳哨的鸣唱,我更要闭上眼睛,去感受春的爱抚。因为,那是春意,也是春的声音,更是春天来临的气息。
2022-06-28 11:37:52 作者:林幸子 9855 0
学习党史 梁子熙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20数本5班梁子熙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文章强调,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政治建设,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在实践上不断出彩,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各级党组织要从党史学习中读懂党的政治建设经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实现伟大梦想、引领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的坚强领导核心。从党史学习中读懂“政治信仰”,以“理想信念”之火照亮伟大梦想征程。坚定的政治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政治特征。党自成立起就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植根于自己的信念和血脉中。无论是战场上冲锋陷阵时的英勇无畏,还是面对敌人严刑拷打时的威武不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克难制胜、一往无前的致胜密码。有了理想信念,所有的流血牺牲才有了价值依托,所有的拼搏奋斗才有了目标指向。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理想信念永远是指引我们前行之路的燎原之火。新的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筑牢政治信仰的灵魂,用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争当伟大梦想的“逐梦人”。
2022-06-28 01:12:16 作者:梁子熙 9855 0
传统节日 梁子熙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礼貌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礼貌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资料外,还包包含其他文化形态,如佛教、道教等。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一样,似乎无从谈起。“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坚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我的文化特色,保护自我的文化遗产。首先,我们应当从精神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的长期积淀,构成为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到了社会心理的深层,她的影响随处可现的。仅有深入学习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时代提高的要求,创造性地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充实新的时代资料,使之不断完善发展。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感恩、孝道、仁德、慈爱、正气、勤学、节俭、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扬,浓缩了传统文化立世做人荣辱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的就是这种优良传统,如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美德,再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这些传统精神世上其他民族所无法匹敌的,也是我们要继承
2022-06-28 01:02:24 作者:梁子熙 9880 0
程占功:长篇小说《往事》第二十章
门房内。于校长抓着电话筒,声音颤抖地连问:“你说什么,你说什么?啊,在下游一百公里处,搜救人员找到了一具约60岁女人的遗体,……啊,周英年纪多大,我见过她几次,她看上去像60岁……”于校长说着,哭了起来,电话筒掉在了小桌上。站在门房门口的许杰、许平听得真切,顿时二人脸色惨白,父子相拥嚎啕大哭,直哭得痛彻肝肺,死去活来。妻子周英是丈夫许杰的救命恩人,且一辈子恩深义重,恩爱如初,许杰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周英的离去。许平更是母亲的心肝宝贝,母亲给了他无数无私的爱,他怎么能听母亲的噩耗……。许珍珍和米兰儿从小路赶到山下,找到了小汽车,司机告诉他们,许杰、许平已经上了山。许珍珍和米兰儿便急急往山上赶。二人刚赶到学校门口,看到许杰抱着许平哭成一团,许珍珍急忙跨进门房,问抽泣中的于校长:“怎么了?”于校长一边吸鼻抹泪,一边安慰她,“你,你不要太难过……。”便把她在电话上听到的情况复述了一遍。许珍珍闻言,两眼发黑,天旋地转,“扑嗵”一声跌倒在地,不省人事。米兰儿扑在许珍珍身上,哭叫着“阿姨,阿姨……”已载《中国作家网》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本文作者程占功,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
2022-04-28 16:43:09 作者:程占功 10092 0
程占功:长篇小说《往事》第十九章
米兰儿就是周英舍身救下那个采蘑菇的女孩,现在8岁。米兰儿的父亲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光荣牺牲,她家里有年迈的爷爷和奶奶,她母亲和一个小她两岁的弟弟,生活困难。周英多次带着许珍珍到长城小学资助米兰儿和其他家庭困难的小学生,还去米兰儿等学生家中捐款捐物,帮助解决困难。许珍珍生长在所谓“红二代”高干家庭,但却无一点官宦子女的骄气和娇气,从小到大,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一个乖乖女。她现在28岁,中等个儿,皮肤白净,稍圆的瓜子脸上,五官精致,搭配的恰到好处。说话柔声细语,举止彬彬有礼,里里外外透着大方得体,朴实无华的美。她大学毕业分配到云川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现已是总编室副主任。她抚摸着米兰儿的头发,说:“天都黑了,我爸爸怎么还不来呢?”说罢,拉起米兰儿的小手,又道,“走,咱们下山看看我爸爸坐的车过来没有。”“我知道一条小路,咱们走小路,不一会儿就到山下了。”米兰儿拉着许珍珍的手,“我在前面带路!”一辆疾驰的小车停在了山脚下马路边,许杰、许平父子急急地从车上下来。山下距半山腰的长城小学有一公里多山路,由于没有通往山上的公路,许杰和儿子只能徒步上山,好在许杰曾跟夫人周英来过一次长城小学,还记得怎么走。长城小学,尽管天色越来越暗,但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没有离去,都在焦急地等待搜救周英的消息,都在盼望周阿姨、周奶奶平安回来。学校门房内,于校长站在小桌旁边,抓着电话筒,还在与县、公社等方面的搜救人员紧张地进行沟通。许杰、许平父子气喘吁吁地站到了门房门口。已载《中国作家网》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本文作者程占功,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
2022-04-28 16:41:22 作者:程占功 101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