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散文·随笔·短信

  • 紫荆花盛开

    紫荆花盛开“永远的紫荆花,在爱之下,茁壮成长……”这旋律,如同晨曦初露时分的温柔轻抚,悄然唤醒了我对香港的记忆与向往。高考后的那个悠长夏日,我带着一颗自由而憧憬的心,踏上了重访香港的旅程,去追寻那些紫荆花盛开下的美好时光。一踏入香港,维多利亚港的黄昏便以它那无与伦比的美丽迎接了我。夕阳如熔金般倾泻,将天际染成一片绚烂的火红,与波光粼粼的海面交织成一幅令人心醉的画卷。我站在星光大道上,凝视着这一幕,心中涌动的是对香港风景之美的无限赞叹。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一次洗礼,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独有的韵味与魅力。随着脚步的轻盈移动,我步入了油麻地的繁华之中。这里,是香港人文烟火气的生动展现。高楼大厦间,忙碌与悠闲的身影交织成一幅生动的都市画卷;街道上,环卫工人默默坚守,用汗水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整洁与秩序。他们的身影,如同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让我感受到了香港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这份对生活的执着与追求,让我对香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继续漫步在香港的街头巷尾,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上环的老街。这里,传统韵味与历史文化底蕴交相辉映。老茶馆里飘出的茶香与远处庙宇的钟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悠扬的乐章,让人沉醉其中。老人们围坐一起下棋聊天,脸上洋溢着平和与满足的笑容,这份宁静与和谐正是香港人文情怀最真挚的体现。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香港不仅仅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更是一个充满温情与故事的地方。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我登上了太平山顶。俯瞰整个香港岛,维港两岸灯火辉煌,如同两条璀璨的巨龙在夜色中交相辉映,将香港的繁华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刻,《紫荆花盛开》的旋律在我心中悄然响起,它不仅仅是对香港回归的颂歌,更是对香港人民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深情礼赞。紫荆花作为香港的象征,它的每一次盛开都见证了香港从回归初期的风雨兼程到如今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辉煌历程。在庆祝香港回归27周年的特殊时刻,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紫荆花所蕴含的深意。它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香港人民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香港人民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永远的紫荆花,在爱之下茁壮成长……”这旋律再次在耳边响起,它不仅是对香港过去的回顾与致敬,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许。让我们在爱的光辉照耀下携手并进共同书写香港更加辉煌的明天让紫荆花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得更加灿烂夺目!作者简介李天锐,广州华立学院学生,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作家协会会员,东莞市长安镇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六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活动省级一等奖,第六届红色日记征文大赛三等奖等奖项。

    2025-02-08 14:24:24 作者:李天锐 44 0

  • 也是因为巴黎下了初雪

    也是因为巴黎下了初雪最近想起来记日记也是因为巴黎下了初雪,也就是三天以前。周四上午十点半,身为学徒的我还在办公室因为黑色星期五的KPI压力疯狂push,头戴耳麦的我突然转头看向右边窗外,突然瞥见泡沫一般的雪突然像老天爷洒礼物一般,模糊着我们对面的建筑物。坐在工位上的我大惊一声,马上跑向帘幕边打开窗户录下这惊喜时刻。明明我去年身处在阿尔卑斯山脚,却也没有见到这番景象:白色精灵在沉寂已久的视觉中成群涌现,跳跃。我想到小时候在广播台念过的一篇诗歌,因为没有古诗能够匹配此情此景。或许是我读过的书太少,而巴黎的现代与古典交织更是给想要把落雪时刻记述下来的我刷新了记忆。已分不清是雪太洁白,还是言语太苍白……十点多已经是正式工作一个小时的时间,但是整个天空似乎才是刚醒,蒙蒙亮,而对面的古建筑楼里,对应的楼层是一家服装店。内饰灯光鹅黄苍暗,按理说是不会有何人注意到这家店铺的。也可能是一家工作坊studio,主人把藏品束之高阁,估计是不想有人能欣赏到他收藏已久的思绪灵感吧。衣服摆放得乱中有序,没有旁边的书架排列得整齐。所以,到底是经常使用会排放得乱一点,还是长期不触碰才会显得整齐呢?所有的这些陈列,从宏观来看,都在建筑外沿罗马钟的右侧,我观察过,钟的左手边没有其他可以让我偷窥的玩意儿。只是这个罗马钟每次看到的时候,都会被它西式青花瓷般的配色清新一番,十二个不规则矩形围绕在十二个罗马数字周边,而钟的底部仍然有位置添上一块倒立皇冠似的琉璃片。非钟楼旁边的建筑该是民用住宅,比商品展示层略矮,最顶层的某一住户往阳台安插了一幅法兰西旗帜,风雪中的摇曳,更显高卢民族在大大小小战役中自由勇敢浪漫之精神。似山谷中的凌霄玫瑰,也可以是独树一帜的盛典东家的标识。初雪中的第二场,一改奔涌方向,是向我回家的地铁口走的。这一场雪走得很急,凌乱,就像疯狂加班零零星星走的同事。这一场的表演嘉宾大概是有心事吧,都没有统一的行进方向,自顾自地想要达到最终目的,安全着落。我也因此对于它们是失望的,有速度但是没有激情,有方向而不坚定。但如果一场雪里每颗雪粒走的方向都不一样,无序也能看成有序了。中场表演时我把目光聚集到了地面。此时地板已经完全湿润打滑。而今天出门的每一个似乎都没有做好准备,可是巴黎人怎么会让人看出毫无抵挡之力呢,自然是拿出比平时更急的步调,试图平息这场新的改变对平静冬日的冲击。这种做法初雪似乎不同意吧,所以正当我安心想回去工作的时候,工位旁的窗户被敲打了,我心灵的窗户也立马开到了最大。从碎钻到白熔岩,再到稀饭煮过的米糊,整个办公室都被初次上线2024版飘雪撩拨了。我想再回到同客户的对话中,可我的五感瞬间回到与小时候我的那场对话中。记得那时候总会写贺卡祝圣诞快乐,广东长大的我总会期待收到带有雪装饰的贺卡,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数着收到的是胜利品。似乎12岁以后,就再也没有对这个时节有很浓烈地期待了。最后它是被吸走的,地面似乎有巨大的磁力,而在天空与大地之间,包括我所在的办公楼,存在一个巨大的磁场。里边有观众的不舍,有演员的优雅谢幕,有摩擦产生的掌声,还有莫名落空的担忧。中午出门,没有天晴。初雪还在上演,而初雪的震撼永远定格在了一个多钟前忙里偷闲的那一场不动声色的旅行中。作者简介邓可而,广东肇庆人,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曾获2020中法国际绘本创作金奖,四篇文章发刊于《中国青年报》。目前在法国巴黎求学和工作。

    2025-02-08 11:51:59 作者:邓可而 56 0

  • 深圳,阅读之城,书香之城

    深圳,阅读之城,书香之城阅读不仅仅是简单的阅读,特别是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化现代城市,有时候阅读就像一次醉酒,等醉得彻底了,也就清醒了。其实,酒本来是清水,书本来是白纸加了黑字,只是清水喝多了不受限制也会醉人,书本读多了不受约束也会醉人。有时候书的醉会让人清醒待人,有时候书的醉会让人清醒处世,所以说,阅读是一个好品质。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喜欢用十二色蜡笔在书上绘画出美丽的图画,而现在,我们依然可以用多彩的青春点缀书中的漫漫长路,当我们翻看每一本书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地会发现里面有我们自己的影子,不同的故事也有自己不同时期的影子,这时我们不禁惊叹作者的故事,阅读完之后,我们才发现每一本书中都会藏着不同色彩的经历,每一个故事都会给予我们不同的遭遇或不同的幸福。所以,我喜欢读书,我喜欢阅读,我也喜欢文字……在深圳这座阅读之城,处处都是书城,如果能让我寻找一本属于我自己故事的书时,我一定会选择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些年都不知道到底读了有多少遍,只是感觉陌生了,无论当时忙于什么事情或处于什么状态,我都会把一切阻碍统统抛开,便重新找出来这本书再阅读一遍。我不确定这是无意识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已经演变成我的一种习惯,但无论如何,阅读对我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曾经,有人在二十岁的时候告诉我说,他一生中最难坚持的事情就是阅读,每当遇到惊喜或是遇到悲伤,他都不曾想起读书给他带来的安静,他有时很烦躁,问我该怎么办。其实,我也不懂,只是我对他说,你应该去多看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嘴脸有的已经被写进了书本,这个世界的坚持和信仰也已经被写进了书本,书本是一个宝贵的财富,不可多得,尽管你在忙碌时都不曾想起读书给你带来的安静或是财富,但书并没有抛弃你,你和书还是最好的朋友,只要你需要它的时候,你还能够拥有它,阅读它,欣赏它,这时,你也是幸福的,书也是幸福的,这座城市也是幸福的。其实我把读书比喻成喝酒也是有道理的,酒与书有共同之处,他们都承载着许多话题,或许,这一刻他们都在演绎着一段段独特的故事,静下心来也许会欣赏到最美的自己。去年,我还是在深圳中心书城一个角落看到过麦家的《母亲》,这是一个描述了关于母爱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一位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这种爱是无法衡量的,她爱得深沉,爱的习惯,爱的自然,爱的执着。这不禁让我回想到自己的农村的老母亲,想到了母亲的过去,想到了母亲的期待,那时的我,心中有一丝慌乱,我不知道该如何掩饰自己内心的波动,不自觉地抬头往外看看,生怕别人看见一般,我承认这次读书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这次的影响之大,引得我或者像我这样的千百读者潸然泪下。喝酒之后也容易流泪,读书之后也容易流泪,眼泪是读书力量的最好证明。的确,一个人在深圳这座美丽的城市享受着阅读的快乐,那该是多么浪漫的一件事啊,其实,我们在读书中很容易爱上书里的一个人,爱他的故事,爱他的性格,爱他的气质或者爱他的遭遇,就是我们不说,梦到千百回。我一直都知道,在求索的路上,自己只是个寻梦的孩子。晨起,渴望与画笔牵手征程;日落,期盼与读书相依。这个时候,我愿意给书一个比喻,书就像一枚银币,会发出甜美的叮叮声,这时,我们就会坐在人才公园的路边,默默地聆听他们的声音,在九月的繁星夜里,一滴露水滴落在一本书上,就像滴上了一滴烈酒,烧腾地书页滋滋作响,当书的影子也在摇动韵律,我们系好各自的鞋带就像绷紧的琴弦,无时不在幻想能像书中主人公那样地交上怎样的好运与幸福传奇。深圳的各大书城店几乎都去过,例如宝安城,南山书城等。我在那里可以读到戴望舒笔下的那个小巷,我也可以读到路遥笔下的那个少年的坚强,我喜欢李大钊的文笔豁达,我喜欢张爱玲的成熟知性,我也喜欢成兆才的现实评判,我更喜欢曹雪芹的哀怨缠绵,我有一个读书的梦想,于是在这个凉爽的天气,我在深圳这座阅读之城写下了《深圳,阅读之城,书香之城》这篇文章。文字的美在于懂得读书,生活的美在于懂得阅读,城市的美在于图书馆的城市书房的多少。无论什么时候,读书都是有道理的,即使有不懂的文字或是段落,这也并不影响读书的质量,我们生活在深圳这座城市本来就是一本等待我们阅读的历史书,深圳再美如果没人去懂得阅读,没人去欣赏,那这座城市的内涵和精神如何才能让人们感受和发现呢?网络上有一句话说得很为经典,“人的一生,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把读书归结是灵魂的事情,阅读在人的一生中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就像我非常欣赏深圳这座城市对于城市书房的布局和设计,各区城市书房,深入城市肌理,遍布街头巷尾,无论何时,人们都有机会去阅读,都有机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那份精神气,我希望这样的风气能从深圳传播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传播到各个行业,更是要传播到参与城市建设的每一个人身上。在我看来,深圳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需要用时间慢慢来阅读,阅读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享受,阅读的还是一次精神的旅行,阅读也是塑造人格的一种品质,阅读更像是在深圳这座城市的经历的一次精神醉酒……作者简介闫宏伟,系共青团广州市委“千联万聚常引”项目新兴青年人才库成员、安徽省淮北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武陵文化》《中国村庄》《广西工人报》《番禺日报》《宝安日报》等;曾获文学奖项两百余项。著有散文集《随风旅行的石头》。

    2025-02-08 11:31:51 作者:闫宏伟 42 0

  • 醉与醒

    醉与醒每当一阵风吹过,带来远方内陆寒冬的祝福,或是带来太平洋日出所酝酿的希望,我身边的一切就开始改变。有时候这阵风里有赶路人身上的汗水味,那是为生活奔波的酸味。有时候风里有枯叶的味道,那是时间留下的朽味。无论我怎么改变,风的气味始终如一,风也始终萦绕在我身边。就如岁月般,对我的喜怒哀乐沉默不语,却也无声地承载起我体验到的酸甜苦辣。今年冬天依旧是我拜访母校的时间,填好了申请表,将时间定在下午三点半,我在早上醒来就先感到幸福。先换乘两趟地铁,然后坐七站公交,紧接着穿过两个红绿灯,往右直走。白色的建筑慢慢变大,像锅里正在发酵的馒头。走进校门,左手边就是校训:求真、向善、臻美、弘志。钟楼依旧在百米远展示对时间的追逐,一排排教学楼围起自由的同时,保护着16岁到18岁的青春。除了设施变得更加崭新和先进,一切如旧。足球场的草坪被警戒线拦起,生活老师说这段时间是草坪保养期。看着肆意生长的草坪,这里曾经是举办足球比赛的地方。夜晚操场的灯亮起,观众席上坐着学生,为比赛的人喝彩。往前走是宿舍一楼的学生餐厅,那里曾经是我写作业的地方,每到饭点时坐在角落,不锈钢的桌子撑起了我对未来的野心。洗衣房的洗衣机变成了彩色的,宿舍里的床和衣柜都变成木制的,每层楼都有公共电话,每栋教学楼都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崭新和老旧的感受交缠,逼迫我承认青春岁月已随这落日渐行渐远。在12岁时,我看着写满字的黑板和对英语课的喜爱,许下了一个愿望:我要进外国语学校。16岁考完试,坐上回家的车,看着路灯和便利店的光在夜里交融,我的愿望依旧不变。得知自己的成绩去上理想学校还有距离,那个漆黑的夜晚,我躺在床上,双手合十,边流泪边低语:如果能让我进,无论以后让我经历什么,我都愿意。当我坐在学校的报告厅里,听老师发表迎新演讲时,我依旧感到前所未有的不真实感。梦想实现、愿望被听见、努力有了回报,这些故事听起来老套,我更愿意说: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梦想并不遥远,甚至努努力就能触及。命运馈赠的一粒种子就这样种在心田。后来我患重病无法继续上课、高考两次落榜没能考上理想大学、跟男友分手、朋友也不再跟我联系时,我总能想起下午四点从教学楼走出来,阳光从树的缝隙中洒下,我迎着阳光向前走的日子。青春那个美丽的梦和强烈的想实现自我的愿望,使我保持着尊严与坚韧。如今我步入成年生活,为一日三餐奔波,天真的声音正在减退。然而每当我深入生活,感受到如同妈妈唠叨般的琐碎,如同太阳始终东升西落的平凡,心中的种子便会长得更大。我时常在青春的岁月中漂泊流浪,但拥抱着它,如同紧紧拥抱着那颗种子。因此无论是绝望,还是踌躇,不过是种子的肥料,我唯一想做的仅仅是超越它们。作者简介钟佳玲,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中华作家网签约作家,多创作散文与现代诗。

    2025-02-08 11:20:41 作者:钟佳玲 40 0

  • 光明广场

    光明广场“欲买桂花同载酒,却叹少年游不再。”那份青春的肆意与欢畅,恍若隔世之梦,随风而逝,只余一抹淡淡的忧伤,轻拂过心湖,荡起层层涟漪。某些回忆,宛如深锁于幽暗地牢的珍贵宝藏,无尽地徘徊,在岁月的长河中迷失方向。它们曾是那般璀璨夺目,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而今却只能在记忆的深处,寻找那被时光掩埋的春诗小径。当暮色悄然降临,黄昏与黑夜交织成一幅朦胧的画卷,我们试图捕捉那缕自问的答案,如同在茫茫人海中寻觅那一抹熟悉的身影,却终究只能留下一地遗憾与惋惜。不久前,我重返这轮回不息的光明广场,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充满欢笑与泪水的年代。与久违的老友相聚于此,忆起往昔的点点滴滴,言语间,眼眶不禁泛红,仿佛那些岁月就在眼前,触手可及。我们坐在广场的长椅上,眼前是流动不息的画面,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那些欢声笑语与泪水交织的场景,如同老电影般在脑海中缓缓播放。这里的一切,在岁月的洗礼下,早已变得物是人非,唯有那份对过往的怀念与眷恋,依旧如初,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己亥年的寒冬,病毒肆虐,如狂暴之飓风,席卷大地,万物凋零。”我与师兄师姐在训练馆内,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的训练,双脚在冰冷的垫子上颤抖,摩擦出微弱的声响,宛如冬日里寒风中的呜咽。青春的脸庞与双手,在零下的严寒中绽放出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红晕,那是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也是对青春的无畏与勇敢。师姐与我并肩坐在长椅上,目光穿过不远处的灯火,凝视着远方,仿佛在寻找着那份遗失的美好。师兄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深邃,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那一刻,我们的喉咙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梗塞,那份默契,早已在心中预演过无数次,无需言语,便能知晓彼此的心意。我们再次聊起往昔,思绪纷飞,如同秋日里纷飞的落叶,带着无尽的思念与眷恋,飘向远方。疫情的肆虐,如同黑暗中的恶魔,将训练馆的大门紧紧封锁,无人知晓它何时能再次开启。街上的行人,口罩掩映下,面容模糊,如同行走的木偶,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与活力。生活似乎失去了色彩,我们也变得空洞而麻木,如同被抽离了灵魂的躯壳。距离体育考试不到半年,每个人的心中都交织着焦虑与迷茫,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航船,不知该何去何从。然而,在这紧迫的时刻,我们并未退缩,而是背起书包,来到这个静谧而突兀的广场空地,将这里作为我们最后的战场。从午后初升的阳光到傍晚冰面倒映的晚霞,我们坚持不懈地训练,如同勇士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汗水浸透衣衫,化作空气中蒸腾的白雾,如同我们内心的热情与执着,在寒冷的冬日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男孩子们的头发湿漉漉地指向天空,仿佛在向世间的一切阻碍宣示主权。那是对梦想的坚定与执着,也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们信心满满,气势如虹,志向如炽热的火焰,在寒冷的冬日里燃烧着,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女孩子们的脸颊上,绽放着如桃花般的春色,宛如瑶池仙子降临人间,带来生机与活力,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房。在这里的数月里,我们经历了无数的故事。与冰冷的树干面对面踢腿,感受着那份坚韧与毅力;在广场的小道上奔跑,追逐着那份速度与激情;在枯黄的草地上做平板支撑,挑战着身体的极限与意志的坚强。我们瘦了,黑了,但也成长了,如同经历了一场蜕变,变得更加坚强与勇敢。师姐在长椅上笑着对我说:“那时的我,为了理想,是如何勇敢地与世间的一切阻碍抗争,又是如何焦虑不安。然而,我从未后悔过,因为那是青春的印记,是成长的见证。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依然会拥有同样的心智,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那是内心的声音,是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师兄只是苦笑着摇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啊,人生便是如此!当我们紧握通往彼岸的绳索,心中的那束光,会毫不犹豫地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无论前方是荆棘丛生还是风雨交加,我们都不会退缩,因为我们知道,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更加坚强。在这条漫长而艰难的旅途中,没有终点,也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步地前行,才能到达心中的彼岸。我们义无反顾地奔跑着,如同追逐着梦想的勇士,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直到心中的天空升起璀璨的太阳,那一刻,我们知道,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学业有成,衣锦还乡之时,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但那份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却如同山间的清风与溪水的潺潺,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间。当我们再次站在多年前熟悉的地方,这里依然如初,轮回的转盘指向下一个时空。而我们的路,也将由同样的人在继续书写。他们或许会遇到同样的挑战与困难,但只要我们心中有光、有梦想、有勇气与坚持,就一定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光明广场,这个见证了我们青春与成长的地方,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无论未来我们身在何方,那份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都将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在这里,我们曾笑过、哭过、奋斗过,每一刻都闪耀着青春的光芒。它如同一首未完的诗篇,永远在我们心中回响。作者简介太白,北京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海珠区作家协会会员,华南农业大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在读,《青年诗人》杂志社第六期函授班学员,作品曾出版于《嘉应文学》《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优秀作品选》等期刊。

    2025-02-08 11:16:17 作者:太白 37 0

  • 秋月夜景

    秋月夜景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近来我被心事所扰,深感苦闷,我惆怅地独自走出后门,想在室外猎取一丝宁静,以平心中的烦闷。抬头遥望天际,此刻的秋月明媚如水,勾勒出星空下美丽的轮廓。我跨过门槛,便从喧嚣尘世步入世外桃源。外面劲凉的秋风窜入我衣袖,把躁意带走,也把心事搁在一旁。校道幽静而漫长,一丛百日菊和千日红不因为秋的到来而枯萎,我不由得放慢了步伐,踱着步走去。路过空荡音乐室,没有了往常的丝管竹弦声,唯有月光把钢琴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家乡门前婀娜多姿的桂花树倩影,硕大而丰姿,明明灭灭,隐隐约约……走到长廊,站立在起点,望向那边尽头,长得空虚缥缈,长得似登天云梯,长得仿佛是这漫漫人生路。我垂下头,无尽迷茫又涌上心头。又不知为何,一股莫名力量吸引着我抬起头,迫使我望向两边——许是造物者之力?我空灵地凝望着操场那边的夜景:在那高耸不知名的树上,恰好几片落叶从稀疏的枝头上悄然落下,像芭蕾少女一般无声无息盘旋落地。秋风在我耳际轻轻拂过,如同母亲在耳边轻声叮嘱,校外远方的居民楼零零散散的几寸微光还在阑珊,即使在无边黑暗中也能熠熠生辉,如沐人间仙都,明月四周聚拢了灿烂星辰,竟使天空褪去了几分孤独之感,因此也变得了盈满!周围空无一人,静得如此美妙,静得如此灵巧,静得如此雅致。这夜晚静得像位亭亭玉立的姑娘,被莫名情愫困扰而郁郁低眉不言;又像专注于文学创作而冥思苦想的文人墨客……月亮向人间流下不均匀的月光,与秋风演绎着轻快的旋律,宛如仙乐清脆悦耳!笼着轻纱的夜雾,正悄无声息地被月光穿透,被月光驱散。我顿时明朗了——这雾气正如我心中的恼事一样,在此月此景已被轻柔月光悄悄带走,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我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我想,此刻我也应享受这无边的秋夜美景才对,而不是整天被这琐事所困扰!想着想着,我本就失意的人生突然发出明净的光芒,犹如这如诗如歌的秋月。飘忽不定的梦想,聚少离多的愁闷……一切都会因今晚的秋月夜景而好起来的!我慰藉着自己。铃声乍响,打破这宁静“夜曲”以及缕缕思绪。快步回到课室,轻推开门,翻开书,拿出笔,没有吵闹,只听见墙上的时钟还在“嘀嗒”运转。作者简介曾锦战,清远阳山人,2004年出生,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学生。作品常见于《清远日报》,曾获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三等奖、佛山市罗南生态园征文优秀奖等。

    2025-02-08 11:00:13 作者:曾锦战 9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