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散文·随笔·短信

  • 打破思维惯性

    打破思维惯性风吹叶落,夏去秋来。十一月的广州,似乎迎来了深秋,我拿起前一天收拾好的书本,敞开门窗,任秋风席卷,拉好柔软的衬衫,迈开步子,踏上通向写作课的小路。早八的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我搓了搓手,看着地上前晚下的雨水映着我的身影,眼眸闪过一丝惊讶——这么小摊的水居然可以看清我整个身影?小小的水坑没有让我多加停留,我继续朝着教室继续前行。路边的树叶与秋风似乎在嬉闹,枝条一前一后地摇晃着,秋风也时而变大时而变小。我低头看了看手机,八点零五分!心想:“今天我肯定能占到前排!”我走到了教室门前,探了探头,刚刚咧开的嘴巴一下变成了o型——教室前排早已坐满了苦学力文的学生。我叹了一口气,伸手压了一下帽檐,猫着身子悄溜溜地进去,挑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寒风翻过窗户与我相会,来不及扎起来的秀发,先于我与它们挥手回应,我拉了拉衣服,以示感受到它们的热情。一如既往,教室里部分早已熟悉的同学,已经开始小声讨论、说话。吹着深秋的冷风,早起的困意似乎慢慢溜走,我托着腮帮子,等待课程的开始——今天,陆老师打算教我们的是写作思路拓展。随着理论知识的一点点展开,我明白了思路对写作的意义,也知道思路有两种,一是常规性思路,二是创造性思路。但纯理论的知识,总是会有那么一丝丝的枯燥,困意在不经意间袭来,我耷拉着脑袋看着教材。“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下这首诗,看看有什么感受?”陆老师温柔的声音响起。我用力眨了眨眼睛。抬头看了看PPT页面的这首诗:沙漠这里荒芜寸草不生后来你来这走了一遭奇迹般万物生长这里是我的心“哈哈哈,这是一首情书。”“是吗,那怎么是叫沙漠啊!”“强烈表达自己遇上对的人呗”……大家都在七嘴八舌地讨论,可惜,没有人说出老师想听到的答案。我个人看问题也很简单,我记得我当时看到这个的时候,只是从常规的思维看待,认为这个就是表白的话语,没有什么不同,却忘记了,这节课陆老师要教我们的是思维的拓展。一番讨论过后,陆老师神秘地笑了笑,说:“都不对哦,你们从不一样的角度想想,这节课,我们不是学思维的拓展嘛,你们再想想。”话音刚落,教室又响起了同学们的讨论声,忽然,一个声音冒起:“反着看?另外一个意思哎!”“哎哟喂,是噢,但是好像是悲伤的故事哎!”其他同学低声应和着:“对哦对哦。”我的思维突然被打开了,拼命在下面点头,“太妙了吧!”举起手机,拍了照片分享给朋友。“看来我们同学看出来啦,没错,这首诗它可以正着读,也可以反着读。而我们同学们一开始没能看出来,就是因为受惯性思维的影响,正着理解这首诗了”陆老师手拿麦克风,温柔的目光放在大家身上,轻声说道。秋风翻过窗户,轻轻地溜过,却忘记自己的经过,带起陆老师的裙摆,而我们的目光被老师的讲课吸引住,没有注意到这一小小一路微风的到来。听着陆老师的课,我想起了早上那摊小水坑,小小的,却能把我整个身影全部倒映在水面。这不就是因为,惯性思维的存在,不禁让我对这个小小的事情感到惊讶。也想起来,来上课前,以为自己是会占到前排,却忘了,勤劳好学的同学比比皆是,这是对自己的以为而以为,也是惯性思维的束缚,让自己没能迈出更深的一步,看到更远的风景。下课铃响起,我收拾东西,看看风儿与椰子树叶的拉扯,悄悄地,秋风从发顶滑过,我摸了摸头发,迎着东边撒来的微微阳光,十分舒服、惬意,不由得眯起双眼,静静地回味不一样的课堂。作者简介邓越,广东云浮人,2003年出生,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学生。曾参加过学校图书馆征文比赛荣获二等奖,参加学校组织的毛概实践报告比赛荣获二等奖,参加校外广科协组织的北回归线征文比赛荣获作品入选奖。

    2025-02-08 10:55:19 作者:邓越 35 0

  • 家乡路的变迁

    家乡路的变迁与故乡的村庄紧密连接的是一条宽大笔直的柏油路。夏季来临时,道路两侧巨树茂盛,枝叶交错,形成一片浓厚的绿荫,遮挡了烈日。阳光透过密集的叶片,形成一束束神秘的丁达尔光,斑驳地投射在地面上,为这条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美感。这斑驳陆离地光影与如织地绿荫结合,共同营造出一条美轮美奂的通道。当我驱车缓缓驶入这条道路,感觉仿佛穿越到了宫崎骏动画片中的科幻世界,充满了奇幻的感觉。起初,这条路并不是这般让人神往。在我六岁到八岁时,妈妈有时会牵着我的手,沿着一条崎岖的土路带我去学校。这条土路起初是由细密的黄土构成,不仅行人行走,也有车辆经过。然而,由于路面坑坑洼洼的缘故,每当下雨后,路上不仅会积水,还会形成一层坚硬的外壳,使得行走变得更加困难。得益于雨水的滋养,在外壳与软土之间的缝隙里,还会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草和小花顽强地生长着,为这崎岖的路途平添了一抹生机与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条土路确实并不好走。尽管妈妈时常向我叮嘱:“走土路啊,土路安全!”我总是顺口答应:“好的,好的。”然而,我心里并不愿意遵从。我更喜欢走那条位于土路旁的小路,它蜿蜒曲折地穿过田间地头,为我带来了更多的乐趣与探索的机会。因为这是妈妈插秧的时候带我走过的路,我常被周围自然的魅力所吸引。我会在土埂上寻找野生的薄荷,或在水田里搜寻那种可食用的、类似荸荠的水生植物。夏日里,在草丛中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小昆虫,如翅膀带着露水的小蜻蜓,这些发现总是让我感到小路比宽阔的大路更具有吸引力和探索的乐趣。而大人们却不偏好这些小径,因为小路上杂乱无章、高低不平的植物往往阻碍了他们的行动,影响了他们的劳作。在我高中时期,村里进行了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更新,将主要的土路升级为水泥路,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这条新路比原来的土路宽阔了许多,很大程度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同时,道路两旁还种植了高大的绿树,不仅装点了环境,还为行人提供阴凉。更重要的是,新路上再也没有坑洼,也不见了尘土飞扬和杂草丛生的景象。再后来,水泥路又被柏油路代替,并且路面再次拓宽,整个看起来已是“新乡村”的模样。而小学时非常吸引我的田间小路,早已随着人们离开乡村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二十多年的时光攸然而过,和母亲同辈的老人都逐渐老去,父亲也已经离世。五六十岁年轻一些的老人都跟着子女要么进城打工,要么带起了孙子。唯有母亲和为数不多的老人留守在了村里。夏天的傍晚,我陪母亲散步走在这条梦幻童话的时光之路上。看着脚下的柏油马路,母亲突然感慨“以前路不好,但是村里都是人;现在路修好了,村里却没有人了。”是的!从当初的黄土路到现在由参天大树遮蔽的柏油马路。农村生活水平肉眼可见地在提升,童年里车水马龙的黄土路也在跟着日新月异的变迁,而这条如梦幻般不断变迁的公路以及那条弯曲的小路,却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成为了仅有的一条可以连接我童年美好时光的乡愁之路……作者简介王锋,女,中共党员,宁夏银川人。不断地用文字记录着生活的吉光片羽,见证着自我的成长和蜕变。作品散见于《海口日报》《陕西工人报》《山西晚报》《四川教育导报》等报刊。签约长篇小说:《守住》《守望》。

    2025-02-08 10:48:29 作者:王锋 35 0

  • 寻春风云岭

    寻春风云岭风传花信,春雨初晴,芳草才芽,梨花未雨。迎着东风日暖,踏上雨后小路,我们乘坐公交前往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探寻春天的足迹。霁雨初歇草木生,正是踏青寻春时。初到风云岭,一湖春水映入眼帘,草木清新扑鼻而来,远处树林对着明镜般的湖水梳妆,一齐描绘成春天的画卷。云来云去,缝隙间倾斜下橘黄色的暖阳,将地面照得光影斑驳,点亮了雨后湿漉漉的山间大道。我深吸一口气,撸起袖子,向着山顶,前进!蜿蜒曲折的山路,草木花香扑面而来,蝴蝶、蜜蜂伴我前行,落英招架不住春雨的洗礼,铺满前路留下最后的芳影,绿叶上的露珠诉说着新生的故事。沿途,坐在小亭石桩处歇息,偶然发现脚边初生的草芽上依偎着一只小瓢虫,一阵微风拂过,它轻轻振动翅膀,飞向远处,仅留一片春光。休息片刻再度前行,看见远处的高山已与我同高,眺望山下,从化的轮廓大致成型。走在绿色大道上,花香迎着微风而来,带走了我的劳累与汗水。请再坚持一下,你就会知道接下来的风景有多美。踏过最后的阶梯,成功登顶风云岭。目及之处,世界之大尽在脚下,满城繁华皆于眼前,或“千山皆浩荡,万里尽苍茫”;或“蜂藏戏蝶枝头处,正是红棉娇艳时”;或“春风晓日落千家,新雨和风醉杏花”。张开双臂,尽情拥抱清风,感受三春之美。且看,那方块状的水田,待到蝉鸣煮夏之际,便是农民丰收的喜悦;远处拔地而起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是从化的烟火人间。且听,小鸟在枝丫上高歌,微风吹拂着木叶沙沙作响。且闻,绿芽、春雨、土地的芳香融合于一体,那是春天的味道。忽然天空下起细雨,安全起见,我们无奈踏上归途。为了欣赏风云岭全貌,下山时,我们选择了另一条路。恰巧来到何仙姑庙,屋檐处正滴落着雨水,一旁小池里的锦鲤躲在荷叶后面,似乎在与我们捉迷藏,神坛上的香火,是否承载着人们美好的祝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穿过何仙姑庙,下山的路越发陡峭,台阶上布满青苔,稍不注意便会摔倒。你若仔细观察大地,将能看见绿苗破土而出、拔地而起的生命赞歌。初生的新芽在小涧流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直至长成参天大树。春雨总喜欢跟我们开玩笑,下山途中,细雨蒙蒙,雨水滴落在镜片上,模糊了前路的视野,迫使我们谨慎小心;好不容易到达山脚后,雨倒停了。下山之后,我们在栈道上赏湖。木板制的栈道,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看着水草随风摇曳,湖面不时冒泡一下,大概是游鱼在水里调皮吧。将视野放远,波光粼粼的湖水,沙鸥漫步在水中,沿岸树上的嫩芽,再过几个月就会结成可口的荔枝。在栈道另一侧,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妈妈吹泡泡,两个小朋友追赶着泡泡,只见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脸,其笑声弥漫整个风云岭。休息片刻后,我们踏上了返程之路,忽然看见,原来路上种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鲜花渲染了整条大道。花团锦簇,香气扑鼻,我回首风云岭,我猜,春天应该就藏在这花花草草里面。归去,我不禁高歌:霁雨花香春满色,小阁柳影似婆娑,青萍水岸渔舟咏,绿草沙汀酒艇歌,山海千里天日暖,水河百步看风和,江上鸢尾丝丝语,池上莺簧片片荷。作者简介李哲,男,2003年出生,广东汕头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在读学生。

    2025-02-08 10:38:50 作者:李哲 45 0

  • 赏一场天光

    赏一场天光浅眠刚止,床头的时钟就用荧粉画出凌晨五点的轮廓。忽地,我看到一片朦胧的夜色躲进窗里来,不那么沉郁,透着光似的。心念动了就再难收回,于是我裹着凉意起床,决心去临近的海边一睹初晨天亮之时的风景。后视镜里是道路两边常青的高树,当星点般明亮又密集的车道顶灯消失在视野里,独属于海边的开阔气象终于出现。时间赶得刚巧,目力所及的天幕全部被一层蓝色的光晕笼罩着,从远方到近处,那蓝色也由浅及深地铺陈开来,衔接处被晕染得那样自然,弯钩一样的月亮高悬,所有的颜色在此刻融为一体,让我不由得歆羡起造物者手中的那支妙笔。倏忽之间,那支描摹出万物姿态的生花之笔又开始搅弄风云。方才那抹或晦暗或微明的一大束光夹杂着潮湿与寒冷,被耳边的风声吹远了。方才被夜色凝结成棉絮状的云也渐渐散开,遥远的天边开始浮现出一层又一层粉色的光亮,如蔷薇花瓣,以缓慢的速度片片舒展;又如传统国画里笔尖晕开的浅色墨汁,把整片大地渲染出柔和的意境,给人以无穷的遐思。光阴寸寸掠过眼前,我紧了紧身上的外套,沿着沙滩旁的步道向东边走去。那是东方,海浪前赴后继着,无声地向早来的游人宣告:那里离你想看的景色更近。仿佛是眨眼之间,一缕金色的天光流泻出来,沉默的世界就有了灿灿的光影。这一抹被掩盖在云里,显现出橙的温暖;那一束自信地以天空作背景,是明亮分明的金,闪耀出万物复苏的光彩。于是,刚才还模糊到只有苍茫轮廓的小岛有了更清晰的边沿,我眼前的一切景象被扩大到无边无际的范围,想要穷尽而不能,只可在满心的欢喜雀跃里纵目远眺,得其大观。一两分钟之后,东边的光影便再不能用“朦胧、柔和”之类的词汇来形容,万缕金光笔直地穿透云层,用耀眼夺目的颜色俯视大地,用没有实态的触感轻吻着海面,骄傲而慷慨地赋予大地一切光明与温暖,昭示出自己象征着初升和希望的地位。这场变幻万端的天光,就这样在我眼前尽现了。这临时起意后怀着满心憧憬而特意见到的美景,论浪漫的心绪竟丝毫不输邂逅。海水在风里和光中摇晃,咸湿的气息从海心晃到岸上,把我从遇见的纯粹感动里拉回,沉入一片更深的宁静里。当天光大亮,世界被从东到西照亮时,生命的喧嚣也就此被奏响。无论是饱含烟火气的街井喧闹,还是机械器皿的碰撞相触,都把我们中间的绝大部分人带入到一种无意识的焦躁情绪里。在这种情绪漩涡里,我们忙碌地东奔西走,在日出和日落里经历繁杂的生活琐碎,甚至忘却生命之初的意义是耐心细致地观照世界。当我们历经沧桑蓦然回首,发现心灵的土壤里尽是被粉饰的虚无。所以,挑一个安静的清晨吧。去追,去赏,去记住那一场明亮的天光。作者简介杨思雯,2000年生,江苏连云港人,文学爱好者。

    2025-02-07 17:58:47 作者:杨思雯 51 0

  • 触手可及

    触手可及当地铁与轨道做相对运动,缓缓驶入地面时,一缕阳光毫无征兆地打在我的手机屏幕上。我感到一阵晃眼,于是乎仰起了头——窗外的画面似乎让我置身于一个梦幻而奇妙的梦境里。其实没什么,不过是最平常的矮楼,小山,农田,还有不知从哪就会冒出一段来的溪流。它们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新鲜感可言,或者说,地铁经过的这条路我已反反复复经过太多次。这期间,没有一座高楼拔地而起,没有一座桥梁连向两个新的端点。唯一不变的,还是这扑面而来的,类似夏天的感觉。我并没有意识到我手里的淘宝界面逗留了多久,此时此刻,窗外的一切仿佛是个巨大的黑洞,把我吸入。棉花状的云团叫人好想咬上一口试试,连绵起伏的小山环抱着矮矮的小屋,就这么随机散落在溪水旁,流水间。视野里偶尔弹出的几道烟囱,均匀地将云朵般的烟雾吐出,一串儿一串儿的。仿佛时间已然静止,如果确实是在流逝的话,那么一分一秒一定是在阳光的空隙中,燥热的气流中穿梭而过。而我,拥有这样未经粉饰的幸福。窗外当然不可能是静止不动的。近处,几辆轿车缓缓地驶来,又被地铁远远甩开。一顶大大的草帽落在农夫的头上,他吃力地蹬着脚踏车,略显笨拙。他在追时间,追上他的是大片大片的金灿灿的阳光。他大概是驶向一个弯弯曲曲的小道,而小道则通往整齐排列的农田。在一大片绿叶底下,我发现几簇玉米倚靠着彼此。这样的场景很难不让我产生时间静止的错觉吧,实在可爱。阳光,绿色,溪水,桑田。仿佛我的嘴里含了一大块菠萝冰,透着爽快的幸福。我舍不得将其嚼碎。恍惚中,我听到,“列车即将到站——”,才把我从似梦一般不真实的现实里慢慢摇醒。但,近处的蓝又耀眼得真实。我意识到,很久没有这样一个片刻,可以让我盯着没什么信息量的东西不放了。在商场喝奶茶让我感到幸福,在屏幕前刷视频让我感到幸福,发的朋友圈得到了很多关注让我感到幸福,但都不如我眼前这般轻而易举,触手可及。过去的一周里,甚至追溯到更久以前,我都在寻找让生活快乐、充实的定式。焦虑,于是茫茫然打开手机,打开手机,于是又焦虑。死循环所带来的颗粒无收让我好似潜入水底很久一般,持久地憋气。好在,我终于能探出一颗沉甸甸的脑袋,“搅乱”看似平静的水面,然后长长地换上一口气。我并不认为我错过了什么,但我意识到,我应该去抓住什么,触手可及的。作者简介张嘉诺,广东深圳人,2004年出生,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从小热爱写作,擅长用文字记录对生活的点滴感受。

    2025-02-07 16:45:05 作者:张嘉诺 65 0

  • 恍恍惚惚二十年

    恍恍惚惚二十年每个孩子大概都会在两岁断奶,就如我一样,虽然那时候很小,但是我还是可以记得一些事情,那会父母为了给我断奶去了外婆家,而我则是和奶奶待在一起,奶奶比较胖,有着大大的肚子,而且是软绵绵的,我很喜欢在奶奶的肚子上骑马,在我印象里,那一段时光还是比较平静的,就是有点想妈妈,过了一段时间父母回来了。在我小时候,还是比较社牛的,假如大人让我跳舞,我便会跟着音乐跳起来,那时候纯真,没有那么多顾虑,也不会想那么多,而现在大家都会善于隐藏自己,即使会,也少了儿时的那份勇气,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有时候我觉得年少才是最好的,没有那么多人情世故,不过,谁又不是经历了岁月的诸多沧桑之后,才变得瞻前顾后呢。我初一是在我们镇上读书,那时候是住宿制,在学校住着,我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开家长会时,我妈妈当时被班主任约谈,说这样下去县一中有可能考不上,第二学期成绩稍微好了一点,但我的爸爸给我办理了转学,转到了县城里的初中,在这里我变得十分认真,初二、初三一直名列前茅,班级第一名常常是我的囊中之物,优秀成为我的代名词。不过,说实话,我的付出与成绩是成正比的,虽然在这之后我走了一段下坡路,我不渴求像初中一样优秀,但是从现在开始我要逆风翻盘,只想要变得和初中一样努力,甚至超过那时的付出,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枯木逢春的例子并不少,我要谱写属于自己的华章,至于我的低谷时期,我就不详述了,年少时的璀璨我会记得,低谷时的不堪我也不会忘记,现在为了梦想再一次出发,按照计划行动,相信终有一天会抵达。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而不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要坚持不懈,学习要只争朝夕,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从现在开始过好每一天,坚持这个事情,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两个字却包含着我们日夜的辛勤付出,但是我相信只要有毅力,不放弃,不松懈,肯定会有回报与收获,老天会眷顾每一个奋斗努力的人的,好好读书,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适合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叛你。书乃物中精华善求者必博。对今后的生活中,我对自己有以下要求:要活在当下,过去的事情不再较真,让它随风而去,人生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彩排。万事都有因果,种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有这么一句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也常常劝自己,不要干涉别人的因果,但是涉及自己的利益与名誉时,我绝不手软,既然万事都有因果,那么我种下努力学习的因,也许会得到相应的果,所以我要坦然面对,既要有手段,也要有自己美好的生活空间,说实话,我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和电影里的女主一样,过着舒坦的生活,不过,我要做的是自己人生的大女主,把自己当作故事的主角,谱写奇迹的剧本,我就是自己人生的最佳演员,最佳的女主角。生活中有很多的挫折与困难,当我们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要慌,更不要急,慢下来,虽然比较慢,但是只要能到达,多欣赏沿途的风景也没有什么不好,正因为缓了,我才遇到了对的人,也有一个好的结局,记住任何时候,都不晚,不要停止学习与生活的步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机会来临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机会来了,就会抓住它,要打有准备仗,能够忍辱负重活下来的,才是真英雄,才是豪杰。一个成功的人不会计较一时一事之辱,要学会审时度势,知耻而后勇,狭路相逢勇者胜,没关系的,慢慢来,想到的就要努力去做到,做到万无一失,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告诉自己,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好事情,让自己心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书写好自己的人生答卷。我一直坚信风雨过后见彩虹,更坚信对的人总在最后。作者简介司甜甜,甘肃康县人,文学爱好者、青年志愿者、视频号音乐人。

    2025-02-07 16:39:58 作者:司甜甜 5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