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评论·奇章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上各种各样的人,当他们不能迎合我们的意愿时,我们就会产生一种试图改变别人的冲动,总希望别人能按照我们的行事方式去活着,可实际上呢,很多时候我们根本就改变不了别人。人的性格,有些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有些则深受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已根深蒂固。因此,当我们试图去改变别人时,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甚至弄巧成拙,僵化了人际关系。俗话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性格的改造,真的很难,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人,都有一种惰性,事物的运转也有一种惯性,很多时候,并不是说我们想改变就立马能作出改变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人要对自己的习性作出彻底的改变,首先思想上要得到不断的升华,还要在困惑与痛楚中不断感悟,并在实践中反复修正,不断强迫自己去执行新的习惯,久而久之才能达到效果。因此,我们不要试图凭一句话去改变一个人:即便你的话是真理,极具震憾力,也仅能在思想层面带给别人瞬间的触动,很难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每种性格,其实都有其优缺点,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些事情,我们无法凭感觉去判断其错对与否,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故事,祸与福往往是孪生兄弟,相互间是可以转化的。所以,不管对人还是对事,我们都应多点包容,多点理解,千万不要自以为是,随随便便去指责别人。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当我们看不惯对方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时,其实自己心里明白就可以了,至于别人愿意选择哪种性格、哪种命运,那是别人的权利。对于朋友,当我们觉得对方做得不对时,在合适的时候可以温馨提示,但也不可勉强。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我们能够拥有大海般的胸怀,那世上还有容纳不下的人和事吗?当我们以虚怀若谷的胸怀去融合别人时,别人也将为我们让出一片广阔的天地。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也不容易,但相对而言,我更乐意选择改变自己来适应别人。此文刊于《湛江日报》作者简介:林振华,男,1972年出生于广东吴川,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现为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湛江某央企中层管理,业余爱好写作。自2011年至今,有散文、诗歌、小说、游记、通讯报道等发表于《湛江日报》、《长安文苑》、《当代文学》、《中国报关》、《广州中远物流》。《我为报关事业奉献20年青春》荣获中国报关协会举办的征文大赛三等奖并全国发行,该文同时获得中远物流总公司征文大赛三等奖。《廉者坦荡荡,贪者常戚戚》荣获中远物流总公司举办的廉洁征文大赛三等奖并转载于《当代文学》电子刊。
2016-06-03 11:56:43 作者:林振华 来源: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9636 0
清晰人生
人之一生,精力有限。诸多事务,孰可为,孰可不为?理一理,弃繁从简,确有必要!人之强于动物,皆因其既求生存,又求活出精彩。人,乃先为“动物”,后为“人”。正如马斯洛所论,人之五层需求,由低至高,自物质性价值向精神性价值延伸。也即,人唯有食可裹腹,居有定所,安全有靠,方能实现自我价值。工作,收入之源,生存之本,维系家庭之所需,实乃人生之头等大事。切记: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家庭,风浪人生之避风港,应好好珍惜。父母,年纪大了,应常回家看看,多交流,多感受、多体贴。爱人,风风雨雨中,陪伴自己共同渡过。应悉心呵护、用心珍惜。孩子,寄托我们一生的希望。在享受天伦之乐时,别忘加以好好教育!身体,革命之本钱,理应好好爱惜。谨记:零乘任何数皆等于零。朋友,最能让我们活出精彩,但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创业,需要勇气。年轻的朋友,犹应尝试冒险。人生最大之错误,就是不敢犯错误。理财,抵御通货膨胀之所需。唯有财富,人才会活得更有底气。没有财富,在经济上你帮助不了别人。记住: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做人,应正直、善良、勇敢、勤劳、节俭和宽容。还应自信、乐观和积极向上,要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有气质的社会人。学习,一辈子的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应活到老,学到老。写作,人生之最高境界。为人类智慧传播之源,个人性情陶冶之所,自我价值实现之地。赌博,勿染。做人要踏实,赢得起、输不起的事不要做。既耗时间,又伤身体,既影响家庭,又误了工作,场内场外皆输的事情千万要远离。se情,不可沾。要记住,男人学坏就没钱。别为贪一时之欲,耗钱损家,甚至给自身带来牢狱之灾,或染下一身病。做人,还是清心寡欲点好。活着,就好。知足常乐吧!(注:该文发表于2011.8.6《湛江日报》第七版“周刊.闲趣”版。)作者简介:林振华,男,1972年出生于广东吴川,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现为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湛江某央企中层管理,业余爱好写作。自2011年至今,有散文、诗歌、小说、游记、通讯报道等发表于《湛江日报》、《长安文苑》、《当代文学》、《中国报关》、《广州中远物流》。《我为报关事业奉献20年青春》荣获中国报关协会举办的征文大赛三等奖并全国发行,该文同时获得中远物流总公司征文大赛三等奖。《廉者坦荡荡,贪者常戚戚》荣获中远物流总公司举办的廉洁征文大赛三等奖并转载于《当代文学》电子刊。
2016-06-03 11:55:22 作者:林振华 来源: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9642 0
浅读麦家
麦家,作家,编剧。2008年以长篇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并被改编为电视剧。2010年以2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5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语》、《刀尖》等。走进麦家的博客,很偶然!今年初,我在新浪刚建博时,无意中看到麦家一篇博文《写长篇小说是与作女谈恋爱》,感触最深的是,他在文中写道:“......自虐性的写作,写到吐。有一段时间,我看到电脑就打寒颤,想到明天还要写,就想念砒霜的味道。”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是深有同感的。虽然我没写过长篇小说,但博客上很多文章我都写得很辛苦,往往都要经过不断的推敲和反复的修改。想想,写好一篇文章尚且如此艰难,要写好一部长篇小说,个中艰辛便可想而知了。我很欣赏麦家的名言。他说:“要以怀疑的眼光看世界。”“某种意义上,缓慢是成功的捷径。”“对现在的作家,我就一个字,‘守’。无名前,要守得住寂寞。成名后,要守得住名利的诱惑。”这几句话,是麦家创作成功的经验总结,给后来者启发至深:如果没有怀疑的眼光,我们就不可能拥有独特的思维;必须先求“质”再求“量”,不可急于求成;要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我很佩服麦家的敬业精神。《解密》他足足写了十年,期间彻底推翻重写三遍,局部修修改改至少二十遍。刚出版的《刀尖》他也写了八年,期间他反复征询了当事人的意见,作出了无数次的修改。相比于那些为了完成任务,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作品质量的作者来说,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尤显可贵。我很敬重麦家的人格。他在博文《好作品还要好运气》里说道:在创作《风语》时,北京某书商曾三赴杭州要他书稿,报价从三百万涨到五百万,可他仍然没答应对方。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作品当时还没脱稿,在对方只字没看,冲着他的名声开出天价的情况下,他一口拒绝了。从这点看,我觉得麦家很有人格魅力:他抵住了金钱的诱惑,捍卫了作品的尊严。我很能理解麦家的“苦”。他说他现在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分:读书、写作、发呆。作为一名理工生,麦家能在文学创作中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他广泛的阅读,尤其是西方文学作品带给他的创作灵感;麦家是一名很勤奋和富于韧性的作家,他说他每天都有固定的写作时间,写得顺时就多写一点,写得不顺时就停下来玩,读书。作品写好了,他就放在抽屉里,隔几个月兴致来了再拿出来看看,发现问题的改一改,问题太大的索性不要,重新开头;至于麦家所说的“发呆”,其实也就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在孤独中寻求灵感的意思。我想,这点对每个文学创作者来说都很重要,也正如麦家之所说:“创作需要孤独,如果整天象名人一样满世界跑,遍地开花,就有可能遍地荒漠,怎么可能有沉淀的思想呢!”总之,麦家的成功绝非偶然,在成功的背后,他比普通人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很喜欢麦家的“文字”。在表达上,他没有半点的矫揉造作和故作炫耀,文字显得很朴素、很实在,给人感觉到他是在用“心”来和你作交流的,情真意切间,让人见其文如见其人一样。在他长篇谍战小说《刀尖》中,听说整部书所使用的汉字不超2000个,所有的难字、生字、涩词他一律不用,采取了读者零阅读障碍的口语化叙述,风格简朴平浅。说实话,我平常很少看别人的博文,可对麦家的博客,我却常进常读。究其原因,皆因麦家的文章写得行云流水,踏实得让人感觉到他是在敞开心菲的和你作面对面的交流。我很羡慕麦家的成功。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相信很多人都期望自己写出来的好作品可以发表,可以出版,甚至可以拍成电视剧,然后拿到应有的报酬,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在通货膨胀的今天,在书比纸贱的年代,在写作很难成为谋生的职业时,又有几人能实现如此的愿望呢?很多文人一辈子都在卖文,可总摆脱不了“穷酸”的样子。麦家的成功,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能给那些文学创作者起着激励的作用,但“好作品还要好运气啊!”从麦家的博客中,我学到了很多,也体会了不少,但麦家的成功是很难复制的!现阶段,对大多数文学爱好者来说,创作只能停留在精神追求的层面,要把它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真的很难!
2016-06-03 11:50:48 作者:林振华 来源: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9628 0
黑点太炫眼
有则故事:一位老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同学们,现在你们眼前看到的是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此时老师面露遗憾地说:“为什么总是把眼光集中在黑点上呢?难道你们谁也没看到这张白纸吗?”课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插图来源于网络)黑点,实在是太炫眼了!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存有一些“黑点”。在此,我暂且把人身上那些相对突出的缺点称为“黑点”,相对突出的的优点称为“亮点”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得最多的还是关于别人的坏话。同样道理,别人在谈论我们时,估计也是缺点多于优点。那是因为黑点太炫眼了,很多人都喜欢为此而津津乐道!俗话也常说:“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因此,控制住我们身上“黑点”的泛滥往往比创造出我们自身的“亮点”还重要。工作中,有些人总是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我在工作上明明做得比别人好,可为什么总得不到提拔?而且每次的评先评优也没我的份呢?一听,还真为他们打抱不平。可细想一下,也许他们在另一方面还存有很多的“黑点”,以致于炫眼得把他们身上的亮点都给遮住了。有些领导干部,在国企打拼多年,为国家创造了不少效益,对社会的贡献也很大,一生成绩斐然,劳苦功高。可却因为在一些经济问题上把持不住自己,在法律面前他们倒了下去。这个致命的“黑点”,让他们一生的功劳都给抹杀掉,前程尽毁,多可惜呀!木桶原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只取决于最短的一块。人的缺点,其实就是木桶上的那块短板。很多时候,决定我们成功与否的,并非我们身上的亮点,而恰恰在于我们能否把身上的黑点给涂擦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一些细小的、微不足道的顽固性缺点,我们能改则改;实在改不了时,那就把我们身上的亮点充分发挥出来,用以遮盖弥补吧!对于一些大的、足以影响到我们成功甚至影响到我们一生的缺点,那可要想办法去尽早克服了。看别人,我们要把眼光专注于其亮点,努力挖掘出别人闪光的一面;看自己,我们则要把目光集中于自身的黑点,并尽早克服,以免在黑点泛滥成灾时,把我们身上的亮点都给遮盖住了。(注:该文发表于2012.1.30日《湛江日报》周刊.百味版)作者简介:林振华,男,1972年出生于广东吴川,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现为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湛江某央企中层管理,业余爱好写作。自2011年至今,有散文、诗歌、小说、游记、通讯报道等发表于《湛江日报》、《长安文苑》、《当代文学》、《中国报关》、《广州中远物流》。《我为报关事业奉献20年青春》荣获中国报关协会举办的征文大赛三等奖并全国发行,该文同时获得中远物流总公司征文大赛三等奖。《廉者坦荡荡,贪者常戚戚》荣获中远物流总公司举办的廉洁征文大赛三等奖并转载于《当代文学》电子刊。
2016-06-03 11:45:00 作者:林振华 来源: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9640 0
品味时代经典,撷取名著精华
品味时代经典,撷取名著精华摘要: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也许很多人认为经典已经过时了,不再具有当时的影响力了,甚至会有人觉得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和思想已经落后了,再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非也!经典的力量就是能够跨越时空,一步步潜入人们的生活,给不同时代的人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和影响。经典是修筑心灵殿堂的基石,品味时代经典,撷取名著精华,让“传世作品传世,让不朽精神不朽”!关键词:经典名著时代精神《诗经》--------“中国文学之祖”《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所含的民俗和文化方面的史料十分丰富,在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其中《风》是《诗经》中最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也是《诗经》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民间乐歌,描写了民间的风土人情,具有很强烈的抒情色彩。无论是在对爱情婚恋的追求还是民间疾苦的怜悯或是对剥削阶级的不满,都以音乐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五经之一,《诗经》担负着“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易风俗”的重任,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它在审美追求、句式特点等方面为中国诗歌奠定了基础,。不管是人文精神还是生态意识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品格影响了中国文学数千年。《红岩》---------“红色经典”《红岩》是一部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全书描写了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重点描写了革命者的狱中斗争,情节跌宕起伏,荡气回肠。江姐捏着监狱之花的小手写了一副对联“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横批是“极乐世界”。在敌人的监狱中仍然学习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领悟真理,把监狱比作极乐世界,表现出革命者乐观心境,他们重义轻生,苦中作乐的大丈夫胸襟是在令后人敬仰,不屈不挠,不向敌人低头示弱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同时让我们叹为观止。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不但没有屈服,还坚定地说“竹签子是竹做的,共chan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江姐只是无数爱国革命党员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如此爱国的革命党员是多么的顽强不屈,在他们生上的每一个细胞,身体里流动着的每一滴血都是以革命胜利存在的,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早已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了,他们坚信共chan党胜利的号角也一定会响起,哪怕那个时候的声音可能根本传不进他们的耳朵里了。《平凡的世界》--------“矛盾文学奖经典名著”《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用生命创作的长篇著作,书中情节跨越度从1975年到1985年,反映了中国在10年内乱后到改革开放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以孙少平和孙少安为主要人物角色,以社会生活为时代背景,展现了平凡世界的不平凡生活。这里没有烈士精神,救国于危难之中,探索富民强国之路;也没有汉奸间谍,卖国求荣,丧权辱国,只有诚,善良,淳朴,温暖质朴的田间劳作农民。生活中的不完美,也许是逃不过命运的捉弄,也许是天公不作美,他们历经人生苦难,却顽强不催,没有被苦难的生活压倒,仍然为生活拼搏,为亲人积极向上而厚积薄发。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多灾多难的社会生活,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强不屈的精神,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默默承受人生中不可更改的苦难,用自尊,自信,自强去战胜了这一切,不懈努力,顽强的去拼搏和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打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奏出不向命运示弱,愈挫愈奋的生活最强音。《红楼梦》--------“我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空前绝后的一部旷世杰作,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老舍曾经这样评价过:“看看《红楼梦》吧!……它不能不是伟大的作品,它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它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从宫廷到乡野,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在情节安排还是语言艺术、思想内涵上都达到了中国小说的最高水平,以至于形成了堪与“莎学”媲美的“红学”,是我国古典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小说主要以贾、史、薛、王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的婚姻爱情故事。贾宝玉与林黛玉志趣相投,叛逆性格相似,互生情愫,但由于的不到长辈的支持,被迫拆散,贾宝玉与薛宝钗之间无爱情可言,二人结合注定是一个悲剧。小说里涉及的人物有甚多,但是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刻画描写都十分细致,上至贾府中最年高的长者贾太君下至丫鬟小厮,每个人的性格都跃言纸上,生动传神,这也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看点。封建的婚姻观念使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林黛玉退出了贾宝玉的婚姻,其实重要的是薛家的财富可以作为贾家坚强的后盾,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最终是害了三个人,林黛玉得知贾宝玉娶薛宝钗之事,万念俱灰,尽焚诗稿,在他们成亲当夜吐血而亡;贾宝玉洞房之夜得知迎娶的不是林黛玉时,伤心欲绝,几乎要疯掉;薛宝钗明知道这个结果,只能暗自落泪……这一部悲惨的爱情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婚姻爱情的摧残和毒害,歌颂了青年反抗封建制度的叛逆精神。参考文献:[1]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走近经典名著于树泉吴凌/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01[2]世界名著博览.文学艺术金歌/主编姜亚林/编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04[3]中国传统文化.名著导读王新华谢建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4]《诗经》人文精神探析作者:王云飞名作欣赏第8期2016
2016-05-04 13:07:04 作者: 陈敏珍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 9591 0
人生中的光明
人生中的光明·读《落泪是金》有感文/琬虹人生中的光明,也许一出生就有了,光有七彩,你会捅有什么样的色彩呢?是命中注定的吗?上帝是公平对待每一个人,而只是每一个在珍惜光阴的时候而不一样。人世间,许许多多的人为了祖业而爬涉千里,为了求学而八方求师。求学,求功,求名,造福百姓,传播人义正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都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虽然在解放时期,不少英雄儿女付出了宝贵生命,在这血与海的波澜里,是知识是智慧是技术是仁义是品德,在这大江南北改革着中国的大面貌,大精神,大创举。中国的教育也多元化多形式的走向了全世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什么样的人生定论。如今,从小就有唐诗三百首陪伴,三岁就能说英语,贵族学校也屡屡出现。我们还会有雷锋存在吗?还会有汪国真的校园诗吗?还会有林徽茵的人间四月天吗?我们都在成长,我们都在走向成功,我们都在阳光雨露下绽放着,绽放着青春,传递着人类光明。在一种环境中造于人,人造于环境,心造仁人,仁人造世。古人贤语离不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儒学、佛学。一些思想,一些格言,一些教育启迪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志向、梦想、理想,如一座灯塔抚照着千千万万人的心喧。《落泪是金》是何建明作家的一部探究大学生高考路上的报告文学。一个个耐人寻味,耐人深思,耐人坚定信念的故事。对于偏僻山村的儿女,贫穷不幸的家庭,对于她们来说什么是希望,什么是前途,除了发奋读书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对自己最好的出路。我也曾多少次在霜雪的寒夜抱着黎明喧读,在月亮圆圆的窗下写着自己的感受,那些年父母除了种植几分地外,就是栽种果木柑橘了。曾经我就读时,曾在一所中南大学校内徘徊着,那一道光环,闪烁出内心的渴望,多年来,一直在追寻着它的亮丽,一天天向它靠近,终于,今天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成为了一名青年作家。好似一个“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落泪是金》以大学生的生活为基调,以大学生的内心活动为旋律,道出了一个个不幸的家庭为儿女的教育做出了牺牲,做出了奉献。大学生们以一颗心回报着,争取奖学金,申请贫困生补助,一边打工一边就读,在他们内心活跃着一种进取向上的思想,也有人性的弱点,在欲望的社会里,离开了今生所向往的东西。挥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追忆这良辰美景。其实,我们的学问高低如何,做得如何,大学深造是难得的机会,是社会的需要,是社会的脊梁,是人生中必需的阶段。生活要充满阳光,简单也很容易,一念之间捅有辉煌一念之间穷山僻壤。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纸醉金迷的当今,做一名真正的大学生不容易,全方位的把握自己,面对困惑、迷茫,在无数次的跌倒中爬起,现实是一张考验的试卷,做好了你会海阔天空。其实,人生的两个面,一面阳光一面黑夜,一面风雨一面晴朗,一面风光一面忧愁,它们交错着从容着你,只有清晰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发现自我,才能做到自我。我们携手奋进,团结友爱就是明天的太阳,明天的一烈火车,开向四面八方。我们更需要这样一块肥沃的土壤,孕育我们的鲜花、菩提大树、菁菁子矜,悠悠我心的校园。2016-4-18
2016-04-22 05:36:58 作者:琬虹 来源:广东校园文学网 961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