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杂文·评论·奇章

  • 《人民的名义》,也昭示着人民希望的曙光

    袁晓娟,女,80后,笔名迎澜,湖北荆州人,现居广州。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擅长散文、杂文、评论文章,开通有个人微信公众号“爱你的晓女仆”。曾获2016广州市文联“书中看世界”写书评“最佳书评奖”;2016广州市直机关“悦读•分享”征文一等奖、广州市直机关“给力广州”征文三等奖等。作品散见于《中国国土资源报》《孩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报刊杂志。《人民的名义》,也昭示着人民希望的曙光追《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也有个把星期了,为了剧中退休老检察长陈岩石那真正共产党员的胸怀、为了公安厅长祁同伟那副令人作呕的谄媚面孔、为了剧中不断闪现出的“网监处删贴删不过来”、“维稳基金出一千万用于大风厂职工安置费”等赤裸裸的大尺度情节(以至于剧中不少演员在采访中都称接拍之前就怕“播不了”)、为了心中那汩汩澎湃着的热血……一直想为它写点什么,可是一直没有想到一个好的切入点。直到昨天,偶然看到导演李路面对记者采访时候的一段话,当时记者问他,“上次我们采访编剧周梅森时,他就提到,过去10年里,您一直盯着他要反腐剧本,这次他暌违多年拿出《人民的名义》剧本,听说当时您人在香港,但一听到消息,第二天就赶到南京见他了。反腐剧在荧幕上销声匿迹十年,您却为何一心惦记着要做?”李路是这样回答的:“古希腊有句谚语——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是一种伟大的艺术。社会处于转型期,理性也好,疯狂也好,我们都处在这个进程中,都在这个事里头,由此看到了很多人的嘴脸,看到了很多的社会面。从八项规定开始,党中央管嘴管手管行为,管得很具体、很有效,这个时候,有什么作品能比反腐剧更深刻地描画人性、反映时代呢?”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他说的不正是我想说的话吗?为什么十年以来都没有反腐剧了?尤其是没有这么能够打动老百姓人心的反腐剧了?为什么这部剧如此吸引大家的关注?开播才5天,就火得要逆天:两集之后,收视率就噌噌地窜到了第一;豆瓣打出了9.1的高分;不仅在公职人员中火,普通百姓也都舍了抗日神剧、婆媳剧而来追它,就连“90后”、“00后”,都加入了追剧大军。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确实是到了这样一部伟大的反腐剧作应该、也可以横空出世的时候了。剧中汉东省的现状,其实就是我们反腐工作尚未如此轰轰烈烈开始的前几年,那时候,(就像剧中沙瑞金书记所说的)老百姓几乎认为如今的官员都“无官不贪”了,认为官员里面没有好人了,可是,十八大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央反腐力度之大,行动态度之果决,前所未有,不仅引发国内国际舆论的强烈关注,更是让老百姓重新燃起了对于党和政府的新希望。编剧周梅森就表示,在十八大以后,他看到了党和国家反腐的大势,更看到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效果,感觉到反腐倡廉就是中国的春秋大义,于是他挑战自己创作出一部反映时代特征、突出反腐特点、体现检察特色的正能量作品;同时,由于党中央鼓励舆论和文艺工作者对反腐败行动进行报道和反映,近几年接连落马的副国级官员也已不在少数,于是作者在该剧中首次大胆涉及到副国级领导干部的贪腐问题,突破了这类题材以往“写到副省级为止”的红线、突破了“上级是廉洁的、贪污的只是副手”这种惯常创作模式,而是把反腐的斗争推向深处。《人民的名义》可以说是对现实的真实再现,也是时代的进步,也显示出我党净化自身的空前勇气。其实,不仅影视剧作的文艺创作领域在不断宽松、放松管制,如今社会的软硬件各方面条件都为在为“刮骨疗毒”式的反腐创造有利条件,彰显了我党我国以及习大大“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反腐精神,也为老百姓以往对官员坏印象的破除慢慢打开了缺口。首先,我们说说正在全力推进的不动产全国统一登记制度。截至2016年底,全国335个地市州盟、2808个县市区旗已经开始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400万本,不动产登记证明1300万份,全国全面实现了“发新停旧”。全国1700多个县(市、区)顺利接入国家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四个直辖市、河北、江苏、浙江、广西等地率先实现接入范围全覆盖。国土部部长姜大明近日更是表示,今年要巩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成果,力争年底前所有市县全部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全面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届时,一个人在全国买过几套房,只要进行过登记,就有望依法查询。这时候,谁最着急?贪污官吏和炒房者。最迟从2017年12月开始,一个人在全国买过几套房,只要进行过登记(除非你全部不用自己的名字买),都可以在平台上查到。到那时,谁是贪官污吏,谁在大规模炒房,谁涉嫌在房产上偷漏税,纪委、反贪局、央行、银监会和税务部门将一目了然、一清二楚。中央来真格的啦,贪官们?还坐得住坐得稳吗?其次,大家看看正在稳步推进的银行的三类帐户管理等一系列金融管制手段,也让贪官们以后的路越走越难走。举个例子,前两天我去银行办事情,发现有一张很久没用但里面有钱的卡居然就是刷不了,最高只能刷一万块,才发现如今银行又实施了新规。根据央行2016年9月底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从去年12月1日起,已经正式实施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新政,个人银行账户被分为I类、II类和III类账户,每人在同一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再开户时,只能开立Ⅱ、Ⅲ类户,三类账户功能和权限均不同。而以后同人同行拥有多张借记卡的也将被重新排查。那如果有些贪官想趁着如今房子的高位把手上一堆的房子卖几套,把资金不放国内银行账户、转移出国去呢?也困难了很多。现在外汇管制已经很严格,很多地下钱庄被查处,通过比特币、港股通等方式“资金外逃”,也正在引起央行的关注。即便是钱转移到了海外,毕竟也还要存银行,或者以房产股票基金等方式存在。而中国正在对其他国家企业、居民在中国的金融账户信息进行调查,清理数据,并最迟在2018年9月开始跟全球主要国家实现信息互换(其他国家也在进行类似工作),到那时你转移到海外的资产,也能被中国的司法、税务部门清清楚楚地查到。也就是说,2018年以后,主要国家政府联手对居民个人、企业拥有财富进行监控的“天网”,将完全织就。除非你把自己的钱都换成金条或者美元现钞,埋在阿富汗或者北非的沙漠里。少数贪官们的路堵死了,多数的老百姓可拍手称快了。你看看剧里面逃跑的副市长丁义珍,虽说目前美国和我国没有签订引渡协议,不能强制性抓回来,可是他堂堂一个京州市副市长,即使顺利逃出国门了他也不敢拿着贪来的钱到处花天酒地胡吃海喝,也只能被人家随意打骂、夹着尾巴在外面一个酒吧里面打打杂看看门,你说窝囊不窝囊。最后,八项规定及一系列新规对官员身边朋友圈的净化和对孩子、太太们的教育,也从根子上为腐败逐步消除了滋生的土壤和环境。近期,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忏悔与剖析》栏目3周年之际,有媒体梳理至今被披露的22名违纪违法者忏悔录,发现有12人在忏悔录中将交友不慎作为自己腐败的原因之一,占比达到54.5%。我们且不说这个“原因”是否站得住脚,但官员“朋友圈”的重要性确实不可小觑。那经过十八大之后“眼里不揉沙子”抓四风的重压,如今官员的朋友圈又如何了?调查表明,经过三年以来累计查处包括违规公款吃喝在内的104934起案件的震慑和各种警示教育,党员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到处呼朋唤友、团团伙伙、吃吃喝喝少了,官员的“朋友圈”确实得到了非常大的净化。从刚开始大家的不适应以至于喊出“管得太严”、“官不聊生”,到如今很多却是乐在其中:很多领导干部反映,如今下班能回家吃饭了,夫妻关系好了,孩子的成绩提高了;有时间看书,有时间思考问题,精神世界丰富了,工作能力提高了;不再胡吃海塞,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三高”降低了,身体好了,心情也好了。八项规定出台几年,党员干部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不相信到相信,由被动到主动。不仅朋友圈净化了,“枕边风”、“家风”也净化了。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自从习大大上台以来,他对家庭教育是非同一般的重视,甚至提高到了执政基点的高度。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经过几年下来的理念普及,当今的社会显示出了对于家风家教空前的重视。这观点、这做法,我是相当的认同。试想想,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受到良好家风家教的熏陶,如果一个丈夫长期得到知足常乐、克己复礼的贤内助对工作的鼎力支持,那我们还有那么多贪官的产生吗?包括《人民的名义》里面,厅长祁同伟和处长赵德汉这两位“农民的儿子”,“从小被‘穷怕了’”就能成其为贪腐的理由吗?那还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也是穷苦出身的优秀的农民的儿子?他们俩如果从小受到良好家庭的教育,还至于走上之后的犯罪道路吗?《人民的名义》热播的原因,表面上是其直面反腐主线且挖掘深刻的精彩情节的吸引,实质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广大老百姓对于目前党和国家的最深切的希翼,希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尤其是我们的领导人,能够真正意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不要回避、不要讳疾忌医。我在欣欣然暗自思量,这样的希望应该不会落空,《人民的名义》,应该也昭示着人民“希望的曙光”,就在不远的前方。本期编辑|楠木

    2017-08-17 23:18:17 作者:袁晓娟 来源: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9713 0

  • 穷汉,拿什么爱你

    陈永健,男,70后,广东徐闻人。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大学时期曾任校报记者、文学社主编,大学二年级开始兼职《西江青年报》(市团委主办)记者、副刊编辑。先后在《北京晚报》《羊城晚报》《石家庄日报》《南方窗》《珠江》《青春潮》等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若干小小说、诗歌、散文。穷汉,拿什么爱你家乡穷,家里也穷,今天能吃上“闲”饭,不会忘记父母兄长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多么艰难地把我培养,于是参加工作之后,勤俭节约,经济上、精神上百倍报答他们。每次回家,都会带上份量不少的人民币接济父母,他们经济上虽然可以说满足了,但精神上依然得不到平衡:“儿呀!你已经不小了,什么时候带未过门的媳妇回来给咱看看?”父母的话不难理解,但他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却不会发现有一份心痛写在他们孩子的脸上。轰轰烈烈爱过几次又痛痛彻彻伤过几次的我,强笑着脸无言回答俩老。读高中的时候,阳和我都是文学爱好者,在那次文学交流座谈会之后,高我二级的阳经常来找我,虽然老师反对同学议论纷纷,我们依然彼此坚守阵地,直到后来阳考上大学我还在读高中,直到阳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我才参加高考。那年我要去广州参加音乐专业试会考,阳把她那个月的工资全部塞进我的旅行包里,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着我:“我等你的好消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我垂头丧气地来到了阳的家。阳的父母很看不起我,阳把我拉到外面默不做声,我问她为什么她跑回家里把所有借我的书还给我。一年后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鼓起勇气整理阳还回给我的那些书,才发现一本书里面夹着一张纸条:爱的是你舍不得的是你,但在爱情与幸福这两方面,请原谅我,也许父母说得对,爱情不能当饭吃,我很怕没钱的日子……大学里,我发奋攻读,大二的时候开始到某报兼职,真的混出个模样来了。这时萍水相逢遇着一个小女孩。渴望爱的滋润,几次幽会后,轻易地把她当成生命的另一半。那段日子,一直在努力,希望事业有成能实现“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位伟大的女性”这句名言,希望事业有成能满足多数女人所渴望的那种风风光光。同时,何不希望她是我心中所想象的能和我不管前路是风是雨都能挽手向前、同甘共苦的那种,何不希望某一个爬格子的深夜,温柔体贴的她为辛苦了的男人捧上一杯热茶足让我感动得在她的额头印上深深一吻?然而,那是设想,我成了空想主义者。大学毕业后,孔方兄做怪,她投靠了另一个男人。舍不得但又挽留不了她远去的影子,试问一句,她理由充分语气坚定地说:“和你拍拖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送过一样东西给我?”言外之意你没钱,有情不能喝水饱。参加工作快三年了,过惯了单身的日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事业虽未成功但已认定了要走的路,在爱情与事业这两方面,想先立业后成家,穷汉拿什么去爱你。(这篇文章发表于《珠江》99年10月、《侨乡文艺》99年9月)

    2017-08-17 00:16:32 作者:陈永健 来源: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9684 0

  • 相繇

    《相繇》自大禹治水后,洪水猛兽渐渐被收服,人们又开始播种五谷,伐木建屋。生活走入正轨的人们无一不是称颂着大禹的事迹。掌管水利的水神共工内心阴谋颇多,性情凶狠且心胸狭隘,见用神力所发的洪水被大禹治理妥当,心中就怨恨上了大禹,于是派出相繇去作怪,为祸百姓。相繇,是共工的得力臣属,食人无数,蛇身而九首,身长赤黑的双翼,腹中藏有的大量液体剧毒无比,用以攻击敌人,使其触之即死。它所过之处,皆成毒沼地,瘴气弥漫,久久不散,就是野兽也无法生存,何况是树林野地里的植物呢。但他化成人形时,又被称作相柳,却是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神,不愿残暴害人所以并不被共工看好。因而相繇、相柳虽然同为一体其实又可分为是两体,都由共工控制。这相繇见人们安居乐业、童叟相乐,于是奋甩起它的巨尾,横扫一片,尘土一阵飞扬,顷刻间那些房屋化为乌有。随后便见它卷起孩童无数,想做腹中之食,往它的住所东海琉璃宫里飞去,回过神来的人们很快操起农田器具便是追向它进攻,相繇转过九首咧开大嘴喷出毒水,这毒水仿如是天空下的大暴雨,被淋湿的人们个个倒下,仅存的则是四处逃散。路过的青鸟见此,旋身便找到大禹传报。大禹大怒,手执轩辕剑踩上七彩云朵直奔东海,此时的相繇正盘曲着想吞食那些孩童,大禹一剑击中它的蛇腹,却并没有击中要害,被惹恼的相繇九头展开赤黑双翼,飞旋在东海半空不停扇动那巨型翅膀,逐渐在海面上形成旋涡,只见那海旋涡不断飞旋而起,强大的海浪起了万丈高直直地拍向了大禹,那劲头与九鼎之重竟也相差无几,受了重伤的大禹,以轩辕剑为杖支撑着身体,相繇见状飞身扑去,欲吞了大禹,千钧之际大禹穷尽力量提起轩辕剑砍下了九头中间的那个头,随着头应声落地,大地震动,流下的血液臭气熏天,引来了天上众神的关注。天帝得知共工乱用职权,打乱人间秩序,伤及人命,一道天旨罚他禁留蛮荒之地,削其神力。又叫来观音菩萨让她用柳枝沾取她净水瓶中的甘露清散瘴气,净化那被相繇之血污染的土地湖泊。大禹将相繇诛杀后,便剩相柳单独一体。因知晓他心存善念,便放走了相柳,由于共工和相繇曾招惹了许多的恩怨,因着共工被罚、相繇诛杀而找相柳报仇,被追杀的相柳一路奔逃直至昆仑山,路上遇到了从广寒宫出来下凡玩耍的玉兔,得知情况的玉兔请求嫦娥为他解围,获救的相柳为报恩提出自愿留在广寒宫中负责砍伐不断繁殖的桂花树,嫦娥应允为他改名吴刚,也权当是为相柳谋一地好去处了。

    2017-04-15 23:20:38 作者:木骨子 9621 0

  • 善心恶果论

    善心恶果论哈耶克说,“通往地狱之路,通常是由善意铺成的”。按常理应该是“通往地狱的路是,由罪恶铺成的”,即俗话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细想一下,哈耶克这句话还真是至理名言啊!很久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是说一只鸡突然受到感悟,决定要改变鸡的地位——凭什么同是动物,熊猫就可以被娇生惯养,而鸡却要被残忍的吃掉。于是这只代号零零一的鸡就起来号召鸡群们不生蛋和集体自杀,他鼓舞鸡同胞为了鸡的未来而奋斗。物以稀为贵,当地球上只剩下几十只鸡的时候,鸡果然成了国宝,过上了零零一幻想中的生活。一个鸡的梦想,用成千上万乘成千上万的鸡的生命成就了。零零一的心愿不美好吗?他是抱着为全体鸡群谋福的想法而奋起努力的,这不是一种“善心”吗?可是这个善心却给整个鸡类带来了巨大的毁灭性的灾害。这让我想起了《动物庄园》,让我想起了“HerrHitler”,让我想起了斯大林的大清洗,让我想起了叙利亚……上述的一连串例子中的主人公,在他们的时代都是不折不扣的英雄、伟人,他们都是抱着一种善心去努力的。就像《但丁密码》中的天才们,他们是抱着“为了整个世界的美好发展”的善心才去制造病毒毁灭人类的。事实证明,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希特勒为了实现他“让德国人活在阳光下”的理想,他建立的第三帝国不仅吞噬了市民社会、思想自由、个人政治意识,还犯下了屠杀犹太人的罪行。红色高棉波尔布特说:“我只是进行斗争,不是要杀人。个体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包括革命者自己,神圣的理想才是最重要的”。“为了神圣的理想,什么都可以抛弃”,这样的善心对于社会对于民众而言只会是地狱而非天堂。“通往地狱之路,通常是由善意铺成的”的后面,哈耶克是这样说的,“如果人类放弃自由主义的精神,想凭着良好的意愿,自以为是地去计划、设计社会,必将把人类引向深渊……即使行使权力的人动机十分高尚,由于他无法掌握许多个人根据变动不息的信息作出的信息分别作出的决定,因此他不能为目标的重要性等级制定出一个公认的统一尺度。”也许有人会反驳,美国,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国家,不也正是由那些建国之父们设计出的吗?历时三个多月的制宪会议,建国之父们所激烈讨论的正是在于他们的经验让他们不能凭着良好的意愿,自以为是地去计划、设计社会。而那些所谓的“理想者”,应该没有人可以批评他们的“善心”,他们身上确有一种甘为理想奉献的精神,但他们不顾一切的献身主义,有时候却是灾祸的导火线。因为一旦将自己的“善心”强加于他人身上,甚至要求他人放弃一切个人利益、欲望,像苦行僧般地自我殉道,这种善心自然就会导致恶果。所以乌托邦、大同社会古往今来只会在书上出现,在现有条件下一旦有人想将其变成现实就不可避免会出现独裁、愚民等等一系列问题。更何况历史上那些高举“乌托邦”旗号驱动着“乌合之众”奋起拼搏的,不过是披着“乌托邦”的外衣,那些统治者在获得权力后无一例外不是用武装来压迫人民,让人民群众自动自觉的把嘴巴闭起来,把脑子清空。在美好的憧憬下,人们往往会忽略很多基本的东西,比如人性。自以为是是导致善心恶果的源头。当“理想者”抱着“我是先知先觉者”的心态时,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陷入了“自以为是”的状态而不自知。奥康诺满怀希望的筹建“土地计划”,结果不到两年便宣告破产。现实给了奥康诺一个打击,历史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善心并不意味着善果。正所谓谨言慎行,我们要避免“自以为是”的善心陷阱,才有能带来善果。

    2017-03-18 00:32:50 作者:木筝 9624 0

  • 穿越回唐代后,你能吃什么?

    穿越回唐代后,你能吃什么?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文学硕士梁骁菲随着以唐代为背景的历史言情剧的热播,人们对唐代的文化、唐人的生活充满了兴趣,市面上也多了不少以唐代社会生活为主题的书籍。如果真的有时光机,可以穿越回到唐代,我们将会过上怎样的生活呢?民以食为天,我们先来看看吃喝的情形。唐人有丰富的食材。主食有麦、粟、稻和杂粮,副食有葱、韭、蒜、姜、菠菜、竹笋、杏、梨、枣、瓜、葡萄等。富贵者多食肉和鱼,如牛、羊、猪、鸡、蛤蜊、鳜鱼、虾和蟹。这些食材通过组合搭配,可以做出许多种菜式。唐代由分食制转为会食制,数人围聚一桌共享美食,饮宴聚会成为社会风尚。在宴会上,宾客可尽情品尝各色菜肴,而宴会的盛行,也催生出更多的菜式。唐人喜爱胡食。汤饼、蒸饼、煎饼、凡当饼、红绫馅饼、赍字五色饼、胡饼……在这些唐人常吃的各色饼类之中,胡饼,是一种胡食,汉代自西域传入,至唐代,深受中土人士的欢迎,相传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还带了胡饼充饥呢。胡椒也是胡食,被唐人广泛用作调味佐料。胡食在上流社会中非常盛行,《旧唐书·舆服志》有言:“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唐代中西结合的饮食文化可见一斑。唐人泡得一手好茶。自开元初,茶肆林立,饮茶之风风靡全国。唐人泡茶多用茶叶,茶粉在当时属于上品。茶农斗茶,斗的是采制茶叶的优劣,文人雅士也斗茶,斗的是冲泡茶汤的高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第一部研究茶道的著作——《茶经》诞生了,陆羽被尊为“茶圣”。斗茶的风气一直延续,至宋代,文人雅士点汤击沸的标准和方法又有了进一步系统的总结。唐人嗜酒。爱饮宴,爱吟诗,怎会不爱喝酒?大街小巷,酒馆鳞次栉比,名酒纷呈,有西市腔、郎官清、阿婆清、新丰酒、仇家酒、户县酒等。酒馆里自然少不了沽酒的女郎,像金陵的吴姬,压酒劝客,还有京城的胡姬,专卖胡酒。在骚人墨客的笔下,酒是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唐人的豪放热情,在饮酒时表现得淋漓尽致。有菜,有肉,有鱼,有胡食,有茶,还有酒,与三五知己饮宴闲聊,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岂非乐事一桩耶?

    2016-09-11 01:47:35 作者:梁骁菲 来源: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9624 0

  • 游仙?成仙?

    游仙?成仙?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文学硕士梁骁菲游仙诗是魏晋时期重要的文学体裁,当时的道教徒和文人雅士争相创作了大量的游仙诗。郭璞是两晋游仙诗的杰出诗人,作为权臣王敦的记室参军,郭氏不愿追随有谋逆之心的主人,便归隐山林、寄情修仙。由于喜爱结交好道之士,郭璞对道教有较深入的了解,所作之诗充满浓厚的玄道气息。从现存郭璞的14首《游仙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郭氏对长生成仙的追求以及对成仙途径的探索。郭璞对长生成仙深信不疑,而且渴望能够长生成仙,在诗中描绘了仙人的神采和自己与仙人同游的场景。“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仙人在灵溪潜隐盘桓,登云梯而升天;“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五位人面龙身的仙人青春永驻;“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浮丘和洪崖是上古仙人,龟鹤是长寿之物,三者皆有千百岁的高寿,自己与仙人结伴而行,永享长生;“永偕帝乡侣,千岁共逍遥”,自己与仙人为伴,永世逍遥;“翘手攀金梯,飞步登玉阙。左顾拥方目,右眷极朱发”,自己攀着金梯飞登天上宫阙,与方瞳朱发的神仙一同生活。郭璞认为通过服食仙药和致虚守静可以长生成仙,在诗中描绘了服药和致静的情景,强调了二者的重要性。“临源挹清波,陵岗掇丹荑”,丹荑名赤芝,用清泉送服丹芝仙草能延年益寿;“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上古仙人陵阳子明上山采石脂服食而成仙;“圆丘有奇草,钟山出灵液”,圆丘和钟山上有吃了喝了能长寿的芝草和玉脂;“王孙列八珍,安期炼五石”,贵族享用八珍美食,仙人服食五石丹药,八珍美食伤身而五石丹药却能延年益寿,要想长生成仙就要远离珍品而服用丹药;“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颓”,服药可以延寿长生;“登岳采五芝,涉涧将六草。散发荡玄溜,终年不华皓”,服用五芝六草可以延年益寿,即便年老,头发也不花白。“清溪千馀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修道之人住在清幽之处,云雾缭绕,远离俗世纷扰;“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燕昭王因为不能去除欲望,远离贪爱,减少念想,从而导致灵气全无,不能成仙,汉武帝因为形态傲慢,精神污秽,从而导致仙才尽失,不能成仙。长生成仙是道教的宗教理想和生命伦理观,道教追求长生的思想理念和探索致虚守静的成仙之道由来已久。相传太上老君在终南山古楼观说经台的老子祠内曾作十四字道家养生修炼的对联,是为“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教人清心寡欲,保持心境空明宁静,方可修养心神、炼养精气,长生成仙。到了魏晋时期,由于世族权臣相互倾轧、政局动荡、战争不断,人们渴望从黑暗的现实中获得精神解脱,道教的神仙体系遂发展壮大,炼丹术士葛洪著有《抱朴子》一书,介绍长寿老物,谈论修仙之法,主张服药延寿,丹鼎道派的仙道理论盛极一时。郭璞把自己失意的情绪归属于游仙,以释放现实的郁闷,长生成仙成为其意识里最渴望的典范,也是理想的自我。通过对游仙的想象体验修仙、成仙的快乐,山居中的郭璞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精神上,都实现了真正的避世归隐。

    2016-09-11 01:43:47 作者:梁骁菲 来源: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96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