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生物科学专业黄文达埋藏数年的盒盖再次轻轻地打开里面所装载不是孤寂的现在也不是憧憬的未来而是有关爱的年代青山依旧在只是双鬓白不是青年俊才逝去的爱无力挽来惆怅袭怀无限感慨洞前树仍在心意未曾改茎披青苔太多阻碍只恨人间百态将红线断开唱尽离别悲哀心思难猜摇摆万般无奈徘徊停或迈止或抬思绪堵塞决意不来爱只剩一片苍白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生物科学专业黄文达瞬间缘(自习室)楚楚素颜笑微露。兀兀众人,刷脸更睦睦。空空邻位待花驻,唯己郁郁偏如附。每每晴夜教五处。盏盏灯火,勾往景幕幕。唧唧鸣虫已异处,独吾暮暮守如故。纯属个人幻想(译):那晚淡妆素颜的她,细露嘴角似微笑,走进教五自习室。室内在书中昏昏沉沉啃着书的众人,被此人的艳颜瞬间吸引,本来毫无表情的众人,脸刷的一下变得很恭敬,露出邀请的眼神。他们快速的收拾好罢了很多位置的书和其他东西,最大限度的空出位置,以期待佳人旁坐。但是他偏偏选择了具有与众不同的,一直在为自己的事情忧伤沉闷的我(我在写诗,,,写诗词中的我精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忧伤的人比较酷么?),向我走来。。。待我写完后,才注意到了她,真正的一个字概括“美”。刚才写诗的精力,全部集中在对她的视线上面。与她,是那么的近,可是挣扎了很久都没有成功开口到半句话。。。错过就是这样的生成。在往后的每一个夜里,教五的灯火都会点燃脑海中那晚的一幕幕场景,那短暂的短短距离,那永远的不再相遇。即使唧唧鸣个不停的虫子,哪怕还是那叫声。却已不是处在原来位置的那只。但是,我却还是傻傻的重复着在原来的那个位置自习,重复的守候在那个位置,重复着那一场转瞬即逝的梦。仍然幻想着她还会再一次降临在旁边的那个位置。一直一直。。。睦睦:恭敬的样子兀兀:静止的样子,昏昏沉沉的样子郁郁:忧伤沉闷的样子附:靠近: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生物科学专业黄文达今夜七夕将降至。双手合什,青春二十逝。明年又盼明年事,心病还须心药治。昨日常把妙药觅。银发晶丝,千金难回易。缘分咫尺冷眼视,一线天涯流水肆。——2008.08.07晚狂风冷雨的晚上,又伴来了一直以来都是孤单的七夕。双手合什,为0点的到来默哀,哀悼自己悄无声息掠过的单身贵族二十载。年复一年的曾经,对上帝倾诉心事,期望讨个慰藉。可是,连上帝都为我叹息,要自己拯救自己,自己的心病还是要自己寻求心灵的解药。并不是没有找寻过答案,但是一直都找不到那唯一的答案,那可以治好自己的唯一的灵丹。就这样忙忙碌碌,昏昏沉沉的漫无目的想过和追寻过好多年,答案是没有,银发却已晶莹剔透,即使有千金也买不回那些逝去的青春年华,换不回来那热血的黑发。缘分也并不是没有遇见过,只是身在缘中不识缘,待到失去时,才知道自己的真正心意。离别后,相隔天涯的一次电话,才明白了彼此的心意,有的,却不再是嘻哈的欢声笑语,而是,肆无忌惮的泪水和后知后觉的后悔。
06行政管理5班9号胡健冰第四届“碧草杯”广东省校园文学大赛参赛文章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推荐秦始皇统一六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朝代,结束各国纷争的局面,他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兴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建造秦长城,修建秦始皇陵兵马俑。可称千古一帝。但他又是滥用刑法,焚书坑儒,事实暴政,赋税严重。不惜人力才力物力为自己修建阿房宫等建筑,供自己享乐。作为一国之君,他也有过人的领导才能值得我们学习。用人之长,这是帝王的学问,也是决定他能否成大业的问题,不论什么人,只要能为我所用,让其发挥特长,就会对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以出身看人,以亲密关系用人,就难成大事。从秦穆公称霸西戎到秦王政统一天下,人们无法否认一个这样的事实:那便是辅助历代秦王,为秦国富强卖力最多的英雄豪杰,大多不是出身于秦国本土上的人,而且多数出身低微。历史事实证明,重用客卿,以布衣为将相,这在秦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范惟、蔡泽二人,均以布衣身份分别由魏、燕入秦,由客卿升为丞相,同是因惧诛而请归相印。范惟、蔡泽的由客卿到丞相,又由丞相到谢病请归,这种“走马灯”式的上台卸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布衣将相格局所固有的一个特点,即它的“流动性”。然而正是这种走马灯式的流动性,使得商鞅以来的法治路线被认真地付诸实行,使秦国保持了法治路线的连续性和战略、策略上的正确性,从而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人才贤能被用与否,取决于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尤其在压抑人性、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缺少民主氛围,不能公平竞争,人才发挥作用完全寄托于是否被明智的君主采纳,处于这种单向选择人才的用人机制,那么君主的素质高低就更显得重要了。领导者的创新能力素质要求有洞察力、预见力、决断力、推动力、应变力。驾驭将领就是要懂得手下英雄们的想法,明白他们的内心活动,但是人不易被了解。汉光武帝是一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明主,但他却犯了轻信宠萌的错误;曹操是个知人善任的人,却也曾被张邈蒙蔽。世上的事物很难分辨而容易使人迷惑。秦始皇听信他人之言,将李斯革职,但李斯临行前的一篇文章却表明了他的才华和对秦国的忠诚。作为一国之君,是金口谕语,但秦始皇能知错即改,立即对大将军蒙恬说:“立即将此人找回来哟!”蒙恬奉命找回了李斯。李斯终于有机会和秦始皇面对面地交谈,说出他的治国之道,这种超群的才华再次打动了秦始皇的心,于是,他决定再次重用李斯。赏赐有度,可以安民,可以光大帝业。人民看重利益;大臣看重爵位;君主看重权威。所以赏赐功臣,授予有办事能力的人以爵位,使得奸邪无机可乘。战争多的国家,它的爵位贵重;爵位贵重,君主就受到尊重;君主受到尊重,就能称王于天下。英明的君主在治国时,明确地行赏,这样老百姓就会互相劝勉立功;严重的用刑,这样老百姓就会看重法律。领导者要学会用度的艺术,善于把握尺度,我们常说“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就是要我们做事要适度。秦始皇在天下统一后,他吸取历史的教训没有对皇亲国戚封侯,对有功之人都进行了赏赐,有的人是名义上的,有的人是利益上的,这对稳定局面,增强力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惜后来滥用刑法,惩罚过度使得百姓怨声载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领导者用权的艺术也是很讲究的,要懂得巩固、分配与管理。秦始皇称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仅大力推行五德终始说,加强思想控制,而且大力强化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官僚制度是政权的支柱,秦始皇通过设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组成中央行政的核心,三公、九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对皇帝负责,建立了一整套崭新的、有生命力的官僚体制。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历史上朝代虽然更迭不断,而秦始皇所开创的封建政体却相沿不衰。故有“历代都行秦政事”之说,可见其深远影响。秦始皇即位后,渐渐与有功之臣拉开了情感距离,并对他们进行剪除,因为这些人的势力会威胁到他的皇权。一国之主的威严不可动摇,如何掌握与身边大臣的关系,秦始皇是历代皇帝中把握的最巧妙的一位。用吕不韦为相,后来再除掉他,这体现了秦始皇的智慧。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将大臣的意志统一在他的意志之下,这种用权成了暴政。金无足尺,人无完人,古往今来,任何一位领导者都有可取的地方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了解了秦始皇的领导方式,就应扬长避短,更好的实践领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