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介绍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作品列表

  • 写在人生马桶上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丁铨人少了一些对于生命的关照,就会变得有些行尸走肉。鉴于这样的状态,寄托于胡思乱想,于是想起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记得当时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书名居然有一种站在悬崖往下跳的感觉。人生太多令人感叹的地方,例如马桶。在马桶边上思索的东西往往很深刻。例如,对我而言,表现在马桶上背诵唐诗宋词,在马桶上完成我的现代诗,在马桶上看小说,在马桶边上的思索的姿势,仿如奥古斯特·罗丹的《思想者》。而这阵子我在马桶边上做这些事情少了,仅剩下把躯体排空的步骤而已,而没有在排空的过程中去思索一些东西,去填满自己的脑袋。于是就开始觉得人生有些空虚了。有时候我不能理解在马桶边上吸烟和讲电话的人。吸烟这不必说,吞云吐雾间,很多东西便揉在一起了,美好的和丑陋的,或是现实和虚幻的,只能被放在同一个空间里面被同化。有一次在听一个关于经济的讲座,中途小解的时候,在厕所里面,一个人在马桶上打着手机,畅谈生意,我在一旁对着小便器,心不在焉,听听能否把方才听到的经济理论去参悟那个人说的一些话语。结果是一无所获,因为一个人小便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可那个讲电话的人偏偏就在我这个有限的时间里面,把我这两方面的东西都给剥夺去了。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心两用,而一事无成。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去感慨人生,我们总在不经意间丢失些东西,而自己都不知道丢失了什么和其之所以丢失,这不失是个悲剧。于是,我由此在想,不知世界上有没有一个记录名曰小便时间最长,如果有,我倒要好好崇拜一下那个人了。在厕所里渗透出来的哲理便是,人生就是这样,你不得已去上厕所,又出于欲望去吸烟,有时却不得不被动地去接电话,扰乱别人正常的亲近马桶的这些美好瞬间。于是乎,人是要时刻保持对于生命的关照和对于自身的思考,这给人以乐观豁达的心理。打个比方,大抵还是写在马桶边上,就像在厕所里那些留言一样,在很急的时候给人嘴角一笑。

    2009-10-06 作者:绿窗文学社
    • 0
    • 10970
  • 母亲和我住在神庙里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丁铨母亲遥远的神庙里我发出声音你总是仔细聆听很久之前你也住在神庙里念着不同的咒语对于远方母亲我不知道在哪里神庙里我只懂我的咒语顿悟,应该是流浪母亲我不会在神庙里定居众神仅佑我的肉体2008.12.27

    2009-10-06 作者:绿窗文学社
    • 0
    • 10970
  • 珍爱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生物科学专业黄文达怎么会有这一秒,让我觉得如此渺小,难道不能有一天,我们彼此天荒地老.求你对我感觉好,这个要求不算太高,假使我们有明天,我会珍惜每分每秒,爱你一点也不会少!

    2009-10-06 作者:绿窗文学社
    • 0
    • 10970
  • 读小说的些许感想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生物科学专业黄文达今天看了《槲寄生》的一部分,感觉被深深的触动。也许是我平时想得太多了,所以对小说的感想也多了,对小说情感感染的免疫力降低了。我现在都不知道是小说看多了就想的越来越多,抑或是想的越多了才越来越喜欢看小说。总之心里想的东西既多了又深了,心也变得沉了。这也许也是心灵的一种成熟的过渡吧?那么这种过渡有终点吗?我也不确定,在自己的内心总有一种永远长不大的感觉。起初还只是为了看接近自己生活的好笑的小说,来缓解郁闷空虚的心情,后来喜欢上小说对情感描述的真切和其精彩的语言,现在就升华到了对情感的把握和延伸。也因为这个原因,自己也喜欢上了写些诗来把握和表露生活中的情感,虽然自己的文笔还极不成熟和精练简洁。用写诗的方式,有提高写作能力的倾向,也有摆脱生活单调,把生活诗化,精彩化的意向,想让自己内心不再感到空虚和压抑,诗已经变成了一种情感的安慰良药,虽然它会很苦口。也许到了最后,我只能说:我并不孤单,不是还有诗陪伴着我吗。也许是在现实中感到茫然吧!天天挺忙的,但不知道忙碌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听说这叫作找不着前进的方向。失去了方向就迷茫,迷茫就失去前进的动力,没有了动力就会日复一日的无目的重复着同一种生活方式,天天都觉得不新奇。生活还没正式开始,我就已经开始厌倦生活了。也许是学习太枯燥了,对学习也有排斥感,但却从来不敢放弃,因为怕…怕失去了学习就会丧失将来在社会生存的能力,毕竟,现在自己会的和能做的就只有学习了。厌学最终导致的是虚渡光阴,什么也得不到,就算有所得,也只是得到“失去”:失去青春,失去信心,失去理想,失去追求,失去……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身边的每一个关心自己的人。人谁无过,但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知错不改。过了就会一切都过去了,想挽回也难以挽回了,永远不知悔改的话,迎接自己的将会是更多的过错,过错过多就会错过更多改正过错的机会,吸收过错的教训,争取下次不会犯下同样的过错。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竞争之道,一种生存之道,一种为人之道。

    2009-10-06 作者:绿窗文学社
    • 0
    • 10969
总42页,文章16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