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介绍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作品列表

  • 大学就像培养基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生物科学专业黄文达大学就像培养基,我们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微生物。大学因为包装不同也分等级,有培养皿,试管,锥形瓶,培养瓶等等,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器皿也好,大学的本质是培养基,我们的本质都是那微小的生物,物物都有其价值所在,人人生来平等。的确,大学培养了我们,但是培养器皿外的社会,总体上看到的是一大堆混杂而聚的菌落,却还是看不到我们的每一个,我们不是个个都可以得到肯定。社会中也有不同的地域区别,普通玻璃放大镜,普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等。现在的培养基只教会我们如何贪心的摄取其中的营养。活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微生物,只得到了表面性的养分;半固体的,只是半桶水:液体培养的,游走在知识的海洋。但是我们该如何得到外界的接受呢?事实证明,我们很少能够真正的“红杏出墙”,得到外面的灿烂阳光和柔和春风,因为社会中的营养不是现成得可以直接吸收的,必须应用超过书本上的能力去获取。当我们被培养基一定的供给能力抛弃的时候,社会不一定能够容得下我们,我们不是每一位都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在社会中自己养活自己的本领)。有的凭着自己的寄生能力,继续寄宿在寄主上,寄主虽然不一定会死亡,但是负担是何等的沉重啊;有的行腐生方式继续“活着”,它们拥有另类的生活行为,他们歪曲的利用在培养基中学到的摄取营养的方法,腐蚀着社会的他人的辉煌成果(破坏道德,违规甚至犯罪)。我们不一定要会光合作用,却可以是化能自养,或者互利共生等等。社会提供给我们很多的显微镜,只看我们会不会找到那台适合自己的显微镜被发现就是了。同学们,未来的某天,你被发现了吗?愿大家实现自己的价值!!!

    2009-10-06 作者:绿窗文学社
    • 0
    • 9880
  • 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华南农业大学跃进南36栋215邱美扬鞭,鞭出一道血痕。不痛,进不到心的最里面。踮起脚尖,誓为青春舞一曲,用折翅的痛来纪念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这回不听劝,绝不!一旦认定,就算是枪口上的玫瑰,也只能无畏。挺起胸膛勇敢地迎上枪唇,用足够肯定的口吻告诉自己玫瑰是为自己而生,力量便无限涌动。不管紧接的是不是致命的一枪,所有的难预料,我担当!毕竟鼓不起勇气而非死亡,于我才是极苦。一旦爱上,就算是不能厮守的爱,也只能无悔。为他哭,为他笑,为他跌跌撞撞。偏执地相信自己的选择,不能轰轰烈烈,就适应涓涓细流。爱,绝不轻诺:不爱,绝不先说。很高兴,理智与疯狂一路默契。不经意地,青春如呼吸般自如。无法想象逝去的那天,我将会如何地心如刀割。其实,逝去只是一瞬间。长的只是对逝去的惆怅罢了。只能驻足而不能安营扎寨的青春,仿佛路过了贮了一夏的美丽池水却无法蘸得一指尖,我该如何祭奠,我终将逝去的青春,用泪,用血,用折翅的痛。我释然。

    2009-10-05 作者:绿窗文学社
    • 0
    • 9877
  • 想着你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生物科学专业黄文达如果我们是相爱的,你是否会抛开世俗的观念,接受姻缘的际遇呢?我老去的岁月里。你是否还是对我,如当初年轻的感情那样真挚呢?我想如果彼此懂得相互珍惜,一定可以办到,我始终坚信着!你呢?到了岁月催发白的年纪,我们都会因想念着对方,而不感寂寞!我说的对吧?闪闪的星星,是我想你的眼睛。通过它们,我会在黑暗中找寻你的踪迹,想到,你的健康,你的笑容,你的寂寞,你的感伤,还有你想我的双眸!你也在看着我么?这是我最想对你说的一句,我会在最初的地方等你回来!相信我么???!!!我好害怕,当我不能够再给你新鲜感了,没有写东西的灵感了,你就会不再理会我了。我也许永远只能静静的一个人,在黑暗中默默的凝望着你吧,不敢说出在一起,也不敢说出再见。。。

    2009-10-06 作者:绿窗文学社
    • 0
    • 9877
  • 去土著部落,赤身裸体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丁铨在图书馆度过完全浸淫于书的海洋中的一天,这是目前我所接触的人类中,没有人会觉得奇异的事,毕竟这是一个记录人类文明思想的地方。有时我常是在想,如果我能回到初民的生活,我应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意识地随便把几块石头敲得锋利,便是价值连城的文物了。这多美好。可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太长了,五千年,这个民族穿了五千年的衣服,五千年的裤子,五千年的鞋(这终于闷出了香港脚)。于是想回到原始时代,除非做时光飞船或是做梦。后来,约是初中时代,在一个关于动物的纪录片里,我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名曰土著的人类存在,这些散落在亚马逊雨林或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仍处于原始状态的人类,生活在自己的部落,部落里的生活也挺不错的,只是浑身不着一物,天体运动每天都在这里进行,这多好。细想一下,孔子穿长袍和他的七十二贤人论道的时候,他们赤身裸体;苏轼《水调歌头》吟诵完了,他们没上穿衣服;英国工业革命早过了,他们依旧赤裸身体;直到今晚我对着电脑,敲打文字,他们的衣服还没穿上。在这群野蛮的人类中,亚马逊雨林中的一个部落声称他们是美洲豹的后代,于是他们练就很强的爬树能力。另一个部落则将骨头插进下嘴唇中,有空便拿出来洗洗。三毛生前的朋友眭澔平,作为第一个深入新几内亚的食人族部落的华人,在一个节目中披露的影像里,那些土著男子用瓜壳抱住生殖器,做朝天状。这些人类真可爱。以致在了解完这些之后,很想跑去融入这样的部落中,完成一个现实点的梦想。这个梦想很奇怪。如果真的我从小生长在这样的部落,我应是把穿衣服的文明人看成异人,这些部落应该没有暴露癖或是偷窥癖的人吧,把死去的祖先吃掉只不过是一次盛宴。在这里我不用背负过多的期望过多的理想,狩猎为族人,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男女云雨之事也是正常,多荒谬,可是相对论来说又是多正常。

    2009-10-06 作者:绿窗文学社
    • 0
    • 9874
总42页,文章16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