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心怀万千子民,梦系故土情深,在依依不舍中,眷恋的眸子回望故土,手执琵琶声声凄美,惊滞了南飞的雁阵……帐沉沉,夜深深,驼铃阵阵响彻中,仿若奏响着心灵呜咽柔情,哀婉悲凉中灯火昏昏,随了风尘滚滚,透着心中叹息着催人泪下的悲情……远离了故土乡音的心挂怀思吟的却是那一腔热血,款款真情。无法割舍中爱的很真,却又痛的很深……虽然无语,却思索悠长,那里装载着满心沉甸甸的哗哗流淌的血泪交织的破碎心梦。那是汉宫深深中遭受冷落时的百无聊耐的观灯火扑蚊蝇,那是一路喧嚣中娇柔之躯无法承担的负荷与沉重,那是他乡异土思念绵长的痛楚与震恸……一切的红尘过往,随了风吹雨袭,敲打的心灵的疼痛是血是泪亦是爱。因而纵然情意深重,无奈的心灵却又如何寻得慰藉,化作空灵,在轻轻盈盈中脱俗超群。梦还在,心已碎,血泪早已流干凝固,君不见春花秋月长江水,都透着别样的苍凉凄美?沉寂的心在一江死水中再也泛不起一丝涟漪……既然生命无法超脱,就让宿命寄托于另一种存在,虽然重负的生命苍凉冰冷,却翻飞着哀婉凄美。倘若琵琶真的可以诉说满腔柔情,那么就让其定格为至纯至洁,至真至美……舍弃了自己,却成全了大众,沧海横流中方显生命之高洁亮丽本色。所以方能生命无悔,困了倦了,依然可以飘逸着苍白的满心欢喜;累了乏了,依然能够摇曳着憔悴的笑脸欢颜……“我本飘零人,薄命历苦辛,寒月碧水头,遗韵埋香魂。”于是,沙如雪,月似钩中独将青冢掩于黄昏,将天地挚情抒写的厚重深沉,绮丽绝美……
喜欢你的微笑,就像春花在晨风中轻摇。让我深深感受到你的好,所有烦恼都悄然忘掉。喜欢你的微笑,一颗心为你炽烈燃烧。所有美好都被我看到,你让我感受到天地的奇妙。无论艳阳高照,还是月落柳梢。在这青春年少,感受着往昔今朝。紧紧记住你的好,层层思绪在心中缠绕。每一个不经意的微笑,都让我感受到喜欢的味道。
说到皇帝好色,明朝好象也只有正德皇帝,但后妃也不多,风流也不过一个凤娘,其余的不过是这位太前卫的皇帝下令“寡妇改嫁”引出谣言。所谓“豹房”,只不过是正德皇帝喜欢西域艺人调教猛兽的地方。明朝的皇帝的后妃,大都取之民间下层,除了嘉靖皇帝曾经一次性纳了“九嫔”,其他皇帝的后妃也极少,最多册封过十几位。而寥寥两三妃占了一半,甚至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一夫一妻恩爱皇帝也出现在明朝——弘治皇帝。而清代,整个满族的姑娘,都要经皇帝先选过才能出嫁,如果皇帝需要的,再把汉族女人抬旗后再娶入。多尔衮简直就是“色中饿鬼”;顺治皇帝沉迷后宫,连自己儿子的奶娘也不放过,生下“爱新觉罗.奇授”,更不用说他逼死弟弟,夺其弟媳的乱伦行为,使索尼不得不改皇太极“不得取弟妇……”禁止乱伦的法令—其实皇太极自己取了姑侄,已经先行违反了;康熙不用说,后妃是满清皇帝最多的一位,而且连洗衣局的宫女也不放过,生下八贤王;乾隆只能用淫乱形容,六下江南挥霍无度,为嫖江南娼妓而两度废后;咸丰天地一家春,淫乱而早亡;同治皇帝嫖娼得梅毒而死;就是被打扮的十分简朴、寡欲的雍正皇帝,其实也是一个奢华、好色的伪君子。雍正在即位前只有一妻一妾,但所生的五子三女,却都是其他不同女子所生,完全过的是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至极的生活。雍正后来暴死,极大可能就是服用“红丸”,红丸是什么东西不用我说了,要是雍正真实一个清心寡欲的人,他要红丸干吗?到底是谁好色?到了康熙时期,还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清代外史》中记载,康熙年间有位格格是皇太极的幼女,顺治的妹妹,辈分上算是康熙的姑母。顺治遁入空门时,这位格格因为年幼,尚未出嫁。康熙即位后,此女也一直留在宫中,后来,有大臣请求为之遣嫁。康熙听后,说:“现在还谈什么嫁不嫁的,我早已纳为妃了。”臣属们大吃一惊,说:“宫闱之类乃王化所基,伦常不能紊乱。今公主于皇上乃是父亲一辈,皇上怎么能娶自己的同姓之姑为妃呢?”康熙颇不以为然的说:“未必。所谓同姓不婚,指的是母与姊妹及自己所生之子女,若是姑母辈,既非我母,又非我女,也不是我同生的姊妹,就算纳之为妃,也没什么。”大臣盟听后极为惶恐,力谏不可,但康熙终究还是不听。历史上说一代帝王坐拥后宫佳丽三千,这三千佳丽实在不过是个虚数,只是为了表明帝王的嫔妃之多而已;但是,其中的一位天子一夜召幸三十个嫔妃,这可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一夜召幸三十妃。据清乾隆年间毕沅编著的书上关于康熙的记载,“帝自为天子,以好内闻;既立,耽于酒色。故事,嫔妾进御,晨诣閤门谢恩,主者书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谢恩者三十馀人。”意思就是说,康熙做皇上就以好色出名。老年之后还是如此。根据宫中旧例,假如宫妃在夜里奉召陪天子睡觉,越日早晨要到閤门感谢天子的宠幸之恩,主管的太监会具体记录下受幸日期,有一天到閤门前谢恩的宫妃有三十余名。史学界就此段文字获知,康熙一夜竟然召幸了三十余名嫔妃。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康熙其实还是很重感情的,就以康熙对他的皇后们的感情为例吧:康熙一生共有共有四位皇后,是清朝拥有皇后人数最多的帝王之一。在他生前曾册立过三位皇后,但这三位皇后均天不假年。康熙的第一位皇后是他的结发妻子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康熙四年,鳌拜专权的现象日益严重。为了让康熙早日亲政,孝庄太皇太后决定为孙子立后。她选中了首辅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那时康熙和赫舍里氏均为12岁。赫舍里氏虽然年幼,但温柔贤淑,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尽诚孝,侍奉夫君体贴周详,下对其他嫔妃也宽和豁达,深受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康熙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康熙与赫舍里氏的感情也不断升温。康熙八年,他们有了第一个爱情结晶。康熙为嫡长子取名“承祜”,希望上天能够保佑他健康成长。只可惜,这个儿子仅仅两岁半就夭折了。爱子的早夭给赫舍里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她的身体也每况愈下。据《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十一年十月初,赫舍里染病,康熙接到奏报,立即召太医前来询问皇后的病情,治疗方案。当时正值康熙陪祖母在遵化汤泉疗养,他心中着急回宫,又怕祖母知道后旧病复发,只得命人不要将此事奏报给太皇太后。但大臣怕皇后一旦有意外,自己承担不报之罪,便奏告了孝庄。孝庄闻知后,立即催促玄烨回宫探望病重的皇后。康熙得到懿旨后,火速回宫,终于在第二天凌晨来到了坤宁宫门前。皇帝的到来给了皇后莫大的安慰,她的身体也逐渐地康复。由此不难看出:康熙与赫舍里氏感情甚笃,赫舍里对康熙十分眷恋,而康熙也分外体贴皇后。康熙十三年,赫舍里皇后在坤宁宫再诞男婴。但是,她却不幸因难产丧命,年仅21岁。是大清朝去世时最年轻的皇后,也是唯一一位难产而死的皇后。康熙对爱妻的离去感到悲痛,为此他辍朝五日,每天都要去皇后的梓宫前哀悼。因为皇后死前还没来得及建陵,所以只得将梓宫送往京城北郊沙河地区的巩华城暂放。康熙几乎每日都要来此祭奠,呆到很晚才回宫。那时正值“三藩之乱”的关键时期,康熙在国事如此繁忙的情况下痛悼亡后,可见二人感情之深。赫舍里死后三年内康熙一直没有立后。康熙的第二位皇后是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孝昭仁皇后)。康熙十六年,赫舍里氏去世后三年,康熙奉太皇太后懿旨,册立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为皇后。当年康熙选后之时,钮祜禄氏作为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也是候选人之一。因为当时孝庄要拉拢索尼,所以只能立他的孙女为后。与此同时,钮祜禄氏也被纳入宫中侍奉康熙。因为父辈的恩怨纠葛和权力的斗争,钮祜禄氏在宫中的生活也比较压抑。钮祜禄氏如赫舍里皇后一样温柔贤淑,而且她好读书,颇具文采,也有一定的见识,和康熙有共同语言。赫舍里去世后,她一度成为后宫的主人,只是未正式册封。三年后,赫舍里氏的丧期已满,后宫不可无后。放眼整个后宫,钮祜禄氏样样出类拔萃,是皇后的不二人选。康熙十六年八月,康熙皇帝正式册封钮祜禄氏为皇后。可是钮祜禄氏仅仅做了六个月的皇后便去世了,去世时她只有25岁。钮祜禄氏死后,康熙十分悲伤。每日长时间地在钮祜禄氏的梓宫钱哀悼。皇后之死还曾一度影响到了他的身体健康。同时,两位皇后的早逝也让他背负了“克后”的思想负担。康熙的第三位皇后是自己的亲表妹佟佳氏(孝懿仁皇后)。在钮祜禄氏被立为皇后的同时,佟佳氏也被立为贵妃。钮祜禄皇后去世三年后,她被立为皇贵妃。因为先前两位皇后的早逝给康熙造成了心理阴影,所以他决定不再立后。佟佳氏也是一位名门淑女。与前两位皇后不同的是,她与康熙有着血缘关系。她的父亲佟国维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幼弟,佟佳氏即是玄烨的小表妹。因此康熙对她就更加亲切。佟佳氏于康熙二十二年生下了一个女儿,但仅仅一个月之后,这位小公主就夭折了。为了不让爱妃沉浸在丧女之痛中,康熙便将皇四子胤禛(未来的雍正皇帝)交由佟佳氏抚养。佟佳氏自己没有子女,因此将其他嫔妃生的孩子视为己出,倍加疼爱。她更是把一腔母爱全部给了养子胤禛。她对于孩子的疼爱让康熙感到很欣慰,对她也更加信赖。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佟佳氏“忽尔遘疾”。那时康熙正陪皇太后住在畅春园。当得知皇贵妃生病后,便立即回宫,陪伴在佟佳氏身边。见佟佳氏病重,并且时日不多了,皇太后就下懿旨命康熙册立她为后。康熙见此情形只得遵旨。只可惜,在册立之日佟佳氏就去世了。册封礼一下变成了葬礼。佟佳氏仅当了一天的皇后,是所有大清皇后中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爱妻病逝,康熙依旧悲痛异常。他不仅亲临祭奠,还特地作了《挽大行皇后诗四首并序》来怀念亡后。诗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挚,感人肺腑。康熙是一位至性君王,每一位亲人的离世都会让他备受折磨。佟佳氏去世时,康熙只有36岁,正值盛年。三位皇后的接连早逝,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克后”之人,他的心理负担更加地重了。为了使他爱的人免遭此难,康熙从此再未立皇后,就连皇贵妃之位也一直空缺,直至他驾崩。他的不立后行为对后来的大清帝王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十三章走向堕落大一我还保留下高中的一些好的习惯,可是大二就开始散漫下来,必须课还好,选修课经常开小差逃课,理由却很简单,往往只因为不想去。看似荒诞,却就这么真实。而有这种倾向的人却远不止我一个,所以居然稀稀拉拉的很少人。开始还很忐忑,可是后来发现没有想象的那种严重后果,甚至毫无后果,万一那节课喜欢还好,不喜欢就有种亏了的感觉。可是也有狠的,突然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点名,还说点名没到的,考试一律不及格,于是课堂间隙休息期间,我们立即纷纷打电话,发信息,甚至直接气喘吁吁跑宿舍通风报信,在休息一阵后,教室立即变了模样,休息前还空空荡荡,休息之后立即人满为患,开始编造出各种荒唐的借口。也有重复的,老师第一次听到时,加上演技再精湛一些的,老师不但深信不疑,还关心表扬一番,身体不舒服应该好好休息,依然坚持上课,不错,值得表扬。然后大笔一挥,把名字划去,一关就算通过。后来的就不是演技的问题了,再说相同的借口,老师立即大怒,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天才,以后的就是蠢材。结果不但没能蒙混过关,反而直接打叉,被打入黑名单。而我们的奇葩老四就开创了这样的一个先例,连续一个学期挂科数门,并不是考试时没少作弊,也没少和那些喜欢吃喝的辅导员吃喝,可是碰上那些铁面无私的老师,还是被直接宣布挂科。其实我们都能发现,除了老大还一直保持浓浓斗志外,基本都滑向了不知不觉的堕落深渊,尤其是老四不知道从哪弄回一台破电脑,整天打游戏,把眼睛熬成了熊猫眼,也经常说电脑要清理一下了,清理方式居然就是把C盘的东西挪到D盘这么简单。而且还说通过电脑摸索出了维修方法,分三步,第一步重启,第二步重装系统,第三步直接换台新电脑。可是我们劝他时,他却说,时尚就是一群月收入8000元的人告诉一群月收入3000月的人当月薪30000时如何生活;老师就是一拳失败的人告诉一群渴望成功的傻瓜如何成为成功人士。老大向来对教育虔诚,于是反驳,专家都说好的,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咸鱼说的更厉害了,说专家我更生气。没听过一个故事吗?为了证明螃蟹的听觉在腿上,一砖家捉了只螃蟹并冲它大吼,螃蟹很快就跑。然后捉回来再冲它吼,螃蟹又跑了。最后砖家把螃蟹的腿都切了,又对着螃蟹大吼。螃蟹果然一动不动……实验证明砖家的判断是正确的,螃蟹的听觉确实在腿上。玩过游戏,就上网种菜,可是菜却被好友偷盗,于是很生气,发QQ信息给好友,好友立即承认,还发来一通话语,差点把他气死。偷菜感言:徐志摩:轻轻地,我偷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轻轻地点一点鼠标,不放过一个果子。曹雪芹:半夜起床来,只为偷你菜,满地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贝多芬:我要扼住偷菜者的喉咙。爱迪生:偷菜者的成功=99%的速度1%的耐心。诺基亚:偷菜以守为本。至尊宝:曾经有一地成熟的菜摆在我面前而我没有去收(电脑太卡),直到被偷了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偷菜者说三个字:“去死吧!”王朔:我们去偷菜,玩得就是速度,毕竟偷到了很爽,哪怕过把瘾就死。卫慧:大摇大摆偷你菜,我是农民我怕谁。琼瑶:有一个富豪家族的女孩欢种菜,他老爸公司里一个有前途的年轻人爱上了她,而她却爱上了一个偷她菜的有妇之夫,于是一个有关财产,爱情,友情,菜地的故事就发生了。范仲淹:偷菜好,粮食偷一点是一点,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嘛,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大家偷菜要趁早,晚了偷谁的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但丁:偷别人的菜,让他们种去吧。鲁迅:我偷了两个菜,一个是萝卜,另一个还是萝卜。拿破仑:在我的字典里,找不到“偷不到”这三个字。顾城:我偷你,但是我不敢说,因为说出来之后我会死,我不怕死,就怕死了之后没有人再像我这样偷你。余光中:偷菜,好像一次危险的战役,我在这头,狗在那头。诸葛亮:运筹偷菜之后,决胜千里之外。牛顿:如果说我比别人偷得略多些,那是因为我24小时守在电脑前的缘故。比尔盖茨:等你开了28块地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地不过是一种符号。鲁迅:菜,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偷,总还是有的。斯大林:我们需要看家狗,就像需要日光、空气、水一样。安尔乐:狗狗的保护,体贴又周到。周杰伦:哎哟,不错哦,偷了不少哟。鲁迅:我哪里是财主,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种菜和偷菜上。泰戈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正在偷我的菜,我却不知道。孔子:三人偷,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内衣广告:我偷菜,我欢,做农民“挺”好!华梅:谁给我一个火龙果,我便回报他整地白萝卜。鲁迅:真的偷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看家的狗狗,来咬我金钱,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大把的Money…莎士比亚:收菜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以无影无踪。曹操:宁我偷天下人,勿让天下人偷我拿破仑:不想偷菜的农民不是好农民。他也准备去以牙还牙偷对方的,可是居然设了密码,于是给对方发了一句:有一种崩溃叫做密码输入有误,有一种惊慌叫做账号异地登录,有一种感情叫做隐身对其可见,有一种误会叫做人机离线,有一种失落叫做你没有访问权限!对方发了一个龇牙的表情,他更加生气,就发了另一个信息给对方:偷了我的菜偷了我的菜,你微笑的离开,最后知道被偷的我眼泪掉下来,偷了我的菜,你背着良心摘。就算还我再多金币也再买不回来。当初是你要偷菜偷菜就偷菜,现在又要用清水把我菜灌溉,偷菜不是做买卖你想买就能买,让我挣开让我明白我也去偷菜!偷了你的菜,你放狗来伤害,看到偷菜被咬的我你却乐开怀,当初是你偷我菜我才偷你菜,现在又要放只狗把我来伤害。偷菜不是做买卖你想买就能买,让我挣开让我明白我也去偷菜;狠心把我来咬坏偷菜太意外,用心浇灌的蔬菜枯萎才明白。我们看过,全笑趴下。那时,我拜他所赐,也开始了上网聊qq,而且还写或者转载一些心情的句子,有一次有这样一句话:假如有一天你想哭,打给我,我不能保证能让你笑,但我可以陪你一起哭。假如有一天你想逃跑,打给我,我不能说服你留下,但我会陪你一起跑。假如有一天你不想跟任何人说话,打给我,我不一定保持沉默,但一定会静静地陪在你身边。假如有一天我没有接你的电话,请尽快来见我,因为,我需要你。黎家茗居然回复,这也可信吗?我发给她一个笑脸,准备进她的空间踩一踩,她却设置了权限,于是给她发了一段话,你知道吗!为了来踩你的空间,我特地请了一天假,还预支了40元工资。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走了12里的山路,来到一个小镇。花了7元钱坐了一个小时的车,来到了城里。?已经中午了,于是就甩了一碗3元的米线,马上跑去市场用16元买了双新新的解放鞋。就近找了一家不用身份证、不用网卡、一小时2元的黑吧。叫老板开了台机子,还吵着要老板帮我申请一个空间,再加了你,开进你空间后,准备抬起我那穿着新鞋的脚踩你时,旁边的小弟弟叫住了我。“你想干什么呢?”?“踩我朋友的空间啊,碍着你啦?”?小弟弟嘲笑我说:“不是那样踩啦。”她发了一个捂嘴笑的表情,我说道,原来你在线啊,别潜水了,快现身吧,小心淹死你。她却问,到我空间做什么?我说道,想看看你的靓照啊。她似乎感到了几分不自在,“你看着我干嘛?”她嗔道。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没看什么,就觉得你挺好看的。”她听了他的话,耳根也有几分发热,但她不想让他察觉到这个,故意凶巴巴地说,“好看也不能老看着,小心我挖出你的眼睛。”我不屑道,凶什么凶,女孩子漂亮就是让人看的啊,否则不资源浪费吗?多可惜啊。语文课却是非常积极的,王老师的课同样十分生动,讲解到余华时,不但全面系统介绍了余华的成长经历,文学风格及成就等,而且还把张艺谋根据他的经典作品《活者》改编的同名电影进行放映,并让我们写点关于《活者》的感想,可以随便写。并说很期待我们的文字,于是我就写了两个感想,没想到王老师居然把那些打过优秀的感想的作者全部记下,并且当班一一认识,让我期待却也很意外的是,我居然也被点名,并且让我惊喜的是,两篇居然全被老师打了优。这一次极大的鼓舞了我的创作热情,也激起了多次向王老师请教学习的勇气,也正是在他的不断悉心指导下,一篇篇文字终于正式发表在了各种报纸和杂志,甚至也写出了一些篇幅较长的小说。课堂结束,黎家茗提出借我的文字去看,我答应了,其实我多么想让她看到我笔下的她,即便稚嫩肤浅,即使她不喜欢,可是依然有此冲动。只是没想到这一天到来的如此迟缓,进度竟是如此的缓慢吃力。但是大学虽有就业压力,却无升学压力,所以相对轻松许多,也趣事连连,一次英语老师教单词时说,如果一个单词连续念上十遍,就会跟随自己一生,一个女生立即深信不疑,和尚念经一样,口中不停蹦出一个单词:money,money……四六级考试很快开始,英语本来就差,大学又不学,所以,老四把宝全压在抄袭上了。由于对抄袭信心十足,所以考试中笑料不足。听力声音响起,立即在试卷上勾画不停,煞有介事,可是画完才听到又传来一个声音:试音结束,现在开始听力考试……由于手机太差,考试中竟然在传答案时动静很大,监考老师立即警觉:什么声音。他很沉得住气,任凭老师询问和来回转着巡视,终于老师脚步停在他那儿时,才装作真诚的从身上摸个不停,竟然掏出一个闹钟,对老师傻笑,老师被骗过一次。可是不一会手机再次响起,于是,将桌子上的闹钟使劲摔打,第三次干脆直接把闹钟交到老师那儿,因为已经抄袭完毕,关了手机,一副胜券在握的架势,翘起二郎腿优哉游哉了。可是出了考场刚打开手机,立即傻眼:第一次答案发错,这次重新发送……回到宿舍才知道老二的处境比他更糟糕,由于抄袭的太投入,居然把手机明目张胆的放在腿上。监考老师下来时,竟然不好意思的说,老师,别处放不下,只好放腿上了。然后继续奋笔疾书着抄袭。老师突然回过神,责问,你抄袭。由于过于激动,或者兴奋,浑身发抖。他竟然没事人似地回答,抄袭其实不叫抄袭,语文上说是借鉴,数学上叫类比,英语上叫copy,地理上是迁移,生物上是转录,物理上是参考系,化学上叫同分异构体,政治上叫求同存异,历史上就是文化大统一。并且事后两人总结,英语差是爱国的表现。老四说:我是中国人,不学外国文。不学ABC,照当接班人。老二否定的更彻底: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要我学英语,那是不可能。英语不及格,因为我爱国。数学不及格,那是我本色。语文不及格,突出我性格。因为相信耶酥,所以藐视物理。因为相信现在,所以反感历史。因为热爱家庭,所以无视地理。老大一看,这俩小弟居然堕落成这样赶紧纠正,可是老四立即质疑,你认真,咋高考分数也没比我们多多少,没进清华北大呢?老大一时语塞,半天才说,发挥失常嘛。见老四和老二冷冷看他,一副吃了他的模样,立即改口,不是珍惜缘分,想和好兄弟们聚四年吗?二人无语,很夸张的冷笑,让人心里直发毛,似乎一阵冷风直往身上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