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养育子女比生育子女更不容易,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不知倾注了我这个做母亲的多少心血。
——林宇的妈妈姚仁的叹息
就差披着夜色去寻找了。
我的妈妈姚仁焦急万分,虽然正值假期我出去晚了些回家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我是一个男孩子不想女孩那样不方便,但这么晚才回家还是让妈妈她担心得要命。一直以来妈妈都将我视为最宝贝的儿子,虽然我还有一个读小学六年级的妹妹,但妈妈对我的关心显然超过了妹妹,这让妹妹很不开心,常在生活中与我发生一些小别扭。其实当儿子没在她的身边时候她才能更真切感觉到我的重要性。其实这并非我娇生惯养,只是在家里妈妈什么事情都不让我做,而总是与爸爸两个人一并扛了,而他们只会对我说:林宇,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不需要你操心,有爸妈为你分担着。可他们越是这样说,我的心里越不是滋味,想想他们那么辛苦,自己一心搞学习却还是不能把学习搞得拔尖。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本来我妈晚上七点多钟就下班了,回到家里看到我不在,自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往常这个时候我不是上学校上晚自修了就是到同学家借东西,更何况现在正值假期,她自然也就没有过多在意。直到入夜11点半了发现我还没回家,心里才着急。其实自从高考结束的那一天下午,我便把政治考失误的事情第一时间告诉妈妈了,可没想到她非但没有安慰我,在听完我的话后马上就是一番劈头盖脸的痛骂,那一句句厉言就像一把把小刀刺向我的心灵,可是这能怪她吗?我好自责,父母他们这么爱我,可在最关键的时候我却无能为力去报答他们,连这样重大的考试也出现这么低级的失误,也难怪妈妈会责骂我,她骂得对。
“林宇,你跑哪去了,这么晚了,想把爸妈急死吗!!”
一回到家里,妈妈就气急败坏地问我。
“妈,没有,我就到闹市区走了走,不知道时间已晚了。以后不这么晚回家了。”我有点懊悔回答着。
“我和你爸把该找的地方几乎都找遍了。你平时去的商店、书店……还打电话到你同学家问,你同学还以为你出什么大事了呢,如果打你电话再打不通,我们就要到派出所报警了……”
“妈,又不是什么大事,值得这么小题大做吗?”
“好了好了,回来就好了,都这么晚了,林宇,别跟妈较劲了,快上床休息吧,以后别这么晚回来就是了。”说话的是正躺在被窝里的爸爸黄诚。
“姚仁,林宇就这性格,由着他性子就让他玩这一次吧,反正现在高考都已经结束了!”爸爸接着对妈妈姚仁说道。
可是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我突然感到头很眩晕,一摸额头还有些微微发烫,不知道是因为昨天熬夜太深折腾的结果,可是我却不想告诉父母,怕他们为我担忧,一定又会问长问短了。算了,我还是自己跑到药店买了些感冒药吃。以前感冒了我总是自己解决的,除非是不能自理的。下午,有个女孩打来电话来说要约我到公园谈心,原来是高二时候和我同班的玉朝,她暗恋我已经很久了,只是一直没对我表白心声,但是我一直都知道她对我有意思。去年圣诞节时,她还为送上了礼物。那个女孩并不高,中等身材,喜欢穿一身裙子,小小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人长得很精神,浑身上下洋溢着只有这种令人羡慕年龄的青春气息。她的成绩一般,在班里她的英语成绩总是名列前矛,而且人缘也不错,是那种能广交朋友的女孩,可是我对她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只能作为普通朋友去对待。从第一眼见到她的眼神我一下子就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但我还是答应和她到公园一起走走。也可以问问她报考了那所大学。
但是妈妈却是极力反对我过早地谈恋爱。当然这种事情我不能让她知道,否则她一定会骂死我的。或者又该把那些事例一举般上来和我较劲了。
而我只能对她说:“老妈啊,你就不要为我尽操心了,再说我已经长大了,你就是操心也操不到那份上去,我都已经20有余了,有些事情能自己做主了。你只管管好家里的家务就是了,以后有时间我也可以帮帮你做家务什么的。”这就是儿子对妈妈说的话,看来时代真的是不一样了,现在的孩子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干呐。有时候连父母也不放在眼里了。
姚仁独自想着他亲爱的孩子林宇所说的话,但心里却在一阵阵伤感。其实儿子说的话已经不止一次伤害过她的心里,有时候母子吵架,两人都在气头上说的话过分了些,可是就算再怎么生气也不能那么说妈妈啊,毕竟是长辈,作为儿子怎么能这么说话。想不到人到更年比人到中年更难过,可偏偏人到更年期时正巧又碰上孩子的青春期,于是那个叛逆劲也就上来了,还真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吃不消。可她也不知道现在孩子怎么就和她那一代的不一样,光是心理还是还是生理上都有很大不一样了。孩子那让人头疼操心的青春期,能不使自己的更年期更加万分难过吗?儿子只是在书本上学过或看过这个词语,可是否真正了解过母亲正在渡过这段时期的艰难与烦恼吗?他就不能理解母亲的用心良苦吗?她经常在大街上看到一些穿着不论不类的孩子,那时候他总是在想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可是现在能怪谁呢?难道怪丈夫小诚没有说教好儿子吗?可是他也理解丈夫,他在外面工作已经很累了,是不想让家里再出现那么多的争吵,所以才让姚仁少说两句,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姚仁的眼泪禁不住涌了上来,自从嫁进了林家,其实在家庭里也没少争吵过,有时候为了一些小事,姚仁总是会和丈夫发生口角,其实这也已经是习以为常了,试问有哪个家庭不会发生一些小吵小闹的事呢,她有时候除了说话口气重点以外其余的也就习惯了。不过这幸亏是在夜里没有人注意到她作为一位母亲对孩子对生活留下的眼泪,只有在床上她偷偷将眼泪擦干。
几十年前,她也有过儿子这般年龄,谁没有过如诗如画的年龄呢?那时候虽然作为一个女孩,可是姚仁也有过和儿子一样懵懂的情感。最后她遇到了丈夫小诚,听说丈夫正是看上她的温和与善解人意的个性。虽然都已经是老夫老妻了,但丈夫还保存着他们当年结婚和照,丈夫有时候会拿起照片和妻子温存起那段甜蜜的岁月。就是当年未曾见过现在看看当初照片的人,也都这么说。自然,现在这么说的价值等于零,徒增无穷无尽的伤感罢了。
对比自己的儿子,姚仁只能埋怨自己的命运不好,当她象儿子这么大的时候,可没有儿子这么幸福。那时候的姚仁单纯得像一张白纸。因此,儿子已经不止一次地嘲笑自己:“你别用单纯美化你那一代人了!单纯是一种美,是一种境界!单纯不是简单,你啊,那时简单得像一根直戳戳的木头!”姚仁无言以对。她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那时的确简单得像一条单向射线,连拐一下弯都不懂得。姚仁那代人没有因为家里没钱,而且家里的姐妹又多,只读完了小学便辍学了。文化知识并不懂得多,所以现在只能干着最辛苦的工作。现在他常常埋怨自己当初的那种生活,又常常说教自己的儿子,过着这么好的生活,却不知道懂得去珍惜,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这一代人究竟是怎么了。连她也弄不明白。那时候读小学时,还当过班里的班长,而且很喜欢听流行歌曲,有一个还和儿子说起了自己小时候和同学偷偷旷了半天课,是为了跑到商店里买一名歌星新出的专辑。那心情如同放满一糊湖水一样荡漾不已。其实作为父母与自己的儿子说起这些陈年往事是很尴尬的,不过有时候在家人拉家常时会不知不觉地地聊到自己以前的事情。而如今,自己的心和耳朵已经钝得像一把生锈了多年旧刀子。难以割出一点点血来了。现在一听到儿子mp3里那些流行音乐就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的审美观点是不是越加而退化了。
自己到底怎么了?姚仁犹如一个没有赶上车的乘客,眼巴巴望着承载着一车年轻人的列车飞驰而去,而只剩下自己逐渐在岁月里老去的容颜,望着空荡荡的一直延伸到远方的铁轨发呆。自己是哪儿走错了一步,以至于一步跟不上,就算是跑步也跟不上。或许自己真的是老了,已经无法适应那些年轻人的步伐了,姚仁回忆起自己曾经度过的那段岁月,那段峥嵘岁月。想想自己当年家庭里有七个姐妹,连每顿饭也都是每个人吃半个鸡蛋以及几条炸菜。有时候一条咸鱼一快豆腐乳一家人还要吃上好些天。可现在的孩子几乎天天都是大鱼大肉,可他们还是不满足于现实,现在的孩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自己的步伐就像老太太织的网眼,网眼太多,老太太是瞎眼,她实在道不出究竟哪个网眼是当初织错的关键一处,致使整张网一直到如今都不是那么美好。
有时候,姚仁埋怨完儿子,责怪完丈夫,便开始骂自己机。一个女人,自己与丈夫还有孩子组成了家庭,起决定作用的底边便是女人自己。她万般无奈,百思不解时,只好自责了。其实孩子和丈夫又怎么会了解自己的苦衷呢?作为一个女人的苦衷。自从嫁入了黄家,姚仁总是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总是任劳任怨地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幸福。其实奶奶对妈妈姚仁总带有一定的偏见,以至于多年以前爷爷给舅妈找了一份在图书馆看管图书的工作,那工作很是轻松,每天只管做在舒适宽敞的图书馆里负责图书的借还与买卖工作。可姚仁却干着最累的工作——清洁工,自从姚仁以前的工作单位对外免费开放后,她便被单位分配到环卫处当清洁工人。以至于有时候我总是埋怨现实对自己的妈妈所受到的待遇也太不公平了。
可如今,该如何回首那段往事,那段初嫁入黄家的往事,人生竟然这样的匆忙好象刚过不久的事情,就开始逼迫她去回首了?可是从小姚仁的书读得不多,对文化知识了解得不多,虽然是这样,但她的生活阅历却远远高于任何人,于是很多时候她经常口训儿子,可那有些叛逆的儿子却很少能听得进他亲爱的妈妈的话。
世上有时最难破译或读懂的是彼此的心。
世上有时隔阂最大最深的往往是母亲与子女。
世上有时最深的误会是母亲与子女之间。
姚仁有时候想儿子很难懂得的正是母亲自己青春这一次无可追回的失落,才将所有的期望与关爱都一并加在儿子的身上,甚至还超过了对那个只上小学六年级的妹妹。她希望自己的青春连同失落的未圆梦的理想能够一并在儿子的身上继续延续下去,这才能让她看到人生唯一的希望,她希望自己在儿子身上能得以体现并延续那段年轻岁月。可谁知道儿子并不情愿,正如呱呱落地那一刹那从母体脱离,她便不想再与母亲同为一体,他想建立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那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而顽固地如同鸟儿一样早早离开了母亲的羽翼庇护之下飞向无限自由的蓝天,以往,无数次的爱却导致了无数次的家庭争吵,弄得家里的气氛很不和睦。可姚仁的本意并不想这样,她只想儿子今后能成为某一方面大“大家”,虽然这有点不切合实际,可那却是她今生活在人世最想看到的事情。可是又在何年何月能够看到呢?连她也想不到,有时候她总是想如果人能预知或看到未来那该有多好……
“我上中学时候,哪像你这么让人操心,以前我妈也没过问过我的学习一次,考试也没像你这样按下葫芦起了瓢,还有每次我放学回家还得帮家里做家务:洗衣服、做饭、扫地……还得到田地里去种菜,可我的学习在班里仍旧是名列前茅。真你知道你们这代人是怎么学习的,家庭条件这么好,学习环境又这么好,不愁衣食住行的,怎么就不能把这简简单单的书读好?我要是生在你们这个年代啊,早就上清华北大了……”这是姚仁经常面对那不争气的儿子唠叨的话。
可儿子却也不甘示弱,仍会以一番大道理来反驳老妈:“那都是你上小学时候的事情了,现在社会性质不同了,还提那陈年往事干嘛?再说你那时候有彩色电视和摄影机吗?那农村的路上还是一眼望去只看到一片片农田呢?有高速公路和立交桥吗?那时候的人们生活很贫穷怎么能和现代人比较呢?妈,你就会给我忆苦思甜,我看干脆你再回到田地里拔菜根给我们煮着吃罢了……”
“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呢,妈都是为了你好才这样说你,若是外人理都不理你那样叫好吗?”姚仁看来真的是老了,不懂得现在年轻一代孩子的心思了,这也难怪他们那代人思想就是简简单单的,从来不会去想学习或生活以外的事情。可是儿子却不是这样,真不知道他头脑里想的是什么,姚仁很想拆开他的头脑看看他的思想到底是怎么个一回事,不然这辈子她这个当妈的都不会放心。面对儿子不领情的反驳,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于是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一场中国式的家庭争吵就此拉开的序幕。不过这样换来的只会是周围人嘲笑的目光,最直接的是邻居,于是姚仁骂了儿子两句也就只有忍让的份了,毕竟家丑不能外扬。
儿子就是这样毫不动心地嘲笑过去的一切。怎么样呢?你到是不蒸馒头也得争口气,虽然作为妈妈我没读过大学,但我未完成的梦要在你身上得以延续啊,不然怎么对得起你早年去世的爷爷,他若是在天堂有知一定会很失望和伤心的,想必作为爷爷的大孙子也不想让爷爷失望吧。还记得一年多以前爷爷去世的那天,儿子亲眼目睹了棺材以及那些让他那个年龄无法无承受的一些有关死亡的冰冷冷的物件,可那时候她没有看到儿子掉过一滴眼泪。她虽然也没掉泪可内心就像针刺般难受,想必儿子当时也是同母亲一样吧,更何况作为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就算不为了妈争个面子也得为在天堂的爷爷临终时候的叮嘱而去努力实现这一梦想吧。儿子啊儿子,如今你有了彩电、摄像机、mp3、mp4,有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优越的生活环境,你要再不忆苦思甜,动不动就是花钱大手大脚的,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怎么能学好知识,妈妈虽然文化知识不多,但生活的阅历绝对能为你的未来保驾护航。所以你还是要多听听妈的话啊,不能老是和妈妈顶嘴。再说妈为了这个家工作已经很辛苦了,你要再不听话妈妈的身心压力该有多大,如果说你好好学习听话些,妈就是在外面工作得再辛苦也值得。不是天下母亲常言:只要自己家的儿子听话,父母就算工作得再辛苦也值得。只要你学习上别让人操心,更不能丢人现眼……
对儿子的晚归,她确实很生气很生气,可是现在不能想这个,一想,姚仁的心里就不是个滋味。恐怕又该对儿子苦口婆心一番了。可儿子能听得进去吗,哪怕只有几句。更何况现在录取分数还没有出来,其实她心里比谁的都紧张。可不知道儿子又是怎么想的,自从高考结束后就没看到儿子再动过桌子上的书本,这还保留着高考前的样子,这也难怪他,这学习就为了考试,这考完了试书本自然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了,还要来干吗,最多只能作为一份回忆还收藏着,其余的只剩余废纸的价值了。可现在应试教育就是这样。她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母亲又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带着复杂的心情期盼儿子能顺利通过那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罢了。
在家里时,她竭力劝自己,人到更年期情绪一定要稳定,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谁也不能倒退时光重新来过一次,只能平静地去接受事实,再多的争吵可能也只会僵化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反而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
姚仁稳定下自己的的情绪,竭力去想儿子的优点。儿子这次的高考成绩语文92,英语75,数学65,文综95,政治93,总分421,这样的成绩估计百分之九十只能上专科。儿子的数学成绩本来就很差,可是这也不能怪她,他对数学总是不感冒,一看见那些烦琐复杂的数学公式就头疼了,他的头脑能接受英语却偏偏接受不了数学。这也难怪数学自然也就不亲睐他了。自小就不喜欢数学有时候还常自问为什么有数学这一科目要是没有那该多好!他一看到那复杂的数学题目就后怕了,不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吗: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如今儿子对数学根本就没有兴趣这也难怪他高考考不好了。
儿子是自己选文科的,他对姚仁说过自己喜欢文学,还有理科的东西他没有把握,所以便选了文科。早在高二文理分科时,她本来坚持让儿子学理科的,可从实际上看来儿子理科的成绩远远比不上文科的,强行让他学理科如果他学不进去那也不等于零吗,那时候他也就依了儿子的选择,让他读了文科,选了政治专业。其实她当初让儿子选文科是因为理科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于文科的低一些,文科虽然不那么难可录取分数却比理科要高些。她就是想不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策,这社会也太不公平了,不过仔细想想着社会本来就不公平,否则姚仁如今也不会干着这么低微的工作了。如今一切都已经晚了。如果当初自己不是那么固执?如果?这世界上可以有一切,就是没有如果与假如。此时此刻,她只能祈祷那令人生畏的录取分数线能够低些,能容纳下自己亲爱的儿子。
夜已经很深了,儿子也在他的房间里没有声息了,大概是睡着了吧,姚仁心想:这孩子也太让父母操心了,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对他真是爱狠交加啊。自己作为母亲心里还是很疼他的,是啊,试问天底下有哪位母亲不爱自己的亲生孩子?虽然他不是很听话。只是这些年以来自己为了这个家操了多少心又有谁知道,作为一个家庭主妇的心声又该向谁诉说?丈夫黄诚吗?可他一天到晚总是忙工作,家务也很少帮着干,儿子要回校,丈夫工作忙,而那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妹妹却还小,帮不了她什么忙,所以很多时候家里所有的家务都是姚仁一个人全包揽了。这倒也罢了,自己的辛苦若能换来丈夫的体贴与关爱,吃再多的苦也值得,自己的辛苦能换来儿子的理解与乖巧,吃再多的苦也是甜滋滋的,可事实却不是这样。他们都不曾理解她。
想着想着,姚仁听见了微微的鼾声。她看了她床头上的闹钟:零点二十分。这么晚了,家里静悄悄的,儿子已经在另一个房间睡着了,丈夫黄诚这会正躺在自己身边发出着沉重的呼噜声,或许他与姚仁一样的辛苦吧,只是作为家庭的支柱又是男人所以不轻易说出来罢了,平时姚仁问他时,他也只是似答非答的样子,见状姚仁也就转移了话题,不再过问,但她的心里是知道的,这么多年过来了难道她还不了解自己丈夫性格吗?而此时此刻自己却还像被忘掉关闭的电视一样,一直在那开着而无人问津。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这就是儿子,这就是丈夫,这就是自己现在的家庭!她蹑手蹑脚起身到儿子房间里,借着昏暗的睡眠灯帮儿子把被子盖好,这孩子虽然都二十了,可晚上有时候还是会踢被子。看着在黑暗中儿子沉睡中的样子,姚仁的眼眶有些润湿了,可她却不敢发出任何声响,生怕吵醒了儿子,或许儿子也太累了,一年的高三下来,他瘦了不少就让他好好睡吧。在黑暗里她极力端详着儿子那年轻的脸庞。好象在找寻着什么。这些年她很少能有这么长时间把眼光停留在那亲爱的儿子的脸庞上。这一夜,她彻底失眠了。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