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珠海分校谷风文学社 邹燕媚
看过《烈日当空》,又令我想起《围城》。都是以青少年做题材的,不过色调很不一样,光看题目就知道了。《烈日当空》像一个坏学生,而《围城》像一个瘾君子。除了色调不一样之外镜头也不一样,当然没有了《围城》里面那种摇晃,自然看得舒服多。自我感觉《烈日当空》的静态镜头布置得很好。毕竟是青春片,加上烈日当空的题材,选的场景都非常配合得当:例如铁路轨旁的水管,男主角阿荣经常踢汽水罐的隧道,这些都拍得相当用心,运用了很多不一样的角度,构图很好。记得有一幕阿荣和头抽一个站,一个蹲在不同水管上背对背说对白,那一幕的对角线镜头用得很好,就感觉有条虚拟的线一样,看得非常舒服。
他们是一群香港的中五学生,加上阿荣一共七个人。七个同学聚在一起过日子,一起吃、一起玩、一起翘课、一起不及格做坏学生……七个人各自有记忆点,肥毛是矮的,最记得粒啫是肥的,他们两个最有特色,镜头不少,我最记得这两个人。肥毛是鬼灵精,偷东西嗑药;粒啫打通宵工作加工生蚝,不喜欢懂脑筋;其余的人,有一个沉迷女色,学陈冠希拍视频,让肥毛贪玩复制了,在玩的时候一部小心发给了他的女朋友,后来还给人上传到了互联网,最后视频女主角因为承受不住压力在众人狂欢之下自杀身亡;有一个叫牛蒡,在狂欢当晚的斗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他们都称他为补习天王,因为他是里面最有机会通过会考升级的人……可惜在会考前,短短的生命就结束了。头抽引来了另一个女生的故事……她读名校,是一个有钱女,爱虚荣,所以背着头抽出来接客,全电影最恐怖的镜头也在此(我认为),在厕所里,女生的下体流血染红白袜子,她按了一下冲马桶的键,整个马桶溢出带血的“红水”……镜头一转,见他们某人在说着,中一有个女学生在厕所生孩子,还堵塞了厕所……仿佛很轻松的交代,但感觉非常痛心……
跟《围城》一样,也是跟着主角的视觉在走,有不少主角的内心独白……而他,也是这些同龄人的独白代表:看着大家“各有各精彩”的生活,开始分不清对与错,究竟怎么样做才叫正常,跟别人不一样是不是就不正常,大家一起做相同的事是不是就叫正常?就是那一句,当我们想着要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都在做一些正常事……其实阿荣是有觉悟的,但是他感觉读书这一件正常无比的事是一个困局,是一个大人用来虐待小朋友而设计出来的一个来耍他们的游戏,他跟牛蒡这样说……然后幻觉出一段牛蒡在马路中心跳芭蕾舞的戏份。(我自己忽觉牛蒡挺像张国荣的)这段感觉有点幽默成分,有点笑意,但是好像意义又不在此……应该是代表美好的希望…….转过眼,牛蒡依然站在自己身旁,说了一句精辟的话,“看着红绿灯,我们才可以到对面”红绿灯是什么?红绿灯就是这个社会的规则,就如读书一样,只能遵守规矩才可以好好地在社会里面生存……这个就是补习天王牛蒡教会阿荣的道理。之后有一幕阿荣见工,面试者赞他的穿着很好,很正规。吖荣说,他们是一帮先做再想的人,这是他们遇到这么多麻烦事的原因吧……牛蒡离开他们,是他们最大的教训……
跟《围城》一样,也是在说家庭对小孩的责任,从他们家长见面会就知道:不了解,忽视是家长最大的责任,由阿荣口中一句:“整天都说话你们明白,但是你们根本就不明白。”曾几何时,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想法?现在为什么要弄得家长的管束跟学校的教育都会成为孩子的负担?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会这么反感,觉得是那么折磨人的事!?
最后,头抽在便利店再次碰上打死牛蒡的那帮人,心生不忿,正准备拿起铁锹为牛蒡报复……刚好遇到另一帮人跟他们打架,那个用玻璃瓶敲阿荣头的小朋友被斩伤了手,不断对他求救……头抽捂住耳闭上眼装听不见看不见……那小孩流了很多血哭得很厉害。后来在他们走光之后,头抽立刻拿便利店的冰为那个小孩敷伤口,他哭着找妈妈边说手好痛……头抽颤颤地点起烟抽……这个就是《烈日当空》的结局。
由此可想,这个结局是呼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他们是一念之差,一个孩子不经世事,在犯事前,他们没有想到后果;犯事后,他们没有能力承担。这既不是哥们的义气,更不是耍帅的行为。
Yanmay JO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