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让“稿荒”来得更猛烈些吧

时间:2012-04-16 10:28:27     作者:李 清      浏览:9562   评论:0   

  最近,新闻出版总署传出将对稿酬标准作出调整的声音,一些原本准备在几个月内发表作品的作家敏锐地嗅到了气息,决定暂停发表作品。有作家为记者算了笔账,一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按照千字80元的标准发表在杂志上,只能拿到1.6万元,而如果稿费涨到千字150元,那就是3万元。作家“惜售”,让一些纯文学杂志闹起了“稿荒”。

  在大众心目中形象比较清高的作家,竟然算计稿费变化“惜售”作品,甚至连已准备发表的也撤稿,似乎显得有些“鸡贼”了。但事实上,他们的行为完全可以理解。虽然写作是创作精神产品,但作家们也生活在尘世间,需要每日的柴米油盐。花费精力写出作品的作家,谁不希望能获得高一些的稿费呢?

  不过在笔者看来,拟上调稿酬标准,结果导致文学杂志“稿荒”,未必是大面积现象,很可能只是突发小状况。尤其是作家“惜售”,笔者相信,只是少数人的暂时行为。的确,一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稿费由千字80元涨到150元的话,能多获得稿费1万多元。可稍了解文学杂志就能知道,它们是以发表中短篇小说为主的,平均每篇作品也就万把字,作者为了几百元去“囤积居奇”,有意思吗?如果需要靠稿费吃饭,难道在杂志稿费上调之前,就不需要有米下锅么?更何况,很多杂志社表示,新稿酬标准只是参考性质,他们未必涨得起,也就是说“惜售”未必有用。另外,真正靠写长篇小说赚钱的作家,主要是出单行本拿版税,而不是从文学杂志获得可怜的稿费。至少,也可以投给高稿费的杂志吧?

  其实,对于多数传统型文学杂志来说,“稿荒”从来就是个伪问题。在过去的文学热时期,给这些杂志投稿的作者多如过江之鲫,多数人只求发表出名。后来随着文学热慢慢退潮,投稿的人是没那么多了,可每个省市也就那么几家纯文学杂志,而作协会员至少有几百名,一些大省甚至有2000多名,仍是“僧多粥少”。再说,一些自信、有实力的作家“惜售”,不正好给那些伪作家甚至买发表者腾出了空间?

  倘若真正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作家“惜售”、杂志闹“稿荒”,不仅是正常现象而且是好事一桩。因为这将让文学杂志展开激烈竞争。那些面向读者和市场并且善于经营的,将有更大发展空间,而那些连正常稿费都付不起的,会被自然淘汰。希望纯文学杂志的“稿荒”就像沿海地区的“民工荒”一样,倒逼这些杂志和文化体制进行改革,而不再由政府养着文学杂志,按杂志行政级别来体现文学作品的档次。

  当然,文化体制改革需要一个过程,而文艺创作也有其特殊性,不能完全向钱看。但是,即便仅仅从尊重劳动成果角度看,千字仅几十元的低稿费标准,也应当成为过去时了。一些纯文学杂志因为稿酬标准调整出现的“稿荒”,笔者期盼“稿荒”来得更猛烈些。垃圾杂志和垃圾作品都减少,是文学和作家之幸!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