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广东文坛快女:严诗喆

时间:2012-05-01 11:35:14     作者:碧草      浏览:10624   评论:0   

 

第一次接触

2009年5月23日晚,正在广州广东大厦参加广东省第四次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的青年作家们在广东作协的组织下在该大厦三楼国际会议厅卡拉OK,突然,广东省作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成员、原广东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王俊康在唱歌间隙对大家说:“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朋友,她是我们省作家协会最年轻会员、小学五年级就出版诗集、目前是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级学生的严诗喆小朋友,下面就由这位已经通过雅思考试的小朋友为大家朗诵一段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胜利后的一段演说词。”接着,一个苗条而秀气的中学生“闪”在我们面前。

间际,作为广东作协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的指导老师,笔者对这位“广东文坛快女”进行了简短的采访。这是我们的第一次接触。

当时,严诗喆还是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级学生。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文学学徒,她说,在老师和前辈的帮助、扶持下,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在创作上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收获。说不上有什么很深的体会,只是把一点个人的感受记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是受父母的影响,从小爱好阅读,从写日记开始,执笔练习写作的,当中尤爱读诗、写诗;中外名家中,更爱冰心、泰戈尔。

诗是什么?在她看来,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怪物”……不过,诗,让她感悟人生;诗,美化了她的心灵;诗,让她健康成长。从幼年接触唐诗开始,在诗的熏陶下,她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热爱大自然。在学习写诗、尝试写诗的时候,她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到底,不在困难面前低头,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在练笔的日子里,她摸着了诗的个性,初步找到写诗、作文的小规律,因而,她更爱写诗了。她把写诗当作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课余有空闲时写写,有感触时记下。这样一来,习惯成自然,她喜欢在日记本里,用诗的语言,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曾经试过,灵感来时,一气呵成写出10多首诗作。日积月累,想不到已有小小的收成。而从幼儿园口授日记开始的逾20本日记簿,就像呵护她的好伙伴,齐集抽屉,见证成长。

就她而言,写诗与写日记一样,都是让日记本倾听自己的心声。不同的是,诗的语言,比较简洁和优美,更富情感,容易使人陶醉其中。写诗,能让她把心静下来,变得心平气和,还令自己的一双眼睛更加明亮,因为,她得多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也促使她多思考,不时想想,可否将它们用诗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赋予新鲜的立意。

她还在上幼儿园时,某大学一家研究机构曾为本人测过智商,结果是150,对此,她不屑一顾,当是闹着玩的。有人说,诗能开智。此言极是,她颇有同感。她学写诗,从未影响过正常学科的学习,相反,却促进了其它学科的提高,从小学阶段到现在,她的各科成绩都能均衡发展,因而曾获得某名校的初中入学考试成绩优秀奖(3000元)、学年期末一等奖奖学金(12000元),获“杰出学生”奖及国内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国家级奖学金——宋庆龄奖学金。总之,诗,犹如她幼小心田必不可少的甘露,如果没有她的滋润,便不会有她快乐成长的今天。是她,让她一步又一步地走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俗语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的成长经历可以印证个中的道理。小学五年级时结集出版的诗集《放飞幻想的女孩》(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曾在首届金葵花中国校园文学社团作品评选中获优秀图书奖)、散文集《亮丽的日子》(花城出版社出版),以及近年来发表于境内外刊物的近200篇作品,获得各种奖项几十项,并先后加入中国小作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等,正是自己不懈努力之下取得的成果。她说,虽然往日的作品还较稚嫩,却是她心血的结晶;虽然成绩都已成过去, 却鞭策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她从心底里希望,文学前辈们、老师们多赐给甘霖雨露,社会各界能给予更多关爱,让她,也让像她一样的文学少年,能走好今后的每一步,将来有更好的发展,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第二次联系

半年的时间转瞬即逝,2009年10月,已踏入高三的她说,她的生活似乎在一瞬间改变,时间被做不完的习题、背不完的概念、看不完的资料所占据,满满的,几乎不留一丝的缝隙。每天一小测,每周一大测,每月一大考……这一切已成为已成为家常便饭,不习惯也必须适应。但可幸的是,诗歌她生活中最重视的伴侣,始终一直没有离开过月考过后仅一天的休息时间,她也会将诗作为她首选的娱乐方式。

在笔者和她通电话时,她平静地说,尽管高考残酷,在现实更是无情,但时常保持一颗诗心,保持平和的心态,诗意地生活,那也是意见很美妙的事!再次,让我盟祝福她吧广东文坛“快女”。

第三次联系

第三次联系的时候,这位广东文坛“快女”已经拿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本硕连读)录取通知书。

由于客观的原因,我在2010年9月中旬才收到诗喆在8月中旬和9月初从北京发来的二封电邮,电邮的大意是曾多次尝试跟我联系未果。她已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录取,早在七月底收到录取通知书时,通过手机短信将此消息告知我了。并告诉我她刚参加完广东省作协举办的青年作家培训班,获益良多。

后来,她在QQ上告诉了我她初到人大的境况。

她说在生活上,她首次体验寄宿生活,而且是半年回家一次的那种。很多北方的同学都会趁着假期回家,宿舍只剩她一人。孤独的感觉是有的,但想家的情况不多,因为她很清楚,到北京求学、远离父母的呵护、锻炼成长、在自由中飞翔.....这些都是我她自己的选择,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独立生活的能力,她相信自己是有的。曾有室友跟她说:“诗喆,我觉得你自理能力很强啊!”这使她非常惊喜。 

在学习上,暂时还挺轻松的,以全校共同的基础课为主,没开专业课。社团活动还未开展,她仍处于期待中~~现在的心态是,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对感兴趣的、认为自己有能力尝试的课外活动,她会尽可能积极地参与,并且把它当作生活的调味品,丰富原本平淡的生活。

责任编辑:
上一篇: 回到列表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