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广州军区作家“木棉红”丛书即将出版

时间:2007-06-16 02:37:24     作者:周易 成杰      浏览:9715   评论:0   

 

        在即将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暨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10周年之际,花城出版社将推出广州军区的作家们的12部题材各异、形式多样的作品,合为“木棉红”长篇小说丛书。
  “木棉红”丛书中,节延华的《绿颜色》以几代军人的命运和爱情生活为主线,折射出军队和军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范军昌的《血脉》描述了一条河边的两个城镇的繁盛与衰亡,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宏大命题的思索。赵琪的《龙吟虎啸》反映了我军官兵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全面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一部讴歌革命英雄主义的作品。陈道阔的《一梦三千年》勾勒出中国从土改到改革开放几代农民的整体命运。赵江、赵琪的《都市丛林》描写了一群军队转业干部放弃官本位思想,自主择业,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风浪、艰苦创业的故事,热情讴歌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社会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果。傅建文的《长城谣》以“9?18事变”和“长城抗战”等历史史实为大背景,反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和东北军官兵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谭光荣的《英雄了》从纷繁复杂的历史出发,描写了一个曾被国共两党都授过勋的英雄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魏远峰的《兵者》讲述了大学生卓越入伍当了一名战士,他知识渊博、思维独特又刚直不阿,折射出新时期我军“知识士兵”的风采。魏远峰的《雪落长河》以康雍年间黄河儿女抗击水患、治理黄河为切入点,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深情的人文关怀。文新国的《代号橄榄枝》直面我军在新军事变革中的跨越式发展,表现了一群爱国军人在和平年代不和平的大环境中做好保密防奸工作,与境内外敌特分子斗勇斗智的故事。陈泽华的《斑马线》写的是一个即将步入中年的男人为了寻找幸福生活,一不留神掉进了感情漩涡,身不由己地舞动,他在痛苦中挣扎,在挣扎中放纵,曲终人散后黯然神伤。洪山的《远去的暴风雪》反映了北方某连队面对战斗力的提高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在这个背景下一群基层官兵的命运起伏。
  以上这些作品均由广州军区老中青三代作家倾情打造,有的已酝酿了十几年,斟酌已久;有的创作过程历时七八年,数易其稿。从作家年龄结构来看,“吃”着古典名著和苏俄文学经典成长起来的老作家,有的已年近花甲,人生体验、创作经验丰富;“嚼”着古典文学和欧美文学成长起来的年轻作家大多才过而立,视野开阔,锐气十足。从作品的构成来看,可谓题材丰富;在表现手法和结构方式上,可谓丰富多样。
  广州军区的军旅作家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了“特区军旅文学丛书”,在文坛引起反响。近年来,纵然受文坛大气候、编制体制调动等因素影响,但作家们关注着国家、民族的命运,关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耐住人生寂寞,深刻体验生活,精于思考,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军队的文学作品,以实际行动推动军旅文学的新繁荣,并向建军80周年和党的十七大献礼!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