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冷,有点薄雾,上了周立群的课,有点感触,觉得我应该写点什么。说真的,他是一个好老师,课堂气氛活跃,我们都挺喜欢他。我觉得读大学,大家都有说话发言的权利,大家都可以表达心中的想法,以前这样认为,现在也是这样。但是自从转到中文,让我有一点点的失望,因为中文没有我想象的那样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没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转到了中文以后更多的是一点沉闷和低调。
然而,上立群兄的课,我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他的课我觉得也算是中文系的一个突破,他的课,让我发现,原来我们中文的学子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比其他的专业更喜欢发言,更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然而我们却被外界说是低调的动物,而是老师剥夺了我们的权利。
三周下来,听着同学们的演说,思考着老师引导出的问题,我的心便觉得越来越踏实了,心中很多的疑惑好像都已经解开了,大三以来,一切都在变化,我身边的同学们都变了,很多人都找我问是否有什么好的兼职介绍,也有很多的人准备考研,或者在图书馆里不管什么书,看个天昏地暗,而我却成了另类,摇摆中昏然度日。在课上,有人谈前途,有人谈教师技能,有人谈考公务员,无论谈什么,他们都是为各自的前途作打算!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人到了大三还没有压迫感,那么他只能够用颓废来形容!
今天,有很多积压在心里的东西,很多想讲的话,想趁此机会上台大说一通的,冲动也弥漫在心里已久,然而,到了最后的一刻,我却停住了脚步!也许是中文系陶冶了我,或者说我适应了中文的环境,我的人也变了,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话虽沉默,但我还是有话要说的,今天有人说我觉得我不适合做老师,不想去摧残祖国的花朵,所以我选择考公务员,把时间放在上面去,所以对于语文教学课程论很迷茫。其实我一直都有这个想法,但是有时候又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幼稚,公务员固然是好,而公务员自己了解吗?这么多人去争取为了是待遇还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呢?而自己考公务员的动力在哪呢?是看到很多人去考,很多人去争取,自己去考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是为了毕业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待遇,向大家一样的现实?抑或不想做老师所找的一种借口呢?我想是为自己所找的一种借口吧。
关于中文,这一科对我来说确实是喜欢的,在写作中,在文学的殿堂里,找到我所需要依靠,所需要慰藉的东西,刘老师的文学写作课,给我开拓了更广阔的写作天地;杨老师唤醒了我的书生意气,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他唤醒了我们的良知。在大学的四年,对于中文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大一上李斌辉老师的写作课,他有这么的一句话“对于高中生来说我们的写作称为作文,而现在我们的写作则叫作品。”现在回想起来竟然有别样的境界,那时候我觉得老师很假,现在回想起来才觉得他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高中的时候,我们的写作是为作文而作文,,所认识的当然比不上大学一个系统,全面的去对语文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深度,然而在大学躁动不停的心,能安静下来的有多少呢?真正能够让作文变成作品的有少的呢?
关于中文,说起来有点气愤,前几天和朋友讨论,谈谈未来做什么?他们都以为中文就是将来出来当老师,中文的话,除了做语文老师还能做什么?那时候我听了,沉默,因为沉 默是最大的蔑视。他们的中文和我的不同,在我的印象中,中文就是文科之王,就想我们平时所说的万金油,无论何时何地或者是什么工作岗位,当你需要的时候,总会发挥它的独特的作用,或许它太过于普通,而很多人忽略它的作用,而我的中文就是不一定是教书。
有关于中文,我还很迷茫,也很模糊,在努力的寻找,希望将来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用于任何纸媒体,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