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对于语感的培养,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很多关于教育的刊物也铺天盖地地提出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然而,语文教学中的整体把握相对来说,是现在的教学中容易忽略,或是难以一蹴而就的。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总是习惯性地把文本进行“肢解分析”,把文本分成一段一段,一节一节的,似乎这样就能让学生从局部看到整体,从而对文章在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的剖析和强化。然而,这种支离破碎的教学模式,不但没有让学生理解文本,还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味同嚼蜡、兴趣倍减,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中需要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显得异常重要,而培养语文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则是当务之急。
语文教师与整体把握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阅读教学的指南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而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新课标中也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生的思维出发,从整体把握入手。
对文本的解读中,语文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文本题材。不同的文本对语文教师的整体把握能力要求自然也不同。文章是融汇知识、思维、情感、审美和价值观的产物,也是作者人生观的最好体现。语文教师具有较好的整体把握能力,可以抛开从前“庖丁解牛”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驾驭好课堂,从而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语文的热爱。如在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如果语文教师仅仅是从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英法联军的讽刺进行讲解的话,那在课文上完之后,学生很可能会一头雾水,他们根本不知道雨果和圆明园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这样写。相反,如果语文教师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个为什么,学生很快就会明白这是由于雨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缘故。有时候,语文教师的理解和学生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语文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只有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后,学生能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到文本中,自己在进行思考,总比语文教师一味地灌输好几百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整体把握,对文本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课堂中也能够与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这是很好的做法。但更好的做法莫过于教会学生学会对文本也能进行整体把握。阅读教学时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的阵地,从文本出发,以文本为建筑的基底,构建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再辅之以各种阅读技巧,为学生建构一个对文本整体把握的楼房。
学生与整体把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阅读教学在课堂中顺利进行的合作伙伴。这就要求学生也应该具有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在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师生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有助于师生关于文本的思想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对语文的热爱。
而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从何而来呢?有两种途径:第一,学生可以从课堂中得来。现在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整体把握,而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语文教师的上课方法而获得整体把握能力;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也会教导学生如何进行把握,学生同样可以获得这种能力。第二,学生可以从文本中获得。学生可以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理清作者思路或文章脉胳;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加强诵读,揣摩、品味文章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感受、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领略文章风格和神韵。从而获得整体把握的能力。当然,学生获得整体把握的能力是长期的锻炼过程。
总之,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正确地认识到整体把握的重要性,在课堂中正确地进行整体把握,将“整体把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教师必须善于实施整体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学习中努力学习整体把握的能力,不断创新。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