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 璀璨文坛

璀璨文坛

  • “中国作家第一村”在东莞挂牌成立

       “中国作家第一村”28日在广东东莞市樟木头镇御景花园正式挂牌成立。著名作家、评论家雷达从樟木头镇镇长罗伟伦手里接过“中国作家第一村”村长聘书,正式出任“中国作家第一村”村长之职。被美誉为“小香港”的东莞樟木头镇因其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而吸引了一批中国国内知名作家、学者落户于此,当中多人在国内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有多个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仅今年,就有5人入围鲁迅文学奖评选。据介绍,“作家村”初具雏形是在2006年下半年。全国著名作家、天津政协委员、东莞市文学院第一届签约作家王松率先在该镇翠景花园买下了第一套房后,全国知名作家、山西省长治市文联主席、全国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葛水平等人也都相继进驻翠景花园。到目前为止,翠景花园拥有王松、葛水平、雪漠、陈启文、王一丁等一批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知名作家。另外,青年作家王十月、韩三省,青年文学评论家张一文等也在该镇“安家”。著名文艺评论家、东莞文学艺术院名誉院长雷达在翠景花园置业,并担任“作家村村长”一职。按照相关方案,村长主要是负责“作家村”日常事务的统筹,审查村民的入村申请,不定期组织作家举办创作交流会,镇政府组织活动时联系作家参加。“作家村”同时还设立理事会,其成员由驻樟木头并具备省级以上作协会会员资格的作家组成,将组织作家村成员开展多种文学活动。挂牌成立后,“中国作家第一村”首届文化论坛随即在樟木头御景花园举行了。“中国作家第一村”村长雷达及廖红球、高洪波、南翔、葛水平、王松、雪漠、陈启文等“村民”作家分别就如何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和谐发展进行发言。(李映民 李纯)

    2010-10-06 17:32:29 作者:佚名
    • 0
    • 9844
  • 第五届老舍散文奖评奖揭晓 10篇获奖

         近日,《北京文学》创刊60周年庆典暨第五届老舍散文奖揭晓与颁奖活动在京举行。作家刘震云作为嘉宾出席庆典活动。据《北京文学》杂志执行主编杨晓升介绍,第五届老舍散文奖评委会由雷达、胡平、白烨、阎晶明、张陵、彭学明、田珍颖、张守仁、崔道怡、黎晶、杨晓升组成。经过长时间认真充分的讨论,评委们从31篇候选作品中,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经多次投票决出胜负,最终评出了本次大奖赛的10篇获奖作品。10篇获奖作品分别是:耿翔的《土地的黄昏》、江子的《血脉中的回声》、赵大年的《菜羹香》、秦锦屏的《女子女子你转过来》、阎连科的《在富锦的想象》、周振华的《我和父亲的那段岁月》、安然的《哲学课》、韩小蕙的《德国的人》、张成起的《一把转椅的诉说》、林渊液的《黑白间》。其中秦锦屏、安然、林渊液三位获奖者均是30岁出头的文学新人。本次10篇获奖作品及其他候选作品,将由江苏凤凰出版集团结集出版。(卜昌伟)

    2010-10-06 17:29:07 作者:佚名
    • 0
    • 9623
  • 80后作家开擂台,共写妓女题材小说

    近日,四川达州一记者、广东校园文学网特约校园作家贾飞(注册用户名“四川贾飞”),写妓女题材小说《妓女身上的红玫瑰》,被凤凰网、新浪、腾讯等全国百余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之后,反响巨大,引起网友、作家、出版商广泛争议,其中全国著名作家、2009中国十大年度诗人枚庸,甚至打电话向达州记者发起挑战,称欲写妓女题材小说与其一决高下。 百家媒体争相报道 记者写小说引起强大反响9月26日下午,达州某媒体一记者贾飞,在网上连载的长篇小说《妓女身上的红玫瑰》,被凤凰网、腾讯网、新浪网、央视网等百余家媒体报道之后,引起强大反响,在读者中争议不断。其中腾讯网网友“白天”这样评论道:“一部好的作品问世,永远都是伴着些褒贬来的。想法好的就好,想法不好的就不好。呵呵.……写那些笔调多优美,文字多纯净的人内心就干净了??写些社会现实,肮脏嘴脸的内心,就不干净??对此,我对作者的大胆,表示严重支持!”腾讯网武汉市网友龙影也对此表示赞成,他如是写道:“如果生活比文学更真实,那这就没什么对不对的。如果连真实的生活都不能面对,那文学又有什么价值?”尽管多数网友对记者写妓女题材小说表示支持,但仍旧有不少网友、出版商对此呲之以鼻。如新浪网网友“见机行事”批评道:“妓女的题材可以随便写吗?作者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这么肮脏的东西是不能拿上台面的。从小说的题目就能看出作者的内心是何等的龌龊。”同时,一些出版商也打来电话咨询版权事宜。其中西藏某出版社编辑这样建议道:“小说文笔不错,情节也十分跌宕起伏。但是要想出版,必须遵循游戏规则。有些情节和内容,必须做适当的调整,尽量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2009十大年度诗人 向达州记者贾飞下挑战书除了在网上引来骂声一片外,9月28日上午,达州记者贾飞还遇到了武侠小说中才有的情节,全国著名作家,2009十大年度诗人枚庸向其下挑战书,称要与其共写妓女题材小说。“你好,是贾飞吗,我是枚庸。”接到这个陌生电话时,记者贾飞感到有些诧异。这个人是谁,他要干什么?经过一番交流后,才发现这位2009十大年度诗人枚庸,在新浪网看了自己的报道之后,心里很不服气,决定向贾飞发起挑战。于是,通过多方联系,最终找到了贾飞的电话号码。枚庸提出了自己观点,他称:“首先,要写妓女题材小说,得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你资料的了解后,我发觉你不具备这些要素。其次,写文学作品,不同于新闻作品。不单单就是一个模式,一个样本,而应该更丰富,更讲究技巧和功力,但是你已经从事多年的新闻工作,或许对于小说早已经模糊了,写出的效果肯定不会太好。第三,妓女题材小说,在当代文学一直是一个空白,但是这种现象,无论是古今,还是西外,都已经存在数千年。但是一直没有人去深挖细写,这样好的题材,应该要有一个高手来写,而不是你!”提出这些理由和观点之后,枚庸对贾飞下挑战书,称要与贾飞一决高下,三个月之内,谁先完成长篇作品,谁先常规出版,谁的书更畅销,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面对无赖挑战 媒体记者最终欣然应战“接到这个电话之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觉得,枚庸是个无赖,因为现在挑战的时代已过失了。但转念又一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既然来都来了,那就只要应对。”记者贾飞陷入了思索,怎么才能保证自己最终的胜利,和接受读者的考评,让他倍感压力。 他想到,尽管身为记者,对于小说的章法和技巧早已模糊,但自己心里还是一定底气。毕竟爱好文学这么久,也写过不少作品,在文学底蕴和功底上绝不亚于枚庸,再加上记者的特殊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写出的作品或许会更有高度。分析之后,记者贾飞决定,接受枚庸的挑战,并称自己很有信心,只要把握好方向,修改好细节,笑到最后的一定是自己。妓女敏感题材 为何作家争相看好?这样一个关于妓女的敏感题材,为何会引导作家争相看好,就这个疑惑,本网采访了作家枚庸。在采访中,枚庸告诉记者,他和贾飞一样,同为80后作者,并非说自己就是那个功力深厚、生活经验丰富之人,也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人,还希望更多的作家关注起来,加入挑战。之所以对贾飞发起挑战,原因是他已经关注这个题材很长时间了。再者,出于诗人的视角,他认为当下所处的社会,已经让很多人生活得窒息,不是这个社会的人变得肮脏,而是现实太肮脏,沾染了干净的人们。他认为,妓女这个职业本身,充满了太多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所以,他决定与贾飞挑战,共写这部妓女题材的小说。 那这样一部颇受争议的敏感题材小说,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实力大PK 枚庸简介:枚庸,1987年生,双子座。出生于江西赣州崇义。系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南昌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现任职于江西省水文局。发表散文、小说等作品百余篇,有作品被收录多种书系,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江西网、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赣州晚报》等媒体做过专访报道,被网络评为“2009中国年度诗人”“2009中国年度最具影响力80后作家”等,曾作为“江西关爱大使”赴汶川地震灾区出席“关爱四川”活动,著有散文集《又是一季花开时》、随笔集《流年》等。贾飞简介:贾飞,青年作家,媒体记者。1986年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达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校园文学网特约校园作家。大学期间,在《辽宁青年》、《华西都市报》、《西江都市报》、《星星诗刊》、《打工诗人》、《重庆晚报》、《女派》、《女人坊》、《意会》、《青春潮》、《教育导报》、《包头晚报》、《达州日报》、《达州晚报》、《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文艺报》、《巴中广播电视报》、《巴中文学》等国内20余家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200余篇。曾获国家级奖项十余次,如“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前100强(中国教育部、团中央、人民日报社举办),“2008中国年度网络优秀作家”,第四届全国“乐学杯”文学作品大赛一等奖等。有长篇小说《迷惘一代》、《天上人间》两部书出版面世。 相关链接:著名作家向记者挑战共写妓女题材小说四川新闻网达州9月29日讯(记者 董晓梅) 近日,四川达州某媒体一记者写妓女题材小说,被凤凰网、新浪、腾讯等全国百余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之后,反响巨大,引起网友、作家、出版商广泛争议,其中全国著名作家、2009中国十大年度诗人枚庸,甚至打电话向达州记者发起挑战,称欲写妓女题材小说与其一决高下。 中国网     http://jrsc.china.com.cn/view.asp?ArticleID=4896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pn.com/html/news/44/2010/09/29/news_show_405125.html央视网 http://cctv.news0827.com/jynews/201009/528.html中国民谏网  http://www.minjianwang.com/ 四川新闻网  http://dz.newssc.org/system/20100929/001040516.html江西网http://www.jxcn.cn/525/2010-9-29/30108@774329.htm西部网   http://www.jrdjxbw.com/typenews.asp?id=1922贵州网 http://www.cngzw.cn/2010/0929/1547.html华夏网 http://www.hx-x.com/news.asp?id=15355  鄂东网 http://www.108du.cn/portal.php?mod=view&aid=4304珠海网 http://www.chuhoi.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31568-php-180后之窗 http://news.80end.cn/2010/0929/34519.shtml都市牛网 http://www.jfdaily.com/a/1500870.htm海峡教育网http://www.haixiaedu.net/html/32/972.htm社区动力网 http://www.wjfish.com/wjfish.com/portal.php?mod=view&aid=66    

    2010-09-30 12:54:26 作者:四川贾飞
    • 0
    • 9818
  • 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初评结束

     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初评结束54部(篇)备选作品产生2010年9月12日至9月19日,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初评委员会召开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16名初评委根据《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条例》的规定,对经过公示的全部参评作品进行了认真审读和讨论,通过多轮无记名投票产生了54部(篇)备选作品进入终评。其中:小说19部、童话12部、诗歌4部、散文5部、幼儿文学3部、寓言1部、报告文学2部、科学文艺2部、理论批评2篇,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备选作品4篇。全部54部(篇)备选作品篇目由评奖办公室发布公告,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以提高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读者参与度与评奖透明度。公示期为2010年9月21日至2010年10月21日。本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评选工作于2010年3月启动,4月1日至6月15日面向全国征集参评作品,全部参评作品篇目经过7月14日至28日共15天的公示之后进入初评。初评委对参评作品经过反复审读、讨论和比较,认为本届评奖的参评作品基本反映了三年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繁荣面貌,体现了当前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特点与类型。初评委按照《评奖条例》的要求,本着对作品负责、对作者负责、对自己艺术良知负责的原则,反复阅读和讨论,最终通过多轮无记名投票产生了备选作品篇目。评奖委员会纪律监察组监督了初评全过程。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每三年评选一次,涵盖儿童文学创作的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幼儿文学、科学文艺、报告文学、寓言、理论九个门类,并为鼓励青年作者专门设立了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本届54部(篇)备选作品篇目在公示之后,将按照规定程序进入终评。

    2010-09-24 21:50:22 作者:佚名
    • 0
    • 9622
  • 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初评结束

     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初评结束54部(篇)备选作品产生  2010年9月12日至9月19日,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初评委员会召开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16名初评委根据《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条例》的规定,对经过公示的全部参评作品进行了认真审读和讨论,通过多轮无记名投票产生了54部(篇)备选作品进入终评。其中:小说19部、童话12部、诗歌4部、散文5部、幼儿文学3部、寓言1部、报告文学2部、科学文艺2部、理论批评2篇,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备选作品4篇。全部54部(篇)备选作品篇目由评奖办公室发布公告,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以提高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读者参与度与评奖透明度。公示期为2010年9月21日至2010年10月21日。本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评选工作于2010年3月启动,4月1日至6月15日面向全国征集参评作品,全部参评作品篇目经过7月14日至28日共15天的公示之后进入初评。初评委对参评作品经过反复审读、讨论和比较,认为本届评奖的参评作品基本反映了三年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繁荣面貌,体现了当前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特点与类型。初评委按照《评奖条例》的要求,本着对作品负责、对作者负责、对自己艺术良知负责的原则,反复阅读和讨论,最终通过多轮无记名投票产生了备选作品篇目。评奖委员会纪律监察组监督了初评全过程。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每三年评选一次,涵盖儿童文学创作的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幼儿文学、科学文艺、报告文学、寓言、理论九个门类,并为鼓励青年作者专门设立了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本届54部(篇)备选作品篇目在公示之后,将按照规定程序进入终评。

    2010-09-24 21:48:32 作者:佚名
    • 0
    • 9636
  • 冯骥才:请不要糟蹋我们的文化

       我们必需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    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里出名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类各种文化遗产等等,都在被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再描龙画凤,披金戴银,挤眉弄眼,招摇于市。     那些在“城改”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忽然被聪明地发现,它们竟是一种天赐的旅游资源。已经拆掉的无法复原,没拆的虽然不再拆了,但也难逃厄运——全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实际上是风情商业街。更糟糕的是被世人称作“最后的精神家园”的古村古镇,正在被“腾笼换鸟”,迁走原住民,然后大举招商,一个个被改造成各类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和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的天堂”;在这“天堂”里连一间见证历史的“博物馆”也没有,导游讲的故事传说不少是为吸引游人而编造的伪民间故事。至于各种名人故居,大都是找来一些与其主人毫不相干的红木家具、老瓶老壶、文房四宝、三流字画,不伦不类地摆一摆,好歹布置个模样;没人拿名人的“人”当回事,只拿名人的“名”当回事。还有那种原本安慰心灵的寺庙,无一例外全成了世俗的闹市。至于种种文化遗产,更是这种热热闹闹重新“打造”的对象。其中的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跑到哪去了?没人管也没人问。     有人说旅游原本就是走马观花的快餐文化,用不着太认真。那么,就再看看我们影视中的历史文化吧。     我们的历史名人只要跑到银幕和荧屏上,不论明君重臣,还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动不动大打出手,甚至背剑上房。他们好像都活在时光隧道里。虽然身着古装,发型和佩戴却像时尚名模;没有确切的朝代与地域,一切衣食住行的道具、物品和礼俗全是胡编乱造;有个老样子就行,或者愈怪愈好,历史在这里只是借用一下的名义,一个空袋子,任什么乱七八糟、炫人耳目的东西都往里边塞。       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再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      经过这样的粗鄙化的打造,在人们眼里,古村古镇无非是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名人故居不过是名人在世时住过的几间屋子,庙宇都是烧香叩头却不知灵验不灵验的地方,历史上的人物全有几招花拳绣腿,全离不开男欢女爱,全不正经;没有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美感。我们不是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挂在嘴边吗?如今国人从哪里能够感知这种博大精深?只能去一座城市才有一个的博物馆吗?      文化不精不深,怎样可能“做大做强”?真正强大的文化一定又精又深。比如唐诗宋词、维也纳的音乐、俄罗斯文学和美国电影。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社会文明才能整体地提高。     问题是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放肆的粗制滥造,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一边有害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一边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其传承。我相信,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很难对自己的文化心怀挚爱与虔敬。如果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再伟大的文化不也要名存实亡?到底什么动机与力量使这种潮流正在变本加厉?我想应当一句话戳穿,即以文化谋利。为了赚钱发财,为了GDP。GDP是衡量政绩的尺度——这也是问题的关键与症结之一。      任何事物进入市场,就不免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不免依照消费需求和商业利益调整自己。但调整是科学调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坏自己去换取经济利益,就像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破坏生态。文化更具特殊性。因为文化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精神功能。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与全民素质。不能为了畅销、热销、票房、上座率和收视率成倍增长,为了市场人气攀升,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和“疯狂的GDP”,而放弃文化固有的精神的准则。即文明的、知识的、道德的、真善美的准则。这准则也是文化的尊严,这尊严一旦被践踏被玷污,文化也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因为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还会糟蹋人的精神。     由此说,问题真正的要害——不是拿文化赚钱,而是糟蹋文化来赚钱。还有比这样赚钱更无知、更野蛮吗?     当社会文明素质上升时,愈美好的东西愈有市场;当社会文明素质低下时,愈鄙俗的东西愈有市场。为什么我们为赢得市场和收视率就去迁就低俗,甚至不惜糟蹋我们的文化?      我们是否听到我们的文化正在呼叫:不要糟蹋自己的文化了!任何有文化良心的人,都不能回避这个声音。                           

    2010-09-23 22:29:31 作者:七彩神伞
    • 0
    • 9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