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杂文·评论·奇章

杂文·评论·奇章

  • 莲花般的纯真(赛)

           莲花般的纯真(赛) ——浅谈印度舞蹈艺术        印度,名副其实是一个舞蹈的国度,无论在哪里,你都可以看到舞蹈者的身影。而且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有一块空地,大家聚在一起,鼓一敲,就可以跳起舞来。印度旁遮普地区的民族舞蹈——彭戈拉舞是一种庆祝丰收的舞蹈,人们聚在一起,舞步时快时慢,据说这样的舞蹈常常一跳就是8个小时。在阿萨姆邦,更是有句古话:“会纺织的姑娘就会跳舞”;比哈尔邦的姑娘们在月夜会三五成群汇聚于院落之中,跳起杰达——杰丁舞,歌颂爱情;而迪拉格尔族的小伙子则会在九夜节时,表演波瓦依舞,迎接波瓦依神母(难近母)……印度的舞蹈对于印度人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纯真的艺术表现形式,更起着宗教对人们心灵的劝善作用。舞蹈自古以来就是印度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所蕴涵的精神和信仰已经深深地埋进了每一个普通人的血液之中。印度人跳舞的传统由来已久,关于舞蹈的起源,有这么一段凄美感人的传说。传说,本来舞蹈是只有神才能享受,人间并没有。一天,雷神因陀罗在叫仙女乌尔沃西跳舞。她跳舞时心里充满对仙人贾因得的爱慕,不由自主地向贾因得暗送了一个秋波,触犯了天条,被罚到尘世。贾因得因株连而遭贬,被赶到尘世变成了一根竹子。但天神最后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若他们在尘世相会,就可再回到天上。乌尔沃西将舞蹈带到了人间。在一次节日中,人们为了感谢乌尔沃西带来的舞蹈,送给了她一根竹子,而这根竹子正是贾因得所变。于是处罚结束,两人返回天上。舞蹈从此在人间流传开来。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印度的舞蹈,那就是‘会说话’。印度的舞蹈确实是一种深层的肢体语言。人们不是单纯地用口或手脚,而更多的是在用整个身体上不可分割的每一部分在表达自己内心最自然和单纯的感受。手势是印度舞蹈中一个重要的特点,不明就里的人只会认为那些手势只是出于配合舞蹈的美感需要,其实不然。据相关资料显示,大多数印度舞蹈中对手势的意义都有严格的规定,通常来说,单手可以有28个姿势,双手24个,加在一起共有52个姿势。而每一个手势,再结合上臂膀的挥动、身体的扭动则可表达上十种不同的含义。例如单手第一个姿势“帕塔卡”,通常是表示舞蹈的开始,但也可以表示一片云;摇动起来则表示拒绝;放在耳背表示听;抖动表示波浪;突然放下则表示摧毁;若是与身上其他动作配合,还可以表示天堂、荣耀、一个人躺在床上、开门、一条河、祝福、擦香粉、一个伟人、甚至一声感叹……一个手势尚且如此,52个手势运用在一起,可表达的意义何止千万?面部表情则是印度舞蹈中另一个重要特点。印度舞蹈中对演员的面部表情有着高到几乎苛刻的程度。九种“拉斯”(意为“味道”)是每个演员都必须要熟练掌握的,包括有:斯楞嘎尔(爱情)、哈谢(诙谐)、格鲁楞(怜悯)、劳得尔(怒)、威尔(英雄)、帕雅那格(恐怖)、威帕兹(轻蔑)、阿得浦得(惊愕)和肖德(安详)。印度艺术具有多样统一的特征,这体现为一种兼容并包的“大气”。印度舞蹈进化到现在,已发展180种形式之多。印度舞蹈艺术历史之悠久和内蕴之博大精深,世界许多舞蹈家,光是学习其中的一种就耗费了一生的精力。从远古至今,印度艺术一直在持续发展,从未间断。印度舞蹈一定还会继续在不断地更替和变换之中发展,从而获得永恒。婆罗多舞,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响最大的舞蹈,有着莲花般的纯真。它产生于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带,其起源于吠陀时期,是印度古典舞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同时也是精髓。婆罗多舞追求人类精神与宇宙精神的融合,是纯粹之舞、精神之舞、灵魂之舞。“婆罗多”一词由梵文“表情”、“曲调”、“节奏”3个字的字头组成,所以有人释为“表情、曲调、节奏三者巧妙结合的艺术”。每逢宗教节日,寺庙里神的侍女在神像前或在祭神的行列里舞蹈,那便形成了婆罗多舞蹈的雏型。婆罗多舞棱角鲜明,变化多,注重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的瞬息变化来阐释内心感受的丝毫变化。一场完整的婆罗多舞蹈的表演,通常由6段舞蹈组成,分别是:“阿拉瑞普”、“贾提斯瓦拉姆”、“沙布达姆”、“瓦纳姆”、“巴达姆”、“提拉那”,而每一场表演少则3小时,多达5—6小时。就单凭这份对宗教沉甸甸的敬意,这份难能可贵的虔诚感,那份表演者最纯真的内心感受,就已经令人震撼不已。以前的我对印度舞蹈的了解仅仅肤浅地停留于,只知道印度盛产美女,印度舞蹈即印度美女的专属艺术,是她们特权。后来才了解到原来印度舞蹈是一种宗教色彩浓厚的舞蹈,一种全民族、大众性的艺术,并不专属于任何一个人。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心灵导航》,其中一位印第安妇女对来自纽约的女主角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些人生活在信仰里,而不是生活在恐惧中”。确实,印度就是一个生活在信仰里的民族。在印度,舞蹈是信仰的一部分。因此它神圣,它纯洁,它容不下欺骗和虚假。余秋雨先生曾说过:“印度是油腻的棕黑色。”我想这大概是根据他们的肤色说的。可是我更愿意用纯白色来形容印度,一种没有污染过的白。虽然,至今我也没机会亲身去印度感受当地印度舞蹈的魅力,可是每当在电视上对视到舞蹈者那虔诚目光时,每当想到婆罗多舞那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开场姿势——“将圣洁的莲花献给神”,我除了可以感受到一份虔诚,一份天然去雕饰的味道,同时也似乎看见了人类阔别以久的那份纯真,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那样的纯真。   “征文:大学(专)组”点评意见: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一篇不错的具有印度舞蹈知识普及作用的文章。——编辑:昊岸 编者按:   舞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而作者更是以诗意的审美情趣去审视印度舞蹈艺术的美. 编辑 漫天雪 【编者按】:印度的舞蹈种类繁多,各具特点。本文令人对印度有了更多的了解。                                 ----扫地叔叔-----                                     2008-1-7

    2007-12-17 09:54:01 作者:林倩婷
    • 0
    • 9513
  • 纯洁的坚持(赛)

    纯洁的坚持(赛)——看《死亡诗舍》电影有感        12月8日,再次看了《死亡诗舍》这套不断重复被推荐的教育类电影。六个字形容:经典、震撼心灵。 《死亡诗舍》是由好莱坞老牌影星罗比·威廉斯主演,讲述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美最优秀的拥100多年的历史和良好的声誉的寄宿中学的故事。实质上它是个炼狱,一个大工厂,其功能就是将每一个学生加工成面目一致的合格产品,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校规,看见尊长弯腰鞠躬,制度让你往东,你决不往西,那你就是个好学生,是人才,有前途。正当这时,一个“异类”出现了——基丁,一个新来的老师,是他,打破了原有的这强大的禁锢力。一个开明的和决心教会学生拥有自己思想的老师,一帮有着自己故事、理想、烦恼和命运的学生。老师通过诗——这一世界最纯洁美好的语言,教会他的学生要勇敢发现自己和勇于表达自己,主张他们成为自由思想者。可最终他最喜爱的学生尼奥,因为自己做演员的梦想得不到父母的许可,在极度的绝望后自杀。而基丁老师也在顽固势力和愚蠢人们的打击下,在偏见与不公平中,为尼奥的死承担了不应承担的责任——被驱逐出了学校。电影看似即将以沉重悲剧结尾——学生们又将回到原来一滩死水、毫无热度和激情的生活轨道上,正当这时,基丁的学生们纷纷跳到自己的课桌上,以基丁的方式骄傲地高呼一声又一声的“Captain!Mycaptain!”,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支持这位给予他们新生的老师。在这充满坚定与成长的叫唤中,达到了电影的高潮,也达到了情感的高潮,给了我们希望的暗示——这种思想不会因为基丁老师的离去而消失,因为它已经埋进了每个学生的血液之中。电影的尾声留下的只有缓缓出现的结束字幕和我们观众们无限的沉思。基丁,第一次出现是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彬彬有礼的笑,温吞,随和,说白了就是一个普通的男人。可是他的表象都是骗人的,随后他的表现只能用“惊骇”来形容了。撕书,吹口哨,描述死亡,引领学生们成立死亡诗舍,让学生们按自己的意愿去完成想做的事……这个可爱的、浪漫的、激情的又或者是疯癫的老师,将注定得不到学校的推崇但却格外受学生的欢迎。我们都还是学生,这种体会是心照不宣的。基丁,一个将被很多人铭记并怀念的名字,只要你看过这部影片。它是一个符号,一个颠覆传统教育,为死气沉沉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曙光的改革符号。在很多现代人的印象中,老师与学生是一种比较疏离的关系,甚至偶尔会提升为一种敌我关系。因此基丁与学生们如朋友般地心灵碰撞和坦诚交流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 影片中有两个关于基丁老师细节描写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1、             在诗歌课上,基丁老师谈到那本诗集的序言——某著名博士用图表分析法这种机械性的分析来剖析诗歌时,他认为这写的全是屁话!他要求学生撕掉诗集的序言,大声地撕,用力地撕,并且大吼:“撕了它,我只想听到撕书的声音。我们要学会自己思考,相信文字与语言可以改变世界,做一名自由思想者。只有拥有梦想的人才能真正的自由,从来如此,以后也如此。”2、             在一次上户外诗歌课时,基丁老师要求学生按他的节奏踏步。结束后他意味深长地说:“其实每个人在最开始时都有自己的脚步和步伐,要坚持自己与众不同的信仰。因为信仰是自己的、独特的,哪怕别人说你怪,嘲笑你。罗伯特曾说‘两条路在树林中分叉,只是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CarpeDiem”是片子里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基丁将其描述为“及时行乐”。正是基丁老师用“CarpeDiem”精神,用纯洁的诗的指引下,学生们才有了与规条世俗抗衡的力量与勇气,才有了纯洁的坚持。“我们都将是蛀虫的食物”;“摘下那些玫瑰花蕾,在它们盛开的时候,因为时光飞逝,今日芬芳的花朵,明日就会凋谢”;“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基丁老师坚持让学生们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那是一份纯洁的坚持,是最让我感动的纯真。或许,我们都应该做一个自由思想者,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让我们成为自己而不是别人,因为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应该发出自己内心深处野性的咆哮,坚守心底里最纯洁的那一份坚持。   “征文:大学(专)组”

    2007-12-17 09:49:16 作者:林倩婷
    • 0
    • 9518
  • 安乐死与马上风

    安乐死与马上风--------生的价值死的尊严引子:作一个二十多岁年轻人的我,可能在大多数的人眼中谈论生与死的话题可能有些不合时宜,因为我缺少对生与死的凤凰涅磐般大彻大悟的了解与亲身的感受,是缺乏说服力。当然,我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我这里聊一下这个话题,是为了表达我幼稚的生死观。时下今天的街上,到处都能听到一些打扮入时新潮的帅哥靓女这样的感叹“烦死了”“郁闷死了”“气死了”“爽死了”等等,可能有的同胞注意到了,他们的感叹句中都有一个“死”字。有点中文常识的人都知道,“死”字,是一个形容性质的字,我专门查了一下字典,字典中对“死”字的解释是“生命的终结”,它表示着一种生命的状态,一种终结。现在被我们聪明的现代人活学活用了,当作一个副词来用,所谓“郁闷”与“郁闷死了”,虽然都是表示心情的压抑,不畅快,但是也存大一个程度的差别,前者表示只是一般的心情的压抑,不畅快,后面加上一个字“死”,那么就不是一般的压抑,不畅快,就是说“郁闷”得差一点就是“生命终结”,还有比生命终结更厉害的吗?当然没有啦,那么就说明这个郁闷是最大程度的,是郁闷最大化。作为受社会主义教育的年轻人来说,第一次接触到“死”,是在学校的课本中或者中国内地拍摄的电影中,象英雄王二小,将小鬼子引进了八路的包围圈后,被小鬼子杀害了;邱少云被敌人的燃烧弹烧着后,为了不暴露整个的部队的隐藏计划,强忍的痛疼,一声不吭,最后被火给烧死了;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的那句话,至今仍然响在我的耳畔,“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最后让自己人的炮弹炸死了。看看这些英雄的死,是为了民族的解放,自由,是为了抵御外辱,为了整个的人类的和平与平等,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鲜血生命献了出去,死得何其伟大,高尚。从小我自己就在想,我也要为了自己的祖国人民去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生命。从小到大经常在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模仿英雄的前辈时刻为了实现高尚神圣的目标做好着“死”的准备。不过,如果现在还有人有这种思想,被很多的同胞看到了,一定会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眼光来瞻仰的,因为这种的死法是多么不合时宜,是多么的让人不可理喻啊!长大了,工作了,自己走的地方多了,媒体的发达,也让我见到了更多的“死”。如民工讨薪不成,反被包工头雇人给打死;黑心煤矿老板不顾工人死活,井下的安全设施落后,疏于管理,最后井下塌方,导致几十人工人被活埋死;大学生因毕业找到工作,或者因感情受挫,跳楼死;有的贪官因为兴奋过度,在情人的床上因心机梗塞而死;有的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不走斑马线,被急驰而过的汽车轧死等等。同样的“死”,为什么象王二小,邱少云,王成死了几十年了,都被后人记得,被传诵,被人载入史册,而现在的人,如民工,煤矿工人,自杀的大学生,贪官,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被汽车轧死的人的死,在他人的眼中只是象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降落一样习已为常,可能在当天的报纸上出现,会吸引你一下你的眼球,引发你一句不痛不痒的感叹:“怎么又死人了啊!”,没准明天的早上,你就会忘记那些被活埋的煤矿工人,为情自杀的大学生,心机梗塞而死的贪官。傻傻的我有的时候也在心无旁鹭想一个问题(首先我声明,我谈这个问题抛除道德论理不说):怎么死才没有痛苦呢?怎么死才是是一种享受,而不象一种痛苦的终结,而是上了一个艺术的高度,把死当作一种享受呢??有的说,是安乐死?关于安乐死我也查了一些资料,所谓安乐死的按照我国学者的定义是:“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这样的死法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我认为是对人死的权利的尊重。可是安乐死的主体,并不是一个健康的人,我在这里讨论的是一个健康人的怎么死才最好!因为一个不健康的人,他去死的时候,他的肉体已经受到了病痛无情的折磨,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摧残,所以他去死呢,是一个无奈不得已的办法,落脚点是为了“结束自己的不可能痊愈而自己无法再忍受的痛苦”,在他生前在精神与肉体上是痛苦的,可以想象到在施行安乐死的过程中也是痛苦的,只不过这种痛苦比他以前忍受的痛苦要短暂很多而已。有的说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的英难前辈在慷慨赴死的时候,他们是不痛苦的。这个我觉得我也不全部认可。想象一下,一个共产党,他虽然知道自己的死是为一个民族解放,国家的富强的崇高的目标的实现,但是是这个只能说明他的心理上是不痛苦的,甚至是欣慰鼓舞的。当敌人邪恶的子弹击中烈士的头颅的一刹那,想象一下,当时的烈士肯定是痛苦的,可能是人承受痛苦的最大值,虽然只有那几秒钟的时间。所以烈士的死也是相当的痛苦的。关于这个问题,我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去年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电视节目,是台湾李敖先生的《李敖有话说》,是他的谈话的节目给我了一个启示。李敖先生在他的节目里,也谈到了关于死的话题,他提出了一种死法,就是“马上风”。这个词我相当的陌生,看完他的节目后,我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什么叫“马上风”。(嘿嘿,写出来,可能女孩子看到我的文章会脸红一阵的)。所谓“马上风”是指男女在交合的过程中男方由于心情过度兴奋导致突然性死亡(当然也有女性死的,不过那不叫“马上风”,称为“跨下死”)。谈到这个“马上风”,请允我把话题扯远点。提起匈奴民族,可能一些学过历史的的同胞有一些了解。这个匈妈民族是个游牧民族,在春秋秦汉时期把中国的北方边境搞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的,到了在西汉被我们愤怒的伟大的汉武帝打得一蹶不振,为了躲避大汉帝国的追杀,有一部分匈奴人就向西迁,到了欧洲。当时的欧洲处大部分还处在分崩离析的状态,罗马帝国已是咽咽一息,俗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被汉武帝打到欧洲的匈奴人对付欧洲那些小国绰绰有余的。我在这里说的是当时匈奴的一个伟大的国王阿提拉,阿提拉把东罗马,西罗马折磨的气喘吁吁,连当时强悍的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都被他整得服服帖帖的。这足以说明这个阿提拉是多么的了不起。可是这个阿提拉有个嗜好就是好色,每当他征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他就到处寻找美女供他享乐。公元453年夏天,60多岁的阿提拉娶了他人生最后一个妃子,按现在的说法是德国的一个公主,是伯艮第公主叫伊尔迪科,阿提拉在与伊尔迪科洞房的过程中,就死在了伊尔迪科的床上。死因就是“马上风”。不可一世的让欧洲称为撒旦化身的阿提拉却死在女人的身上。有的同胞可能说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死在战场,马革裹尸,这个才是男人的死法。可是阿提拉的这种死法,抛除所谓的道德与论理不说,我认为是一种没有痛苦的死亡,将死亡的过程当做一种艺术升化。当一个男人即将与心爱的美女共度良霄,他的心情一定是非常有愉悦的,因为他不知道他自己可能在与爱人交合的过程中会死掉,所以更谈不上恐惧,所以他的主观心理上是非常的轻松与舒畅的。另外,在与爱人交合的过程中,他的肉体也一定非常的享受与舒服的,不然他就不会兴奋啦!在交合的过程中,他不停的兴奋,兴奋,就象一个飞速的汽车不停的加速,加速,最后一个急刹车,也就在不停兴奋的过程中,他生命终止了。完完全全,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都是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更不谈什么痛苦啦!!当然,我并不是鼓励男同胞去追求这种“马上风”,而是作为一个话后的谈资来聊一下。现在不是时兴什么多元化嘛!什么经营多元化,创新多元化等等,一个人不能选择怎么去出生,但是对自己的死亡应该有个多元化的选择,如果要我老了的时候选择怎么去死,我宁愿以后自己这样无痛苦的死亡,在不给亲人痛苦的时候,自己也少了很多的痛苦。毕竟,选择怎么死,是对自己当时最后的尊严维护。  

    2007-12-13 11:10:14 作者:yunfan324
    • 0
    • 9530
  • 憧憬过程最美丽 限时分手才理智【编辑推荐】

      我没有经历过文化革命那段轰轰烈烈凄凄惨惨的特殊的时期,但是我对那段时期的中的人和事特别感兴趣。的确“文革”改变了我们前二代人的生活,特别是上代人的感情生活。风风火火的上下山运动,考验了我们父辈们的肉体,也给他们的爱情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的甚至是终身的。有好多的恋人因政治等因素海天分隔,酿造出一出出哀怨的爱情悲剧。 上个时期80年代初,文化革命刚刚结束,在中国大陆的文学界就兴起了以文革为背景的伤痕文学,很多作品所描写在文革的背景下,发生的一些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反映文化大革命对青年人爱情等情感方面产生的一些大的影响。当时的伤痕文学像今日一些国内外明星在国内走秀开演唱会一样赚取得当时有着相同人生经历和心理历程的人们的眼泪。 可以看得出,当时的人们对这种悲剧性的爱情是有着极大的同情与认可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对这种伤痕文学有着人云亦云的看法,伟人邓小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看过一些伤痕文学作品后,不以为然的评论道:“哭哭涕涕成何体统!”伟人毕竟是伟人,对爱情,对爱情的定义都有点他不同他人之处。邓小平在文革中,大起大落三次,人生在高山在低谷中沉浮反复,对于他这样的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这种哭得死去活来的“爱情”当然为伟人所不屑。 爱情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着自己的注解,有的人觉得爱情是平平淡淡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有的人认为爱情是轰轰烈烈的,要用九千九百九百朵玫瑰来垫托,要用法拉利名车,价值连城的金银手饰来交换与维系的,爱情是种奢侈品;也有人认为爱情像一些无聊的连续剧一样,是用来消磨自己无聊的时间的,爱情是日用品。 现代的社会,节奏一天比一天快,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渗透到了现代人特别是我们这些八十年代人有感情生活中来了。原来朋友见面都问候道:“吃饭了吗?”,而现在朋友见面都互相调侃:“哥们,分了吗?”现代的年轻人比上一辈在对待个人感情问题上多了一些勇敢与主动,但是却少了一些对感情的严肃与经营的耐性。来自于社会与家庭的挑剔眼光与物质化的衡量标准,迫使现代的年轻人把爱情物质化,一旦纯正的爱情渗入了物质化的东西,那就使纯正的爱情基因产生了变异,难怪现在一些家庭主妇报怨了,现在鸡蛋的越来越没有鸡蛋的蛋味了,为什么啊?因为人造鸡蛋开始替代了土鸡蛋了。当有一天,这种物质化的基因变异的爱情替代了纯正的爱情的时候,那些痴男怨女们会不会满大街的寻觅,“我要爱情,真正的爱情啊!!”但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到了那个时候,就再也不会有东方朱利叶与罗密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经典啦!! 唉!爱情与现实,就像鱼与熊掌,要两者俱得,何其难啊!记得在我读大三的暑假后开学的第一节课,法律教授给我们来上第一堂课,神秘的指着窗户外学校的主教学楼(主教学楼高近三十层),对我们说:“听说前几天从上面又下来两个,你们知不知道啊?”后来,我才知道,我们的教学楼前几天有一对情侣因为因为临毕业要分开,而且两个人的爱情受到了他们家庭的反对,来自家庭的压力,工作的迷茫,这对情侣最后选择了从主教学楼上抱在一起跳下来结束生命,来逃避外界的舆论压力及遵守他们爱情的终身厮守的诺言! 难道爱情就是终身厮守在一起?难道爱情最后的表现形式就是一种得到,男方得到女方,女方得到男方?如果最后爱情的结局,是两个人不能在一起,是不是一定要用极端的方式如自杀殉情,自残来维护爱情的神圣呢?难道爱情就不能有其他表现形式吗?这可能是关于爱情表达形式的另一个命题。 偶然的一次我看了一个节目,是中央台的朱军主持一个特别节目《艺术人生---〈西游记〉剧组人员二十年后再聚首》,其中有一个场景我非常感动的,是关于女儿国国王的扮演者朱琳与唐僧的扮演者徐少华之间的一个故事。朱琳在徐少华在演对手戏时对徐少华产生了情愫,可是当时徐少华在演唐僧前已经结婚,最后两个人不可能在一起,朱琳为了这段感情而独身至今。在那个节目中,朱琳一上台就对主持人朱军表示:"其实,自从我一来我的眼里就只有一个人,我的御弟哥哥."而她所说的御弟哥哥就是当年和她演对手戏的徐少华。当被问及有什么话要说的时候她道“自女儿国一别,二十年不见,御弟哥哥,别来无恙?”说完深情的凝视台下的徐少华。当被问及为什么感情这么深的时候,朱琳回答:"虽然在剧中是一段有头无尾的爱情,但却成却了一段人间佳话。随后朱军问到:"拍《西游记》留下了什么遗憾吗。朱琳回答:"我没有遗憾,因为我完全沉浸在和唐僧的一段儿女情长中."接着补充道:“人有很多七情六欲,人生有很多诱惑,像女儿国国那样,识大体明大意,把爱情作为一种追求。一种憧憬应该是进入了一种境界,女儿国国王做到了,我希望我也做的到”。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里有了泪花了。朱琳与徐少华的这段感情虽然不像现在电视上那些所谓的空洞的爱情片帅哥靓女最后终成眷属,但是朱琳与徐少华用自己的行为维护着爱情的神圣,朱琳对自己的爱情负责,而徐少华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他们都有自己应该尽的一份责任,这也是他们的命运。 朱琳把对神圣的爱情的价值所在定位在去憧憬的过程,即使她知道她可能永远没有可能去实现,她认为在憧憬的过程中她拥有了爱情的真谛,她认为她的人生没有愦憾。正所谓憧憬过程最美丽。 不过聊到这里,我们也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朱琳在二十年前拍完《西游记》后与徐少华在一起了,毕竟戏中与戏外是两种生活,如果拍戏没有拍好,可以重拍,但是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重复。从理想中回到现实,两个人在一起后,原来互相远视而看不到彼此缺点,开始近距离的审视彼此的不足,甚至会放大,要共同的面对生活中的锁锁碎碎。可能朱琳心中的“御弟哥哥”并不太适合做现实生活中厮守终身的生活伴侣。 很多的俊男希望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白雪公主,也有很多的靓女也希望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他们就可以相伴到老,幸福永远。可是这个叫今天的我看来,这些都是理想主义者杜撰着来自欺欺人哄小孩子们睡觉的童话故事。理想主义者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不他们需要的东西或者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他们就把这种无法实现的海市蜃楼建立在一个又一个虚幻的故事中,结果也迷幻了一批又一批的痴男怨女。罪过罪过! 两个素不相识的男女,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上见面了。女孩子被男孩儿绅士的风度与幽默的谈吐所吸引,而男孩儿为女孩子娇好的容貌与优雅的气质所倾慕。最后在朋友的搓合下走在了一起,爱得死去活来的,整天粘在一起,几乎彼此成了彼此身体的一部分了。最后他们同居了,可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他们却分手了,搞得最后成了仇敌似的,他们成了仇敌不打紧,还搞得当初搓和他们的朋友好不尴尬。 我说,这又何必呢!不过也难怪,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在感情的面前智商都会降低的。可能有的男孩儿看到了美丽的女孩子,明知道对方的性格和自己格格不入,还是要和那个女孩子在一起;可能也有的女孩子明知道那个男孩儿身上除了钱是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外,没有一样自己喜欢的,可是还是坚持和那个男孩儿交往。所以在这个人生舞台上演出一出出爱情的悲喜剧。 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不过如何避免就需要一点点艺术性与策略性了。当两个原本疯狂相爱的人最后因为喜新厌旧或者种种原因导致感情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在这个均衡点上的时候,必须男女一方有一个人能及时的发现并提出分手,因为明知道这种局势两个人已不能挽救了,就不能任其发展下去,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快点了却了这段感情,快点去寻觅彼此新的幸福吧!何必要弄得最后两个人大打出手,鲜血淋淋,鼻青脸肿,对簿公堂,反目成仇,最后老死不相往来,形同路人呢!在感情走下坡路并且双方都无法挽回或者双方无意去挽回的情况下,限定一个时间来分手,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的悲剧的发生, 所以限时分手才理智,善哉善哉!  【编者按】爱情观念的转变,心理感受的差异,对爱情理性的分析和看待,多角度思考,观点可异,然值得赞赏,亦当鼓励。

    2007-12-13 09:25:17 作者:云帆
    • 0
    • 9516
  • 对生存观念的启示——读凡夫《伯乐惜马》(赛)(编辑推荐)

        微型小说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除了具有精巧、集中、起伏的故事情节,还具有发人深省的哲思启示,留给人以咀嚼、发掘其深层意蕴的空间。凡夫的《伯乐惜马》即是其中一例。   故事讲述了伯乐从准备被宰杀的马群中发现了一匹长期处于“非马”生活的千里马,并自己掏钱把它买了下来,然后精心将它呵护得人见人爱。不同的人得知伯乐有一匹千里马后,纷纷上门以各种理由借马,但伯乐都一一拒绝,最终千里马无忧无虑地度过下半生,无疾而终。小说取材于大众所熟知的“伯乐和千里马”的典故,但作者无意对其进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传统观念的言说,他仅仅是借助了这古代故事的物质外壳,寄寓了自身的主观情绪,赋予它现代性的阐释,形成一种现代寓言。而这种现代性阐释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细细分析。   小说大部分的篇幅都用在了伯乐与四位借马人的对话上。张家二嫂想借马作脚力看望母亲,李家老三想借马在娶媳妇时充充场面,王家大叔想借马作农事之用,将军想借马上战场打仗。但伯乐出于对千里马的疼惜都给予了拒绝。在古代,马的用途莫过于以上四点(作脚力、装点门面、干农活、打仗),而擅长发掘马的价值的伯乐竟否定了这些最能体现马价值的地方,形成了一种悖论性情境。这说明了什么呢?我读出的是作者对于生存观念的观照。在文本里,伯乐和千里马是存在内在逻辑联系的一套象征系统。从千里马拥有过人才能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将作品里的千里马理解成是一种有价值的生命的象征。但千里马明显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它受制于伯乐之下,是因变量。那么,从伯乐拥有能准确鉴别出千里马的价值的才能来看,伯乐更近乎于人的自我认可的心理机制,左右着生命价值的走向,是自变量。一开始,伯乐从一个埋没千里马价值的地方将其发掘出来,使其脱离不被赏识的困境。这就是人类内在的自我认可的心理机制在起着正确的作用:确认我们的生存价值,识别我们自身的能力。然而,由作者以大部分笔墨去写借马遭拒的过程来看,作者明显是对这种心理机制的作用存在质疑的。因为,当人们了解、确认了自身的价值,再加上受当代社会庸俗化价值观的的灌输后,自我认可的心理机制便逐渐趋向另一个极端,成了一种心理阻力,阻碍着人们勇于面对困难和忧虑。一部分人吝惜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变得怯懦,并寻找各种各样借口去抗拒挑战,转而追求一种安逸、平庸、浅薄的生活,形成一种懦弱的生存观念。人们以能够平平稳稳地度过一生为荣,他们想方设法地绕开命途上的荆棘、波折,殊不知他们恰恰需要这些荆棘、波折来体现自我的生存价值,于是人们无可避免地堕入了从生存智慧走向生存误区的悲剧性深渊。虽然作者在推进故事发展时用叙述重复的方式书写了伯乐四次婉拒、坚拒借马者的不同请求,但其最终的指向只有一个,这就是,当对生存价值的吝惜变得过度而拒绝接受任何方式的危机和挫折时,自身的价值非但没有得到保存,反而它会在平庸中随着岁月而默默耗费掉。因此,把持着庸常、明哲保身的人生观,无疑就是对自身的慢性残害。最终,“惜马”只能被演化为“害马”或“废马”。   表面上,故事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高潮,在作者以具体叙述的语言描写完伯乐与借马者的对话后,只是在倒数第二段冷冷地写下了一句“伯乐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千里马。”但这看似冷漠的语言是蕴涵着作者多么强烈的批判意识啊!因为这正是现代人生命力软化、精神孱弱的最佳写照。机智的作者用平实流畅的叙述语言出色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以外,也最大限度拓宽了作品所负载的思想含量,大大加深了作品的深度,体现出了作者对人类生命观的深厚的人文关怀。日后,当我们以“无忧无虑地度过后半生,无疾而终”作为人生终极追求时,我们是否应该好好地体味一下这篇小说(寓言)带给我们的对生存观念的一点启示呢?(征文:大学组)附:                           伯乐惜马         文/凡夫   伯乐在准备宰杀的马群中发现了一匹千里马。长期的"非马"生活,虽然已经把这匹马折磨得瘦骨嶙峋,但从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中,仍旧可以看出它不同寻常的风骨。   伯乐掏尽身上的钱,从屠夫手中把这匹马买了下来,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呵护,把它调养得体壮神足,英姿勃发,人见人爱。   张家二嫂要回娘家,找到伯乐说:"大兄弟,把马借给我用一用吧!娘家的母亲病危,我得赶快回去看一看。如果回去晚了,就再也看不到她老人家了。"说着说着便垂起泪来。   伯乐虽然对张二嫂十分同情,但千里马不是俗物,怎么能给妇人当脚力呢?他委婉地拒绝了农妇的要求。   李家老三要娶媳妇,他父亲找到伯乐说:"先生,我就是这一个独苗苗,婚事一定要办得气派一点。你把马借给我壮壮面子吧!亲家母看到有这么漂亮的马去迎亲,准会笑得合不上嘴的!"伯乐又好气又好笑,一口回绝说:"这么名贵的马,怎么能给你用去娶儿媳妇呢?你真太会糟践它了!"   眼看播种季节一天天过去,王家大叔家的大黑犍却一病不起,他心急火燎地向伯乐请求说:"好兄弟,你一定得给我救救急,把马借给我用一用啊!要是再耽误几天,季节过去,明年的生活可就没有指望了!"   伯乐连连摇头:"千里马又不是笨牛蠢驴,怎么能让它给你耕地呢?太荒唐了,太荒唐了?   后来,一个将军要上前线,听说伯乐有一匹千里,带着大量礼物,千里迢迢找上门来说:"伯乐先生,你如果能把千里马借我一用,我一定会同它一起,在疆场上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伯乐吓得直摆手:"什么?上战场?太危险了!你就是给我一座金山,我也不会让它去冒这个风险的!"   将军百般劝说无效,不由环眼圆瞪,"嗖"地一声抽出宝剑,怒道:"是千里马,就应该驰骋疆场。你如此不通情理,难道不怕丢掉脑袋吗?"   伯乐引颈冷笑道:"我这条老命算得了什么?将军杀了我,你不用上疆就可以名扬天下了!"   将军见伯乐软硬不吃,拿他没办法,只好气咻咻地走了。   伯乐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千里马。   千里马无忧无虑地度过了后半生,无疾而终。 【编者按】从小说里很好地反思社会现实,反省现代人的生存观念,这是我们应倡导的读书的精神。——徐尚瞻2007/12/13

    2007-12-12 22:37:56 作者:昊岸
    • 0
    • 9516
  • 仁者寡言

     早些时候曾对《论语》中“刚毅木讷近仁”这句话颇不以为然。在标点未注明的情况下,“木”“讷”二字并排站在“仁”的前面,尤其让人看着不顺眼。我一度相信“才必外露”,至于“锦衣夜行”的傻事就留给那些既木且讷的家伙好了。 这样一来,我长期“浮”在艰深学问的表面,好夸夸其谈,引人注目,不肯沉下气来深究之,成绩自然下滑。这是一道狼烟,警示着我:有必要拷问一下自己了,有必要弄清楚“刚毅木讷”何以“近仁”了。 “刚”是刚强,“毅”是坚毅。此二者诚然是成大事之人所必须的品德。窃以为,“刚”与“毅”都有不断努力的意思,但其侧重点略有不同:前者强调在顺境中一鼓作气,后者偏重于逆境里百折不饶。凡仁人志士,一定要有远大的抱负;而大志既立,就势必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可半途而废。苏秦刺骨苦读,孜孜不倦,遂封相于六国;燕惠王骄纵而信谗言,在几乎攻下整个齐国的大好形势下,罢免良将乐毅,自毁长城,于是大业毁于一旦。如斯种种,千载以来,岂乏明证?由此看来,“刚”“毅”二字确实是缺一不可。 光是“刚毅”就够了吗?当然不够。齐之三士,刚毅可谓有余,而为二桃所杀,何也?彼好大喜功,争相邀功于国宴之上,又汲汲于虚名小义,是以丧命,不足为怪。 那么,除了“刚”“毅”,还需要什么呢?《论语》提到了“木”与“讷”。“木”即朴素,“讷”即寡言。“木”而“讷”,也就是少说话,且不急于争着表露自己。常人皆以为“木讷”者不智,其实,“木讷”就意味着自谦而藏锋,不争无谓的口舌之利,从而将所有精力集中在干实事上啊!既然做到为人质朴又不夸夸其谈,那么自然能够一心一意地扎实做事,就多半能够成功。也就是说,只有做到“木”“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刚”“毅”之力,以至最后成就大业。之前说到的齐国三壮士,如果做到“讷”,就不会口舌相激引来祸患;如果做到“木”,就连好大喜功之心也免了。果真如此,又何以亡呢?至于我,若能“木讷”一点,免于浮躁之气,不逞口舌之快,也不会于“刚毅”之道有亏了。 仁者寡言,但“寡言”不等“不言”。于无关紧要之处,不妨“木讷”而致“刚毅”;但到了原则问题面前,却必须有一说一,言而无忌,以正义为准绳,度量自己言语的高度。“刚毅木讷”毕竟只是“近”于仁,要想彻底成就大仁大义,还需一腔浩然正气。 编者按:俗话说,都做实事少说空话。本问论述的比较到位。编辑 漫天雪 

    2007-12-10 21:19:51 作者:李元骏
    • 0
    • 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