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小说·故事·奇幻

  • 读书人与庙神

    有个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苦读寒窗,生活煞是清贫!这日,他信步走进一间古庙,见到庄严肃穆的神像后,他很虔诚地跪倒礼拜,无意间见到佛像前燃着几盏油灯,读书人心中升起了一个念头:“我眼下苦读寒窗之际,生活拮据,且借取这庙里的灯油一用,助我攻书赶学,它朝功成名就,定当为佛像重塑金身,光大此庙!他想着,瞧得四下无人,走上前去,吹熄了香灯,然后把那罐灯油揣进衣袖里,正欲离开,庙里却响起一浑厚阔大的声音:“来者何人?竟敢偷取我的灯油?”读书人听后心一惊,四下一望,并未见到人影,于是问:“你是谁?怎么说这灯油是你的呢?”那把浑厚的声音变得严厉起来:“我是这里的庙神,这灯油自然是我的。你饱读圣贤之书,盗取他人之物,非但不反省、羞赧,还敢反问这灯油是不是我的?”此言一出,读书人满面通红,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检,故诚心说道:“尊敬的庙神,此实乃我之过也,谢谢你的指责,日后我必定洁身自爱,不贪图他人之物!”读书人正自忏悔,忽然,一阵杂沓的脚步声传来,读书人回头看时,已有三个彪形大汉走进庙中,他们张望一番,竟动手去搬庙里那些值钱的东西,不一阵,庙里被糟蹋得不堪入目,那三个彪形大汉将那些值钱的物品搬上马车,扬长而去。读书人亲睹此幕,希望法力无边的庙神制止并惩罚那班恶徒,然庙中寂然一片,读书人疑惑不解地问:“庙神呀,我不过是为了前途功名而欲借用庙中一些灯油,你就严厉指责我,而那三人行为恶劣,视公众财物为己有,横行霸道,你为何不理不睬呢?”听到庙神慢条斯理道:“那班人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我已无力点化他们,只能任他们自尝恶果;而你不同,虽有瑕疵,但整体还是好的,有改过为善的价值,你的这些缺点人家还是很乐意为你纠正,让你步入正途。就如一匹白布有了污点,但因污点未深,只要及时清洗,就能恢复纯净!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点没人告知教导!你应该为自己庆幸才是呀!”(写于2009年3月14日)作者:关显均(笔名:深宵孤客)地址: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大生活区B11#307邮编:510006

    2009-04-02 16:37:27 作者:深宵孤客 9584 0

  • 勇气的馈赠

    有个叫崔志的年轻人去一家著名的大公司应聘,经过激烈的初试、笔试,他以出色的表现获得最终的复试资格,而进入此范围的只有他和另外两名竞争者。要击败这两名强大的竞争对手,赢得这个职位,实非易事!最后的复试由公司的老总亲自出马,他让这三名选手各自深入理解一下公司,准备以会议交谈的方式对三人进行考核,由老总一锤定音,决定这三人的去留。三个人斗志昂然地准备了一番后,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公司老总的办公室,准备一展身手,脱颖而出!三人见老总未到,找了个话题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一边默默梳理自己待会的发言思路,一边焦急地等待老总的到来。过了一会,老总笑容可掬地出现在办公室,三名应聘者望着老总深沉的目光,想着他操着生杀大权,均感一阵逼人的寒气透过脊背。老总落座后,先说了些“欢迎到来”等客套话后,便吩咐几人自由发言,畅谈公司。这几人虽首次应聘,但心理素质良好,且准备充分,故发言时紧慢有度、谈笑风生,办公室的气氛亦庄亦谐,老总听着他们高谈阔论,甚感满意,脸上现出慈祥的笑容,谈至酣处,老总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包香烟,崔志的那两名竞争对手见状,停止了发言,一个躬身上前要给老总打火点烟、一个给他递去烟灰缸。而崔志并未动身,只说了一句令人震惊的话:“老总,办公室门口处帖着严禁吸烟的告示,你应该做个好榜样!”崔志的这一句话似乎让会议谈话的气氛紧张了起来,更让那两名竞争对手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坚信崔志的这种表现只会是自取其败!然而,结果出乎意料,第二日,崔志接到了公司的聘用通知。原来会议时老总吸烟那一细节是他临时想到的,在口才和学识方面,三个应聘者不相伯仲,而崔志在权势面前能直言相劝的那份勇气赢得了老总的心,更赢得了激烈的职场竞争的胜利!(完稿于2009年3月3日)作者:关显均(笔名:深宵孤客)地址: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大生活区B11#307邮编:510006【编者按】这算是一篇小品文吧。短短的文字,深刻的寓意。一夜※天一2009-4-3

    2009-04-02 16:29:30 作者:深宵孤客 9585 0

  • 吝啬鬼被愚弄遇尴尬

    吝啬鬼被愚弄遇尴尬有个出了名的吝啬鬼,有一次,他接到乡亲陆大叔儿子结婚的请柬,上面写着十月初八,请他上家喝喜酒。按照以往的惯例,吝啬鬼提前三天就不吃饭了。因为他觉得送了对方30元情钱,若能吃回30元,那仅仅是够本,若能吃回60元,那就等于成倍的赚。所以他要将肚子饿得空空的,到时尽量多吃多赚。谁知他的这一如意算盘早就被人识破,只不过是人家不愿意揭穿他罢了。可这次却有人提议给他来场恶作剧。几个人商量好后,由一位接客的小伙于初八的早晨通知他,陆家的喜宴因几位远客没到,将婚期推迟两天改为十月十日。已经有三天没吃任何东西的吝啬鬼听后,恨不得一口吃下个大胖子,以解难忍之饥。早饭时,他便狼吞虎咽的在家吃了个大饱。等他吃完饭不久,接客的小伙又来对他讲,陆家的婚宴按原定初八不变,原因是远客已经到了。并请他于当天上午去吃喜酒。吝啬鬼无奈,只好饱着肚子去赴宴。吃饭的时候,尽管他肚子仍很饱,但因怕吃亏,还是拼命地往肚里塞。他想:吃得太饱了虽说是难受一些,但顶一阵回家后,再吐出来喂鸡还是值得的。就这样,直到吃下的东西顶到了喉咙眼,而且还不停地打着饱嗝方肯罢筷。回家的路上,他十分艰难地走着,走着,突然一阵风将他头上的一顶新帽子吹落在地,他几次试着去拾帽子都不成功,因他吃得太饱,实在是弯不下腰!但他又不舍得弃掉这顶刚买不几天的新帽,于是,他只好像踢球一样的往家踢。走几步,踢一下。过路的人见了都觉得奇怪。有位认识他的人便问:“你是吃饱了撑的,还是咋的!怎么将顶新帽扔在地上用脚踢呢?”“我这不是在练习踢足球嘛!”吝啬鬼一边打着饱嗝一边敷衍着说。“你会踢足球?”“这不正在练习嘛!”“哦!对,对,学会踢球了,吃请时更有着数!”认识他的人有意讥讽道。“嗯!不……”吝啬鬼不知是同意他的说法,还是否定他的说法的应道。随后两人都笑了:一个笑的开心舒怀,一个却笑的比哭还难看。

    2009-03-31 21:52:23 作者:陈绪生 9727 0

  • 听写字字错 词句照样通

    听写字字错词句照样通在南方某学校的课堂上,一位刚从河南调来的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听写一首陆游的诗《卧春》,由他朗读。当他用浓厚的山东话一句一字的朗读完后,当场抽查了几位同学的听写记录。其中有位同学的记录除了字音相似外,几乎没有一个字听写对,但词句照样通顺。看了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为便于好看、好读,现将该老师的朗读诗和该同学的听写记录并列抄录如下:老师的朗读诗:同学的听写记录:《卧春》《我蠢》暗梅幽闻花,俺没有文化,卧枝伤恨底,我智商很低,遥闻卧似水,要问我是谁,易透达春绿。一头大蠢驴。岸似绿,俺是驴,岸似透绿,俺是头驴,岸似透黛绿。俺是头呆驴。

    2009-03-31 21:36:09 作者:陈绪生 9861 0

  • 错位的爱情续

    时光荏苒二十载在这流水落花般的二十年里,西子湖畔的许多人事都发生着变化。话说二十年前,白蛇水漫金山寺,无情的大水涌进杭州城,百千房屋被毁,万顷良田被淹。若不是青蛇极力阻止,杭州城早已化为一片泽国。此事触动天庭,观世音娘娘动怒,但念及白蛇对许仙一片真情亦无大恶之心,应白蛇之哀求,贬白蛇为凡人之身,与许仙继续前缘,但永世不得修炼为仙。千年修行毁于一旦。法海斩妖除魔,力行护道,秉承佛家传承,刚正不阿。观音娘娘特赐伏魔袈裟一件,以作护身之宝,日后成为金山寺镇寺之宝。再说青蛇当日跃入滚滚江水之中,以己身修行的凝聚之力,吸取了滚滚而来的江水,而自己也因法力不够,被凝集的江水困于西子湖底。观音娘娘视而不见,腾云驾雾而去之时却有回眸一笑。曲院风荷“涧户云飞浸碧峰,鹭朋莺友宿林丛。朱栏牵梦入幽境,波润青盘花馥浓。”盛夏时节,清风徐来,西子湖畔荷香四溢。赏荷游玩之人甚众。忽而,天色骤变,黑云压顶,倾盆大雨随之而来。游人四处奔窜。只见一女子,一袭青衣,裙摆飘逸,奔跑中尽显娇媚。眼看着衣衫即将淋湿,青衣女子烦不可耐,刚一抬头,却是喜出望外:“紫竹伞铺”,急忙冲了进去。一边打理着不整的衣衫,一边审视着伞铺的布置。伞铺的正堂中央挂着一把精致却略显陈旧的紫竹伞,一进伞铺就可以看到。正堂的两侧整齐地摆放着许多把精巧别致的紫竹伞,式样和中央挂着的那把差不多,但都很新,没有那么陈旧。“请问小姐是要买伞吗?”青衣女子转身,看到从伞铺的侧面走出一位年轻的公子,俊俏的脸庞,还有满身洋溢的书生气。青衣女子看得有点呆,一时竟忘了答话。公子再问了一遍,青衣女子方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回答道:“出来赏荷,忘了带伞,碰巧来到了公子的伞铺。”“如此巧合,实乃缘分。不知小姐看上了哪一把呢?在下免费赠予小姐。”青衣女子心中暗喜,仔细地看看了四周的紫竹伞,目光刚落在中央挂着的那把伞上,又听见公子说道:“除了中堂的那把伞,小姐尽请随便挑。”青衣女子无奈,也不忍心强人所难,只得在两侧挑了一把木料精良、做工精细的紫竹伞。撑伞出门时,青衣女子谢过公子的送伞,满心欢喜又满心好奇。“那把紫竹伞里一定有故事!”青衣女子断言。日后的紫竹伞铺里,隔三差五会出现一个青衣女子的身影,总在挑伞,却从来不买。一位俊俏的公子,一个如花的小姐,一间典雅的伞铺。俊俏的公子叫许仕林,宝芝堂许仙和白素贞的儿子。饱读诗书,却无心仕途,独独钟情于紫竹伞。三年前不顾父母反对,在西子湖畔开了这家“紫竹伞铺”。如花的小姐名叫沈青青,江南织造沈石的闺女。其母万氏,系杭州丝绸大户万三之女。其名青青,乃沈石所起。孰知两人姻缘已注定。平湖秋月西子湖畔的秋风有些萧杀,但依然有着熟悉的味道。脚下还是历尽沧桑的青石板,眼前还是宁静的西子湖,还有湖畔日益繁茂的紫竹林。小青漫步于西子湖畔,历历在目的景象,总会生出些许物是人非的伤感。这个二十年好长,二十年的湖底生活,二十年的全新蜕变。小青仿佛明白了观音娘娘视而不见后的回眸一笑。这二十年是青蛇修行五百年期满的最后二十年。通向成精抑或成仙之路,也在此二十年。湖底的压抑,其实也是力行的积蓄。索性青蛇完成了积蓄,终于获得了为人的血肉之身,一如从前的白蛇。走走停停,驻足观望,湖水如镜,明月高悬。二十年前,小青于此漫步,漫无目的,却走进了一段似乎与己无关的尘世情缘中;而今,再次漫步于此,小青记得自己应该是在追寻什么,但模糊的记忆让她无所适从。小青的脑海中忽而闪过一个男人的脸庞,俊俏而模糊。这个脸庞似乎在脑海里悬荡了好多年,或许会有五百年。湖上悠然一扁舟,月下闲散有人愁。迎头看到一间伞铺。紫竹伞铺,小青感到很亲切。一进门,就看到了悬挂在中堂的紫竹伞。小青一眼就认出了那把伞,那是姐姐送给她的唯一一件礼物,二十年前很是无奈地送给了一个俏皮的小男孩。环顾四周,似乎都是一模一样的紫竹伞,只是色泽鲜艳。小青充满了好奇,余光中瞥见有人正注视着自己。转头一看,好生俊俏的男子!小青猛然想起了沈石,那个曾经决意要娶自己而又决意放弃的俊俏男子。他还好吗?待回过神来,小青发现男子还是凝神屏息地注视着自己。小青看了看那把悬挂的紫竹伞,又看了看眼前这个呆如木鸡的俊俏男子,好生奇怪。突然间,男子走上前来,一把抱住了青蛇。青蛇想要挣脱,却发觉身体似乎已经不听指唤了。青蛇第一次感触到人间男子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与博大。“你还记得那把紫竹伞吗?我等了二十年,终于等到你了!”听到这话,青蛇先是一愣,继而想起了二十年前的那一幕。青蛇竟然有些感动,这是她从未有过的。青蛇搂紧了这个为了一个无心的承诺而等待她二十年的人间男子。“姐姐和许仙还好吗?”青蛇暗问自己。青蛇临走的时候,许仕林取下了那把紫竹伞,交与了青蛇。许仕林说:“这就算做我俩的定情信物。”青蛇犹豫了一下,还是欣然接受。两人约定,杭州城下第一场大雪时,在此相见。青蛇转身而去的那一瞬,脑海中又闪过那个男子模糊而俊俏的脸庞。他或许就是眼前的这个男子。次日,沈青青来到紫竹伞铺,一进门就发现少了那把悬挂的紫竹伞。许仕林问而不答。沈青青只得作罢,自言自语道:“少了就少了。少点烦心的事。”冬至残雪这年冬天,天气奇寒。冬至这天,杭州城飘起了鹅毛大雪。傍晚过后,本该宁静的杭州城却异常热闹。许府向沈府提亲了!许仙和白素贞打头,家丁抬着聘礼,浩浩汤汤地向沈府进发。沈石和万氏在府前亲自迎接。沈石拍着许仙的肩膀说:“亲家啊,这一天以等就是十六年了啊!”“是啊是啊。”许仙笑答。十六年前,万氏怀胎五月,忽感身体不适,各方名医无策。久闻杭州城宝芝堂许大夫医术精湛,沈石遂带万氏登门看病。许大夫为万氏把脉,暑热多汗,脉稍衰,知是虚寒侵体,动了胎气。遂以灵芝太岁入药,不久万氏痊愈。沈石感激不尽。见许仙之子许仕林机警灵气、识书善文,故与许仙商议,若日后万氏所生为女,便许配给许仕林。许仙欣然应许。一段姻缘由此而定,只是孩子们尚不知晓。沈青青于闺房中听得父亲与许大夫的一席话,心中窃喜。原来自己与紫竹伞铺那小子已有注定之姻缘。难怪当日他说两人有缘!今日的紫竹伞铺与往日很不相同。大雪纷飞之后的半个时辰,一位青衣女子悄然而入。还是晌午,就关了店门,却不见那女子出来。青蛇的如约而至,让许仕林倍感高兴。而见到萦绕于脑际的俊俏许郎,青蛇亦是欣慰。两人相对而坐,眉目传情,在寒冷的冬日依然觉着春光的荡漾。许仕林凝视着小青,讲述着这二十年来对她的思念。迫读诗书不思途,一心夙愿只为竹。入夜,紫竹伞铺依然店门紧闭。屋外寒风呼啸,大雪纷飞。青蛇一边听着许仕林的讲述,一边审视着他那俊俏的脸庞。他是我要找的那个男子吗?青蛇在心里问着自己。许仕林起身倒茶之时,青蛇突然上前抱住了他。抱住这个男人温暖的胸膛,也抱住自己漂浮了好多年的心。春光无尽,春宵一刻。青蛇终于明白了姐姐曾经宣扬的人间情爱。搂着熟睡的许仕林,青蛇脑海中又出现了好多幻象,有俊俏的沈石,有姐夫许仙,有四十年前西子湖上那个执意的小男孩,还有金山寺上可怜的姐姐和可恶的法海。青蛇分明听到了屋外的阵阵雷声。可沈府依旧灯火通明。西湖断桥大雪初霁,伫立断桥举目四望,但见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动人心魄。断桥之上,是黑压压的人群。法海身披伏魔袈裟,左手持禅杖,右手拿金钵。白须飘飘,一身正气。与之对立而站的是相互依偎的青蛇和许仕林。稍远处,是许仙和白素贞,沈石、万氏还有沈青青。再远处,是杭州城万千的百姓。“大胆妖孽,不知悔改。竟来蛊惑人间男子!”法海义正词严。“法海,是你不近人情。当日为难我姐姐,今日连我也不放过!”青蛇无奈。“法师,我是真心喜欢小青的。无论她是人是妖!”许仕林决然道。“仕林,别傻啊!她是妖,是蛇妖啊!”说话的竟然是白素贞。她现在只是白素贞,她忘了自己曾经是白蛇。当日观音娘娘以玉瓶之水,化为孟婆汤,给二十年前金山寺之众凡人喝下,抹去了那段鲜明的记忆。青蛇望着陌生的姐姐,那个陪伴了她快五百年的女子。青蛇又看到了许仙,姐夫,那个比二十年前更加颤颤巍巍的男子。她突然记起了四十年前西子湖上的那一幕,那个执意向她索要《小烈女图》为凭证,发誓要娶自己为妻的孩子。脑子里闪过二十年前姐夫看自己的眼神,那样的痴怨。难道是许仙?青蛇痛苦地摇着头。“法师,收了蛇妖,收了蛇妖......”青蛇听着这些无比熟悉的重复,又看了白素贞一眼。她不再是懂得叫着小青的姐姐了。法海和青蛇的打斗异常激烈。青蛇几乎没有了杂念。在这似断未断的断桥上,已经没有一个知道自己曾经被唤作“小青”。青蛇无意瞥见了远处的沈石,这个中年男人已经略显老态,但脸庞依然俊俏。“五百年来的幻影会是沈石吗?”青蛇暗想。而他正以一种无比生疏的眼神在看着自己,这个蛇妖。法海见金钵和禅杖无法收服青蛇,于是便动用了当年普度众生的观世音娘娘赐予的伏魔袈裟。袈裟一出,金光四溢。在袈裟如恶狼般扑向青蛇时,青蛇开始有了一种绝望,几乎有些彻头彻尾的绝望。伏魔袈裟死死地困住了青蛇,佛门金光正在吞噬着一条虔诚修行五百年却执意寻缘红尘的小蛇。在五百年妖途尘世的游荡即将远去的时候,青蛇的脑海中一一闪现着这些年来清晰抑或模糊的过往:不知名的小童,繁茂的紫竹林,飘逸的姐姐,执意的许仙,俊俏的沈石,回眸一笑的观音娘娘,可恶的法海,还有眼前这个即将看着自己死去而伤心流泪的许郎。是你吗,许郎?断桥不断寸肠断,孽妖不孽何人孽?金光消逝,西子湖依旧平静如水。苏堤春晓“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鸟。何处黄鹂破暝烟,一声啼过苏堤晓。”寒冬一过,苏堤两岸艳桃灼灼、杨柳依依、鸟语花香,一幅春来万物生的美妙图景。一小童上学路上,途径西子湖畔的紫竹林,见一条小青蛇已经奄奄一息。心生怜悯,便小心抱起,带入私塾,放于书桌之中。每日精心饲养,小青蛇很快便得恢复。孰料小青蛇日益长大,小小书桌已经容不了其庞大的身躯。一不留神被私塾先生发现,喝令小童丢掉小蛇。小童无奈,只得放还小青蛇于紫竹林中。小童转身的那一瞬,小青蛇依稀记住了那张稚嫩而俊俏的脸庞,心里暗自发誓:五百年后我定会报答你的恩情。两年后,小童因心怀慈悲,悟性超凡被金山寺住持道心法师相中,遂入佛门,法号:法海。【编者按】现代版的青蛇传,文采不错,故事情节也还可以。只是梳理得不够顺畅,总感觉缺些什么。继续加油!一夜※天一2009-4-1【编者按】白素贞与许仙,干脆利落的一条爱情线;小青的情却被迫不断地移动,先是被许仙爱上却不得,后又被许仙的儿子许仕林爱上,终也有遗憾。许仙、沈石、许仕林……终了,发现一切的一切源自小青爱上少年法海,然后不断寻找的人竟是法海,而小青又怎会想到这些呢?文笔不错,只是感觉续集不如原集。编辑:如果·爱2009年4月1日

    2009-03-31 13:16:19 作者:倪问 9580 0

  • 追求与成功

    1她叫阳光,这是她的笔名,她的人生格言是:那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幸福,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温暖.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名,知道她真名的人都知道她只是个平凡的女孩,然而,她却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她是个作者,拥有有很多忠实的读者,她的文字感情真挚而细腻,每个故事都催人泪下,她的每本书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每个结局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写作是她的职业,然而写作并不是她是事业,写作只是她支起事业的一个职业而已.有一天,她收到一封"爱心接力,传遍中国"的邮件,打开邮件,她看到了一张张令她震惊的照片,里面里面描写了大山深处那些贫困孩子们的艰难生活和学习,他们没有教学楼,只有破旧的泥土房,冬天,他们没有御寒的衣服和保暖的鞋子,他们没有足够的教科书,甚至没有足够的练习本,他们没有......看到那些孩真实的照片和孩子们的艰难写照,她感到很心痛,每一张照片就像一个巨大的问号在敲打她的心门,当人们日夜追求城市化生活的今天,有些人正渐渐被我们遗忘,当人们越来越富有的时候,有些人还一无所有,他们连基本的生活学习都没有保障.从那天起,她为自己取了个笔名---阳光.有些地方阳光照不到,但是只要有人,爱心的阳光是可以照得到的.从那天起,她开始挨家挨户去购买别人不要的衣物,鞋子,书,本子,笔,玩具等等一切孩子们需要的东西.然后打包邮寄给全国各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她想,我应该为那些可怜的孩子做点什么.从此,她把帮助孩子们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一项事业.2他叫志强,这是他的真名,他是一家公司的普通业务员,他的人生格言是:永恒的追究,不变的信心,坚持就是胜利.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知道他名字的人都知道他只是个普通的人,然而,他不想做个普通的业务员,他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想让所有人都去买他的保险,他想有一天成为一个富裕的人.保险是他的职业,保险也是他的事业.他和这个城市中的打工一族一样,他不想永远做个穷人,他想有一天娶一个漂亮的女人,他是个热血的青年,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他没有钱,没有钱做什么都是空想.他希望自己能找到赚钱的捷径.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报道:保险推销成为当今最赚钱的行业.读完那则报道后,他了解到一个成功的保险推销员每月可拿到丰厚的利润,卖出去的保险越多,获得的利润就越多.从那天起,他成了某保险公司的一名业务员.一切从零做起,永恒的追求,不变的信心,相信有一天自己会取得成功.他开始挨家挨户去向别人推销自己的保险产品.他想,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推销员,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富裕的城市人.从此,保险推销成了他一生事业.3同一个城市,两个不同的人,同一个城市,两个不同的目的和事业.他们穿梭在城市的每一栋居民楼里.白天,她做自己的事业,晚上,她做自己的职业.她有一个打算,用一年的时间走遍这个城市的每一栋居民楼.她开始了漫长的旅行.每天行走在大街小巷,出没在每一栋民房里.为孩子们收购各种旧图书,画册以及所有孩子们需要的东西,别人丢弃不要的旧衣裤和鞋子,她知道大山里的孩子们最难熬的是冬天,所以她更多收购的是那些保暖的衣裤和鞋子.她想,其实每个人都是有爱心的,我只是把自己的爱心放大成一项事业,我有这个能力去帮助他们,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虽然不能改变那些孩子的命运,但是我可以在他们的人生路上撒下一片阳光,让他们感到温暖,也许这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4同一个城市,两个不同的人,同一个城市,两个不同的目的和事业.他们穿梭在城市的每一栋居民楼里.白天,他做着自己的职业,晚上,他也做着自己的职业.他有一个计划:用一年的时间走遍这个城市的每一栋居民楼.他开始了漫长的旅行.当没一次去敲响房门的时候,他心中有一个信念:我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保险人人都需要,只有别人获得了自己卖出的保险才能成就自己的梦想,当每一次他被别人赶出来或是被拒在门外的时候,他不灰心,也不气馁,他深深地知道,做推销的没有一个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所以他依旧坚持,一如既往地向每个人推销他的产品.他相信,总有一天别人会买他的保险.他想,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恒心的,只是很多人坚持的时间不同,我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经过漫长的磨砺和学习才取得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起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这样想,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的追求.5她把所有的稿酬都花在了为孩子们购买生活和学习用品上,她不知道花去了多少钱,她只知道,邮寄出一包东西孩子们就会获得更多的温暖,也许收到那些衣物后这个冬天他们就不会感到寒冷了.她想象着孩子们打开包裹后绽开的笑颜是那么美好.不久,她收到了全国各地孩子们邮寄来的礼物,有孩子们一张张笑颜绽开的照片,有孩子们亲手画的春天景象,画里有大山,大山的那边有一个太阳,大山的这边有广阔的田野,收到孩子们的礼物她就像劳动后收获了果实一般,这更坚固了今后她将为孩子们做出更多的决心.他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了自己的事业上,他不知道花去了多少钱,走了多少路,他只知道现在的一切都不可能付诸东流,他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获得成功,今天付出的每一分今后将会成倍的偿还回来.他依旧像往常一样在大街上向别人兜售自己的产品,依旧进出于每一栋民房,依旧被别人赶出房门或拒绝.不久,他卖出了自己的第一份保险,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虽然利润不是很多,但从那为数不多的果实中,他看到了希望和成就,这无疑是对他的鼓励和肯定.从此,他更坚固了今后献身保险事业的决心.6她依旧挨家挨户去购买那些孩子们最需要的东西,他依旧挨家挨户去推销人人都需要的保险.她从东到西,他从西到东,有一天,他们相遇在同一栋居民楼里,他们同时去敲一家主人的房门,但是他们都被拒在了门外.主人没有孩子,所有没有她想要的东西出卖;主人没有孩子,所有他们不需要他的保险.她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他也不知道她是做什么的,她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我是卖东西的,他问她是做什么的,她说我是买东西的.然后,他们各自离去,没有说再见,她去了另一个主人的家里,他敲响了另一个主人的房门.后来,他们果然也没有再见.当她走完这个城市的大楼小楼的时候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她已经累计邮寄出了1000公斤的东西,她也越来越多的收到全国各地大山里孩子们寄来的礼物.当他走完这个城市大楼小楼的时候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那时他已经升职为业务总监,他也越来越多的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第二年评选最有影响力人物的时候,他和她都被评为城市十大风云人物,那时,他已成为保险行业中的一名精英人物,而她,她已成为全国著名作家,越来越多的人们知道了有个叫阳光的美女作家.然而,所有人只知道她是个著名的作家.当她翻开评选报告的时候,她看到了当初遇到的那个男孩子,她才知道他是个卖保险的,她想,他是个成功的人.当他翻开评选报告的时候,他看到了当初遇到的那个女孩子,才知道她是个著名的作家,他想,她是个成功的人,只是他一直都想不明白,那天她买的到底是什么.

    2009-03-31 11:10:39 作者:望远 957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