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评论·奇章
调研扶贫心得体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学校的组织下,我和同学一起参加了县乡下的贫困乡村,在村委的介绍下,我和同学们站在不同的视角,带着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向村支书等前辈们讨教基层扶贫的实践工作技巧。当问及如何解决当地流动人口的权益保护时,村支书们道出了实践工作的无奈。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工作不定、担心追究、对扶贫工作了解不清等原因,他们往往都不说出具体情况或者直接拒绝上报自己的外出务工情况。这一方面阻碍了劳动力外出调查表的填写,给村干部的扶贫档案建设工作带来了麻烦,另一方面,当外出人员的劳工权益受到侵害时,又因为缺少相关信息资料的证明而致使劳工合同无法生效,使得原本已经贫困不堪的家庭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失去资金支持,雪上加霜。此问题反映出了部分村民对于村干部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戒备心理,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对子女安全的保护。受限于文化层次低等因素的影响,村民们害怕如果如实汇报子女的去向会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便采用模棱两可的答案来应对档案的建立,给基层工作建设带来了阻碍。在过去的两年里,山塘村共帮助123户村民彻底地摆脱了贫困,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其扶贫成绩之显著,令人敬佩!然而,做事容易,结事难。山塘村今年的奋斗目标是帮助余下的45户贫困户实现全面脱贫,而这余下的45户贫困户恰恰皆是关键性的硬骨头。如何去啃硬骨头,如何在三个扶贫层次的基础下完成好扶贫的收尾工作,在这个七月的上旬,我们实践队伍赴市里的山塘村进行实地问卷调研,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走进村户,与他们亲切的交谈.第一户农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户人家的老人,爷爷已经90多岁了,但他的体质丝毫不逊我们这些人,除了耳朵有点背之外,他稳健的步伐让我们难以想象,在我们眼前的竟是将近百岁的高龄老人。老人的健康离不开政府的财政补贴,对于这些高龄老人来说,每个月的200元的政府补助,无疑是对他们精神以及物质上最大的支持!而在接下来的几户人家,我们了解到的不单单是金钱上的支持,还有其他的扶助。脱贫的实现,光靠金钱的给予是行不通的,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传授别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别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这在扶贫的道路上,同样是条真理。国家政府要做的不是一味的发放津贴,而是要在本质上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需要的往往不是一时短暂的安逸,而是长远的脱贫。对于那些贫困户来说,掌握一项赚更多钱的本领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未来走向。既然大家都是有劳动力的社会公民,何不通过自己的劳动摆脱目前的窘迫?这样于己有利于本人社会价值乃至人生价值的实现,于社会然而,正如老师所说的,有些人就喜欢享受安逸的生活方式。那些人虽然贫困,但依仗着政府的每月财政补贴,竟过上了好吃懒做的生活,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有着劳动的能力却吝啬着不肯显露,吃着国家的却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对于这些人来说,国家应当实施相应的政策。对他们的扶贫办法可以多样化,而不仅是一味的施舍。例如可以给他们提供劳动的机会,在他们劳动之后,给予他们对应的物质奖励。我们都知道,罪犯在监狱中尚且劳动,更何况这些有着劳动能力的人?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三下乡的进程在不知不觉中已然过半,其中的滋味我们无法言说,因为太多,所以难说!今天,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时代的孩子来说,那内心的震撼是难以表达的。我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他们呢?我们肆意挥霍金钱的时候,而他们呢?强烈的反差让人感到羞愧,而这又确实是铁铮铮的事实。过去怎样,我们无法挽回,未来如何,我们无法预料,但现在如何,我们能够创造!实践,还在进行着!
2020-08-07 16:00:23 作者:岭南师范学院“系梦乡行”调研社会实践队小赖 9747 0
调研扶贫感想 岭师学子开展“三下乡”
扶贫工作就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问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开展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离不开党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做好扶贫工作,最需要走群众路线,最应持之以恒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一是加强动态管理。广大农村基层,是扶贫工作的基础,扶贫档案的管理,科学的统计,精准的识别。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管理的具体体现。所以,有一个好的统计管理体系,是我们扶贫攻坚的重要资料。二是加强扶贫工作队员的管理。现目前,扶贫工作开展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驻村工作队员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农村缺少的是发展的意识和路径,农村不是没有好的东西,可是因为缺少对外沟通的桥梁,导致越来越落后,所以,仅有加强对扶贫工作队员的动态管理,让他们发挥出桥梁作用,那么扶贫才能更成功。三是加强督促贫困户动起来。经过近几年的扶贫,各项优惠政策涌入基层农村,农户受益颇丰,但也产生了负面性,贫困户越来越懒了,针对此类问题,我们仅有加强排查,加强督促,让贫困户动起来,真正做到贫困户有事可干,“逼”着他们干,最终实现自我也能干,这样我们才能把扶贫做好,做成功。四是让主体贫困对象动起来,做得再好的工作,如果贫困户不参与,不行动,都只能成为表面现象,仅有让贫困户参与进来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关于扶贫我们是牵线人,主体是贫困主体,让他们真的参与了,动起来了,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2020-08-07 15:59:17 作者:岭南师范学院“系梦乡行”调研社会实践队小赖 9740 0
探索“海陆丰戏剧+互联网”的发展之路
探索“海陆丰戏剧+互联网”的发展之路摘要:海陆丰戏剧历史由来已久,戏剧种类丰富、唱腔优美,是被国务院认定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戏剧渐渐没落,部分稀有剧种更是面临消亡的困境,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利用互联网为护理费戏剧尤其是那些面临消亡的珍稀剧种注入新的生命力呢?关键词:传承,融合,发展汕尾市早在明代还是一个只有几万人口的海丰县建制时,就有外省流入的好几个剧种,主要代表是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和皮影戏,并在这块陌生的土地扎根生存下来,成为岭南地区独特的“海陆丰戏”,也被国务院认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许多戏种已从“稀有”变为“珍稀”,如何能让海陆丰戏剧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传承呢?一、利用“互联网+”保护珍稀剧种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和现代消费文化冲击,传统的戏曲艺术,尤其是古老的稀有剧种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稀有剧种更是濒临灭亡的困境,如正字戏、西秦戏这样的稀有剧种,正在默默地收敛起过去的辉煌,甚至面临消亡。随着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可以借助强大的网络功能,可让具有权威性的各地方政府机构利用网络宣传保护传统戏剧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对传统戏剧的保护意识。二、探寻传承方式的多样性传统戏剧特别是稀有剧种,承载着一个地方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依托网络科技,利用媒体技术和应用平台,将有传承价值的传统戏剧放到网络上,通过推动戏曲艺术创作、支持戏曲演出、优化戏曲创作生产条件、健全戏曲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加强戏曲普及教育等措施来更好地传承传统戏剧三、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助发展对传统戏剧文化进行推广同时,要结合当下社会发展进行创新,以现代技术、形式表现传统戏剧文化,使这些历史传承更贴近人民生活,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对海陆丰戏剧来说,戏剧种类多样,音乐优美且曲调丰富,这是它的优势,我们可以在如今的流行音乐中加入传统海陆丰戏剧的唱腔,使传统戏剧能与现代音乐相融合做到“融古贯今”,促进海陆丰戏剧的发展。(注:以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作者:王倩免责声明:部分资源来源网络,有涉及侵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进行协商调整。
2020-08-07 14:04:53 作者:王倩 9846 0
琐谈海陆丰戏剧
琐谈海陆丰戏剧摘要:海陆丰(汕尾海丰县与陆丰县的统称)钟灵毓秀,区区之域,至今保持着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竹马戏、皮影戏等好几个剧种,可谓奇迹。那么今天就让小编来带你了解一下我们的传统戏剧文化吧!关键词:海陆丰戏剧,戏剧历史渊源早在明代还是一个只有几万人口的海丰县建制时,就有外省流入的好几个剧种,主要代表是: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和皮影戏,并在这块陌生的土地扎根生存下来,成为岭南地区独特的“海陆丰戏”。正字戏早期为南戏一支。嘉靖以后戏台建筑成群,万历年间在碣石玄武山元山寺前修建戏台专演正字戏。乾隆四十二年创建后持续活动至1960年。清朝中叶,正字戏在潮州一带演出甚为活跃,光绪三十二年陆丰碣石玄武山祖庙重光,除聘请常于该处演出的正字戏班演出,正字戏班远涉重洋到东南亚演出。清末民初,正字戏渐次退出潮州府地区,偏处海丰、陆丰两县演出提纲戏维持民国以后,正字戏已不如前期昌盛,虽以锣鼓喧阗、弓马武术的提纲戏为号召,午夜串演潮音戏吸引观众,但已不能保持当年盛况。民国三十二年,发生大饥荒,许多艺人不幸饿死,有的改行他业,正字戏濒临绝境。建国后,正字戏在当地人民政府扶持下恢复了专业剧西秦戏传人海陆丰,说明代万历年间,陕西陇右有位刘天虞,到广州做官带西秦腔班子,在海陆丰扎根与海陆丰民间艺术和语言结合,逐渐游离于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现在的西秦戏。西秦戏植根海陆丰之后,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在清代嘉庆年间,海陆丰竟拥有40多个西秦戏班,流行地区从原来的粤东、台北,扩大到广州、东南亚等地。西秦戏在流传过程中,迎合群众做社戏和喜庆戏时崇尚热闹的要求,因而给西秦戏开拓了一条发展和繁荣之路。皮影戏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其他戏剧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戏班仍活跃在周边乡镇。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演出区域不断扩大,不但到过粤北地区的各市、县及广州等地,还在福建几个市、县留下足迹,1975年之后,多次赴京参加及演出,所演剧目如《广东陆丰市皮影是一种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作者:苗媛源免责声明:部分资源来源网络,有涉及侵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进行协商调整。
2020-08-07 14:02:05 作者:苗媛源 9676 0
海陆丰戏剧的艺术特色
海陆丰戏剧的艺术特色摘要位于广东东南部沿海地带的汕尾市,这里素有“中国戏剧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早在明代还是一个只有几万人口的海丰县建制时,就有外省流入的好几个剧种,它们在这块陌生的土地扎根生存下来,成为岭南地区独特的“海陆丰戏”。题记我国戏剧的种类有很多,但要说种类最丰富的,那非海陆丰的戏曲莫属,不仅唱腔优美而且曲调丰富,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惜剧种代表。其中有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竹马戏、皮影戏等好几个剧种。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他们的特点吧。一.正字戏正字戏表演风格古朴,气魄宏大,特别擅演连台本戏。文戏的唱腔保留着古老的面貌,以曲牌体的正音曲、唱牌子为主,杂以乱弹、小调等。正音曲以奚琴领奏,大锣、大鼓伴奏,唱牌子以笛子、大小唢呐伴奏。正音曲中有很多曲牌直接继承了弋阳、青阳古腔,滚唱运用得较为普遍。二.白字戏白字戏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拉腔调式,叫“嗳咿嗳”。曲白用海陆丰方言,特别为当地农民所喜爱。音乐优美,具有联曲、滚唱、民歌、一唱众和的特点。剧目擅长演儿女情,表演程式严而不僵,载歌载舞,富有生活气息。短打用南派武功,舞台美术简朴,便于流动。三.西秦戏西秦戏多唱念并重。西皮曲调粗犷激昂,适宜表达火爆炽烈、激动紧张等情绪,是西秦戏“三十六本头”的主要唱腔。二黄曲调雄浑婉转,旋律起伏较大,节奏变化较多。二黄的反线,称为“阴调曲”,常用于表达悲凉、哀怨的情绪。其旋律风格独特,是女角常用的唱腔。四.竹马戏竹马戏包括民歌小调、南曲和外来唱腔三个部分。民歌小调以歌仔和闽南民间小调为主,吸收部分外地民歌小调,旋律朴素流畅,节奏明快。唱词多为七字句,用漳浦方言演唱。南曲曲调古朴、节拍缓慢、旋律细腻缠绵、行腔委婉,字少腔多,用泉州方言演唱。外来唱腔主要是吹腔和皮簧腔,旋律遒劲,基本保持原貌,用“蓝青官话”演唱。五.皮影戏皮影戏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后记汕尾市作为海陆丰戏剧的发源地,一直有着悠久浓厚的历史。每个戏种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戏种不仅是当地的文化象征,更是代表了当地人民民间生活的生动艺术写照,反映出了我国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作者:杨洸免责声明:部分资源来源网络,有涉及侵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进行协商调整。
2020-08-07 13:59:23 作者:杨洸 9822 0
海陆丰传统戏剧的局限及发展
海陆丰传统戏剧的局限及发展谈到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文化,那无疑是我国的戏剧文化,我国的戏剧文化是中华两千多年历史中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而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有“中国戏剧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他的名字叫做海陆丰。海陆丰位于广东东南部沿海地带的汕尾市,早在明代还是一个只有几万人口的海丰县建制时,就有外省流入的好几个剧种,主要代表是: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和皮影戏,并在这块陌生的土地扎根生存下来,成为岭南地区独特的“海陆丰戏”。在这个科技时代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的只有,电影、电视、等影视作品,传统戏剧已经逐渐淡出了年轻人们的视野,逐渐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只有深入了解传统戏剧文化,发现其优缺点让其焕发出新的色彩,才能让传统戏剧文化重新回到年轻人们的视野。首先在题材的选择上,海陆丰戏剧主要讲述我国古代神话、人物传记等题材相对局限,电影行业则更多的是偏向于年轻人喜爱的类型,题材上的限制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偏向于电影产业,戏剧在题材的选择上可以充分借鉴电影类型片的分类模式,最大化的扩展观众,使其不再面向老年人,能够更大面积的覆盖观众群体。科学的分析观众的需求,树立“以观众为核心”的发展观念。其次产业链的完善,电影作为产业化最发达的艺术模式,其销售渠道早已突破电影院的局限,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分销渠道,这一点是非常值得传统剧发展借鉴的。电影产业实行的“联盟院线制”模式,这种模式在传统戏剧的借鉴下能够实现剧目定制、集体采购、引入基金等方法,实现集约化经营。既扩大了演出剧目的演出场次和范围,又能够降低演出成本,提高票房收益。在网络传播上,传统戏剧可以不能够在局限传统舞台的演出,寻求网络合作的模式,可以通过网络模式进行在线直播,一个小型的舞台可以同时拥有几十万人的在线量,同时与各种影视软件合作,吸收电视节目的优点,将一次演出制作成为一个网络剧栏目,增加网络点击率。戏剧的传播模式的单一,只能依靠当地居民以及政府的推广。戏剧产业需要整合传播渠道和模式,展现出各种新的尝试,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充分利用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利用,与观众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同时,也可以对自己进行宣传。在这个科技时代传统戏剧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只有寻求发展创新才能使其焕发新生,时代在进步,传统戏剧也应当跟上时代的脚步,顺应时代的发展,重新展现其魅力。作者:张乙廷免责声明:部分资源来源网络,有涉及侵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进行协商调整。
2020-08-07 13:55:09 作者:张乙廷 968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