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杂文·评论·奇章

国学经典,智慧发现

时间:2009-01-17 23:39:55     作者:吉园      浏览:10946   评论:0   

 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孔孟的儒,老庄的道,元祖慧能的禅,还有孔子的兵法,韩非子的法术势,鬼谷子的谋略,黄帝的养生之道……不一而足。古圣先贤的经典著作无一不体现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智慧的载体。他们的思想精髓足以让我们这些后辈望尘而莫及。他们势可亲可敬可爱的前辈。  

提到国学经典对我们人生的启示,不得不提到一位大师:南怀谨老先生。我曾粗略浏览过南老先生许所著的《南怀谨先生侧记》,一开始看就能领略到南老先生的博大,他的著作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叙述,其中内容涉及多方面,包括儒、释道、医卜天文、诗词歌赋,不愧台湾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国学大师”,男老先生也曾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这足以见识到南老先生学问是多么地博大精深。虽然我们大学生接受的是现代教育,南老先生接受的是传统私塾的古诗文教育,但我们日益重视精深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大学生同样要学习国学知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有必要要从小就灌输经典国学知识给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青少年。  

在我看来,国学经典给我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启示是学问和学位不成正比。古语有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不是学问高的人学问就一定高,学位低的人学问就一定低。只要你在某一领域“有专攻”,所学到的就是你的学问。我国桌球小天王丁俊晖是自费成才,为国效力,是最好的例证。众所周知,丁俊晖从偶然接触桌球到成为职业选手,其中他放弃了读书黄金时间,以致后来球技日益纯熟,但拉下了很多功课,唯有在比赛之余恶补功课。丁俊晖在桌球界是“有学问”的,是棒的,但是他的学位很低,这也是得到一些就会失去另一些的道理。  

最近,在全国性掀起一股国学热,具有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意义。一些做生意的人,之所以参加“国学班”是因为中国“国学”能使他们懂得处世之道,“国学”也能帮助他们学到生意上的智慧,可以挣得盆满钵满。一些热衷于国学研究得有志青年参加“国学班”,为的是通过国学帮助他们修身养性,用智慧来赢得尊重。有了国学经典的熏陶,更能在平凡中体现修养,举手投足间也凝聚了文化的韵味。学习国学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而且国学是我们学生的基础学科,是我们有别于西方高等教育的思想教育学科。国学经典给我的另一种启示是人生的智慧——《般若波罗密心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练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籍。它让我了解到心经不同于基督教的概念,心经是涵有解脱痛苦的原理,而基督教是一切会有教世主的理念,它通过教世主来解脱痛苦,也不同于儒家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的,是外在环境引发偶然的恶引起我们要解脱痛苦。痛苦是必然的,痛苦是伴随快乐而产生的,往往有的时候,我们容易忘记快乐,记住痛苦,而人生的大智慧教我们要记住快乐,忘记痛苦,这才是《般若波罗密心经》要阐述的道理。  

我不能说也不敢说我读懂了一些经典的国学,甚至连毛皮我也不敢下这样的定论,我知识对我所读的所认识的国学经典作出一些见解,我没有博大精深的学问甚至连广泛的知识面也谈不上。但我喜欢历史,喜欢国学经典,喜欢国学经典带给我的小启示,大发现。我将会把我的发现用于实际理论的思考,这有助于我走向成功,走向我崭新的人生旅途。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