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国小说学会200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在南昌揭晓。严歌苓的《小姨多鹤》、王安忆的《骄傲的皮匠》、韩少功的《第四十三页》等25部小说上榜。 3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200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评议会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举行。陈骏涛、公仲、李星、夏康达等老一辈资深评论家和吴义勤、江冰、谭湘等当下活跃文坛的优秀中青年评论家,遵循“历史深度、人性内涵、艺术魅力”的标准,经过无记名投票,从初评的150余篇作品中推出25部上榜优秀作品,其中长篇小说5部、中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10部。严歌苓的《小姨多鹤》、王安忆的《骄傲的皮匠》、韩少功的《第四十三页》分别排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组的第一名。 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李星认为这次排行榜有两大亮点:海外华文作家的长篇小说第一次跃上排行榜,且列长篇小说组第一位;首次有超过500万字的长篇小说进入排行榜。孙皓晖的长篇小说《大秦帝国》共6部11卷、504万字,历时16年创作完成,入选长篇小说组第二名。 中国小说学会名誉副会长陈骏涛认为,大胆推出新人是这次排行榜的一大特点。长篇小说上榜作品《陌生人》的作者吴玄,中篇小说上榜作品《郑袖的梨园》的作者阿袁、《国家订单》的作者王十月,短篇小说上榜作品《阿霞》的作者葛亮、《像鞋一样的爱情》的作者方格子等约半数作家都是新人。 由冯骥才任会长的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中国小说排行榜,自2000年以来已连续举行了9届。这一活动有别于官方或商业性质的排行榜,体现了学术眼光和民间情怀,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
据中国作家协会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的消息,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引起人民出版社的关注和重视,日前已与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达成合作意向,拟将“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的最终成果编辑出版,以“中国网络文学十年优秀作品”为总书目,向建国60周年献礼,向人民出版社重建60周年献礼。据悉,“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已经过三轮专家交叉审读,审读组严格执行了该活动评选标准,即:(1)文本价值。是否在叙事语言上有创新和突破?(2)记录价值。是否表达了时代、或时代的某个侧面的情绪、动机或景色?(3)边际学术价值。是否在人性探索上有创新和突破?(4)娱乐价值。是否让你读得情绪高涨?
“没想到一项常规工作竟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湖北省作协创作联络部主任高晓晖说。事情缘起于3月6日湖北省作协对入会细则的修改。修改后的《湖北省作家协会入会条件细则》,明确规定了网络写手申报入会的条件,向网络写手主动发出“英雄帖”。据了解,湖北省作协从体制上肯定网络写手入会资格的举动,在全国尚属首次。作协向网络写手敞开怀抱,成为一些文学网站、门户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部分网友为可能得到的“名分”而格外兴奋,一些人提出了质疑,更有一些网络写手淡然视之,他们认为,“作协会员”这个身份在网络上不怎么管用,读者更看重的是作品质量。一些省市作协表示,可能将湖北作协的规定作为吸纳网络写手的参照。扩军新规为网络写手定出标准按照湖北作协的入会新规,在各大文学网站发表的文学作品中,获奖(网络奖)作品、精华帖或转载帖达30万字,开个人文学博客3年以上,写博字数在50万字以上,或连续担任文学版主3年以上者,均有资格加入省作协。据高晓晖介绍,省作协的入会细则已有10多年没有修改。按照惯例,要想成为省一级作协的会员,必须得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发表超过20万字的作品或者出版两部以上的图书,作品获全国大奖的不受此限,申请之后还得通过作协评委会投票。去年,有人在湖北一家网站发出帖子《网络写手加入作家协会该具备什么条件?》,竟有10多万网友参与讨论,一些网络写手表示想加入作协。这也促使湖北省作协决定修改入会细则,为网络写手定出标准。其实,此前湖北作协已经吸收了不少网络作家入会。高晓晖表示,这些作者的作品都是先在网上发表,然后再出版纸媒作品,严格来说属于“两栖写手”。而这次细则修改,针对的是纯粹的网络写手——只有网络文学作品且没有纸媒作品。“如果是‘两栖写手’,我们倾向按照传统作者来申报。”质疑焦点入会门槛是否偏低只要写得好,不管用“毛笔”还是“键盘”——湖北作协颠覆传统的“扩军新规”,在网上“投下一块石头”。很多人质疑:相对于传统作者的申报条件,网络写手入会的门槛是否偏低?面对这些议论,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说:“平常我们对纸媒写作者入会的条件要求也不高。作协不过是给文学爱好者们提供一个会友的平台。之所以设定一个简单的入会标准,只是‘验明正身’,表明你的确是‘文学爱好者’。我个人认为,无论对什么样的写作者,作协都没必要设高门槛。入会门槛低了,对于社会或作协有什么坏处呢?我是没发现的。既然没什么坏处,放低点又有何妨?”“其实,网络写手申报的门槛并不如大家想象得那样低,可以申报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入会。”高晓晖说,申报之后,还要经过初选,专家评审,最后通过省作协主席团评审才能入会。其间,要对网络写手提交的电子文本作品进行层层把关。网友里藏龙卧虎,他们“最不讲情面”,是不是好作品,挂出来就知道了。“修改细则,重在吸收更多不同类型的会员。”开明心态“作协大门永远向写得好的人敞开”作协终于正式向网络新生代写手打开了大门。武汉作家池莉认为:“湖北省作协的举措是开明的、进步的。对于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来说,作家协会就是一个提高文学兴趣和写作水平的地方,如果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那是大好事,我愿天下人都喜爱文学!”“无论是传统作家还是网络写手,作协大门永远向写得好的人敞开。”方方说。不过,不是所有的网络作者都“买账”。在一些人看来,并不需要用加入作协来证明自己或者作品。方方对此表示理解,“写作从来就是个人的事,入不入会都一样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很正常,也应该尊重。网络写手愿意加入作协,条件够格,我们自然欢迎;无意或不屑成为作协会员,喜欢独来独往,也挺好。一个好作品的诞生,跟作者是不是作协会员没什么关系。”方方说:“我是个好作品主义者。不论用什么形式写作和发表,我只看作品的好与不好。出了好作品,我会很高兴,为文学、为读者而高兴,无论你是不是会员;出了坏作品,我也不会不高兴,因为那是作者个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