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繁荣军旅文学创作,丰富军营文化生活,迎接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华诞,《解放军报》文化部、新华军事频道、《文学报》、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从即日起,联合在全军开展“绿华杯”军旅微型小说征文大奖赛活动。征文要求展现新时期广大官兵的精神风貌,具有浓郁的军营生活气息,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情趣高雅,构思新颖,语言幽默诙谐,轻松好读。字数一般不超过1500字,评比采取专家评选和读者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力求公平、公正、公开。设特等奖1名,奖金8000元;一等奖2名,各奖3000元;二等奖10名,各奖500元;优胜奖100名,各奖苏州绿华工艺品经营部提供的价值200元的礼品一份,以上获奖者均发主办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征文截稿时间为2009年6月30日,9月公布获奖结果。来稿请寄:上海延安中路839号2001室《文学报·微型小说选报》编辑部(请注明军旅微型小说征文字样),邮编:200040电子邮箱:wxxsyc@wxjt.com.cn和wxb@wxjt.com.cn;或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解放军报社文化部,邮编:100832电子信箱:czfk@jfjb.com.cn。来稿将首先择优从2009年1月起在《文学报·微型小说选报》军旅微型小说专栏或专刊和《解放军报》“长征”副刊陆续刊登。
作家湛汝松向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东方校区嫣然文学社(通联:yanranwxs@163.com,主编钟林威:13763353140)主办的《嫣然》惠赐作品《文学与我——致创刊号》。在此,嫣然文学社特向湛汝松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文学与我致《嫣然》创刊号湛汝松 很多文学青年都有过浪漫的作家梦。可是年轻时的我却从来没有过。 家乡增城市新塘镇在东江岸边。我的家就在东江岸边那沙与贝沉积成的土地上。童年时,祖母说,如果有人在东江河边的沙滩上寻找到一百种不同的贝壳,龙王就会助他功成名就,衣食无忧。于是,家境贫困的我常常怀着幻想,到河滩寻贝,希望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十四岁那年夏天,龙王发怒了。东江河水暴涨,洪流淹没了家乡的庄稼,摧毁了乡亲的房屋;家乡成了水的街,水的巷。在学校念初中的我,也被洪流卷到另一条跌宕曲折的江河里——这就是人生的长河。 我人生长河的第一站是教师。那是个艰难而充满漩涡的年代。我在艰难里默默地工作生活,在漩涡里默默地观察沉思,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把在长河里闯荡的感受写下来。逐渐,这些感受变成了小说,变成了散文,并在报刊上发表。于是,我便与文学牵上了手。因为文学的缘故,我人生长河进入了第二站。新塘开始设立文化站时,我便从教师队伍调到文化部门。也因为进了文化部门,我对文学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了。 不久,我人生长河有了第三站、第四站。我先是被调到政府办公室从事行政事务;接着又被调到增城市新成立的工业加工区管委会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工作性质变了,工作岗位变了,但我对文学的兴趣始终不变。因为,我觉得文学既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修炼自己的人格个性,还可以对外交流感情,传播信息,陶冶情操。一篇文章出来,不管别人承认与否,我都会觉得它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价值。 很多人以为我是从事文化工作的;其实,文学创作只是我的业余爱好,就好像别人打牌打麻将一样。既是业余,就不敢挂帆乘风搏击于文坛之沧海,不愿参与充满诱惑的评奖比赛,唯能在江边的浅滩中涉水漫步,以童年玩泥沙的心态,弯腰俯首在泥沙里寻觅被人遗漏的小贝壳,偶尔拾到未见过的异贝奇珍,就如获至宝,开开心心地撰写成文,借报刊博客与大家分享,不断为自己和朋友增添新的乐趣。 青年人爱好文学,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嫣然”文学社的成立,无疑是为青年开辟了一片蔚蓝广阔的文学天空。社刊《嫣然》,就是这片天空下一块培育文学新绿的沃土。虽然文学的路,是一条艰辛而寂寞的路,那怕你是大学毕业出来的文学士,也未必能成为作家。然而,只要你甘心寂寞,默默耕耘,矢志不渝,就能为文学的园圃增绿添彩。如果有以文学为自娱的心态,那创作还能为你增添无穷的乐趣。 “东方路上,携手嫣然”。看见这块沃土上的新苗都长成参天大树,孰不嫣然而笑?这是明天。这是我的希望。 作家简介: 湛汝松,以文学自娱的经济管理工作者。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任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和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现为增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和增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曾在报刊发表过大量文学作品,编辑过地方文学杂志、民间故事集,出版过散文集。
著名诗人林馥娜向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东方校区嫣然文学社(通联:yanranwxs@163.com,主编钟林威:13763353140)主办的《嫣然》惠赐作品《藏头藏尾诗•贺广州电大东方校区十年华诞暨创刊》。在此,嫣然文学社特向林馥娜小姐致以衷心的感谢! 藏头藏尾诗•贺广州电大东方校区十年华诞暨《嫣然》创刊林馥娜东风拂靥李桃嫣,方寸遒扬绩斐然。十载成林勤拓展,年年硕果结新篇。 诗人简介: 林馥娜,曾用笔名林雨。籍贯广东揭阳,现籍广州。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文学创作三级作家。《中西诗歌》编辑。诗歌、散文、评论、小说等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读者》、《作品》、《作家》、《中国诗人》《青年作家》等及各地民刊。诗作收入《中国新诗年鉴》、《中国最佳诗歌》、《女子诗报年鉴》等选本。有散文选用于2005年高考模拟试卷。获《人民文学》诗歌三等奖等多项。著有诗集《沉》、诗合集《导火线》、散文集《轻烟出岫》。
作家龚奎林向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雏鸣文学社(通联:chumingwxs@163.com)主办的《雏鸣》月刊惠赐作品《文学梦想与青春激情》。在此,雏鸣文学社特向龚奎林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 文学梦想与青春激情 ——寄语《雏鸣》的朋友 &龚奎林 我们谁也不能怀疑,当下的世界正在走向消费主义文化控制下的读图时代,这种通过图像叙述的视听语言使我们背弃了文字阅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就放逐了思考和逻辑的意义转换,于是,每一个经验个体的历史在场都走向了片面的空间化。而生活在这种背景中的我或者我们自然不得不回归世俗生活,远离青春、激情和梦想。 然而,有这么一群文学青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聚居在一个刊物旁边嗷嗷而鸣,虽自认是雏鹰,却已开始迎风展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通过自己的诗意想象和魅力语言,与此在的世界进行对话,于是,亲情、友情、人生以及关怀全部纳入到他们温馨的视野之中,在距离的重新组合下勾勒出我思故我在的文学形态,从而在青春的舞步中开始释放出激情的梦想。这是多么纯真的梦想,他们没有过多的世俗想法,只是希望在求知的过程中善待自己睿智的思维,在语言的寻找中获得步入独立思考之门的捷径,在文字的转换中实现心灵的安慰与灵魂的沟通。所以,他们以笔为旗,抒写性灵。 是的,我应该祝贺他们,愿他们在文学的追逐中实现梦想,在青春的飘逸中温暖激情。 (注:原雏鸣文学社社长兼《雏鸣》校刊主编,现任东方文学社主编钟林威13763353140约稿) 作家简介: 龚奎林(1976-),江西新干人,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广东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诗歌创作与文学研究,发表诗文多篇(首)。在《文艺报》、《诗探索》、《当代文坛》、《甘肃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等发表论文和诗歌评论。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于10月25日结束。贾平凹著《秦腔》、迟子建著《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著《湖光山色》、麦家著《暗算》四部长篇小说获此殊荣。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的范围为2003—2006年间发表或出版的长篇小说。为了做好评奖工作,中国作家协会组成了以铁凝为主任,陈建功、李存葆为副主任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本届评奖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时代精神的创作,推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的长篇小说。历时六个月,通过初选小组的遴选以及评委会的终评程序,四部获奖作品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