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散文·随笔·短信

  • 殇卒之为众人——题记庚子之春,万象更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本应是千家万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之时,如今却是偃旗息鼓,而此刻应如“东风夜放花千树”的街道,已是冷冷清清。这次变故也为庚子年蒙上了一层阴霾。此次变故就是新冠肺炎所引发的疫情。这场触目惊心的灾难令沉浸在新春之喜的普罗大众毫无防备,人们从欢天喜地转变为战战兢兢,而随疫情接踵而至的是不可计数的病例以及那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全国各地都充斥着恐惧,担忧和对逝者的无限哀思。新冠肺炎的出现,举国哀伤……但在灾难中,仍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人们被寒风冰冷的心得到些许温暖。古人云:“患难见人心”,在此次疫情中,浮现了一批批令人肃然起敬,推崇备至的人:前有如钟南山院士者,国士无双,耄耋之年仍身先士卒亲临前线,后有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奔赴疫区,此皆吾辈之楷模,无不令我们具有钦敬之忱。而近日来,来自邻国日本的一批援助物资走近了人们对视野,引发了网友对广泛讨论。这些来自日本的援助物资无一例外,都在运输箱上写着这些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风月通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中的《国风·秦风·无衣》,意为:“谁说我们没有衣裳?和你穿着同样的战袍”。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而“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的《送柴侍御》中的最后一句,全文是:“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中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山川异域,风月通天”则是源自于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往事。根据记载鉴真事迹的历史典籍《东征传》,公元八世纪,日本长屋亲王曾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上十六字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正因如此,鉴真大师被此偈打动,之后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的一段佳话。有此可见,日本人民所引用的诗句可谓恰到好处。本是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非但没在我们自己身上得到运用,反而其他国家能运用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这难道不值得人们深思吗?曾经,我们以“天朝上国”自居,那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足够的优秀,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可如今,事实已摆在眼前:当典雅古朴而富有音韵美的诗句对上通俗的口号,原先的一切优越感已经不攻自破,而更有网友表示,这几句诗句自己从来都没听过,这更足以让我们无地自容了。原本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却没有出自我们的口中,这,难道不更是一种“伤”吗?其实对于文化的问题,这已不是个例。在日本,随处可见中华文化的痕迹:和服,日本的民族服饰,但它是源自我国三国时期的东吴,称“吴服”,日本人通过与唐代服饰的结合渐渐演变成了和服,日本人也会在各式各样的场合穿上它,反观我们,如今已没什么人在穿着这样的衣服走在街上,即使有,也会被路人视为异类,这是何等的可悲?再看日本的剑道,其最早也是由中国的剑术传入演变而来,在明治时代就已成为中学和师范学校都正课,剑道馆也是遍布日本。而我们如今所学习日本的剑道,殊不知是祖先曾经开创的,只可惜,我们未能传承,反倒是邻国将其发扬光大了,这是何等的可笑?还有日本的茶道,花道,空手道……这都是源自我们的先祖,可惜将其传承且发扬的,不是我们,而是日本,这个被无数国人仇视的国家,这是何等的讽刺啊?汉唐,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遥想当年,神州幅员万里,万国来朝,这是何等壮丽的景象?正事这样的环境下,中华文明孕育了无数的文化,这才有了“弓马强汉,诗书盛唐”之美誉。邻近属国无不争相学习、模仿,可到了千百年后的今天,曾经的老师却成为了学生,这是为什么?我以为,日本对旧时所传承的文化,习俗保有着敬畏的心理,他们珍惜先人所流传下的文化,并对其不断改进,发扬,才有了今时今日的模样。日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极为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从日本街道上随处可见的穿着和服的人便可见一斑,而我们呢?假使让你穿着汉服上街,且不说你的想法如何,就是旁人都是冷眼相对,避而远之,由此可见,人们并不接受这种文化。这使我想起初中学习的一篇文章《伤仲永》,文章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我们一面谨记着仲永的教训,却似乎活成了另一个“仲永”。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有意无意地抛弃了一些优秀的文化:阅读着大量网络爽文却很少关注原本优美高雅的诗词歌赋,打着手机游戏却忘记了传承千载的围棋、象棋,在手机上互相祝福却遗失了传统佳节的意义……如此来看,当下我们似乎太过急功近利,太过消费主义,太过追求物质享受,在欢娱的同时,不就是在放弃了原本应遵循的文化传统、道德传统吗?我们是否会变成下一个“仲永”,我们在成为“仲永”后是否能重拾遗失的美好?如今抗疫攻坚战的硝烟已渐渐散去,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中华民族表现出来传统强大的凝聚力,全民族团结在了一起:调拨资源,援助疫区,疫情期间我们中华儿女表现出的坚毅,勇敢,团结,不屈不挠……这些都是随着文化纂刻在我们灵魂中的精神印记,它们在紧要关头表现出的强大力量都表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我们更应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泱泱中华,自炎黄伊始,已传承五千余年,回望同时期的三大文明古国,早已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它们不是被其他民族消灭,就是被同化,无一幸免。而中华之传承,皆仪仗中华之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就等同于断了自己的命脉。而延续文化,传承文化,吾辈学子应首当其冲,传承文化,既应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又不能忘其根本,方能促使文化不断进步,再次铸就中华文化的辉煌!

    2020-06-21 17:28:28 作者:除疾 9799 0

  • 礼貌校园

    礼貌校园征文当我们第一天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要做个爱学习、讲卫生、守纪律的好学生,更应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那语言美是文明的重要表现,礼貌用语在生活中十分重要。校园生活每天在变,但是一些必然的事情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就像是我们活在这地球上每天呼吸的空气一样自然,就不能对周遭一切视而不见,我们有该尽的校园学生责任,不能少掉上天自然的礼节、礼仪,好的礼节使我们的校园生活充满了美丽、庄重、舒适,来包装打理自我,不论我们校园生活或是社会工作职场上,都能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去实践,不可放肆,要有节制,不仅留给他人良好的印象,更可以表现个人及校园的形象,使相处上的人受到适当的尊重,也包涵了,同学、师长,就像一个大家庭,他人也可感到舒适、自在,自己也展现了良好的气质和风度。礼貌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貌是人的潜意识里可能都渴求别人的尊重和赞赏,于是产生了礼貌。礼貌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它可以帮人们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如频繁使用“请”字,会使话语变得委婉而礼貌,是比较自然地把自己的位置降低,将对方的位置抬高的最好的办法。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⑴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2)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3)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⑷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⑸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⑹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养成礼貌习惯,必须时时处处注意。长期坚持下去,必定会养成习惯。到那时,你就会给人以一种文明感、一种高雅感、一种美感。赫尔岑曾经说过“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文明之花开遍我们美丽的校园!!学校: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财经外贸职业技术学校作者:19商务班徐飞红组别:中学组

    2020-06-20 21:56:35 作者:徐飞红 9625 0

  • 生活

    生活社会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守着摆脱贫穷和摆脱农民身份的初心,来到大城市,寻找自我的价值;而有的为生活所迫,为改善物质生活,不得不离开血肉相连的家园,到大城市打工。他们从一开始怀着对未知的不安和犹疑,也带着敢冲敢试的闯劲。逐渐明白有家不能回的无奈,养成吃苦耐劳的坚毅品格。多年城市生活的经验,冲击和改变了他们的观念,他们认识到贫富之间的差别,渴望成为富人。但同时,他们自己的农民气息也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被异化。这些人依然保留着农村人生活的习俗和观念,但同时排斥这种观念;接纳城市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但却从未打心底认同。乡愁和落叶归根是他们的标签,漂泊再久,依然渴望回归故里。但他们大多选择扎根异乡,他们的婚姻,子女,家庭,事业,人脉都建立于异乡。他们努力工作着,因为给城市经济带来一些微薄的利益,有了容身之所,但他们的后代,在并没有产生价值以前,必须依靠着他们的父母承受巨大的代价,才有了一个“向上”和“改变”的通道。这种巨大的代价,也许需要上一代人花光一辈子的积蓄和精力来填补。这里有一个故事,一户人家三代人的变迁史。男孩的爷爷是地道的农民,为了摆脱贫穷,告别妻子和一双儿女,来到广东,靠挑着扁担卖锅营生。每日三公里的路程,几十斤重的铁锅,只要卖出了一两个,这一天下来就没有白干。他用挣来的第一笔“巨款”,在老家盖起了一栋高两层楼房架子,但没有钱装修。这是他外出打工的最初目的,也是他最真实的心愿。儿子从小就很懂事,主动担起照顾母亲和妹妹的责任,在干农活的时候兼顾学业,考进县上唯一的高中,成为全村唯一的高中生。儿子从小就成绩很好,若是真的考大学,一定能考上的。然而儿子在高考那天收拾行囊离开老家,踏上父亲曾搭乘的火车。到了广州火车站,看到成千上万的拖着行李外来务工者,在拥挤的人群中,被踩踏、被欺骗、还差点被带进了传销,那时他才真切感受到城市的刀锋,但更多的,是他真正体会到父亲多年的不容易。儿子赶上一个打工者的黄金时代,东莞制造业蒸蒸日上,儿子兢兢业业的工作,从普通工人晋升为管理层,积累了资金也成了家。如果没有意外,儿子的一生本应该就这样一眼望穿地度过。但他毕竟读了那么多的知识,并不想打一辈子工,他拿着打工几年赚来的资金投身创业大军,他还是有个梦想。他进入小商品经营这个行业,成了一位个体户,靠着一点点口才和忠厚的性格在生意上获得了小小的成功。儿子的儿子也就是男孩,秉承了父亲懂事的性格,自幼便安静乖巧,不像其他的孩子。他不会在父母忙碌时大吵大闹,不会在逛商店时要这要那,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感觉自己与其他大部分小朋友不太一样。他们讲的粤语是自己不曾听过的,是的,爸爸妈妈由于来自不同的省份,彼此通常用普通话交流,所以男孩的童年缺乏了方言这位大地母亲。男孩也延续了父亲的学习基因,一直学习很好,男孩发奋苦读12年,来到高考门前,但这一回他跨过了高考的高栏,尽管我们知道,这既是因为门上漏了条缝,也是因为父母亲拼了命,踮起脚尖把男孩托举着过去的。父母亲就这样老去了,力气也小了,头发也白了,人生路也走了大半段,尽管没有太大的成就,但一步步让自己的后代走向更好的生活,像愚公移山的故事。但他们依然有很多说不出口的心事,是要亲眼看过、亲身体验过才能懂得的。习惯了一家人没有亲朋的生活,习惯了与陌生人萍水相逢的亲切,难道就真的不思念故乡了吗?他们老了,想好好颐养天年,是在那个比起过去已经有很大改善但依然落后的村庄里。养养鸡养养狗,种一片果林,在躺椅上晒太阳,和邻居唠嗑,不再计较生活,不再担忧明天。这只是一个普通移民者的三代人的故事,它还在继续发生着,它没有结局。

    2020-06-14 21:01:31 作者:音稀 9632 0

  • 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开展“六一”儿童节 走进偏远地区中小学慰问活动

    5月30日、31日连续两天,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赵广军,带领一批来自广州的志愿者,奔赴地处粤西偏远地区,在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下自驾车1000多公里,先后进入塘蓬中学、石颈中学、太平镇通明小学、石颈镇新村小学、廉江市第22小学、第23小学慰问。5月31日,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与共青团麻章区委、麻章区太平镇妇联以及相关企业、社会热心人士,向太平镇通明小学生赠送了400套新校服和一批文具书籍等物资,孩子们的高兴劲让参与活动的所有人动容。通明小学的学生代表向叔叔阿姨致谢:“……以前每当看到城里的孩子穿着整齐漂亮的校服,我和同学的内心就羡慕不已,那时候心里总是在想: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像他们一样,穿上漂亮的校服该多好呀?今天,我终于穿上校服啦……”原来,该校是革命老区学校,创建70多年来,从来都没有统一的服装。校服,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可谓司空见惯,但对于那些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却是一件希冀的事……校服,成为了六一儿童节最好的礼物!据悉,自今年3月以来,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与相关部门、企业、社会热心人士,向湛江市数十间中小学,包括山区计划支教学校、革命老区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复课开学支持和六一儿童节慰问等系列公益爱心活动;捐赠物资包括:KN95口罩、普通口罩、84消毒液、书籍、练字帖、笔记本、试卷袋及校服等一大批……志愿者的公益行动彰显了社会的温暖、人间的大爱。(图文:宙纶、春燕、雯子)向尊敬的老师和关爱我们的叔叔阿姨致敬!我们上学念书以来第一次穿上漂亮的校服,这是叔叔阿姨送给我们过节的礼物……吕坚强校长,名如其人,在偏远农村小学任教20年,(此行也见到了坚守教育工作30年、40年的老教师)同时是一位知名的社会工作志愿者,他动情地表示: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心系我们边远农村学校的学生,当我们知道为我们送来了那么多的饱含期望与寄托的服装时,同学们如同沉浸在节日的快乐里,要知道,一件衣服对我们何等重要,让我们全校学生拥有了统一的服装,这份特殊的礼物,将会人生难忘,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会用质朴的家乡话把你们的事迹传遍湛江的十里八乡。麻章区妇联主席庞秀娥讲话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赵广军讲话。“……以前每当看到城里的孩子穿着整齐漂亮的校服,我和同学的内心就羡慕不已,那时候心里总是在想: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像他们一样,穿上漂亮的校服该多好呀,今天,我终于穿上校服啦……”伍老师主持校服物资等交接仪式塘蓬中学有80多年历史,包括高中、初中,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赵广军命热线协会志愿者、热心企业代表与塘蓬中学副校长林安文等负责同志进行物资捐赠交接仪式。赵广军命热线协会志愿者、热心企业代表与石颈镇新村小学校长李绍廉等负责同志进行捐赠物资交接仪式。赵广军命热线协会一行与石颈中学校长陈景世、副校长林敏等进行捐赠物资交接仪式。爱心企业代表与受赠方交接物资赵广军命热线协会一行,与廉江市第22小学校长林家喜等受赠方代表进行捐赠物资交接仪式,林家喜校长是资深教育工作者,从原来的湛江农垦一直至今,有40年教龄。爱心企业的代表出车辆、当司机、做搬运,为了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有爱心、有行动。志愿者带上六一儿童节的礼物志愿者在行动赵广军命热线协会一行与廉江市第23小学校长刘付志东等校方代表进行捐赠物资交接仪式。老校长对着20年前的学生满怀深情地说:看着你们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长大,学有所成走向社会……又作为志愿者反哺母校,感到十分欣慰……庆祝我们的节日,高兴到飞起。据悉,自今年3月以来,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与以及相关部门、企业、社会热心人士,向湛江市数十间中小学,包括山区计划支教学校、革命老区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复课开学、六一儿童节慰问等系列公益爱心活动;捐赠物资包括:KN95口罩、普通口罩、84消毒液、书籍、练字帖、笔记本、试卷袋及校服等一大批…我们是小小志愿者

    2020-06-05 11:21:16 作者:罗宇纶 9614 0

  • 繁星点点皆欢喜

    繁星点点皆欢喜走在路上,你可曾注意过花圃里的繁星点点,可曾为那紫花满天星驻留?它寄托着我的思念、我的欢喜以及我的浪漫。它是一束鲜花的陪衬,却同样寄托着我的欢喜。鄂距花是体态娇小的千屈菜科,鄂距花属,呈灌木或亚灌木状,小小的紫色花瓣融入我对你深深的欢喜,当它与热情奔放的红玫瑰作伴,红紫色的相互碰撞擦出火花,那火花是我对你深深的思念,是我对你热情而真挚的心。它虽没有红玫瑰的妖艳,却有红玫瑰不曾有的细微关怀,紫色满天星弥补红玫瑰的缝隙,充盈着时间裂缝,更是想让你知道我对你深深的欢喜。5到9月的花期,想为你绽放,而我想让你能注意到我。鄂距花没有出众的外形,但它抗性和适应性强,简便粗放的管理依然能够活下来,为你绽放。它常出现在花坛中,植株低矮、长势整齐、花期集中、株型紧凑、花色艳丽、枝叶繁茂的优势,独得园林师的青睐。在园林师的呵护下,绿篱中的紫色满天星绽放,当你途径此时,也许会因这漫天繁星而停留,也许会想起送你花的我,也许你会知道我对你那不敢直述的欢喜。从墨西哥而来,在这为你扎根发芽。鄂距花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全然陌生的地方,虽有与家乡相似的高温、光照、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依旧长势良好,但在我眼中,它却缺乏着一丝灵魂的生机,它的思念、喜悦与浪漫,缺乏倾听。遇见你之后,我突然明白,为什么鄂距花一般是单生,为什么小小的花朵却承载着思念、喜悦与浪漫的话语。是它在等,在等它的命中之人,不将就所以孤独;不争艳,小小的花朵的思念是春雨绵绵的滋润,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而我在遇见你之后,枯涸的心,流入清澈甘甜的泉水,将我唤醒,而我那不敢直述喜悦,只能借紫花满天星的繁星点点来传达。想与你常在一起,想直述我的欢喜。在你的小区里,有盆栽鄂距花;在你常去的公园,有三五成群的鄂距花躲在花丛间,营造花镜;在你上班路上必经的桥,桥下的水面上也漂浮栽培着鄂距花。紫花满天星常在你的身边,我的欢喜寄托在它的身上,仿佛我也陪伴在你身边,与你一起共同成长。上次与你一起去园林艺术节,我们一起谈论鄂距花,一起栽种,一起听关于鄂距花的讲座,一起买了鄂距花盆栽,你对鄂距花的欢喜直达我的心。风若拂起相思,入梦待之。秋风起,落叶飘,我和你好久没见,我的思念又开始蔓延。每当鄂距花开的灿烂的时候,每当我路过有鄂距花的地方控制不住自己停下时,每当提及鄂距花时,我的思绪都会飘向远方,飘向有你在的地方。秋风会带上我的思念,而当秋风拂经你,你能否感受到我那深深的思念,你那是否有鄂距花,是否和我这一样开的耀眼,你是否也会想起第一个送你鄂距花的我……我好想你,你是我繁星点点的欢喜。

    2020-06-03 22:06:22 作者:李嘉宜 9644 0

  • 聚宝盆

    聚宝盆文/白芷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生活中所有的节奏。宅在家,成为全国人民抗击疫情最有力的参与。随着樱花盛开,繁花绽放,疫情的阴霾渐渐消散。但我们,仍不敢掉以轻心。作为卫生健康系统的一员,我虽然不用像医务人员一样忙碌在一线,却也从一开始就夜以继日地为疫情防控工作倾尽一己之力。宅在家是不可能的,要宅也只能宅在办公室里。每天早出晚归,娃是不可能带了,于是关于孩子的吃喝拉撒上网课陪作业陪睡觉,一切全都交给了先生。幸运的是,先生的工作自由,也不用坐班,疫情防控期间偶尔外出也能很快回家。只是,随着复工复产的全面推开,先生的业务也逐渐繁忙。一天,先生因工作需要得外出一整天,我们商量着将儿子送到我爸妈家去。儿子看似不悦,我也没多想。临出门,儿子悄悄地对我说:“妈妈,你不觉得外婆家像个垃圾桶吗?每次你们没空理我,就把我丢过去,像丢个垃圾一样。”我心里一惊,从没想过7岁的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连忙说:“怎么会呢?你是我们最重要的宝贝。我们有事不能照顾你的时候,就会把你放到最安全的地方。外婆家是我们的聚宝盆,他们带大了他们生的3个大宝贝,现在继续照顾你和表姐表哥表弟4个小宝贝,那里是我们家最珍贵、最放心的地方。”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开开心心地在我妈家度过了一天。原本只是为了安慰儿子随口一说,却也不经意地激起了我对父母选择和我们在同一个城市生活的感激之情。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大多数在城市里生活的小家庭,家中无老人协助,生活中的困难就像河面上没有根的浮萍、沙漠里停不下来的风滚草、天空中没有脚的飞鸟。无人照看的孩子,堆积如山的工作,沉重的房贷、车贷,来自城市生活的压力滚雪球般在生命中肆虐,任意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引发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很努力地扎根,却抵不住汹涌而至的浪潮;我们很坚定地前进,却躲不过劈头盖脸的风沙;我们很留恋地驻足,却发现没有爸妈在的地方,就没有家。而心若无处安放,走到哪都是流浪。三年前,爸爸妈妈从海南迁至广州,舍弃了他们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熟悉环境、热情的邻里好友、辛辛苦苦建起的大房子。在陌生的广州番禺,他们在小小的屋子里,安放了他们的晚年,寄存了我们的希望。生活开始恢复从容温馨的样子,我们不再担心忙碌时孩子无人照顾,不再忧虑远方的父母,身体是否依然安好。无论再晚,我都可以回家,看看健康快乐的爸妈,喝一口他们精心准备的热汤,安心入眠。有一次,我和儿子谈人生。儿子淡淡地说:“人生嘛,除了给父母养老和被孩子养老,就是努力上班挣钱生活咯。”这话听起来很佛系,却是透过孩子纯净的心灵看到的生活印象。我努力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话告诉儿子,生活除了眼前看似力不从心的苟且,还有触手可及的诗与远方,更有值得期待的梦想与希望。我们会努力创造条件,他只需放手去实现梦想就好。父母倾尽一生,呵护他们创造的生命,我们努力拼搏,守护家庭共同的期待。舐犊情深是世间最深的情,慈乌反哺是人间最美的景。爸妈在哪儿,我们的心就在哪儿。爸妈的家,聚心、聚情、聚希望,是聚宝盆,更是导航灯,无论我们走再远,也不会将自我迷失。

    2020-05-27 20:11:01 作者:白芷 来源:青年作家 961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