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散文·随笔·短信

  • 疫情掠过的春节

    原本期待拥有一个欢乐开心的春节,殊不知却遇上了疫灾,新冠病毒肺炎突如其来,神州大地陷入沉寂,整个国家进入了战时状态,封城、封村随处可见。除夕,我回到了我的家乡,除夕的日落格外独特,像一轮金光闪闪的大金球挂在天边,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首余晖,月儿升上树梢,见证着团圆。却因为疫情漫延而全国人民忧心忡忡。除夕团圆饭时间,爸爸摊开圆桌,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桌边,一个腾着热气的火锅端正地放在桌子中央。锅里滚烫着,发出如肚子饿时的声音。虽然撞上了天灾,但年味却一点儿也不能少。桌子上摆着一盘盘佳肴,有色泽红润的牛肉丸,也有红白相间的肥牛,还有碧绿的生菜和殷红的毛肚。爸爸迫不及待地拿起桌前的荔枝酒,细细地呷一小口。妈妈脸上带着笑容,在灯光的照耀下格外红润,她将一个牛肉丸放在我的碗里,温和地说:“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你可要多吃点,明年可就别当一个“竹竿子”了哦,吃饱了才能身体好!”妈妈把牛肉丸送入我口中,舌尖带着肉香,在口中迸发出一种爱的味道。晚饭后,我们打开电视机,观赏着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不时有一条条防控疫情的消息从屏幕上闪过,窗外的鞭炮如雷鸣般响着。此时此刻,欢乐与担忧在我的内心交织着。深蓝的夜空中挂着无数颗星星,一闪一闪,美丽而又神奇,健壮的大手牵着稚嫩的小手。看着爸爸点燃鞭炮,我紧紧的捂住双耳,那一串大鞭炮放的又红又响,据说放鞭炮这个习俗是很久很久以前传下来的,是为了驱赶一只叫“年”的猛兽,鞭炮放的越响,新的一年就会平平安安,红红火火,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了放鞭炮的习俗。可今年这只“年兽”却化身为了病毒,悄悄来到人们的身边。这可真是一个闹腾的春节啊!在这个疫情掠过的春节,我见识到了华夏的脊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多少医护人员前赴后继,奔赴一线,只为托起生命的明天!盼望着!盼望着!待到春暖花开时,鸟儿叽叽喳喳的从头上飞过,花香在空气中飘荡,神州大地又将热闹无比……

    2020-07-26 10:57:07 作者:麦家健 9624 0

  • 泡脚盆里的冬日

    泡脚盆里的冬日(征文)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冬天。我坐在宿舍的椅子上,身体被衣服裹得严严实实,却还是瑟缩着,恨不得把被子也拿下来当衣服穿。我已经蜷在椅子上一整天了,应该走动走动。我挪动着臃肿庞大的身躯,走到窗前。窗子被风敲得“碰……碰……啪……啪啪”地响。外面的风咆哮着,好像是被压抑许久后放出来的青面獠牙的怪兽,伺机敲开每一扇窗,攫取无辜的生灵,把他们拖进那寒风呼啸的阴沉天地中。听着风的呼号,我仿佛置身“室外”,风在打的不是窗户,是我的脸。想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个哆嗦。手和脚仿佛在冰窟里冷冻了上万年,我想活动活动手指脚趾,但它们是僵硬的。真的太冷了。我接了一壶水,想烧水泡泡脚,不然要冻坏。把手脚伸进热腾腾的水里的那一刻,我全身的细胞都在那一瞬间苏醒过来,好像蛰伏了一冬的小动物,听到春雷响起,睁开了眼睛,抖了抖毛发。我的手脚好像死了一次又活了过来。舒服,舒服到血液流回脑中,推动脑细胞正常运作。我开始想念一切热腾腾的事物。盖了一晚上的被窝,一家人围着的火锅,温暖的炕,外婆家烧着柴的灶台,西方电影里通着烟囱的火炉——圣诞老人是不是怕冷才从那里下来的……还有夏天的太阳。夏天可以做好多好多事情。游完泳,路边烧烤,热气褪去,街灯亮起,晚风习习,吹干了头发;切好一大盘西瓜,除皮,剔掉瓜籽,抹一点点盐巴,坐在沙发上一口就是一身清凉;短袖短裤短裙,出租车商场内猛开的空调,下午七点钟的白昼;校园内放着广播,每个擦肩而过的人,路上全是沐浴露和洗发水的味道;月光如水一般清凉,地还是烫的风却是凉的……水开始慢慢温和了,不烫了,我往里又加了一点沸水,思绪又飘了出去。夏天,夏天,夏天真的那么好吗?上面这些都是真实的,还有吗?下午刚刚放学,满楼梯拥挤的人潮,全是汗水的味道;睡了一个没有开空调的午觉,醒来时感觉整个人像刚从油锅里捞出来一样油腻;中午的大地就是一个巨型烧烤架,地心就是个巨大的耗不尽煤球……刚好这时候水的热气开始起作用,我开始暖和起来,一想到这里,猛然觉得,冬天也挺好,没有汗水的咸味,没有油腻,没有烦躁。其实不止是季节,冬天的时候我们想念夏天的暖和,夏天又会怀念冬天的凉爽,但只要像刚刚,再客观一点看,两边都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我们身处一个不如意的场景,难免会扩大它的坏,夸大另外一个场景的好。多丽丝·莱辛感叹:“做孩子的时候感到无聊,盼望着长大,长大后又向往着返回童年。我们浪费自己的健康去赢得个人财富,然后又浪费自己的财富去重建自己的健康。我们焦虑地憧憬未来,忘记了眼前的生活,活得既不是为了现在也不是为了将来。我们活的似乎永远不会死,我们死得也好像从来没有活过。”钱钟书先生也说:“围城里的人想出来,外边的人想进去。”我们都是一群多么可怜的人。喜欢的人得不到,得到了不珍惜;在一起的怀疑,失去的怀念;怀念的想相见,相见的恨晚。终其一生,都满是遗憾。有遗憾的人羡慕没有遗憾的一生,但是谁又说遗憾一定不好呢?遗憾便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所有眷恋和念想啊。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我擦干脚,穿好鞋,舒服地伸了个懒腰。冬天不如夏天吗?倒也未必吧。注:组别:大学组学校:华南农业大学作者:黄诗然

    2020-07-24 11:46:07 作者:黄诗然 9601 0

  • 春雨,落下了什么

    春雨,落下了什么(征文)三月的雨丝飘忽,从窗户向外望去,一片朦胧,雾气蔼蔼中显露出点点绿色。似乎记忆深处的某个片段被唤醒,倍感熟悉。这雨,映射出了童年的场景。同时,不断冲刷,将原本蒙上的灰尘清洗得干干净净。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从小,便与奶奶一同在小山村生活。村子地处偏僻,就连邻里之间也隔着许多条狭窄的山路。可这点距离又怎么能够阻挡我相约伙伴玩耍的激情呢?纵使奶奶常常因为这件事责骂我,怪我乱跑,担心我发生意外。但我可是山里的孩子,野着呢,总是不听劝。那时候我还读小学,从家到学校足足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大多数时候,为了排解路途上的烦闷,我会约上三五同学一起步行上学。但也有例外,有时我也一个人独自上路。这种例外,往往发生在春季,实际上是春季多降雨的缘故。我特别喜欢下雨天,因为爱听雨滴“啪嗒啪嗒”落在地上的声响。每逢下雨天,我总会特别安静,好似刻意要成为雨景中的一部分。就连上学,也选择独自一人。大抵是源于心里头不愿这份珍贵的喜欢被旁的什么打扰,于是便把它小心翼翼地捧在心尖上疼爱。每当我在雨天上学时,总会绕行一条更远的路线。这条路上的景象与天晴时走的那条小路所呈现的场景有所不同。路边的池塘铺满翠绿的浮萍,池子边沿零星分布着粉色的螺卵,岸上的野花格外艳红。一旁的电线杆上爬满纤细的藤蔓,仔细观察,上边还残留着蜗牛行过的闪闪发光的白色涎线。此时,雨变得跟绣花针一般大小,我便收起雨伞,继续向前走着。转角过后,道路的一旁出现了一条长长的水沟。我将双手向两侧举平,做出平衡的姿态,沿着水沟的边缘前进。正当准备返回大道上时,一个不留神,脚底生滑,掉进了充满淤泥的水沟里。经过一番挣扎,才终于站起身来。但衣服上却沾满了污泥,头脑也突然发晕。当时的我顾不上这么多,只一个劲地往家跑,想要尽快摆脱这身臭气。回到家中洗完澡后,我愈发觉得晕眩,便躺在床上稍作休息。结果,却睡了过去。再醒来时,便到了医院。病床旁坐着满脸愁容的奶奶,本以为她会狠狠地斥责我一番,却没想到竟落下泪来。我急切地向奶奶询问自己住院的原因,可她却一声不吭。越是这样,我问得越急,她哭泣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一旁的护士见状,连忙回答道:“小妹妹,是这样的,你的肺部吸入了大量污泥,引起了肺部感染,得了肺炎。你奶奶已经在你身边没日没夜地照顾你两天了,这下可算醒了。”听完这番话后,我转头紧紧地盯着奶奶,马上抱住了她。她什么也没说,只是依然大声地哭着。当时的我还不太明白奶奶的反应为什么会如此激烈。渐渐长大,才知道她除了担心我以外,还怀揣着深深的自责感。怪罪自己平时农活太忙,忽视了对我的关心。还记得,从那以后,奶奶再也没让我一个人去上学、回家,而是天天陪着我一起走。每到雨天,她还忍不住多叮嘱我几句,让我注意安全。虽然,上学、放学路上的下雨天不再那么寂静,但心里,对于春雨的感情,却愈发厚重。大学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曾蓥

    2020-07-02 14:43:37 作者:曾蓥 9598 0

  • 受难与慢曲-征文

    哀的慢的骨头落落拓拓走着摇摆,慢速,冷的脸和眼睛他们要去哪呢他们想他们慢慢会知道的,慢慢的,冥冥的,在明暗丝绒处,偶尔昭示出来的地方,那里大概会有思绪的他们慢慢走着,慢得像一具叹息,晃晃的,透明而灰的,以魂魄的姿态移动,越来越柔,越来越软,道路也变得像丝绸,他们脚步变得像云朵,踩在白天的巅上,和缓而慢地走,数着一步两步柔软的黎明是这样的柔软的东西温覆在心上,如此丝而柔的存在,希望的质地,他们终于有了几件衣裳,找到一个小小的村落,躺在绵羊群里,做叶子倒有几分不安,然而那是孤舟应有的晃动,即使浅泊处也有的晃动,然而他们终于找到几片水光,浅浅的,柔泽的,在四周护佑这大概就是安宁浅而暖的水波在心上静静停置的球树与光的孩子黑暗偶尔的哀怜眼睛该唱歌即使弱而弱小,飞着如低微的虫梦着梦不到的梦组别:大学组所在学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作者:荒之相(笔名)/林海彬(真名)

    2020-07-01 22:58:27 作者:荒之相 9749 0

  • 寒冬虽已过,冰雪未消融

    寒冬虽已过,冰雪未消融高二3班林蔚指导老师:蔡婷婷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题记曾几何时,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万国来朝。此皆倚仗中华之文化。日本的大化改新,中西的丝绸之路,何处没有中华文化的影子?自明清闭锁起国门开始,中华文化就已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寒冬。在内忧外患层出不穷的时代,人们都忙于探索救亡图存之法,再难有人如魏晋名士般清谈吟咏,也没有人能如唐宋诗人邀月畅饮,联句遣怀。在变革中人们推崇新文化,引进西方文化,却将许多传统的本土文化不加分辨地打为旧文化。而解放后,本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界却又迎来了一场更大的浩劫;更多的文物,文人在这场浩劫中如白日焰火般消逝。这是文化之痛,更是民族之殇。这使得原本处于寒冬之中的文化更加雪上加霜,如风中残烛,悬崖枯松,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如今,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中华文化似乎迎来了春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化的发展。上至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下至黎民百姓的日常,似乎文化都在蓬勃发展。但这期间也不乏乱象。例如,我们引以为傲的唐诗宋词,本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语言艺术的精华,却越来越多人开始歪曲甚至“色解”。而最讽刺的是甚至连当代的诗人竟也会如此做还说出“只是看法不同而已”这类冠冕堂皇的话;就连《红楼梦》——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首,传统文化集大成者中“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都难逃“裸死”的命运,情色似乎已成了某些人博人眼球的法宝。《人民日报》评论说:“以低俗的流行元素颠覆了原作的艺术精神,这是艺术俯就和诌媚收视率的典型体现。”“如果只靠情色成分来抓取观众眼球,只能说明导演不理解艺术吸引读者的真正奥秘。”《红楼梦》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今也遭此待遇,究其根本还是对我们的文化缺乏自信。其次则是我们的节日、礼仪。每年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我们都能见到许多年轻人庆祝,而商家也抓住商机大肆宣传。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呢?我相信,不少人应该仍对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记忆犹新,当时许多人将此视作耻辱。可他们是否思考过此事的成因?若非是我们缺乏对文化的自信,不重视传统,又怎会有此事发生?但即使是后来,仍有大多数人视之如过往烟云,对西方节日乐在其中。如今又有几人尚且记得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又有几人记得七夕、重阳?这是何等的可悲!再说礼仪,中华自古为礼仪之邦,而如今,成人礼、婚丧嫁娶都日渐西化。我以为:礼仪之邦已是名不符实。无论是礼仪、节日,抑或是服饰、医术都日趋西方化,但却忽略了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究其原因还是对我们文化缺乏自信。如此而言,还可以说文化的春天吗?这不过是较为暖和,没有风雪的冬日罢了。树立文化自信,才是融化文化寒冬积雪的根本之法。欲人勿疑,必先自信。若要实现文化自信,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的误区,并不是所有传统的,旧的都能够代表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如一座巨大的宝库,拥有着不可数计的珍宝,但因为多年的疏于打理,总会有一两只死老鼠或是蟑螂,从长久以来屡禁不止的封建迷信到近期一些所谓古风却只是词语生硬堆砌的长短句,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清:这些事物躲藏在“传统文化”的庇护之下,如若不除去,必将后患无穷,更不论树立文化自信了。其次,便是创新的问题。如果说如今是文化的春天,那创新便是那融解冰雪的那一场春雨。但在创新之前必须坚守传统文化。不珍视秋天的人,不会真正爱春天,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空中楼阁。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沉淀,洗涤了千年,中华文明的精神与灵魂都存在于其间,若是脱离了传统而谈创新,那只是舍本逐末,坐而论道罢了。必是遭天下人耻笑的无稽之谈。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若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那在飞速发展的今日,一样无法树立文化自信。再者就是与世界交流。与世界文明地交流如一汪清新灵动的山泉注入了沉寂多年的中华文化。创新是融化冰雪的春雨,交流则重新激发了它的活力。中华文化在千年的磨砺中没有如其他古文明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何为博大精深?海纳百川,求同存异。我们必须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只有了解才能多交流,交流才能互相尊重。在与世界文化求同存异交流发展中真正的文化自信才得以树立。闭关锁国的苦头,我们吃得太多太多,如今的我们已不害怕与世界文明的碰撞和交流,在碰撞,交流中不断促进我们中华文化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对文化自信的表现。文以化人,文以载德。优秀之民族,必先有其优秀之民族文化,优秀之民族文化,收为民族精神之所在。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五胡乱华如此,扬州十日如此,抗日救亡亦是如此。若无中华文化,何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何来“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需生玉门关”?泱泱中华,自炎黄伊始,已传承五千余年,回望同时期的三大文明古国,早已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它们不是被其他民族消灭,就是被同化,无一幸免。中华文明绵延千载,赖中华之文化。文化是摆渡人,引导着民族向前向上,将向善的心怀,昂扬的精神,无畏的勇气植根于人心;若是民族失去了文化自信,那历史将抹去这个民族的一切,就如同苍茫大漠中的尘埃一般,在天地间漫无目的地随风飘散……文化的寒冬似乎已渐渐远去,但在春暖花开前,那积攒了百年的积雪似乎尚未融化,若无法树立文化自信,那属于中华文化的春天仍是遥遥无期……

    2020-07-01 20:18:24 作者:林蔚 来源:岭师附中 9706 0

  • 生命的摆渡人

    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牵动每个国人的心,也打破了以往春节的热闹欢乐,取而代之的是举国上下齐心防控,居民居家隔离,车道门户皆闭。这个由冬天开始的艰难考验还在持续蔓延,但是在抗击疫情攻克难题的路上始终有一群人在努力跋涉前进,他们怀揣着维护人民健康的使命在各个岗位默默奉献,他们就是我们“生命的摆渡人”。摆渡人是无私、善良的,他们用自己去温暖他人、照亮这个社会,用人间大爱驱赶走病毒肆虐的寒冬。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一个名字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他就是84岁的钟南山院士。即使年过八旬,也并不妨碍他走上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总是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一次又一次,2002年抗击非典一疫时,他始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2020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也没有缺席,他告诫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在说这句话的两天前悄悄地去了武汉。在疫情面前,他同十七年前一样,实事求是。坦然道出这次肺炎会人传人,叮嘱大家出门要戴口罩。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用他的生命在与病毒作斗争,他的肩上背负的是人民的生命安全,身后保卫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令人更加动容的是,我们中国,有无数个“南山”。他们在国难面前,在酷暑与严冬中逆着万千车流,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勇敢交锋,以自己的身躯为大家小家筑起守护的长城。他们将自己放下,撑起万家团圆,灯火通明,他们就是我们“生命的摆渡人”。从1月23日到4月8日,为了防控疫情,武汉按下暂停键。这期间,除了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奋战在一线,还有一群人为保障民生,逆行在武汉的街头。他们就是快递小哥。新婚燕尔的快递员李顺,一直奔忙在路上,为了大家他顾不上小家。而身怀六甲的妻子说,这是爸爸给孩子最好的胎教。来回100多公里的路途,他坚持走了80多天,从不喊累,任劳任怨;每天由于居家隔离的人们需要很多物资,他的工作也比往常增加了好几倍。可能遭受感染的风险以及人手短缺的工作强度始终考验着他,但是他一直坚守着“疫情之中,大家更需要我”这一信念,始终恪守在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脚步一刻也没停下过。我们有无数个快递小哥,也有许许多多向李顺一样的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属于我们的城,他们就是我们生命的摆渡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病毒肆虐时,医生、护士、警察、快递员、环卫工人......他们在默默奋战,守护人民,护佑国家,他们是无愧于新时代的英雄,更是是每个人生命里最美的摆渡人。他们肩负着责任与担当,传递着信心与力量,守护着生命与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让我们守望相助,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2020-06-25 11:31:34 作者:李紫薇 96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