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短信
中华民族之魂(征文)
中华民族之魂(征文)“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想起第一次听到这首《国家》时,我的心被狠狠震撼到,久久不能平静。回想春节时的新冠肺炎,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病毒的凶猛,更看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战到底的不屈精神。那些为了抗疫情奋不顾身、不计生死的医护人员;那些为了守住交通要道,防止病毒源扩散的警务人员;那些不辞辛苦奔波在抗疫前线,默默无闻的志愿者;那些不分昼夜,埋头苦干建造医院的工人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一次看新闻,听到振奋人心的配乐,尽管我年幼,但我已然明白,我们的国家不会丢弃任何一个中国人!看着那些可敬可爱的人儿,不禁联想到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文人、英雄。无论在哪个时代,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具有同情、正义、无畏的人。唐有杜甫,他漂泊不定,处境艰难,仍向苍天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宋有陆游至死不忘祖国统一,临终遗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心抗金怒吼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武将岳飞;誓死抗元,万死不辞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遗恨的文天祥;戊戌政变压迫下谭嗣同从容入狱,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绝命一语……这些人,即使身处艰难的年代,即使他们处处不得志,他们无一不是舍生取义,无一不是用尽自己那点萤火之光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我,无一不是用最坚决的态度来面对最艰辛的局势。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饶的伟大民族,是自强不息、团结友善的大家庭。回首百年沧桑:南京大屠杀,“三一八”惨案,“五四”青年匍匐喋血……被侵略、被压迫时,我们用最简陋的装备打回去,收复失地,取得革命的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最贫弱的年代我们有像邓小平爷爷这样改革总设计,让中国人的腰包鼓起来,“落后就要挨打”东方雄狮已从噩梦中被唤醒,高举奋斗的旗帜;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面对种种厄运,我们奋战到底,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骨肉相连,共克时艰,轻而易举地击败每一个困境。“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我的祖国叫中国,我是中国人!让我们不忘历史的鞭策,带着这中华民族之魂,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小学组汕头市龙湖区金阳小学五年四班张睿扬指导老师黄晓仪
2020-07-29 15:35:35 作者:张睿扬 9618 0
”微光引航“万人志愿线上辅导体会
为响应岭师“三下乡”活动的号召,文传学子纷纷动身起来,学院考虑到疫情尚未完全得以控制,部分队伍采取实地实践教学,而其余部分队伍则进行网上的万人志愿活动和云支教的方式来进行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进行帮助。而我文传学子,我有幸参与到这个万人志愿活动中,收获亦是满满。初初参与到活动,我其实内心是忐忑和激动的,作为仅仅学习一年大学课程的懵懂新生,我对自己的实力并不自信,虽说好为人师是我们的通病,但误人子弟的忧虑使我有些踌躇不前。但终归是要迈出那一步的,正如我们不可知暴雨之时,第一滴雨水落于何地;雪崩之刻,第一片雪花融于何时;狂风之卷,第一缕清风起于何初,兜兜转转这个世界,免不了的是人与人的交际。接到第一个学生呢,是她主动找上我,一个淳朴的农村学生,也许是同为农民子弟的身份认知,她说,“我白天需要下地干活,我有空再找你。”,我感到一时的踏实。在几次的交流中,我进行了数学学科知识的教授,在你问我答和我问你答的过程中,我能清楚感知到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隐隐约约中,我也感受到她对外面大天地的向往和好奇,虽说她从不张口询问过我。在平等交流之中,我似乎突然明悟了老庄的一些道理,人贵而为人,在浅表的肤貌之下,潜藏着不可测的灵魂,有着独立而自由的思想。其实人与人交往,在秉承和谐平等的理念下,我们会互相学得很多东西。在学习中,我发现了辅导学生普遍存在着几个明显的不足,其一,是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很少,而且读的书大多是课本,缺少像文学、生活常识、情感引导等书籍知识的获取;再者就是,学生写的比较少,可能处于“无感”状态下,对身边事,社会事等独立主动思考的比较少;再然后就是知识积累较少,像诗词作文等,可能不够熟络。于是,在辅导过程中,我着重地引导学生积累文学名词好句,多写写文章,无拘束的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再者,通过推荐B站的快速阅览文学作品,勾起学生的兴趣。在在互相学习中,支持他,鼓励他大胆地提出问题,这个万人志愿,我能将自己的知识传播出去,实话说,很有feeling。在“微光引航“万人志愿小队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奋斗;在辅导学生时,能抒己才学,传播知识,实是大学生涯的美事哉。
2020-07-29 14:12:21 作者:黄文海 9597 0
忆童年
忆童年李言和你是否有听过周杰伦的《稻香》?听过刘昊霖的《儿时》?我童年的记忆和歌词所描绘的童年几乎一模一样。小的时候在农村长大,那时候的快乐特别纯粹,一伙人在坪上要跳绳,男的女的组队,至于分队则是用黑白配或是剪刀石头布的方式。除了跳绳,还有很多好玩的,比如玩石子,去河边玩竹排等等,其中要是有哥哥姐姐参与的话就特别的幸福,因为他(她)胆子大,会带我们去山林里掏鸟蛋、捉鸟、捉知了,我们这些年纪小的是不敢去林子里玩的,因为山上有很多坟墓,有大只的黑蝴蝶,老人家说在坟墓周围飞的黑蝴蝶是鬼变的。在农村,一个家族非常的庞大,在丰收的时候都会互相帮忙,人多力量大。有一次家里收割稻谷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主要是把大人们割好的稻谷弄成一堆一堆的就好了,我们这些小孩就会跑着去对稻谷,把稻谷堆到很高的时候,在跑到偏远的地方起跑,爬稻谷山,谁最先登顶就意味着这堆稻谷被谁占领了,后来者也可以把第一个人推下去,据为己有。不过,这样玩容易被大人骂,因为有很多虫子,有很多稻毛。在中午临近结束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就会偷偷溜走,跟随哥哥姐姐前去河里游泳,我不敢下水,我只能在河边上看着他们玩,或者是在边上捡石头子,扔在水里。午餐也会摆桌席去感谢亲戚的帮忙,杀鸭杀鸡,这是农村最具有代表性的宴请方式了。回想童年的我快乐的,有疼爱我的外公外婆,有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有嘻嘻哈哈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将前往更为广阔的地方求学问道。在外多年,格外珍惜回家的机会,会约两三个好友谈天说地,会跑去亲戚家聊家常,会好好陪伴外公外婆……今年疫情回乡,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陪伴外婆身上,看着外婆的脸颊日复一日的凹下去,看着外婆吃完就吐,看着外婆住进柴棚间,看着外婆的心脏频率降低,看着外婆被送进火化炉,看着外婆的排位被送回老家……现在的我仍不敢相信,外婆没了,那个陪我养长大的人没了。“所谓的那快乐赤脚在田里追蜻蜓追到累了偷摘水果被蜜蜂给叮到怕了谁在偷笑呢我靠着稻草人吹着风唱着歌睡着了”“铁道旁赤脚追晚霞玻璃珠铁盒英雄卡玩皮筋迷藏石桥下姥姥又纳鞋坐院坝铁门前篮框银杏花茅草屋可有住人家放学路打闹嘻嘻哈田埂间流水哗啦啦”我很喜欢上述两首歌曲,有时候听着听着就会流泪,满脑子都是童年的记忆。小时候的我恨不得快点长大,现在的我则想回到童年,回到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
2020-07-29 12:40:07 作者:李言和 9626 0
"同行"中的思考
2020年的7月,我们迎来了大学的第一次三下乡活动。由于疫情原因,我们“同行”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选择了线上支教。在这次支教中,我有了一些思考。第一个是耐心。总认为自己是很有耐心的人,可当遇到了学生上课时间却不见人影,课堂内容上一秒讲完下一秒就忘,随意更改上课时间……耐心似乎总是不够用的。难道是上课内容太枯燥?难道是离小学生涯太远?听着那提问后突然的安静,一股无力感悄悄涌上心头,无奈中充斥着的,还有一丝丝怒火。突然就理解了自己的老师。从前的那些老师,有呵斥同学的,有拿小尺子打手心的,有上课上到一半突然生气的,有踏进教室看了一眼后气走的……那时总是万分不解,老师不是很有耐心的吗?怎么总是对学生生气呀?现在真实体验了一把当老师的感觉,才懂得其中的一点点滋味。可转念一想,我才面对一个学生,一个星期才上两次课啊,那些面对五六十个学生,一天几乎满课,每天还要被大大小小的琐事困扰的老师们,他们的心情又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呢?如果将来我真的成为一名老师,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呢?遇到棘手的难题时,我又该如何解决呢?但是无论如何,我都得先是一个有耐心的人,这样当遇到麻烦时,我才不会被情绪冲昏头脑。第二个是责任感。在从前的学生生涯中,见过各种各样的老师,有的老师上完课就走;有的老师上课给学生发题,自己在旁边玩手机;有的老师宣布自习,在讲台上倒头就睡;有的老师却几乎每天都在生气……我也几乎每次辅导完都不太开心。每次认真制作的PPT,认真准备的试题,学生看了一秒,一句“不会”就轻飘飘打发了,认真布置的作业,一句“忘了”或者满篇错误的答案交上来……令人不开心的从来不是学生不会,而是学生不认真。本来会的题目为了应付随意填写答案,本来知道的知识点不假思索回答“不知道”……颇让人有一片真心被扔进垃圾桶的感觉。妈妈劝我:“别管他那么多就不生气了。”关于老师,小时候听过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不会管你的。可现实中,遇到的却总是会管我们的老师。不认真完成作业生气,不认真写字生气,不认真听讲生气……就像是装了引线的炸药桶,一点就炸。但老师也是普通人呀,谁不愿意自己整天乐呵呵的呢?其实本可以不生气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不当一回事,不要看得太重,不要在意就不会生气了。可老师们还是愿意扛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人们总觉得老师清闲自在假期多,却不知道老师的五味杂陈。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可是有的人逃避责任,有的人无视责任,有的人却勇于扛起责任。而只有人人都能自愿扛起自己的责任,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第三个是成就感。以前总觉得成就就是发现了大家没发现的事物,发明了听起来就很厉害的高科技,或者成立了大公司,挣了很多钱,获得了很多很厉害的奖项……成就,就应该是干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都说许多媒体在贩卖焦虑,但大多数人最后好像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自己的平庸。幸福的人生里应该有成就感,我却离它好远。直到那个下午,一个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懒洋洋地洒在桌子上,突然手机收到家长发来的微信。我忐忑地点开,发现那是一条表达感谢的微信!当看到家长说辅导的学生从考八十多分到期末能考九十多分时,我的心里真的是既激动又充满成就感,开开心心地绕着房间走了一圈又一圈。明明不是什么大事业,我的心里却开心得像是放了烟花。原来成就感不是干了大事业才能感受到的,原来只要认认真真完成自己的事情,原来只要付出过的努力得到一点小小的反馈,成就感就会像小喷泉一样,从心底一涌而出,给平静的生活带来一丝雀跃。我突然懂得,成就感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就感。原来只要认真生活,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生活就会给我们送来小惊喜。
2020-07-28 22:41:17 作者:潘家怡 9619 0
那是光照亮的地方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锻炼自我,完善自我的好渠道,通过社会实践能让我们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许多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作为师范的我们,要好好抓住这次机会来辅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今天是7月28日,是我们文化社会实践的第2天,在对学生进行讲课的时候,我渐渐地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由于我的辅导对象是小学生,而小学数学具有启蒙性、基础性、趣味性等特点,在面对小学生的时候,我的思维很难转变过来,总认为某一些知识点学生应该很容易懂,所以在讲解上不够清晰,导致学生听不懂。在上课方式上,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所以我喜欢跟着教材走,没有脱离稿讲课,当遇到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缺乏引导,而是习惯性地将答案讲给学生听,导致学生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不懂得转变。为了辅导效果,我去观看了各种优秀的示范课,发现那些老师在给小学生上课的时候注重情景教学,在课堂上喜欢通过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东西来讲课,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形象,同时,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与学生融为一体,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这一切都是我所缺乏的,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不断实践的东西。教学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在教学中必要做的一步就是充分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后,我们后面的教学才会更有效果。在与学生的短期接触中,我了解到我的学生性格活泼开朗,好奇心比较重,但在做题时不够专心,基础相对来说还不错。她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与她相处,而对于她的好奇心,我应该充分利用她,引导她不断发现学习的奥秘,对于她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在今后教学中我将增加一些锻炼注意力的游戏。我们的实践才刚开始,希望我们都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进步,学生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油吧,烛光文化社会实践队的队友们!
2020-07-28 22:04:05 作者:陈丽妙 9608 0
脱贫线上调研行动
7月27号,由文传院与机电院等四个学院的11名学生与一名指导老师组成的问金社会实践队的工作正式开展。此次社会实践分为十天,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与线上采访方式进行,目的是调查脱贫程度及人们对扶贫政策的一些了解和看法。据了解,这几年扶贫政策一直在逐渐完善,扶贫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地方都实现了脱贫。而2019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驻村工作队都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精准脱贫工作部署安排,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工作成效。活动到现在进行了两天。第一天,我们主要是讨论。把主题细化,讨论调查对象和调查问卷的内容。因为缺少经验,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在查找资料了解了进行讨论后,也逐渐了解了。我们一名队员对一名大学生进行了线上采访。采访对象表明当前脱贫工作改进需要坚持脱贫目标不动摇,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强弱项。更注重“扶志扶智”和信息化。对于扶贫人员应如何进行扶贫的问题,采访对象表明应认真摸底,制定计划,有扶贫攻坚的务实之策和有敬畏规矩的律己之心。总的来说,采访对象对实现全面脱贫,步入小康很有信心。晚上,我们确定了两名宣传负责人,对我们的稿件进行处理,宣传此次调研活动。第二天,我们继续讨论第一天剩下的内容,确定调查对象分为两类,即贫困人群与非贫困人群,问卷内容也相应分为两类。其他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撰写:李欣来源岭南师范学院问金课题调研社会实践队
2020-07-28 20:34:57 作者: 96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