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散文·随笔·短信

  • 新农村新示范

    2020年7月29日星期三,在我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队调研组成员走进笪桥镇新农村示范村莞塘村,深入调查农村基层经济和村容村貌发展概况。莞塘村位于广东省化州市笪桥镇西边,该村总面积约2700多亩,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大,气候宜人。该村村民1500多人,在册户数232户。该村是化州市的文明村,因为较多村民从事教师职业,也被称为“教师村”。教师众多的村落,教育和文化素质也较别的村高。1、经济发展笪桥镇素来有着“黄瓜之乡“的美誉,莞塘村利用地域特色的优势,大力发展黄瓜产业,全村村民参股成立公司,共投了两千多万建设黄瓜厂,该村有232户村民,黄瓜厂的建设带动了200多户农民种植黄瓜,有效解决了就业的难题,同时切实地带动该村经济的发展。除了发展黄瓜产业,因为莞塘村处于茂湛地区的中部,近207国道、粤西机场,汕湛高速出口就在村口,交通十分便利,该村还发展旅游产业。努力把莞塘村发展成5A景区。2、村容村貌自2014年以来,该村村道基本实现硬底化覆盖,安装了路灯和治安监控,全面覆盖无线网络,还设置了32个景区项目,已经建成的有风车荷花塘、古典风格的文化广场、九曲桥凉亭、牌坊、革命老区教育基地等。乡村环境全面的提升,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品质。该村村民都说生活的幸福感越来越强。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切实保障村民权益,以更大的决心为村民谋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更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2020-08-04 11:06:01 作者:一仔 9610 0

  • 浅谈新农村建设的产业链拓展问题

    岭南师范学院“新新向荣”课题调研类社会实践队范金玲说到长田村,我们就会想到这个村有名的养蚕业,养蚕需要种植大片的桑树,繁复的工作得到一份卖蚕茧的收入,蚕茧的市场价格波动非常大,例如今年的市场价格就比较低,农民半夜一点起来喂蚕,晚上八九点才喂好蚕吃晚餐,蚕宝对生长环境要求又高,以上种种,养蚕的人数就少了很多。繁复的工程量,单一的产业链,让很多村民白白地付出了劳动,却得不到较好的经济收入,我把主要原因归结为产业模式太单一。下面我给大家分析这条产业链的延伸方向。首先要说到的是蚕的食物——桑叶,蚕只吃叶子,桑葚是浪费的,可是它利用得好,就可以增加收益。如:把桑园围起来在里面养鸡,曾经在CCTV7农业频道看过有养殖户种植桑树,用桑葚喂鸡,养出来的鸡皮肤嫩黄,肉质甜美;桑葚酒含有硒、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元素,具有养颜、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等诸多美容保健的功效,每当桑葚成熟的时候,周围的村民都会到桑地里摘果子回来酿酒,村民可以用桑葚酿酒,打响自己的品牌,顺便提高本地蚕茧的知名度;更重要的一点是,石田村靠近阳春比较有名的旅游景区——春都温泉,曾经有一段时间,到春都温泉旅游的游客们就到石田村的桑园里面摘桑葚,当时的桑葚买到了15块一斤的价格。再谈到蚕自身,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蚕宝本身,而是它排出的粪便,蚕的粪便变成产品后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蚕砂”。我是从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到蚕砂的作用的,母亲一直有高血压,吃了很多药一直不见效,堂嫂给她寄了三瓶蚕砂,说能降压,母亲吃了之后,每次测量血压,均在正常的范围。然而我母亲只是一个个例,蚕砂的作用还有待专业人士的认证,如果蚕砂真的有用,这倒是一个扩展产业链的好方法,现在高血压的人群也比较多,如果蚕砂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开发,既可以提高村民的收入,还可以帮助很多因高血压而苦恼的人。农产品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多农产品的保质期很短,如果能够延长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农民的收入会大大增加。当然,我的见解只是纸上谈兵,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资金和技术等主客观条件整体考虑。

    2020-08-04 11:04:33 作者:一仔 9612 0

  • 四屋寨:新农村建设的榜样

    岭南师范学院“新新向荣”课题调研类社会实践队范金玲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前年,新农村的建设浪潮,涌现在四屋寨,这条村子距离汕湛高速的石菉入口不到两千米,位于公路旁的它的成功改造,无不让过往的行人艳羡。历经风霜且长了一点青苔的居民房也变成了简约的黑灰色,虽然单调,却让整个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平坦宽敞的马路取代了泥泞的小路,每当夜幕降临,道路两旁的路灯总会如约亮起,为人们照亮前行的路;宽广的操场让年轻的小伙子伴随着夕阳挥洒汗水;广场上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那是他们在体育锻炼器材上尽情玩乐;老爷爷和老太太则坐在旁边的凉亭里摇着小扇子唠家常,还时不时转过头来看看在外面玩乐的孙儿。四屋寨的成功改革,也让我产生“一村改革,村村受益”的感慨,晚饭过后,周围村落的人们就会带着小孩子去那里散步,平常饱饭过后只能坐在家里看电视的人们成群结队地走出家门。四屋寨的湖区可以说是我们眼中的“网红景点”,湖区旁边的小路采取不同的铺设方法:中间铺了五彩的地砖,两旁则采用鹅卵石铺设,满足了行人散步和跑步的不同需求。湖里三三两两的浮萍已经被从水里探出头来的荷叶取代,偶尔还有鱼儿跳出水面吸引行人的目光,小孩子总是对这片青绿色的水域充满期待,脑海中总是浮现“荷花在微风中摇摆,花香扑鼻而来”的情景。小道的尽头,是一间新建的公共厕所,可以为行人提供方便,还可以到那里擦一擦运动后的淋漓大汗。自党在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今,四屋寨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让归家的人们刮目相看,四屋寨的成功转型,也让周围的农村纷纷效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成果是值得期待的。

    2020-08-04 11:03:51 作者:一仔 9611 0

  • 水稻辣椒轮番种植,农民增产增收

    你听过种植水稻的耕田种植红辣椒吗?7月31日,岭南师范学院“新新向荣”课题调研实践队员来到广东省罗定市太平镇一个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了解辣椒与水稻的轮番耕作,实地察看辣椒的收成情况。水稻基地为何变成了辣椒种植地?原来,基地采取轮番种植,在水稻收成之后,就把土地闲期加以利用,变成辣椒种植地,待到辣椒收成后,便又开始种植水稻,轮番种植让当地农户增产增收。今年是太北村腾辉种养合作社用稻田闲置期种植红辣椒的第四年,农户陈大伯说,水稻和辣椒轮番耕种属于一水一旱的耕作方式,这对消灭耕地内的害虫有很大的帮助,自轮番耕作以来,地里的害虫也少了很多。张阿姨则表示水稻辣椒轮番耕作有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这能让她一边干活一边学习技术。太北村辣椒种植基地是精准扶贫项目中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其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模式,打造出一个60多亩辣椒与水稻轮作的生产示范基地。聘请贫困户进行田间管理、采收辣椒等实现灵活就业,为当地的贫困户提供了工作岗位,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已经有一百多户贫困户加入其中。面对疫情的影响,合作社也以保底的价格收购这些辣椒,不会让农户蒙受损失。可见,水稻辣椒的轮番种植的好处多多,希望农户能实现增产增收,早日脱贫致富。

    2020-08-04 11:03:02 作者:一仔 9630 0

  •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创新精神与因地制宜

    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没有这些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措施的贯彻落实就没有可靠的体制机制保证,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真正发挥,新农村也不能真正变“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很多新农村建设做到了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我考察的长田村、石田村和四屋寨三个村子在环境治理方面都做得比较突出。三个村的共同特点都是河道污染非常严重,幸运的是三个村都把河道治理放在新农村建设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善了村子棘手的环境污染问题。长田村的污水是连着马路对面的河道,政府出资把河道改道,并在河道旁边种上树木,清洁水源。石田村的房屋比较整齐,而且位于马路旁边,房屋的前面是一眼池塘,由于缺少活水的补给,所以池塘逐渐变成枯塘,村民索性把那里当成了垃圾池,新农村改造时,池塘旁边装上了围栏,昔日的垃圾池摇身一变,成了石田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四屋寨对河道的改造更注重创新与整体规划,原来的湖泊改造成了一个鱼塘,这个鱼塘围绕着大半个村子,在池塘里面养鱼可以为村民带来一份收入,鱼塘的一方还种上了荷花供行人观赏,整个鱼塘可以当作一处景点,池塘上面有一条小道,村民可围着池塘散步或者跑步,路的另一旁是一片果园,村民根据自己的需要种上了香蕉树、芒果树、荔枝树和龙眼树,鱼塘一年需要清理一次,清理出来的塘泥可以放到果园里给果树提供肥料,果树为行人和鱼塘提供荫蔽,鱼塘为果树提供肥料,两者相辅相成,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同步并趋。在路灯的建设方面,这些村子并不是千篇一律地进行的。如长田村偏向文雅,它的路灯是暗黄色的,外面是复古的灯罩;它对面的新寨则采用又大又圆的白炽灯;而四屋寨则坚持了一贯的环保理念,因为这个村子旁边没有低矮的小山或者种植高大的树木,几乎都是一大片平原,所以,四屋寨路灯的杆都非常高,这样处理的原因有二:一是这些路灯都是靠太阳能板供电的,建得高一点有利于太阳能板采光,二是有利于扩大照明的范围。新农村建设不能一刀切,不能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要根据村子的独特性进行总体的规划,充分发挥本村特色。

    2020-08-04 11:02:30 作者:范金玲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新新向荣”课题调研类社会实践队 9633 0

  • 喀斯特地貌环境下的新农村--云岩镇

    今天是2020年7月30日星期三,我们岭南师范学院课题调研类“新新向荣”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广东省乐昌市云岩镇白蚕村、选家洞村和车干山村进行深入的调查农村基层经济和村容村貌的发展概况。为了调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收集全面的资料,我们队选择了同一个镇的不同村子进行调查。广东省乐昌市云岩镇是乐昌市的一个管辖镇,位于市境西南部,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多山地和丘陵。这个小小的镇总面积为66.4平方千米,总人口为8612人。1、经济发展云岩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全镇共有耕地10188亩,其中水田5842亩,旱地4346亩。农产品主要有水稻、花生、玉米、红薯和蔬菜。因为云岩镇处于粤北石灰岩地区,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所以整个镇的气候有明显的湿热和干冷的大陆性气候,为了适应气候变化,镇下面的白蚕村、选家洞村和车干山村都以种植水稻和反季节蔬菜为主,除了农业以外,京珠高速和平乳线国道的发展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村容村貌2008年以前,白蚕村、选家洞村还有车干山村的道路还是泥泞不堪的黄泥路,08年以后,整个镇的所有村子都实现了水泥大道的全覆盖,而且村村架满了电路,再也不用担心用电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发展的速度更是突飞猛进。现在各个村都按装了太阳能路灯、配备了垃圾箱、文化楼、农家书屋、运动场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让村民觉得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村民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经过这次下乡调研,让我对农村经济和村容村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了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提升农民的幸福感,我们党和国家要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更好的振兴乡村,发展乡村。

    2020-08-04 11:01:49 作者:一仔 962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