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评论·奇章
文明礼仪伴我行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文明礼貌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作为我们中华炎黄子孙的品格的升华,世代相传。“文明礼仪,伴我成长。”讲文明、重礼仪,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应该推崇的,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不断地美化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乐趣,使我们享受礼仪氛围的滋润。“站如松,坐如钟”,端庄稳重、举止大方,是我们“文明人”所应有的仪容仪表。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在校应该尊师重道、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讲文明、讲礼貌”,说文明话,干文明事,做“文明学生”;在家应该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做“文明儿女”。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程门立雪……文明礼仪,在古今多少中华儿女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颇受中外人民的赞赏。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存在不少“不礼”的行为:随地吐痰,公众场所大声喧哗,大肆讲粗言秽语,公交车排队等候争先恐后,互不谦让……这一切的一切,无不真实地表现出了我们是如此的庸俗,极大地损坏了自己的人格,也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而且,这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要坚决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这就有赖于我们每个人都要洁身自好,每时每刻都有着一颗讲“文明”,讲“礼仪”的心,在待人接物中时刻注意礼貌第一。俗话说得好:“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先得尊重别人。“礼貌地待人,这不仅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而且,对于一个有礼貌的人,往往能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人际关系中总能赢得超凡的人缘,时刻成为人们赞誉的焦点。因此,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非常地重视“礼仪”。在它们国家的社交场合中,经常会见到类似“LadyFirst(女士优先)!”“Please(请)!”等等的用语,反映出西方人民对礼仪的一种追求与崇尚。由此可见,文明礼仪在世界人民的眼中,是何等的重要!文明礼仪成为了中外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我们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树立起“文明”的形象去维护国家的尊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当个二十一世纪的“文明人”!-----情系一心,文明礼仪伴我行【编辑按】孔夫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就已经声播海外。“礼”是中国的核心思想,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本文属于那种典型的高考作文,每个段落写的不错,但是段落与段落间的链接处理的不是很好···编辑:叶子2007年12月25日
2007-12-23 17:36:53 作者:粉红 9629 0
童年的背叛——电影《屋顶上的童年时光》剖析(赛)
他的过于早熟的心智,背叛了这个孤独的时代。——题记一影片一开始,是汤米的姐姐薇欧拉到他的床前叫他起床,并把他的被子掀掉,他很生气。薇欧拉只比汤米大一岁,但她经显示出青春期对性的强烈的好奇感,这表现在她所喜欢的“游戏”上:和朋友一起脱光衣服让汤米抚摸她们,又或者是掀起浴巾露出大腿,或者是对父亲的强烈的依恋,十几岁了还想跟爸爸一起睡觉,或是揪着汤米要他亲她。当她坐在汽车的前排而不停地回过头去捏他的脸蛋时,他说了不想跟她玩,她姐姐却不停止,他终于气极而喊出“婊子”,由此而引发了爸爸的怒火,爸爸当即给了他一巴掌。姐姐无论是对爸爸还是妈妈都表现出极强的依懒性,也许是因为妈妈反复无常的来来去去,她对爸爸尤其依恋,无论是在跑步、睡觉醒来等等都会寻找他的怀抱与爱抚。而汤米,却总是远远地、沉默地看着这一幕。他的表情,一如既往地撒满了落漠,是那样的忧伤。他跟爸爸和姐姐的距离就这样被放大了。这一刻的他看起来就像一只受伤的孤羊。那样一种落漠与忧伤,不应该过早地凝结在他的脸上,可是它就是凝结了,而且不可驱除。汤米的话很少,与其说他是安静地,不如说他是有着深沉地内敛,深沉得让人心痛。每次面对爸爸的发怒,姐姐以泪水求助,汤米却默默地面对,他以沉默,接受,或者抗拒了。当妈妈回家后,他依然去学校,还提前去了,姐姐则因开心而“放假”;妈妈走后,汤米照样早早起床去学校,姐姐则因伤心而没去。这是他与姐姐最大的不同,也正是因为此,他比姐姐多了很多的忧伤。二汤米的家庭世界因为妈妈的来来去去而不再完整。而学校,因为他的孤僻也不可能成为他的乐园。同学们会欺负他,而他喜欢的人也只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家或学校,于汤米而言,都是差不多的,两者的环境都是相似的,只是空间位置不同而已。喜欢摩妮卡是他学校生活的一点亮色。因为陶土课,他有了跟她初次接触的机会,并因此而对摩妮卡产生了朦胧的喜欢,他因此而写了“我爱你”夹进她的课本里。只是,他却不肯承认。当大家都在猜那纸条是汤米写的时,就连摩妮卡也相信了,但汤米就是没有承认。尽管摩妮卡并没有责怪的意思,甚至还说:“我不高兴,因为你没有写名字,没有写名字我怎么知道是你写的。”这一句话透露出她也希望是他写的意思,但是汤米就是没有承认。这不承认里,不仅仅是出于害羞,也许还有母亲给他带来的影响。三应该说,爸爸是很爱汤米的。只是这爱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父权的专制。爸爸并不太了解汤米,所以爸爸免不了把自己的意愿加给汤米,比如,让汤米吃他觉得过量的食物,或者按自己的喜好让汤米去学游泳,或硬是带他去慢跑,尽管汤米说与安东尼约好了一起看电影也不听,爸爸于汤米而言,爱痛并存。爸爸为打他的那一耳光而内疚,于是第二天跟姐姐一起躲在门后面在汤米进来时吓他一大跳。在这时,爸爸是甚至是可爱的,有点小孩子气。父亲因为妈妈和工作的事而脾气无常,为一点点的小事就会大发脾气。当他看到客厅里垃圾遍地时,大声地叫骂很有歇斯底里的感觉。对爸爸的这一表现不能认同,但却可以理解。面对这时的爸爸,姐姐哭着说:“对不起爸爸,我们会干净点”,而汤米,却默默地收拾了垃圾。没有辩解,一个字都没有说,默默地就把垃圾收拾了。对于爸爸,他向来没怎么反抗,甚至是没有反抗,就连父亲强加的期望,他也默默地忍了。仿佛在很久以前,他就已经很懂事了。而这一次,是最好的表现,直让人觉得,十一岁的他就像他父亲说的那样——长大了。游泳比赛的决赛,爸爸对汤米的期望很高,而汤米失败了,水底下那个摇晃的世界,似乎不应该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不喜欢游泳,赛前父亲的话,无疑给了他很大的压力。摇晃的水与墙上的画、观看的父亲、白云朵朵的天空以及急速的水底划水的呼吸声,不难想象汤米在想要不要退出游泳课时的犹豫与挣扎,当池水、镜头复归平静时,汤米已经做好了决定。在还没到游程的四分之一平静地浮出了水面。尔后,在爸爸的车上,他说不想游泳了。爸爸很生气,就差没有发怒了。跟安东尼去滑雪前,他看到了爸爸的一副落魄样,此时他的眼神里满是关切,虽然汤米当时还是带着东西决定跟安东尼去滑雪,但是,他最终还是折回来了,从屋顶爬回家去,即时叫醒了父亲,良久,终于问到:“你还好吗?”,面对儿子关切地问候,爸爸落泪了,拥抱并亲吻了他。父亲终于知道,这个大多数时候都沉默的儿子,悄悄的,真的长大了。只是这长大,对于十一岁的汤米而言,太沉重了。理解了儿子之后的父亲决定送汤米去学他一直喜欢的足球,并且已经选好了学校,而汤米,却也表示,这一年已经费了游泳费了,下一年再学习足球。对于家中的经济,他一直都知道,所以,他才这么通达,在深深喜爱的足球面前,显示出了超乎年龄的自制。然后,父子在黎明前共进食,父亲还跟汤米谈足球了。那个场面是温馨的,而父子的关系,就像那黎明一样吧——天就要亮了。四家,学校,都不能给汤米的童年带来多少亮色,像所有不满足于此的小少年一样,他开僻出了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陡峭的屋顶。屋顶于他,是一片快乐天堂。买香肠时,他会在这里玩一玩,在这里,他可以放肆地玩弹弓,可以俯看脚下的车水马龙,可以借着望远镜眺望罗马城,也可以把好朋友安东尼带来共享这个美好的地方。在屋顶,他可以尽情地享受童年,没有父亲的骂,没有母亲离去的担心,没有同学的欺负,屋顶上的时光,是他最快乐的时光。那些过于沉重的童年中太多的落漠与淡淡地伤忧伤,在这里,会离他远去。爸爸总是说,你们长大了,于是让汤米和姐姐参与一些大的决策,让他们过早地踏足了成人世界。尤其是汤米,爸爸不仅跟汤米诉苦,还希望汤米可以完满地成为他所希望的男子汉形象,但是汤米才11岁,属于他的童年时期还没有过去,但是他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可以让他有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11岁的他已经明显处于童年的边缘,他没有办法抗拒长大,那一小块的屋顶,虽然给他带来了快乐与自由,只是,屋顶并不能延长他的童年,也不可能给他一个完整地、快乐的童年,屋顶最多只是落漠童年生活里的点缀,间或减淡他的忧伤。在西方,由于信仰基督教的缘故,很多作家都把孩子当作是人的回归目标。儿童的天真对有着对救赎人的要作用,向童年回归,也就是像基督的靠拢,在汤米的身上,他的童年只剩下屋顶一角,只有这样少的童真的汤米无可避免的长大了,只是,这长大,直接背叛了上帝。五当妈妈又一次哭着跪着哀求爸爸让她回来之后,姐弟俩过了一段比较快乐的时光。妈妈给他和姐姐准备早餐,叫他们起床,跟他们聊天,带他们去看画展,但是这样的时光并不会太长,就像妈妈刚回家时,他所相信的那样,“反正她还是会走”,不管他是不是像姐姐所说的悲观主义者,汤米的确不相信妈妈的话。当妈妈带他跟姐姐去看画展时,汤米就留意到妈妈跟一个陌生的男人在交谈,他年幼的双眼已经看出了些什么。出展览馆之后,妈妈跟那个男人在前面走,他的朋友安东尼在后面跟着,他一直看着走在他前面的两个大人,对安东尼的话心不在焉,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而后,当他在屋顶上用望远镜看到妈妈在窗边躲躲闪闪地打电话。正因为此,他才比爸爸和姐姐都更加关注家中的灯有没有亮。那一天,家里的灯没有亮。“家里的灯都没有亮。”一句话,让爸爸怔了几秒。汤米并不是不爱妈妈。正因为爱妈妈,对妈妈还有着深刻的感情,在安东尼家看到安东尼给他妈妈按摩时,他才会怔怔地站在那里。就是这个画面,给了他很大的影响,使他主动向妈妈靠近——被恶梦惊醒之后,汤米起来喝水,在客厅遇到头痛发作而不能睡觉的妈妈,他提出要为妈妈按摩,这让妈妈很感动。如果说之前他跟妈妈之间的距离比较大的话,那这个心结在此时已经解开了。此时,他已经完成了像爸爸说的那样——这个家的完整也要靠你。只是,汤米的努力,跟妈妈之间心结的解开,并不足以挽留妈妈离去的脚步。妈妈带汤米去游乐园玩,好像是她离去的表示,是一次母子真正相通的快乐的相守。在游乐园里,虽然汤米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但是这笑容却显得那么来之不易,反倒是妈妈比他更像一个爱玩的小孩,更容易让人感受到童心。而在这之后的第二天,妈妈又一次离开了家,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承诺,说过了就算,随时都可以用行动打破。家,再一次被撕裂。虽然因为有了心理准备,他可以不像姐姐那样伤怀。但是,汤米的内心,又何偿不希望妈妈再也不要离他们而去呢?影片的结尾处,汤米经过一翻感情上的斗争之后才打开妈妈路过学校而留给他的信,里面是一张妈妈和他的小合照。看着这张小合照,汤米的眼角,出现了一滴泪。而在另一张纸上,妈妈写着:亲爱的,妈妈永远在你身边,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男人,我不太好,但有一天我会跟你解释,我爱你。看到这里,汤米无声地哭了。其实汤米也许什么都明白的,他所处的家庭环境,让他过早地成熟了。这样一种成熟,就像是对童年纯真,抑或孤独的背叛,沉重,却无能为力。又或许,他什么都不明白。这样也好。(大学组)
2007-12-23 11:33:42 作者:星星我心 9622 0
泪眼追怀感恩情(赛)
《佛经》里说,男孩是父亲前世的亲人。父亲,我们前世是亲人吗?如果是,我们也是父子吧-------题记恩情如水,川流不息生活之中,有多少恩情有华丽的包装,有温馨的衬托,以至于当我们沐浴在亲友那润物无声的爱中时还浑然不知。那么,当你蓦然领会到这份深重的情谊的时候,请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我们身边所有的人:父爱是天,沉默高远当我还天真,父亲就是一个沉默的人。那时的日子,简单、清贫。平凡的我,平凡的家庭。我知道,我们以后的路会很难走,我有还两个姐姐,这个五口之家,没有多少经济来源,我却总梦想着能住上明亮的房子,跟别人一样穿好看的衣服。我的天真是父亲心中的隐痛。他深锁的眉头,紧闭的双唇,担心过多少,沉受过多少?母亲说,父亲喜欢吃青菜。然而,在那个奋力拼搏的年代,有谁会喜欢吃青菜?母亲还说,父亲喜欢穿布鞋。可是,我朦胧的记忆中,很多人都穿着皮鞋。什么原因,我不知道。每个人在无知的时代也许都幸福的拥有过,却很少慷慨的回报过我的父爱,一生相随时间流逝,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我也在发生着变化。学习的压力,步入社会的艰难,以及自己以后人生道路的艰辛也只是我一个人要面对的,我要解决的只是一个人的末来。而当时的父亲是一个人,却要撑起五个人的末来。父亲该怎么表达出内心的惶恐与孤独的啊?如今,我已长大成人,懂得承当责任,也学会了回报。可是父亲他还是喜欢吃青菜,还是喜欢穿布鞋。我该怎么做,我心潮澎湃,这一刻我终于感受到了父亲曾经的孤独,曾经的惶恐。如今的我,却也像曾经的父亲,已经不能天真的表达感情,表达我感恩的心。如今的我,独自走在异乡陌生的道路上,我看过橱窗中的华丽,而这些是我的父亲做梦也难以想到的新奇。我们的距离却是在这新奇的事物中产生鸿沟。今后,我要怎么努力,才能拉近我和父亲的差距呢?人与人之间,天生就是陌生的,因为一种血脉相连,他扶持了我一生,改变了我一生。他看着我长大,我却要看着他老去,而父亲的关爱却是一生的相随,量我这寸草之心,怎能报得父亲给予我的三春之晖呢?感恩的心,你我共有我感谢黎明带来的希望,即使这希望并不明朗,然而我更感谢父亲对我一生的扶持,您是儿振翅高飞的依托。父亲,我爱你,我将用我才长成的稚嫩的手,来握紧你长满老茧的粗糙的手;用我即便是单薄而简单的爱来温暖你苍老的心。而现在,我且带着沁满泪水的双眸用这沙哑了的音腔来解读这停留在父亲额上的愁丝,那应是走近父亲心岸必涉的历史长河。乌雀之情,人皆争颂。兽犹如此,人何以堪!让一颗感恩的心永远留驻在每一个儿女的心中,共同见证这份天下最朴素也最为沉重的关爱与这份泪眼中追忆的温存.大学(大专)组
2007-12-22 13:48:03 作者:知秋一叶 9603 0
也说“贯索犯文昌”
贯索即是牢狱,文昌便是文运,所以《儒林外史》第一回文人王冕说道:“你看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照书中说的,王冕是元末一个“◎(上山下钦,期音反)崎磊落”的人,看破了功名的。这第一回中,写他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贫时去给邻居放牛,省下钱来便买书读,后来又学画没骨的荷花,渐渐有了名气,不太愁吃穿用度了。跟着有个达官老先生赏识他,头役,知县都上门来请,亏他是早看破的,不屑随了去盘剖百姓,索性逃匿得远远的。后来朱元璋统一了天下,定了取士之法,王冕便说出上引一句话来,指摘他这条科举仕途,遗毒不小。偏太祖和他有过些交谈,也要授他官职,只好一发归隐了。到此便是全书一个楔子,妙在“隐括全文”也。这样的故事不免也有些虚妄处。你想他既然看破了功名,为甚么要去读得功名的书呢?若是说真正喜好,又为甚么定要显露出来才学?所以作者也很心虚,开场先道世人都是一般,只这一人怪胎些。但说到“贯索犯文昌”,那是确确实实的有的。开科举是陷文人,梦想金榜题名是文人自陷,后来兴起文字狱,又陷文人,稍清平下来文人又自陷,文化大革命又陷文人,自由开放了,官僚体制化的教育又使文人陷进去。所以教育马虎不得,一旦开头,不论体制抑人都要深陷。“儒林”,局限的还是知识分子范畴,但文昌兴衰,向来不止受教育的影响。政治上说保障言论自由,但所保障的却只是有利统治者的言论,对文学的自由未尝没有干扰。何况文学的体制本是官样的架构,一不小心,就要“贯索”之了。我们看新闻,也不觉看出点陷人的苗头。自“彭水诗案”,安徽省五河县“短信案”到高唐“侮辱”县委书记事件等,虽然遭害的不都是文人,姑不论其事底细,但已经有相当的对我们标榜的自由的打击了。因言获罪,所谓言者,在公民自是必需,在文人却是一切。号称“乾隆三大家”之一的随园老人袁枚,与《儒》书作者吴敬梓是有过些争执的,有一回他见到读者们热衷光顾一本书,正是吴刚出版的《儒林外史》,随手翻阅,看到了那句“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不免惊道:“这意思不是说朝廷迫害文人吗?”这还得了,只是这下文没甚么说明。所以文人之间也很有些压力,这倒是文人自陷了。另一方面时下文人互捧也实在离奇。据说贾平凹书画作品展出,某知名画家夸耀说贾之成就可比肩苏东坡,这便十分裸露了。自古难得有清高者,没有些特立独行的品质,自陷竟难免了。文学之难,“贯索”之外,文人自心有一把枷。这日与同学行走,说到万历年间的名士李渔,据说他看到哪个人不顺眼,便将之写进黄色小说去当主角,好几个当官的都进去了,只好都来巴结,李渔这才把他们请出去。但既然嫖了一回,还能是清白之身么?言罢我们都很佩服李渔,“贯索”已经掌握在他的手里了。文人有厄,谁来解救?
2007-12-21 21:40:49 作者:徐尚瞻 9642 0
我要去桂林
我其实就是喜欢在路上,不管多泥泞。不过,桂林也没有让我失望,下了两天的雨。所有的山都是雾气弥漫,这是看山的最高境界。晚上回到酒店,推开窗,一片一片的山,不高,但却像挂在远处天空里黑压压的云朵,深沉凝重。山脚下灯光如豆,点缀沉寂的夜色。所有的景色都一样,难得的是一份心情。在漓江上,心情随着远去的渡轮的声音沸腾,江面因此翻覆,马达搅乱了所有的宁静。总是很容易回忆。青涩年纪时候,有人送我回家,在路上唱着“我要去桂林”。桂林的天空下着雨,适时地配合着我的郁闷。符合我对旅行目的及意义的要求。汽车在斑驳又弯曲绵延的路面上行驶,颠簸之中无法入睡,于是,我就在路上开始感怀。在鉴山寺的时候,抽到一张签,注明我的一生“颠沛流离”。我喜欢的生活方式。以前,有个用四个手指头算命的先生对我说:你将用大部分的时间流浪。可是,也只有我自己才能够明白这流浪的意义对我来说是什么。在不安定中寻找安定。如果我停下,没有什么会等我。我曾经对某人说:你要送我一辆越野车,我要去新疆,穿火红的衣服在大漠看落日。那太阳也一定是红色的,无边的视野里,只有我与自己的影子相对孤立。落日的余晖将大漠染成血红色,带着惨烈的气势,若我在当下,我一定会张开双臂欢呼,同那回归的太阳一道,迎接次日的涅磐。我想象多年以后自己的样子,风尘仆仆,脸上的表情灿烂抑或更加绝望……周期而至绝望又将我推入深渊,太阳真的淹没在时间以西了。很想有一种激越的心情,让自己知道,我依旧活着,还有生命在奔波……
2007-12-21 16:19:34 作者:灼阳(北师大珠海分校古风文学社) 9611 0
文明的占领自然(赛)
每个人都想全身心的投入到那充满鸟语花香的自然中,每个人也都想梦幻着那属于自己的绿色天地,然而我们每个人却浑然不觉地陷入一场人类和自然的冷战中!看着一片片的商品房拔地而起,更多的购房者相中那些离山和海近的房子,无庸置疑,他们想融入自然中,陶冶情操,于是精明的房地产商花大价钱购买那些风景怡人的地点,并融巨资去建设,因为他们坚信,他们的庞大市场!紧接着,包工队,大型掘土机,气势逼人地向山林进发,开始了速度惊人大扫荡,硬是在茂密的丛林中开垦出几块平坦的地,在原本无河海的沙地上,灌上地下水,打造精致的自然水塘,为了体现对"自然保护"的重视,在一天天拔地猛长的高楼上,拉起醒目的横幅"没有好的环境,便没有真的效益"","环境保护重于经济效益"等!这样就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体现了"环保",体现了"绿色工程"!就这样,那些原属于这片丛林的精灵,没有了家园,就这样那些可怜的绿树变成了木材,也就是这样大自然领地被我们悄悄地吞噬了,而我们却"津津乐道",觉得干了一件既环保又创效益的"好事儿"!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多的校园建在了恬静宁谧的郊外,这是值得提倡的,但为了无节制的扩大校园规模来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及学生,那就有待商榷了!在校园中,宁静的湖水像一坛死水,只有被微风掠过时,才能泛起波儿来!为了追求至善至美,在湖中间建起广阔的平台,像大型台阶一样,一上一下,然后再从地下抽水,让水从上面看似湍急的流下!以致于细水长流,侵犯了小草儿的地盘,把草儿软泡在水中,与岸上的草儿分离,但像人类一样,它们也有亲情,它们根连着根,即使水中的草儿被折磨得窒息,它们也不会放弃它,更不会放弃原属于它们的领地!它们奋力的向水边繁殖,扩大种群,悄无声息地抗争着!为了美化我们人类的生活环境,我们把远处山林那些中年的树木砍下来,移植到我们身边,这也就多了些绿色,但请问这就是保护环境吗?这就是保护自然吗?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吗?再我看来,这只是一种美丽的谎言,而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参与到谎言的编造和宣扬中去!人类社会在迅速地发展,也确实转变了当初向自然要发展的形式,但这个程度并不深,当前我们还会或多或少的侵略自然,换汤不换药,继续着原来的本质!人类要发展,自然也需要空间来净化,人类要谋生,自然也要生存下去!抬起你那踩着青翠的小草的大脚,放下你那摘着野花的大手,平静一些,仰望天空,一片片白色泛着蓝边云彩在向你招手,太阳公公在向你点头!也许当人类紧紧抓住所谓的绿色时,竟发现那是一个甜美的梦,一轮水中的明月,一次虚幻的journey,一首空旷的诗歌!也许.你会觉得我很悲观,但这是这个时代所必须真诚面对的现状,所必须真心付出的一种对自然的尊重!也许,几十年过去以后,我们会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更能去深深体会到什麽是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现在这种看似文明实际冷酷的"侵略"!征文:大学组
2007-12-21 13:55:34 作者:北师大珠海分校谷风文学社编辑部高丹妮 96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