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杂文·评论·奇章

  • 请不要放开我的手

    “一个人走在喧闹的街上,刮风了,下雨了,花开了,雪飘了,依然一个人走着……”偶见这句话,甚为喜欢,所以就抄下来了,颇有“热闹是它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意味。一直都不喜欢一个人。无论是上学,还是吃饭,抑或是逛街,都喜欢和好友结伴而行。总觉得,当自己一个人时,孤单会加倍的袭击我的每一个脑细胞。似乎全世界,只有我是自己一个人的。就只有我自己,没有别人。记得,有一次和友们逛街。人太多,街道太挤,本来牵得紧紧的手也被迫分开。转眼,就只剩下自己一个。站在街道中央,身边来来往往的人,却都是陌生的脸孔。自己就呆呆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眼泪,瞬间滑落。然后惶恐的东张西望,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张熟悉的面孔。眼泪,哗哗而下。等到友们找到我,都已经是十分钟以后的事了,他们还以为我遇小偷了。现在想来,仍然觉得莫名其妙。可,那刻的感觉是那么的微妙。本来彼此的手还是握的紧紧的,看似无论怎样也不会分开。就只是刹那间,却遗失了彼此。怎么找也找不着。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本就如此吗?谁不想一直都有人陪伴左右呢?谁不想身边的人永远都不离开自己呢?可世事本就不尽如人意,我们能做的,是在自己的手被身边的人放开时,坦然而勇敢的继续走下去。直到身边再次出现值得自己再次牢牢紧握的手,然后好好珍惜。然,对于那些一直陪自己走过来的友们,对于那些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花开花谢,都陪在自己身边紧握自己的手的人,真的真的要给予衷心的感激与全心全意的对待以及百分百的珍惜。因为是他们,才让你免受孤单的骚扰,也正因他们,你才不会一个人独自游走于别人的热闹之外。从而,拥有一个热闹且精彩的人生。因此,在此我衷心的希望,身边的人可以一直陪在我身边,一直牵着我的手,永不放开。

    2007-09-14 12:59:15 作者:尘埃落定 9669 0

  • “80后”的孩子,你们还好吗?

    亲爱的“80后”的孩子:你们还好吗?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颤抖的手提起沉重的笔写下的一封信,希望你们能在繁忙的学业中抽空看完认真它。当你们收到这封信时或许会有着诸多的惊讶与疑问,但必务请你们都放下这一切外在疑问,我写这封信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无法按捺住内心的由于某些现象引发的澎湃涌动,而以一位同龄人的身份与你们谈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还活在“80后”的光圈笼罩下?你们的学业还赶得上这个应试教育时代的苛刻要求吗?依偎在父母身边的你们,或早已远赴他乡外地的正在大学殿堂与工作岗位的你们过得还好吗?总觉得我们生错了时代,或许换句话说,我们虽然有幸生在这个时代,但我们又何其不幸生于这个时代!还记得那个曾经带领我们进入这个光圈的领军人物吗?不错,就是他——韩寒,我现在才觉得这个人是个骗子,作为“80后”作家代表人物的他无疑就是一个文学的骗子。还记得靠文字发迹的他,曾经在高一时便拿到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之后退学,继而以《通稿2003》,《穿着棉袄洗澡》……等强烈讽刺了现代应试教育体制,随即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大讨论。在他的大肆影响下,社会各界人士开始以一种看似正确态度重新看待当今的教育体制。后来终于提出了另一种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我不知道另一种教育模式的迅速登台是否因为他那不可抗拒的影响?从那一刻起,他成为我们在中国文学界里最崇敬的偶像,为了他,我们甚至可以抛弃书本上那些老一辈学者,思想家,作家。就让余老《道士塔》中的那个愚昧无知的敦煌石窟的罪人王道士尽管作孽去吧。就让昏庸自私的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放任不管并饱私囊而被外国冒险家尽管欺骗掠夺去吧;就让莎士比亚的《莎士比亚全集》中的哈姆雷特独自叹息: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阻碍就在这儿:因为我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以后,在那死了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鞑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算请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若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急忘,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行动的意义。并不是我们不能感受到余老内心对王道士罪行的深深谴责,不能触摸到哈姆雷特心头创痛与忧虑,由里到外我们都深切地感到一种震撼。但与韩寒的炮轰应试教育体制相比,我们更能切身体会到后者。因为这更切合我们这些“80后”的实际生活剪影,难道说那些中外著名作家学者所流传百世的经典作品不能成为我们学习借鉴的榜样?或许作为“80后”的我们只能以一句话回答:“因为我们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我不得不说这就是我们的心声,不管多么优秀文学作品,如果没有出生在那个人心荒芜,境地纷乱的时代,亦是无法切身感受到作者内心那份苍凉与赤热的冲突。就算通过书本以感官去体会亦是无济于事,这是我不得不说的,真不明白课堂上那些老师还叫我们应抱以怎样的情感去深入了解前一辈老学者的心境,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他所遗留下的文学作品所透露出的情感去抓住一丝零碎的思想,但大部分还是我们所无知的。若让那些自以为是的老师真正去了解,他能够做到透彻么?答案是否定的,只因为我们从始至终没有生长在那个年代,显然对于“80后”的我们,韩寒这种切近实际的看法更容易被我们所接受并引起共鸣。于是,我们追捧他,因为他道出我们所不敢道出的一个长久积压在内心深处的心声。他成为我们深切心声传达者,敢于公然向应试教育发起“进攻”,因为应试教育的压迫,早已身心疲惫的我们愤怒了,沉默已不再是金!我们不在乎韩寒的“七盏红灯高挂”,只在乎他的“七盏红灯照亮我的前程”。因为身为“80后”的我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强烈的不羁个性,总归不愿意让应试教育时代将这种个性无情地掩盖;总归不想过一种千人一面的枯燥无味的两点一线生活;总归不想让自己的另一面才华被无情捏碎。我们决不满足于此。这不仅仅是“80后”的我们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沉沦的悲哀!但正是因为这次“80后”的空前起义,以至于让我们无论在任何事情的完成上永远都被扣上这一光圈。我很欣赏韩寒这一观点:“不管80后是多么粗俗,多么幼稚,写得多么差,以后的文学界都是属于他们的。因为他们活得更长,别人都死了,还剩下他们活着。”但理智一点分析:他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狂妄的个性又使起性格比较偏激。另外,文学并不以人的生命终结而结束。它是一种精神粮食,其文学作品的好坏,就看作者的伟大思想渗透入作品的多少了。继韩寒强烈批判现代应试教育体制后,我逐渐发现他是个文学骗子,还记得他在07年高考之际对高考作文体制给予强烈的否定:“高考作文体制只会将人摆弄成一模一样的傻瓜,然后再培养出所谓的社会主义接班者。”我不由惊叹,这是什么荒谬理论?我知道他想提倡一种自由写作模式,高考作文体制是一种对写作的无形束缚。但这仅仅是众多写作模式中的其一,而且这是现代应试教育考察人才的必要模式,显然韩寒的观点太过于片面。“80后”的我们可知道,从此以后,我们便成了一个社会传奇,有人凭借这个概念脱颖而出,甚至以娱乐化明星面孔示人。这个概念虚构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肥皂泡。当我们越发朝着这个泡沫群体靠近时,却发现它不过是一个传说中的海市蜃楼!韩寒欺骗了我们,将我们不知不觉引领入另一个造作中。其实从他给我们系上“80后”标签那一刻开始,我就怀疑我们笔下的文学生命究竟能存活多久?我们看见,这一代人最杰出的头脑即将毁于游戏,沉湎于文字的赤裸狂欢,在安静的夜晚异常亢奋,却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过黎明!在熙攘嘈杂的环境中,我们无法真正宁静地写作;在虚热,浮躁和追捧中,我们这一代人,闹哄哄走向文学殿堂,却活在尴尬里,活在阴影了,活在文学丧失它纯粹性危机中!评论家张柠说:“80后这个概念纯粹是商业结果,其有效性在于传播和记忆,符合商业社会简单快捷的原则。活在这样概念下的“80后”写作者一方面是幸运的,前辈们苦苦等待伯乐时那暗无天日的时光,在他们那里也就是一个签字仪式而已。但是媒体扣押了今天的青年作家,就像青年作家扣押了媒体。他们互为人质,相互敲诈勒索。在听罢这样的言论后,我们这些“80后”的孩子还相信韩寒的不可一世吗?还相信他那不顾一屑吗?显然活在“80后”这一标签下的我们虽得到了一种无形的释放,但总归是活得太累了,其实我们就像草丛中的蛐蛐那样挺好,安静地呆在属于自己的地方,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字,不需要任何造作与包装。“80后”的孩子们,告别“80后”也许是我们唯一的一种解脱方式,也是我们对文学最好的一种祈祷!就像那本书所言,倒数三秒我们一起跑,并且让我们一起大声喊:别了,我们的“80后”……——一位祈祷能在“80后”活得更美好的学生

    2007-09-12 20:08:41 作者:子鹜 9672 0

  • 怀念

    爷爷走了……这句简单却又复杂的言语在二零零七年八月三日在我心里犹如覆起千层巨浪,一直在撞击着我最敏感脆弱的神经。不相信,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一定是我做的一场噩梦,哪天凌晨还在睡梦中的我就隐隐约约听见父母收拾衣物发出的声响,在万籁俱寂的黑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与刺耳,刺激着我那尚未歇息的的耳膜。不知过了多久,母亲悄无声息来到我的床头,念叨了一句:“爷爷走了……”在与父亲收拾了一些日常用品后,匆忙出门,消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我按奈不住焦急的性子,一骨碌下床打开外门一看:漆黑的夜里犹如一个黑匣子,一轮孤独的名月寂寞地陪伴着阴沉的夜空,极力散发出惨白得让人心寒的光芒照射着万物,却只见背影,树影憧憧,夜风不断侵袭着我那瑟瑟发抖的身躯……这个夜晚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次日清晨,一阵急促的电话响声划破沉闷的空气,是母亲打来的,只听见电话那边母亲的声音似乎有些哽咽:“爷爷今天凌晨走了,你吃完早餐后马上赶回来送爷爷最后一程,今天暂时别回校上课了,请一天假……”,电话中还隐约传来用于办丧事的器具的声响。这是真的,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以为这只是自己在昨夜在朦胧中做的一场噩梦,可就在下一秒它却变成了现实,就这么真切地发生在我的眼前,犹如晴天霹雳在撞击着我大脑的每一根神经,凝视了一下时钟:早晨六点三十分,原来昨夜在第一时间听闻爷爷的噩耗后,父母连夜赶回老家奔丧,为送爷爷最后一程。我没有想到亦无法接受这个让人极度悲痛的消息,虽然亦知道爷爷将不久于人世,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在昨夜匆忙告别人世,或许这个世上诸多事情都是无法预料的,就像一些人面对一些事情一样,你永远也无法得知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本来爷爷早前就患有胃病,因为被忽视而耽搁了最佳治疗时期,病情日渐恶化,最后发展成胃癌。被发现时却已经是晚期了,三个月,从被发现病情到最终离去,只有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奔丧那天几乎所有的亲人都回来了,一大群人将原本就拥挤的屋子围得水泄不通,一种沉重的悲痛气息弥漫在整间屋子,所有的亲人都回来向爷爷作最后送别。为什么人总是这样,当好好存在时却不知道去珍惜,为什么总是要等到生死永别时才知道后悔。在医院经常看到这样悲哀的情形:许多人只有在亲人生病住院或无力欣赏时才送花;无力说话时才陪伴他。最悲哀的是,人来的最多的那一次,他已经看不见了也听不见了。人都走了,这些不都是多余的吗?这个时候一切都为时已晚……“反正他们都知道的。”这是我们一般人最常说的话,也是一般人普通却又愚昧的认知。说出来又何妨?或许是因为无法突破心里的那份尴尬,这不能说是人类的一大悲哀……亲人们在极度悲痛的氛围中送别爷爷,低泣的声音在拥挤的屋子里显得格外清晰,犹如一把利刃在割拭着我的心,我不愿再目睹眼前的一切,宁愿将它当成一场荒唐的噩梦,可任凭怎样自我安慰,眼前的木棺里就躺着爷爷那具冰冷的尸体……我竟然奇怪地发现自己没有流泪。在亲人们早已泣不成声的时候,我只是静静凝视着眼前那本属于梦境中的一切。不,并不是我冷漠,只是我强忍着眼泪,不想让爷爷在天之灵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在爷爷的眼里我一直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不经意间,我看到了父亲,自爷爷得重病这几个月间,他一直在操劳,后来爷爷被检查出是癌症后,已无法再治疗。于是将爷爷接回老家,父亲一直在尽自己的孝心,任劳任怨打理着爷爷的日常生活:陪伴,送饭,擦背……只是每一次回老家看望爷爷后回到家里,他总是长叹一口气。我知道他作为儿子也是在为爷爷日益加重的病情感到担忧与无奈。我发现此时守灵的父亲显得异常苍老,两个眼袋十分清晰显现着,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泛着些许泪花……我很少看到父亲的眼泪,父亲一直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在生活与工作上的风风雨雨他都咬牙挺下来。面对困窘的生活,我从没有看到父亲掉过一滴眼泪,更多是默默地承受,父亲亦有脆弱的一面,只是每次他都不愿让大家看到。父亲第一次流泪了……爷爷走得太突然了,父亲甚至还没来得及作好心理准备,对爷爷的怀念无疑大于生活中那些对于他来说的琐碎之事,怎能叫他不悲痛?爷爷带着遗憾走了,而且就差那么一年,还记得爷爷在临终前一个月曾语重心长对我说过:“孩子,本科若是上不了,上专科也可以,爷爷最担心的就是你的学业,我若走了,你要好好努力……”爷爷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孙子考上大学。可惜匆匆的离世,他没有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切,带着一份牵挂与期盼走了,为什么上天这么不公平?偏偏要夺走我亲爱的爷爷?爷爷,你安息吧,不要为家人与我担忧了,我会谨记你的遗愿,让你在天之灵能够在明年目睹孙子圆梦的那一天。带着一份对爷爷的无限怀念,我继续在高三的路上为前途而奋斗着,虽然这条荆棘满布,但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执着地走到终点。将无限悲痛化作一股学习的动力也许是我对爷爷最欣慰的一种怀念。——此文送给远在天堂的爷爷【编辑按】愿老人一路走好......相信他老人家是幸福的,在天堂......我没有你的文笔但有和你一样的情感,我已经没有眼泪了可此时我泪流满面,现实的残酷,亲人的无法忘怀。我们还要好好活着为了爱的人·····编辑:叶子2007年9月25日

    2007-09-12 19:54:27 作者:子鹜 9648 0

  • 我@孙悟空

    今天又看到那个老婆婆了。依然苍老的面孔上,铺满了皱纹。她的前面,也依然摆着那些据说是孙悟空摘的仙桃化成的保佑符。只要你买,不管多少钱,她都卖。记得一年前自己也帮她买过一次,五块钱,但当时没许愿。这次,学乖了,买来立刻就用十秒钟的时间,许愿。在心里默念了十次。应该够了吧。应该可以实现了吧。虽然是缥缈不实际,但花五块钱就可以买来一个愿望,值得。因此满心欢喜,似乎觉得有老婆婆和孙悟空的保佑,就一定可以美梦成真。嗯,是的,孙悟空。从小到大最崇拜的人物,就是孙悟空。因为他的无所不能,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他办不到的事。经常偷偷的想,如果我是孙悟空就好了,或者如果孙悟空可以随时出现在我面前帮助自己就好了。那么,我肯定会......但事实上,根本就没有那么一号人马的存在。心中的孙悟空,究竟在哪里可以找到呢?在自己身边出现妖魔鬼怪的时候,究竟会否有“孙悟空”来拯救我呢?虽然明知道答案是否定的,但心中的期待却永远不会消失。然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心中的孙悟空就变成老爸的样子了。孙悟空本来就有七十二变的能力啊,所以他就变成了我老爸,出现在我的生活之中。不管我发生了什么事,遇到了什么挫折,老爸都会在我身边帮助我开导我。如果没有他,又怎么会有今天的我呢?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爸的距离却没有因此而疏远。这是让我觉得最最幸福的一件事。而且,渐渐地,渐渐地,在我心目中,老爸似乎比孙悟空还要厉害了。起码孙悟空是因为菩萨的金箍棒才勉强帮助唐僧去西经取经的,但老爸呢,却没有任何人强迫他对我好啊。他对我的关怀对我的付出,都是完全自愿的,发自内心的。他爱我,甚至超过了爱他自己。而我为了他,也可以因此而不为自己。他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他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不是说一定要有目标才可以生活得精彩吗?那我的目标就是,实现爸给予我的目标。而自己心中真正所向往的呢,是排在爸之后的。一直期待有属于自己的孙悟空,但现在,我却希望自己可以做爸心中的孙悟空。且,是完全自愿毫无勉强的孙悟空。实现他所有所有的愿望,然后才努力的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不也是一个很确切的目标吗?因此,我的生活也算是精彩也算是幸福的。嗯,幸福,快乐。然后让爸也幸福,快乐。因此自己也倍觉幸福,快乐。如此循环,我和爸都会幸福一辈子的。不用靠老婆婆的保佑符,也不用靠孙悟空的庇佑,我要让自己变成老爸的孙悟空。专属于他一个人的孙悟空。然后,尊重他保护他爱惜他,一辈子,不离不弃。编辑按:父母亲的爱永远是一个话不尽的话题一首《常回家看看》曾打动了多少人的心:“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简简单单的几句,就唱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他们付出爱是那么多,渴望的回报却是那么少,如此伟大的爱,难道我们能不懂得感恩吗?古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实,报恩并不难,只要我们对父母的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真正用心去做,寸草心,定能报得三春晖!---叶子

    2007-09-11 23:36:50 作者:尘埃落定 9705 0

  • 爱拼才会赢

    上帝在造完世间万物之后,想选一种物类作为世间的主宰,于是他对万物展开了考验,从高山到平原,,从湖泊到河流,,而人类生生不息,,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使人类的足迹踏遍了世间的每一个角落,于是,上帝领悟到奋斗便是世间的主宰。奋斗是与生俱来的,它潜藏在你的骨髓里,等待着你的邀请,尽管它暗含着黄莲,渗透着渗透着辛酸苦辣.但倘若你在困难时,仍能昂首挺胸地举着奋斗的旗帜,那么丢盔弃甲,临阵逃脱的或许就是彼岸的对手吧!所以奋斗是人的可贵品质,而成与败,只在于你是否参与了拼搏奋斗。奋斗是约败而来的!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松散式的惰性助长了我们内心的懦弱,湮灭了生活的航灯!它抹杀了奋斗的情调,停止了奋斗的音符.于是一场迷茫的人生旅途开始了,一个坠落的情思上演了!一次次跌倒,让我们晕厥,让我们忘记了站起来;一次次困难,让我们不堪一击,措手不及;一次次失败,让我们垂头丧气,一厥不振......繁缜的社会,熙攘的生活,喧杂的世间,需要奋斗的主宰才能更加美好!就让奋斗的气息渗析出生活的可爱吧!让拼搏的焦点唤醒出呆滞闭塞的目光吧!让深邃的奋斗之路,席卷出生活的回味无穷吧!一阵锋芒呼啸而过,留下警言世语:爱拼才会赢!纵观历史,追溯名人,成人事者无不经历这样一段过程:居里夫人在发现镭的实验中,其实验条件是非常简陋的;莱特兄弟在制作飞机时曾受到无情的嘲笑.但他们都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的信念,坚持奋斗,努力拼搏,最终才有了镭的传说,实现了飞人的梦想.奋斗是与时俱进的.相携到老,需要奋斗,需要拼搏,那是一种风雨过后的超脱,更是一种波澜不惊的睿智.作为学生,拼搏与奋斗,正是学习生涯的箴言.面对犹如八恒河沙的科目,品着案牍劳形的苦涩之时,正是因为有了拼搏的一腔热血,才造诣出李白哀梨并剪的文章;正是因为有了奋斗的一记心弦,才诞生了白乐天回肠荡气的词典;也正是因为爱拼,才有了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传奇,才有了朝读百篇,乙夜乃寐的一幕!学习中的苦乐,始终都会纺织成一弧挂在雨霁过后蔚蓝天空升起的长虹,稍纵即逝,却即时荡漾出生活哀丝豪竹的乐曲,歌名便是:爱拼才会赢!我幡然醒悟,是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虽然其间会经历很多痛苦和考验,但只要我们坚持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那么,要实现生命的价值,要成为世间的主宰,就需要我们的奋斗,需要我们挥洒汗水,其间镌刻着:爱拼才会赢!

    2007-09-09 15:49:29 作者:伊茵子 9681 0

  • 无关痛痒

    人类是如此的神秘,每个人抱着的想法不尽相同,犹如岁月是那么的美妙,每一日的天气都与众不同,晴天或者大雨,都流露出麻木的神情,再残忍,再深刻,也都无关痛痒,拨动不了人类良知的那一根心弦。在尘世的浊流里穿行,往往一个不经意间的车祸,也能引起徒步者的驻足观望,是的,看着小孩子的鲜血不断涌出,人们都惊愕了,看着小孩无助的抽搐着,过路人都诧异了……一个人生命的尽头,似乎并不是遥不可及,仅仅一个步伐的距离,一对凝视的目光,都能如实地测出一个小孩生与死的距离!一个生命的降临是艰难的,而死亡的傀儡却是如此轻易地夺走了一个小小的生命!诚然,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吧,死神正是抓住人们良知上的麻木,而往往趁虚而入,如果你随手拨打了120,也许事故会是另外一个结局,如果你呼吁了大家的良知,也许,生命的长度会再次延续……那么多的也许,,也只需要你一个小小的举措,但再多的也许,却没有激起人们的良知!是的,这些事是无关痛痒的,这些事是与他们无关的,这些事亦不是他们惹得起的,正是面对这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摆出无关痛痒的态度,才会造成悲剧的。在艰难的人生旅程中跋涉中,偶尔会抬头看车窗外的天空,那只诚信的孤鹰早已不知去向了,只有缈无际涯的蓝天,目的地到了,此时,因为生活的艰辛无奈,也许司机会列出种种理由,在原有谈好的价钱上多索要一元钱,凭着地形的崎岖,借着路程的遥远,顺着天气的变幻,这种种外界因素,令乘客毫不犹豫地掏出了一元钱,而当司机接过的那一刹那,一切都似乎定格了,一个人诚信的拍卖会,以价值一元钱拍卖成功了,我的嘴角上扬了45弧度,发出可悲的笑声,如今,钱难赚,命难保,生能耐,但我们也不能失去做人的本分,不是吗?当然,一元钱,无关痛痒,但于细微处见真理,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连基本的做人诚信都没有,只会被人鄙视,毕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生活中通才的不卑不亢!!!!!肇事者的逃跑,驻足者的叹然,司机的索要,擦去了生命与诚信,擦去了良知,诚然,饱含着辛酸的生活使人们这样做,出无关痛痒的态度,但我们是否考虑过用另一种方式去对待这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此时我静静的望着远天,遐想着那一瞬间的感应,也遐想着那最后的叹息和最后的梦想……也许,时代的进步,忽略了这无关痛痒的一切,便我们还年青,我们十分应该重视这无关痛痒的一切,因为我们可以从自我做起,感知良知。【编者按】通过作者沉郁的笔锋,与其说是作者对他人的批评,不如说是作者对人性的批判自省,带有犀利而深刻的自警意味。“此时我静静的望着远天,遐想着那一瞬间的感应,也遐想着那最后的叹息和最后的梦想……”,作者的忧患意识正是这个时代的风暴在他心灵的回音壁上激起的回声。就让我们从自我做起,感知良知!——编辑:幸福白粥o(∩_∩)o07.9.10

    2007-09-09 15:43:56 作者:伊茵子 964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