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高中班主任从外地来,我招待老师吃饭,还请了十几个同学作陪,坐了满满一大转桌。我去埋单时,收银员告诉我,共1500元,有个姓商的老板已经替你付钱了。我说:“姓商的老板,我也不认识呀,你没搞错呀?”收银员说:“不会搞错的,你不是刚从市里调来的赵刚举局长吗?”
老板的一句话把我说醒了。我们局新从市里调来一名局长,他和我同姓同名,也叫赵刚举。哈哈哈……原来是哪位商老板把我这个小干部当成局长了。
一个星期后,常务刘副局长找我问了此事,我把过程说了,并告诉他,我已经把钱还给商老板了。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你的名字最好改一改。”刘局语重心长地说,“赵局长没明说,但也有让你改名的意思。”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一名。”我的名字赵刚举,是我爸爸按着家族辈分起的。赵局长刚转来时,我正想找机会和赵局长聊聊,看看他是不是和我同祖同宗呢。还没等聊,局长却勒令我改名了,要是改名,对得起我死去的爸爸吗?
我当时态度暧昧,和刘局没说不改,也没说改。这事也就放下了。
三天后,刘副局长又催我改名了。我说:“我从生下来落户口本开始,一直叫这个名字,到现在已经叫四十多年了,如果改名,会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大麻烦。”
刘副局长严肃地说:“无论如何,你不能再叫‘刚举’了。”被逼无奈,我找到一个挂牌起名的专业人士,他翻了半天书,什么天格、地格、水木金火土的一阵侃,说我的名字最好是把中间的这个“刚”子换成这个“纲”,“举”字不用动。于是我把名字改成了赵纲举。我把我改的名字和刘副局长汇报了一下。他不高兴地说:“你的名字改得不行,和赵局长改的名字又重了。赵局长找人测算,名字也改叫赵纲举了,办公室孙主任把他的户口和身份证都改过来了。”
我大喜:“那好,我不改了,局长不愿叫的那个‘刚’字,我还叫!”
刘副局长猛摇头:“赵局长特意嘱咐我和你商量一下,他的外界关系多,有人肯定还有用原名给他来信的!他还是不同意你叫原名。叫啥名都没关系,那只是个代号,哪头大,哪头小,你自己掂一掂,要改,一次就改彻底了!”他撂下一通话就走了。
对领导逼我改名这事,我十分气愤。我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不改,但“小不忍则乱大谋”,还是违心地改吧。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等他调走了,我再改回来。
我想了半天,带着情绪说:“刘局,落实领导的指示要彻底,那个‘举’字我也不叫了,局长叫赵纲举,我就叫赵目张吧,这多好啊,纲举目张!”
刘副局长愣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