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 璀璨文坛

璀璨文坛

  • 中国作协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在京召开

    6月17日,中国作协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在京召开了作家维权研讨会。中国作协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主任张健,副主任张抗抗,委员武和平、许超、李明德、马晓刚、李德成、吕洁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苹果商店应用程序侵权案件处理情况、图书盗版盗印现象、名人手稿书信拍卖等热点问题。去年,就苹果商店应用程序侵权事件,中国作协权保办与苹果公司代表进行了会谈,并建立“通知—删除”快速处理机制。之后,权保办对苹果商店侵权行为进行监控,发现苹果商店中有5款付费下载的应用程序中使用了舒婷、席慕蓉及海子的多首诗歌,软件开发商均为上海某电子商务公司。权保办随即向苹果公司在线投诉,之后与开发商取得了联系。开发商向权保办提供了上述侵权应用程序自上线以来的收益统计。最终,权保办代表作家与开发商达成和解,由开发商向每位作家支付了远高于其侵权收益的惩罚性赔偿金,并及时删除了有关侵权应用程序。与会委员高度肯定了权保办在处理上述案件中所做的工作,同时建议改进维权方式,希望权保办加强宣传,调动作家的维权积极性,让作家拿起手中的苹果设备查询自己作品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作品被侵权使用,可交权保办代为维权。《江南》杂志2014年第2期刊登了访谈文章《写作能否养家糊口》,引起了广大作家和读者的关注。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就此话题提出意见,建议相关部门集中进行调研。该文讨论的稿费标准、图书版税、稿酬个税起征点、图书盗版、影视改编权收益、网络收入等问题代表了广大作家的困难和疑惑,也是权保办近年来一直密切关注、调查研究、积极推动并希望早日解决的问题。实际上,稿酬个税起征点低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多次向两会递交提案,建议提高稿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在会上,与会者谈到,中国现行税收制度亟待完善,稿酬个税起征点为800元确实太低,应该尽快调整。大家还在会上讨论了防止盗版侵权新技术“出版物版权追溯保护系统”的可行性。会议还对拍卖名人手稿书信的现象进行了讨论。许超、李德成等法学专家认为,这类现象应当区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拍卖已经发表作品的手稿,属于物权法范畴,不涉及著作权、隐私权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发生纠纷,可运用物权法的善意取得和不当得利制度来解决。许超认为,这种情况下出版社或杂志社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应当呼吁出版社、杂志社妥善保管作者的手稿。第二种情况是拍卖私人书信的行为,这涉及发表权、隐私权问题。书信、日记是特殊的作品,未经许可拍卖名人书信的行为可能侵犯写信人和收信人的隐私权。许超认为,可由作协的两会代表委员递交提案,建议在拍卖法中增加一条“拍卖个人书信时,应经过写信人和收信人双方书面同意”的规定。会议还听取了吕洁关于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汇报,并讨论了委员会下半年的工作计划。张健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及办公室要继续保持积极主动工作的良好态势,密切关注花样百出的网络侵权问题,学习并运用新技术进行维权,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以案说法,不断提高广大作家的维权意识,同时与有关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努力把维护作家权益的工作做好。  (盛  敏)

    2014-06-22 13:09:15 作者:
    • 0
    • 9649
  • 张晓风:懂古文比懂英文还重要

    虽然年逾七旬,手拄拐杖,讲话也轻声温和,但若细心留意,就会发现张晓风果如诗人余光中所道:“柔婉中带刚劲”。这位像风一般洒脱清朗、灵魂充满力量的女子,其文字曾经为无数读者的心灵筑起“像风一样飘远的梦”。近年来她更是身体力行投身环保运动,为文疾呼,她认为,“我死了之后,这个世界有才华的人还会继续写作,然而眼前这块湿地不去争取,就要马上被埋起来了,故推广环保比创作更迫在眉睫,但两者同时也是共存的。”近日,在专程携带父亲之相关黄埔物件参加“惊涛伟岸——黄埔军校90周年致敬展”之前,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在深圳欢乐海岸布展现场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张晓风,笔名有晓风、桑科、可叵等。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8岁随母亲一起赴台,后毕业于东吴大学。36岁时,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赞其“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张晓风创作过散文、新诗、小说、戏剧、杂文等多种不同的体裁,以散文最为著名。余光中曾将其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行道树》、《有些人》、《我喜欢》、《只因为年轻啊》等作品被选入大陆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追求学问,这是最基础的”张晓风的父亲为黄埔七期,而她的舅舅也同样出身黄埔军校。虽然有着军人家庭背景,但在张晓风看来,其实家庭氛围弥漫着文人气息。“我父亲参与战争,但不是那种带兵的官,他多半做的是参谋工作,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智囊’,所以他还是比较接近文人气质的。”张晓风回忆道,父亲刚去世的时候,她不太敢翻他的东西,因为心情上没有办法承受。“现在父亲已经去世十多年,我再来看他东西的时候,就觉得他其实是蛮文人气的。倘若要说自幼家庭给予我的最大影响,便是‘承担’二字。在一个重大事情来临的时候,要承担,我就从我父亲身上学会这点,所以我就不会去躲避责任。”8岁时,张晓风随母亲一起赴中国台湾,曾先后就读于北一女中和屏东女中,最后毕业于东吴大学。谈及幼年经历,张晓风还回忆了自己第一次写的作文。“作文题目是《信》,那时候信是很稀少的东西,一般人家是没有的。我记得我家唯一收到的一封信是舅舅写给妈妈的。舅舅是军人,当时年轻耍酷,自己做了一件酷酷的军装,在国共战争中他就给俘虏了,被误认为是一位军衔很高的军官。抓去很长时间,没有音讯,现在信来了,妈妈急得哭。以我当时的识字程度,根本无法把这件事情写清楚,自己也不知道写了些什么,结果老师瞄了一眼就撕掉了。后来相继转学到柳州,最后从广州上船到台湾,才算真正稳定下来,开始自己的学业。”张晓风表示,其父非常注重读书文化。“父亲说,中国无论多么穷,做父母的无论如何一定会让小孩读书,他觉得这就是这个民族最了不起的地方。换言之,追求学问,这是最基础的。”在她看来,童年真正的启蒙是读许多课外书。“由于当时大家都穷,书不多,逮到什么就读什么。到台湾后,快乐的是不再逃难了,不再转学了,可以定下来听故事或看故事了,连收音机里广播的小说也爱听。所以,我想说的是,上课固然重要,可是,身边很多的小事,许多杂七杂八的阅读都各有意义。”“一寸山河,就是我的一寸肉”“我自己给我这种台湾人取了个名字,叫‘一代半’。不是第一代,不叫第二代,因为我不是在台湾出生的,而是在浙江金华。我弟弟妹妹则是在台湾生的,他们才是‘第二代”。所以我说我是‘一代半’的台湾人。”在张晓风看来,“一代半”的台湾人跟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有一点点不一样。“因为对故乡有点记忆,我是有乡愁的,但是我的乡愁基本上一半是地理的,一半是历史的。在台湾,比如有很多人会说好怀念某个地方好吃的东西,因为他们是上一代的人,对那些东西都比较记得,可是我其实不太记得那些东西,反而是在读诗词歌赋的时候,书中提到某个地方,这种历史地点就会引起我的联想。”乡愁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想象里。有了乡愁,就有寻找。“最近我去粤北走了一趟,从唐朝开始,如果所有的广东人要去中原,一定会走这条路,包括六祖慧能当年也走过。所以为了体验这条古时候的路,我就慢慢地爬上丹霞山,其实很辛苦。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宗教的旅程,是哲学的旅程,也是情人的旅程,因为《牡丹亭》里头的男主角柳梦梅就是广东人,他要翻过山到江西,去寻找那一段爱情。”然而,不同于余光中等台湾作家对“乡愁”的执著迷恋,张晓风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解。“各人的乡愁表现方法不一样,比如对台湾,我比较注重的是台湾的生态环境,而不是在乎乡土文学。”近几年来,张晓风创作比较少,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环保运动中。2010年5月,她为了捍卫一个旧兵工厂湿地,避免无节制地盖大楼,著文疾呼,甚至提出“一寸山河,就是我的一寸肉”,最后还不惜牺牲形象“惊天一跪”。“家国很大,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在做军人,但我们要有一种集体精神,应该对社会负有责任,虽然去尽那个责任可能是吃亏的,不会获得钱什么好处,可是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提倡环保可能会影响开发,没开发就没赚钱,可是如果过度开发的话,有时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那就没办法恢复了。尽管有人会觉得开发无关己事,一片很美丽的沼泽地用水泥盖起了大楼,不见得会直接影响自己,但是从整个生态环境来说,这片沼泽没有了,那片湿地没有了,气温就会上升。地球是大家的,我们不能把子孙的生存环境尽数破坏。出于对人类共同的命运关怀,所以还是要为这个事情去奋斗。”“懂古文比懂英文还重要”在张晓风的身上,对家训“承担”精神的践行无处不见。除了作家、环保推广者等身份外,她还有另一个重要头衔,即是“抢救国文教育联盟”副召集人。据了解,“抢救国文教育联盟”总召集人是余光中,其联盟宣言是反对台湾地区高中国文的时数由每周五节减为四节,反对文言文的比例由60%减为45%;反对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由必修改为其自生自灭的选修。“大家都以为古代的东西很难,所以就拒绝学习,这是很可惜的。中华文化底蕴悠久而博大,事实上稍微解释一下就能懂的。”张晓风说,“我觉得懂古文比懂英文还重要,因为学了英文后,有人可能大半辈子都不会去用它。”她认为,呼吁重视国学教育也是一种抢救。“像环境一样,国学这么好的东西,可我们都不重视。虽然现在海外成立了很多孔子学院,但我们有时候连自己文化里头有什么好东西都不知道,又遑论如何教外国人呢!如今中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每况愈下,国学程度低,其实海峡两岸都面临一样的困境。”然而,面对大陆当下出现的“国学热”,张晓风同样表现出了担忧。“当然,我们都希望中国文化受到重视,可也有紧随而来的问题出现,就像小孩子要给他们营养,是喂鸡精还是什么?这就涉及具体的方法问题。但我们起码应该认识到,‘国文教育的兴衰,关乎国族文化慧命之存亡’。”记者 聂灿 魏沛娜

    2014-06-19 23:46:45 作者: 来源:深圳商报
    • 0
    • 9642
  • 乔叶:关注当下生活是成长的必然途径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宋毅)今日下午,“金台悦谈”第二期嘉宾——著名作家乔叶做客本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谈及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作为70后作家的乔叶表示,人不可能永远青春,从散文到小说是一个作家成长成熟的必然经历。乔叶在访谈中分享了她的成长经历。她自曝走的是很标准的文学青年道路,最开始写诗歌,后来给《中国青年报》写散文,九几年开始,写了将近十年,然后到河南省文学院当专职作家,有很多很好的小说家都在那儿起步、成名,比如李佩甫、张宇、李洱……在那个氛围里,乔叶也开始想写小说。乔叶说:“小说和散文、诗歌都不同,它和现实生活有非常紧密的对话关系。小说的文体,自从我涉入以后,就逼迫我成长。我以前写的散文好像被媒体叫做青春美文。但你不可能永远青春,70后已经人到中年,我现在也40岁了,不可能一直在那还说情,说青春去。你总在成长或者成熟。另外,作为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志向的小说家来说,你不可能沉迷于日常写作,评论界和文学界说70后没有经历过大的历史事件,沉迷于日常写作,婆婆妈妈的,柴米油盐的,写的是小生活,就是郭敬明说《小时代》,其实都有这种特征,可能90后、80后都有这样的特征。”乔叶认为,虽然70后没有经历过大的历史运动,或很浩荡的生活,但是随着心智的成长、认识面的拓宽,还有写作经验的丰富,各方面都促使她选择更有挑战性,或者说不那么日常的,有向历史和人性、向更丰饶的地方进军的欲望。这一方面是对历史有兴趣,但更重要的是对当下生活感兴趣。她进一步表示:“谈得更具体一点,比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问题等等,在我们社会生活里面,我觉得有一种琐碎的浩荡,并不是说表面上很浩荡,还有琐碎的浩荡深入其中。我想探究中国人民怎么这样,我们活得很分裂,很多人的状态很分裂,为什么会这样,我想知道找到一个精神的人性也好,或者国民性也好,有所思考,上溯到有一个历史的源头。”

    2014-06-19 23:46:13 作者:
    • 0
    • 9588
  • 莫言: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

    莫言:现在怕给父老乡亲丢脸 越想写好就越写不好 莫言 资料图片近日,著名作家莫言参加2014青岛文化艺术季,在开幕式主题讲座中,他以《小说与故乡》为题发表演讲,莫言说:“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作家用文学的方式拓展故乡,是对故乡的一种超越。”谈故乡——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莫言说,他早期的作品写得特别顺,就是因为对故乡风貌和人物太熟悉了。“我的左邻右舍,村里几百口子人,后来都变成了我小说里的描写对象。”莫言说,“我用文学方式拓展了故乡,让小说中的人物有广阔的舞台去展现。”山东高密有“四宝”——扑灰年画、高密剪纸、泥塑(泥老虎)和高密茂腔,尤其是扑灰年画夸张的风格和泥塑强烈的色彩对比,都影响了莫言的作品风格。莫言说:“我想张艺谋始终摆脱不了对红色的迷恋,也与他在西北的生活经历有关,到处都是挂着的红辣椒。”谈创作——我们这一代作家正在往二线退隐莫言尝试写过高密没有的沙漠、红树林,但他说还是写起故乡来最得心应手,莫言说:“无论怎样天才的作家也有自己的局限,这也是世界上有这么多作家存在的理由。”莫言说,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就觉得写作难度大了,因为“对当下农村生活隔膜了。我把握不住现在年轻人的心,写得不自信、不肯定。”莫言坦承,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作家。现在年轻的作家要写出属于他们的当代小说,“我们正在往二线隐退。”谈经典——伟大的作品有时候是机缘巧合莫言说:“如果没有诺奖插了一杠子,新作早就出来了,但现在怕给父老乡亲丢脸,总是再想想、再修改一下,越想写好就越写不好。” 莫言还引用了当年郭沫若接毛ze东指示题写“岳阳楼”牌匾的典故,“毛主席看了郭沫若的几幅字,总觉得有些拘束,相反信封上随意写来的‘岳阳楼’三个字倒 充分体现了郭体挥洒自如的风格,于是圈定了信封上的字。”对于新作的出版,莫言幽默地说,“等我写得差不多了,觉得像郭沫若写在信封上那三个字的状态时, 就可以出版了。”莫言说,大家呼唤经典,希望能再出现当 代的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我们的时代非常丰富多彩,文学不像过去那么突出,面对纷繁多变的生活,作家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压力能压出来 的,也不是靠作家的强烈愿望就能实现的,有时确实是机缘巧合,才会出现伟大的作品。”(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刘彩华)

    2014-06-19 23:45:44 作者:刘艳杰 来源:光明日报
    • 0
    • 9735
  • 以中国文化范式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是传播中国声音和展示中国风貌的优选方式与佳尚途径。而要讲好中国故事,则必须遵从、恪守并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国文化范式。    所 谓中国文化范式,乃即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基因的中国文化情怀与中国审美方略。它既是一种中国式的传播途径与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具有深厚中国根脉和强烈中国 愿景的精神诉求与价值取向。故此,它对于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来说,尤为直接而重要。因为任何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的终极目的,都在于要最大限度地感动和征服 受众,并使其乐于接受、自觉融会、高度认同。而中国文化范式,则笃定是达臻这一目标的合理路径与最佳选择。    一    一 切文化产品与文艺作品,就其本质而言,都既是时代精神的结晶和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又是人们在情感燃烧与心灵升华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燧石和思想粹质。基于 此,历来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有效能、有魅力的文化产品与文艺作品,就无一不是对特定时代和社会的深度钩稽与精当表达,特别是对足以代表并有效推动这时代 与社会不断实现变革和趋于发展的人们的情感冲突与精神追索,更会有细腻的描绘和激越的呼唤。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主体赋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基因和采 取什么样的时代表达方略,就往往会成为其作品成败得失的关键所在。    这不仅由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的不可逆规律所决 定,而且也必定要受制于大众审美习惯和社会价值取向的调控。所谓创作的个性化,就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实现的。而个性化的创作,在任何时候都是文化与文 艺极其宝贵的品格和素质。我们完全不可想象,一个脱离了民族基因和时代精神的文艺创作者,一个漠视社会变革和缺乏大众情怀的文化创造者,能够形成个性化的 风格和创造出个性化的文化产品来。而但凡失却个性的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则注定会落入平庸与猥琐的窠臼。因此,海德格尔说:“艺术是现实的模仿和反映。” 而任何现实,又都是以特定时代、民族、社会与活跃于其中的人,作为其存在的前提条件与必备要素的,并由此而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生存 方略与不同生活状态所特有的文化范式。    这种特有的文化范式一旦形成,便会被它所属的时代、社会和族群所高度认同 与欣然接受,并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具有鲜亮色彩感和浓酽乡土味的审美情趣与价值导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对于像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和加西亚·马尔克斯, 像简·奥斯汀和艾丽斯·芒罗这样优秀的域外作家的作品,我们也只能欣赏、借鉴、消化、融会,而绝不可因袭、拓模、生搬、硬套,当然就更不能赤着身子氽进 去,以致全然找不见北了。否则,就不但会由于水土不服而形成文化痞块,甚至还会出现焚琴煮鹤、得不偿失的现象。实际上,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 自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就一直是或轻或重、或显或隐地在这两种不同的选择中彳亍而行的。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即使对于 许多成功者来说,他们也大都经历了迷途踅足、归真返璞的过程。这似乎是自然的,但更是必然的。好奇,纳鲜,是人的天性,文化人更是有着超常的艺术敏感。正 因为如此,创作主体才会对他乡异域的别样文化充满新奇和诧异,并按捺不住地产生了模仿的冲动与蹈袭的举动。这虽然不是成功,但却是探寻成功之路的开始。事 实是:他们只有在经过这种试水、鉴证和选择之后,才有可能和有机会对域外文化进行合理汲取与高度融会。这对于丰富和提升自我文化范式与个人创作能力,都不 惟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益的。从“五四”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以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郑振铎、林语堂、林风眠、徐悲鸿、张大千、老舍、梅兰芳等为代表的 一大批有作为、有成就的文化创造者,就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他们对当时风靡西方世界的未来派、抽象派、现代主义等,都进行了学习和模仿,只是在经过实践检验 之后才认识到这样不行,一味照搬、机械模拟,以致照猫画虎和完全氽进去的做法,在效果上恰恰适得其反。正是在有了这个经历之后,他们才又高度自觉而自如地 在尔后的创作实践中,回归了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民族文化范式,从而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形成了个性化的美学理念,进行了秉有“这一个”特质的 艺术实践。    其实,就连被认为是典型的乡土型作家的周立波、赵树理、孙犁、柳青等,在其文学道路上也大都有过一个 “转型”的经历。对于此,只需将他们早期的青涩之作与进入成熟期后的娴稔之作做一对比,即可一目了然。特别是赵树理,他不但被认为是“土”作家,而且在创 作题材上也始终都是只写农村和农民。可就这,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却仍旧难免被“洋”味所裹挟。其早期作品不仅有着浓重的欧化意味,而且佶屈聱口的长句子和 生僻的字词比比皆是,哪有丝毫《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小说的昵情与淳香呢?毫无疑问,这种创作变化是他进行文学探寻的结果,也是他创作走向成熟 的标识。    当然,具有时代精神、民族特质、社会意蕴和乡土情缘的中国文化范式,不仅从来就不排斥其他文化形态中那 可资借鉴的优长之处,而且更有着采撷和吸纳异域文化形态之优秀成果的强烈愿望与高度自觉。但这样做的前提,则永远都只能是:以“我”为“本”,以“他”为 “末”;以“我”为“培基”,以“他”为“辅掖”;以“我”为“植株”,以“他”为“养料”。这样做的结果,当然只能和只会是在对接与选择、交融与吸纳的 过程中,使“我”更强大、更丰富、更提升、更发展,而绝不是相反,也绝不能相反。    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会不断地集聚正能量,不断地生发新魅力,不断地溢出大效能,不断地敛结好果实。    二    新 时期以来,我们的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是活跃的、丰富的,完全称得上硕果盈枝、蔚为大观。但若回眸返顾、仔细盘点,我们也不乏身陷误区的迷茫和足蹈歧路的尴 尬。这其中,最重要和最普遍的症候,就是一些创作主体对运用中国文化范式讲好中国故事缺乏自觉和自信。甚至在有的时候、有的地方,自觉不自觉地对本土文化 采取了虚无主义和排斥态度。无端地认为中国文化范式太陈旧、太封闭、太老套、太“土”,并因此而侧眸西向,刻板地因袭、套用、依傍、摹肖西方的文化思维和 创作套路,以至于在“洋”与“新”、“洋”与“好”、“洋”与“时尚”、“洋”与“高蹈”之间划了等号,仿佛一沾“洋”味儿,作品就会立即“新潮”起来, “前卫”起来,“酷”起来。其实,哪里是这么回事呢!这种认识和做派,显然是滑入了一个不无幼稚与浅悖的认识误区,它不仅导致了文坛上主义多多、歧路蜂 生,而且在事实上也弱化和斫伤了中国文化范式的完整性、辐射力、功能价值与实践意义,乃至许多很有才华的文化创造者和文艺创作者,都误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虚耗在了对西方文化的无谓的宠奇猎艳式的克隆与拷贝上,以至无暇和无力真正认识、把握和创造性地运用中国文化范式,进行富有张力和魅力的创造与创作。自 然,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程度地放逐了时代精神,罔顾了社会变革,稀释了乡土情愫,离异了传统基因。其结果,虽然不乏争奇骛怪、阿世媚俗的产品频仍出现,但却 鲜有艺术长歌和宏大叙事的熠然莅世。    这实在是艺术规律和美学法则使然。因为任何真正的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从来 就都是有根的。正因为有根,它才能够成为独立的扎在深厚肥沃之社会生活土壤中的精神植株,并因此而有能力和有条件不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结出肥硕的果实。我 们所说的中国文化范式,就是这土壤,就是这植株。它是特有的,同时又是独诣佳境的。唯其如此,它才能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并以这刻录着鲜明中国徽记的文化 果实而励悦国人,惊艳世界。    由此可见,任何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乃是皆须遵从不可逆规律和个性化的审美法则的, 而不可逆规律所形成和所造就的,便正是文化的个别性与独特性。中国文化范式所概括和所代表的,就正是中国文化的这种个别性和独特性。所以,它须臾不可离 异,也不能弱化。因为只有在它的基底和植株上,才能敛结出真正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意蕴、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果实来。这已屡被不争的事实所证明。不仅 从《诗经》、《离骚》、《史记》、《牡丹亭》、《红楼梦》、《桃花扇》,到《阿Q正传》、《子夜》、《家》、《雷雨》、《茶馆》等,是这样;而且从《荷花 淀》、《三家巷》、《创业史》、《红旗谱》、《梁祝》,到《白鹿原》、《尘埃落定》、《英雄时代》、《蛙》、《父亲》等,也是这样。我们完全可以笃定,一 旦离开中国文化范式,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莫言们,也就随之而不成其为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莫言们了。因为他们的文学生命是同中国文化范式深深地 交融在一起的,并从中吸吮着无穷的营养与动力。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觅得自己生命的密码和文学的根。    中国文化范 式之所以会以强韧之势与亘远之脉而融入执著于它的创造者们的精神底蕴和心灵深处,并彻底成为他们至高的追求与永恒的认知,乃是因为这种文化范式,不仅是由 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审美追求和独特的基本国情所铸就,而且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它已深深地钤入了每一个华夏子民的生命基因, 烙进了每一个华夏子民的心,并由此而使之成为这个国家和这个族群的生命标识与美学符号。鲁迅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 步。”而对于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来说,具有中国风韵和中国气质的中国文化范式,就不啻是这民魂在艺术和精神领域中的典型体现。因此,我们不惟对它要深怀敬 畏之心和执守之志,而且更应运用创造的锐志与生命的活力而不断地赋予它以光彩和亮色,以使它在新的历史进程和新的社会变革中,不仅得以赓续和弘扬,而且更 得以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在越来越趋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特有的文化范式尤为可贵和致用,因为在全球化使世界变小和信息变密的同时,也势必要使民族 的、本土的文化传统越来越具有不可替代和复制的重要价值。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提高文化的自觉与自信,积极而有效地运用中国文化范式进行“活”的与 “新”的创造,同时又以创造的成果不断赋予中国文化范式以强大的活力与永恒的魅力。    这是一个传续与进取的过程, 这更是一个丰富和提高的过程,因为文化创造的本身就同时包含着继承与发展的双重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最应笃信和坚守的,就是中国文化范式所秉有的无 与伦比的博大、丰赡、精粹和深邃。只要我们真正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了它,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时代文化的精品和创作出感应现实的佳构来。曹雪芹运用这种范 式创作了《红楼梦》,鲁迅运用这种范式创作了《故乡》,冼星海运用这种范式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徐悲鸿运用这种范式创作了《傒我后》,梅兰芳运用这种范 式创作了《宇宙锋》,而比他们更拥有良好时代条件和优越社会环境的我们,当然就更应当和更能够创造出足以与时代同辉、促社会转型、为国家立传、替百姓抒怀 的精品佳作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以中国文化范式讲好中国的故事,传播好中国的声音,同时又以富于激情与魅力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不断地丰富、提升和发展中国文化范式。这种良性的互动和诗化的往复,不仅会传播正能量,而且能营构真善美。

    2014-06-19 23:43:58 作者:艾 斐 来源:中国文化报
    • 0
    • 9583
  • 中国作家协会2014年会员发展公示

    中国作家协会2014年会员发展工作从1月份开始。在征求团体会员意见和咨询各文学门类专家的基础上,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于6月12日进行审议并投票,拟发展会员510人。为加强社会监督,现将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14年6月13日至6月19日。如公示名单中有涉嫌剽窃、抄袭他人作品者,请在公示期间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联系人:李军杰、张敬敬电话:010-64489865、64489863、64221703(传真)电子信箱:64221703@163.com中国作家协会2014年6月13日中国作家协会2014年拟发展会员名单(510人)北京15人卫汉青、王冬(蝴蝶蓝)、王宇飞、王威、左少兴、孙春明、李林荣、李倩(女)、李睿(殷寻,女)、张文睿、陈珠(女)、陈唯斌(余途)、者永平(回族)、席小平、魏翠萍(女)天津10人于海霞(柳暗花溟,女)、尹金丹(女,朝鲜族)、田桂荣(女)、李金荣(女)、杨萍(女)、张建云、张莉(女)、张桐英(晓月,女)、赖德斌、霍君(女)河北17人于忠辉(桫椤)、王克难、冯晓军、刘荣书(满族)、许斌、苏洪源、李铮、杨佑田、杨勇(满族)、宋子平(女)、金赫楠(女)、赵叶(女)、段建月(唐小米,女)、夏玉祥、唐慧琴(女)、曹俊英(女)、崔浩(何常在)山西11人王平、王国伟、王保国、任存弼、陈素云(陈小素,女)、贾彩青(女)、徐茂斌、郭万新、郭虎、郭蓉(女)、韩玉光内蒙古17人王万里、王志利(车夫)、王茂荣、仁钦道尔吉(蒙古族)、巴图吉日嘎拉(蒙古族)、田丽丽(女,蒙古族)、达·额尔敦毕力格(蒙古族)、任月海、迟凤君、张建忠、张建熙(张小花)、娜恩达拉(女,达斡尔族)、贺西格图(蒙古族)、郭广泉、海风(蒙古族)、朝洛蒙(蒙古族)、魏铎辽宁18人卜庆祥、于学利、冯大中、朱玉豪、刘兴雨、刘金澄、刘晓波(女)、孙阳、孙艳丽(女)、李鹏飞、邸玉超、张笃德、金方(女)、钟素艳(女)、贾淑芳(女,满族)、高树义、黄宇(女)、常君(女)吉林16人千日(朝鲜族)、马爱茹(女,回族)、曲静(女)、朱万和(满族)、李凤艳(女)、何青志(女)、张伟、尚书华、郑义、赵家治、姜英文、顾连弟、高春阳、康孝根(朝鲜族)、程永刚、程光黑龙江17人于志学、王德强、白雪松(满族)、刘勇(耳根)、杨川庆、肖凌、张凤玲(女)、张建祺、张曙光、陆少平(女,壮族)、陈永芳、陈国远、徐拓、郭淑梅(女)、曹立光(荒原狼)、梁帅(梁坏坏)、薛喜君(女)上海13人马文运、贝鲁平、江胜信(女)、许云倩(女)、严志明、吴崇源、汪澜(女)、张怡微(女)、张冠仁、赵荔红(女)、胡庚(树下野狐)、胡绳樑、商俊伟(路内)江苏31人丁宗磊(失落叶)、于利祥、马汉清、王永君、王荣方、王啸峰、王履辉、毛贵民、江秉钧、汤雄、孙蕙(女)、纪萍(女)、严正冬、李向民、杨刚良、吴志云、吴颖达(傲无常)、谷代双、陈培元、杭贰(良木水中游)、周文、周国忠、周浩锋(周耗)、周淑娟(女)、胡军生、柯强兴、姚社成、顾鹰(女)、徐晓思、龚房芳(女)、章剑华浙江22人丁真(女)、王继红(桑子,女)、田家村、许彤(女)、李明亮、杨永勤(杨邪)、张凤翔(管平潮)、张健(燕垒生)、陈政华(烽火戏诸侯)、林新荣、帕提古丽(女,维吾尔族)、周建达、赵海虹(女)、赵鸿伟(阿门)、钟根清(郁颜)、徐均生、翁美玲(女)、曹启文、曹凌云、章锦水、虞锦贵、薛荣安徽8人田斌、刘政屏、江泓(女)、李华阳、吴子长、沙玉蓉(女)、张静(张尘舞,女)、项丽敏(女)福建11人王忠智、任剑锋、江俊涛、杨叶飞(风丫头,女)、吴玉辉、陆永建、孟丰敏(璎洛,女)、洪辉煌、夏炜、唐宝洪、黄荣才江西7人邓涛、朱传辉、刘建华(女)、刘晓彬、杨景荣、贺璞(池灵筠,女)、喻虹(女)山东34人王华英(女)、王庆利、王家祥、牛鲁平(女)、厉剑童、田晓琳(女)、刘玉诚(瓦当)、刘宜庆、刘清梅(女)、刘强、许振民、孙书文、孙照明、李宪珍(女)、杨曙明、连淑香(连谏,女)、轩辕轼轲、宋彩霞(女)、张佑峰、张英华(女)、张建鲁、张柯、陈宜新、陈瑞仪、金翠华(女)、周志雄、屈绍龙、赵林云、赵静怡(女)、柏明文(女)、莫问天心(女)、徐锦庚、梁月昌、蔡中锋河南22人马素芳(鱼禾,女)、王宇民、代海、司伟平(司卫平,回族)、刘峰晖(庚新)、孙青瑜(女)、孙新华(女)、李玉梅(女)、李荣泰、李智慧(女,回族)、连忠诚、肖根胜、沈靖、张中民、尚伟民、尚攀、郝子奇、胡昌国、侯发山、黄玉华(扶桑,女)、黄凌、蒋建伟湖北12人田苹(女,土家族)、向国平(土家族)、闫刚、江作苏(鱼禾)、李诗德、何子英(女)、宋春芳(宋小词,女)、罗胸怀、周芳(女)、高晓晖、郭晶晶(苏瓷瓷,女)、谢络绎(女)湖南25人丁鲁、叶菊如、刘克定、刘明(欲不死,土家族)、刘绍英(女)、吴国才、宋永清(苗族)、宋庆莲(女,土家族)、张凭栏(女)、张战(女)、奉荣梅(女)、林卓宇、欧阳伟、易清华、周迅、周琴(一枚糖果,女)、孟大鸣、胡辉、聂元松(女,土家族)、夏云华、晏杰雄、晏建怀、舒文治、蔡栋、戴希广东22人王威廉、王普宁(求无欲)、李光文、吴伟华(吴乙一)、吴伟鹏、吴诗娴(吴飞飞,女)、吴彪华、何进、张慧谋、陈马兴、陈开斌(陈诗哥)、陈再见、陈崇正、林爽英(女)、欧阳露(女)、周小娟(蓝紫,女)、郑万里、聂小雨(女)、崔保新、鄞珊(女)、蔡玉燕(女)、裴蓓(女)广西8人杨仕芳(侗族)、何述强(仫佬族)、张冰辉(女)、胡红一、徐向群(四丫头,女)、蓝瑞轩(古董,瑶族)、谭亚洲(毛南族)、潘小楼(女,壮族)海南4人许燕影(女)、严敬、符力、鹿玲(女)重庆8人向林(司徒浪子)、李成琳(女)、杨康、张天国、罗小玲(女)、倪文财(泥文)、唐梅(女)、曾维惠(紫藤萝瀑布,女)、四川20人王大华、邢小兵(藏族)、李明春、李前秀(女)、杨元礼(杨角)、邹瑾、张历(章泥,女)、罗铖、周文琴(女,藏族)、赵敏(藏族)、觉乃。云才让(藏族)、贾飞、贾志刚、黄冬梅(女)、黄政钢、鲁娟(女,彝族)、曾鸣、熊焱、黎明泰、魏丕植贵州2人袁仁国、蒋德明云南7人王丹(王单单)、朱镛、许文舟、李兴海、李承翰(人狼格,纳西族)、吴玉华(瑶族)、陈鹏西藏2人罗洪忠、班丹(藏族)陕西18人史飞翔、冯天海、宁颖芳(女)、刘云、刘爱玲(女)、芦芙荭、李庆和、杨英武(哑鹦鹉)、张仙利(女)、张丛笑、张芳(女)、陈若星(女)、南书堂、姜民权、姚逸仙、贾军龙(贾松禅)、韩怀仁、薛保勤甘肃11人万小雪(女)、王玉国(叶梓)、王喜平(满族)、车才华(藏族)、刘玫华(刘梅花,女)、许曙明、妥清德(裕固族)、汪泉、张晓琴(女)、崔俊堂、薛林荣青海5人马有义(回族)、华多太(藏族)、李万华(女)、李明华、杨秀珍(女)宁夏2人严龙宁、郭宁新疆11人王敏(女)、瓦依提江·吾斯曼(维吾尔族)、巴西尔·吾穆凯(哈萨克族)、麦麦提敏·阿卜力孜(维吾尔族)、李东海、李泽生、吾伦哈孜·曼里巴扎(哈萨克族)、库班·阿斯哈尔(哈萨克族)、张可让(樟楠)、贾沙莱提·塔西(维吾尔族)、程静(女)兵团3人张振平(张小痣)、黄文生(黄闻声)、董志远延边2人林锦山(朝鲜族)、赵一男(朝鲜族)解放军11人兰占军(兰草)、李志远、汪瑞(女)、张子影(女)、周志方、周徐、段天杰、徐柏坚、龚盛辉、程晓玲(女)、曾皓(菜刀)石油2人安顺国、李建华铁路1人郝炜华(女)煤矿3人刘向莲(女)、李伟(女)、程豁(女)国土2人刘连翠(女)、周伟苠电力1人洪梅(小川,女,蒙古族)冶金1人崔美兰(女)水利2人董伟斌、蒋彩虹(女)石化2人刘萍(女)、齐帆(女)公安4人孙学军、杨明山、赵英斌(满族)、蒋海云(女)金融3人王炜炜(女)、李劲、胡小平其他45人丁国旗、于泽俊、马爱农(女)、王伊(女)、王祥、王钟(梦入神机)、王晴飞、王慧敏、艾国柱(阿乙)、左昡(女)、丛治辰、刘炜(血红,苗族)、刘兰芳(女,满族)、刘英武、刘慧英(女)、乔振绪、汤勇(打眼)、那耘(满族)、李雨铮(山羊一科,女)、李佩伦(回族)、杨东彪、吴欣蔚(女)、余飞、汪国新、沈庆利、沈俊峰、陈思、张定浩、张嘉佳、林阳、林晗(鱼人二代)、罗选民、岳雯(女)、周李立(尚盈盈,女)、胡浩、俞胜、饶翔、姚昆仑(侗族)、贺清龙、班清河、徐刚、高建平、郭富民、曹国炳、熊辉澳门1人陈艳华(女)台湾1人陈秀美(陈若曦,女)

    2014-06-18 22:40:18 作者:
    • 0
    • 9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