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传媒文学周系列讲座之一演讲者:王小妮(著名诗人,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论题:文学·生活·未来时间:4月10日19:30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区中文堂二楼国际会议厅□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周系列演讲之二演讲者:陈晓明(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论题:小说的真相时间:4月11日19:15地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六教多功能报告厅□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周系列演讲之三演讲者:格非(著名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论题:小说的作者时间:4月11日19:30地点: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教学楼1栋101室□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周系列演讲之四演讲者: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台湾中山大学教授)论题:当中文遇见英文时间:4月12日19:30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区中文堂一楼报告厅□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周系列演讲之五演讲者:麦家(著名小说家,《暗算》作者)论题:博尔赫斯与军事特情小说时间:4月14日19:30地点:深圳大学□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周系列论坛之一主题:散文时代的写作伦理时间:2008年4月12日10:00-12:00地点:方圆地产·云山诗意会所□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周系列论坛之二主题:以心声破恶声:现代世界里的文学与媒体地点:方圆地产·公园1号时间:2008年4月12日15:00-17:00注:《散文时代的写作伦理》、《以心声破恶声:现代世界里的文学与媒体》两场论坛报名电话:87388888,有专车接送。□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周系列论坛之三主题:中国当代文学高峰论坛——失语与发声:公共空间里的文学写作时间:2008年4月13日8:30-10:00主办单位:南方都市报□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周系列论坛之四主题:文学与生态论坛暨“生态文学致敬作家”颁奖礼时间:2008年4月13日10:00-12:00□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典礼(4月13日下午)□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奖作家东莞行(4月14日上午)□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奖作家深圳行(4月14日下午、15日)(向读者开放,欢迎自行前往听讲)
《民族文学》、《人民文学》联合举办象山杯“我与奥运”有奖征文启事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即将在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举办,这是举国欢庆的庆典,为迎接这一盛事,进一步体现“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奥运精神,《人民文学》、《民族文学》将联合举办象山杯“我与奥运”有奖征文活动。征文分小说、诗歌、散文三组,分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各一名,奖金10000元;二等奖各二名,奖金5000元;三等奖各三名,奖金2000元。优秀作品除有选择地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发表外,还将结集出版。 征文要求:1、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讲述我与奥运、各民族与奥运之间的故事。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展现“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奥运精神。 2、内容清新健康,符合《人民文学》、《民族文学》纯文学刊物的风格,生动、可读、感人。尽量通过具体事例、人物、细节来达到主题,切勿泛泛抒情,避免乏味空谈。 3、小说不超过10000字、散文不超过3000字、诗歌不超过20行。每位作者限投作品一篇;诗歌不超过三首。4、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且在参赛之前没有公开发表、出版。如发现有剽窃、抄袭以及非首发等情况一律取消比赛资格。 来稿方式:1、征文不接受电子稿件。投稿请在信封上标明“征文”字样,并注明体裁。2、投稿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南沿大翔凤胡同3号《民族文学》杂志社 邮编:1000093、参赛者请注明真实姓名、性别、民族、地址等详细通联方式。 征稿时间: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以邮戳日期为准。 版权说明: 本次征文的主办单位对参赛作品拥有发表权和出版权,作者对其作品的出版和发表拥有署名权,所有参赛稿件一律不退。组委会对以上条款拥有解释权。《人民文学》杂志社《民族文学》杂志社2007年9月16日
2008“浦东高桥杯”新都市小说征稿评奖活动启事 活动宗旨作为上海唯一一份反映城市文化生活的综合性文化杂志《上海采风》,愿在彰显“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方面贡献绵薄之力。我们将以本杂志为平台,面向全球华语写作者开展“新都市小说”征稿评奖活动,倡导文坛新流派和推出一些新的作家和作品,希望能活跃上海城市的文化气氛,加强中外城市文化交流,促进上海原创文学的繁荣。 活动创意1、本次征稿活动将立体、全方位运作,邀请各个文化艺术单位和新兴媒体参与。优秀应征作品,不仅在《采风杂志》上刊登、结集出版,还将提供给合作伙伴,改编成小剧场话剧、广播剧、电视剧、电视电影等,并在网上刊登播出。2、邀请北京、上海十大中青年评论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客观、公正进行评奖。3、在《上海采风》、申报网、博客大巴等网站上请网友投票评选“我最喜欢的新都市小说”。4、获奖作品和优秀作品翻译成英文出版。 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上海采风月刊社上海浦东新区高桥镇人民政府支持单位: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市浦东新区外高桥功能区域管理委员会特别策划:上海申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顾问:吴贻弓(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叶辛(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征稿要求(1)反映新世纪以来的都市生活,尤其是处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和其它城市的社会生活及其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 (2)小说文体,每篇作品的字数限定在万字左右。(3)作者年龄、国籍不限,面向海内外华文写作者,可以通过书面投稿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投稿的形式。一经刊登即付稿酬。未刊登应征作品和已刊登作品均参加新都市小说征稿评奖活动。 (4)作者应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应征稿件应是在海内外未发表过的(包括在互联网上);也不得有抄袭等现象。一经发现有上述情况,将追究作者的责任。 (5)主办单位对应征作品有出版和改编其它艺术样式的优先权。(6)本次征稿活动的解释权归《上海采风》杂志社所有。(7)征稿日期:2007年12月15日—2008年12月31日 奖项奖金(一)原创奖:1、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2、二等奖3名,奖金3000元3、三等奖5名,奖金1000元4、纪念奖10名,奖金价值500元(二)改编奖:1、改编大奖1名,奖金5000元2、改编提名奖5名,各1000元(注:改编作品系完成的新艺术样式作品)(三)读者奖:1、读者大奖:1名,奖金1000元(通过网络投票,要求与评委评选结果一致;如有多人,采取抽奖形式)2、读者提名奖:20名,奖金价值300元 活动说明1、2009年1月中旬,征稿评奖揭晓,并举行颁奖典礼。2、获奖作品须公示5天,如无人投诉和疑义,则确定获奖者和作品。3、获奖作品奖金税收自理。4、书面稿件请寄:上海市延安西路200号,《上海采风》杂志“浦东高桥杯”新都市小说征稿评奖办公室,邮编:200040。电子文本稿件请E-mail:cfyk@shcaifeng.com 上海采风杂志社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人民政府2007年12月15日
立足东莞 面向全国东莞文学艺术院第二届签约创作启事 东莞文学艺术院是全国首家地市级文学艺术院。为了庆祝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东莞升格为地级市二十周年,弘扬“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东莞城市精神,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文艺精品,本院正式启动第二届签约创作,现向全国征集创作选题项目。有关事项如下: 一、申报范围和要求1、凡具有一定创作实力的作家均可申报;2、体裁主要为长篇小说,中小型报告文学和纪实类作品,系列中短篇小说,散文,组诗等,要求题材、主题、风格、手法富有时代色彩和创新精神; 3、尤其侧重东莞人民在改革开放中的火热生活和思想情感题材的创作,并且努力体现岭南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审美格调,达到较高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二、签约项目待遇本院将组织专家对选题项目进行公正、公平的评审,被确定为签约创作项目的作者,可享受较为优厚的创作待遇。1、签约期一般为12个月到18个月,每月补贴创作经费3000元;2、为外地签约项目作家来东莞采访和体验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3、签约作品正式发表或出版,达到相应的水平,本院将组织专家学者推介和研讨;4、签约作品获省级以上权威奖项的,本院将给予再奖励。三、申报办法1、申报者可前来本院领取《东莞文学艺术院第二届签约创作项目立项申报表》(或登录东莞文学艺术网dgwy.dg.gov.cn下载);2、在2008年6月20日前将《东莞文学艺术院第二届签约创作项目立项申报表》和代表作原件邮寄到东莞市文学艺术院创作联络部,逾期不予受理。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新城市中心石竹路9号18楼、邮政编码:523110,联系电话:(0769)22837250。 东莞文学艺术院2008年3月
纪念朱自清诞辰110周年:全国“背影”同题征文启示 朱自清先生(1898-1948)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的散文《荷塘月色》、《绿》等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背影》,曾感动了多少中国人。“背影”这两个字与朱自清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朱自清先生自幼生活在扬州,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扬州的这段生活经历深深地烙进了他的生命里。朱自清先生高风亮节,赢得了人民的敬仰,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尤其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表现了我们崇高的民族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2008年是朱自清先生诞辰110周年,为了纪念他的人与他的文,由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人民文学杂志社、江苏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并由扬州日报社承办及新浪网、中国作家网等支持的以“背影”为主题的全国同题征文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征文体裁散文(字数在15000字以内)征文内容以“背影”为主题征稿时间:2008年4月1日起至2008年9月10日止。接受方式1.电子邮箱:rmwxzzq@126.com2.邮寄:100026北京市农展馆南里10号《人民文学》杂志社“背影”征文组收。信封上注明“背影”字样。五、征文评选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与扬州市委宣传部、江苏省作家协会及资深编辑、作家、评论家共同组成评委会,于2008年10月公布获奖结果及名单。部分获奖作品将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刊发。其中:特别奖1人,奖金10000元;一等奖1人,奖金8000元;二等奖3人,奖金5000元;优秀奖50人。所有获奖作者均有证书及奖品。 六、颁奖于2008年11月在扬州举行颁奖仪式。届时将邀请特别奖、一、二等奖及部分嘉宾到会。七、未尽事宜请向人民文学杂志社“背影”征文组咨询。联系人:冰峰 电话:010-85951310 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人民文学杂志社江苏省作家协会
“文明东莞活力新城”全国征文大奖赛启事 中国作家网、东莞市文联共同举办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暨“文明东莞活力新城”全国征文大奖赛启事为了推进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的实施,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东莞成立地级市20周年,东莞市文联及《东莞文艺》杂志与中国作家网共同举办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东莞成立地级市20周年暨“文明东莞活力新城”全国大型征文活动。具体相关事宜如下: 主办、承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国作家网、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单位:《东莞文艺》杂志协办单位:东莞市文学艺术院、东莞市作家协会支持单位:《东莞日报》、东莞广播电视台、东莞阳光网 征文要求1、围绕“文明东莞活力新城”这一主题,围绕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东莞建市20年来(兼顾建国以来),发生在东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事件、人物,新变迁、新成就,可述人文历史,可写自然景观……内容健康向上,杜绝诡谲荒诞。 2、提交征文的题材、体裁任选,要求主题突出,语言精练唯美,文字简洁朴实、自然生动,内容真实感人,严禁抄袭和转载,严禁一稿多投,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3、体裁与篇幅:(1)小说:3000字以内;(2)诗歌:不超过30行;(3)散文:2000字以内;(4)报告文学:4000字。4、来稿请写清投稿人的单位、通信地址、E-mail、电话。征文来稿一律不退,重要稿件请自留底稿。5、征文时间:半年。6、来稿请寄:东莞市新城市中心石竹路9号17楼《东莞文艺》编辑部(信封请注明“征文”字样,请尽量发电子文本)或电邮至:dgwy@dg.gov.cn。 联系人:王先生联系电话:(0769)2283725113712040688邮政编码:523071 奖项设置与颁奖1、本次征文活动按体裁分为4大项。每项各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2、奖励:所有获奖的作品均颁发奖励证书,发给奖金。3、征文结束后,分别在中国作家网、《东莞日报》、《东莞文艺》、东莞电视台、东莞阳光网及有关搜索网站发布消息,公布获奖者名单。作品结集公开出版。 4、本大赛活动,诚征“××杯”冠名单位、协办单位,冠名和协办单位获取的回报条款,请与组委会索取,联系方式见本启事第三项第6款。 中国作家网 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08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