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横川健先生5月15日来电话,转达了该会会长辻井乔、理事长黑井千次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罹难者的沉痛哀悼,他表示该会正在所属会员中募集捐款,募捐结束后将款项交给我国有关部门,以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在近期出版的会刊中,会长辻井乔发表署名文章,呼吁大家以协调有序的组织向中国灾区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辻井乔特别强调:“我们严肃批驳指称这场天灾是人祸之类的言论。”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于1956年,多年来致力于中日友好和中日文化交流事业,广泛团结对华友好的日本文化界的著名作家、艺术家,曾多次接待由我国著名作家巴金、老舍、冰心、周扬等组成的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日。曾于2006年访问四川省、重庆市的日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翻译家代表团团长岸阳子先生及四位成员也致电四川省作家协会,对四川的作家朋友和受灾人民表示深切的慰问。电报中写道:“我们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自然灾害!我们衷心祈祷,你们创造生命的奇迹,重建美好的家园!”菲律宾华文作家代表团5月15日至21日菲律宾华文作家代表团一行五人来访,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代表团团长、诗人蔡沧江在北京与我作家座谈时对汶川大地震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表示了深切哀悼。他说:“我们在菲律宾的华人、华侨十分关注高速发展的中国。这次大地震不会阻碍中国的复兴,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两小时之后就亲赴灾区,向世人昭示了中国政府领导人心系人民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崇高风范。”当得知中国作家协会将组织中国作家赴灾区慰问采访,蔡沧江说:“中国作家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作为他们的同行感到十分骄傲和荣幸!”越南作家协会越南作家协会主席友请近日致电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代表越南作家协会执委会对中国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人民表示慰问,并向四川省的作家和受灾家庭表达了哀悼和深切的同情。越南作协相信中国作家协会将同中国政府各部门并肩奋斗,积极参加救灾工作,使人民生活尽快恢复稳定。叙利亚作家协会叙利亚作家协会主席侯赛因·朱马博士5月21日给中国作家协会发来慰问信,对中国四川汶川地震遇难民众致以诚挚的哀悼。侯赛因·朱马表示,叙利亚作家曾见证过中国人民具有的坚强意志,愿与中国朋友共渡难关,期望中国战胜此次灾难,永远是友爱、和平、友谊之乡。
著名诗人杨克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派,参加中宣部抗震救灾小分队 著名诗人杨克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派,参加中宣部抗震救灾小分队,5月25日飞赴灾区。在此之前,杨克已经应约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组了250页反映汶川大地震的诗歌,并应新浪网之约组稿了数千首哀诗,其个论《给湮没的身躯以不朽的名》反表于《羊城晚报》(5月21日A13版)。
文艺报邱海军 连日来,广东作家们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广东省作协副秘书长杨克已参加作家采访团,作家姚瓦随广东医疗救护队赴四川灾区。何锹、邱超祥等也纷纷请缨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采写文学作品。广东省党组经过认真讨论,决定派遣作家姚中才代表广东作家参与抗震救灾采写工作。目前,广大作家创作了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刊登在各地报刊上,记录抗震救灾过程中党中央领导亿万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英勇壮举,反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和伟大精神,发挥文学作品鼓舞人心的作用。在全国哀悼日,《羊城晚报》发表了丘树宏、吴迪安的诗歌《真爱在人间》和《祈祷》,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杨克受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浪网等委托,在全国范围组稿,编发抗震救灾诗歌3000多首。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广东省作协捐款37810元,全部款项现已转交广东省慈善总会。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做好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有关通知,作协全体党员共计交纳24000元。近日,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发起组织全国各地文学界人士,开展“5·12灾后乡村学校重建行动”。他表示,要为灾区重建做三件事情:一是领养一个地震孤儿;二是去重建后的北川中学或别的学校义务做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的语文老师;三是联合写作的朋友们一起在灾区捐建一所或多所小学。
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揭晓王安忆当选年度杰出作家 南方都市报作者:田志凌 “在得过许多奖之后,我依然,或者说更为高兴这次获奖,很大程度上因为这是在《长恨歌》之后的获奖。”昨天下午在广州鸣泉居,女作家王安忆从“2004年度杰出作家”得主格非,以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王春芙手中接过“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7年度杰出作家”的奖状和奖杯,赢得10万元大奖。麦家、舒婷、杨键、陈超和徐则臣分别获得年度小说家、年度散文家、年度诗人、年度评论家和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的荣誉,各获得2万元奖金。 近三百人见证颁奖礼 “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南方都市报和南都周刊联合主办,方圆集团协办。当天到会的著名作家还有余光中、格非、于坚、韩东、林白、东西、王小妮、多多、徐晓、李亚伟、雷平阳、南帆、陈晓明、李敬泽等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的几乎全部获奖作家,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家媒体,近三百人见证了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礼。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得主史铁生发来贺信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年一度,会于花城,也算得‘修禊事也’。”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到会并致辞。他表示:“转型期的中国,或许一度冷落了文学,但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实际见证了文学之于现代中国不可或缺的价值和意义。现在看来,这个奖的创设,不仅是南方都市报文化理想的一种生动表达,也是南方都市报先人一步地参与到广东建设文化大省这一事业之中的实际举措。” 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南都周刊总编辑陈朝华表示,华语文学传媒盛典诞生于对文化的热爱和对纯粹文字的敬畏,“我们为自己能够分享到文学世界的优美和力量而骄傲”。 “你们终于注意到了《启蒙时代》” 今年的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首次扩展为“华语传媒文学周”,并第一次将六届盛典的全部获奖者聚集到广州。前五届的得主一起为第六届的得主颁奖,现场热闹非常。 在颁发“年度杰出作家”的环节,往届得主史铁生因为身体原因、莫言因为在伊朗访问、贾平凹因为西安市文联换届、韩少功也在海外因签证问题无法来广州出席,他们都给颁奖典礼发来了贺信,表示对王安忆的祝贺,并委托“2004年度杰出作家”得主格非给王安忆颁奖。 “2003年度杰出作家”得主莫言在贺信中称,王安忆是他多年来一直钦佩着的作家。“我是她的一个很认真的读者,一直在追踪着她的创作轨迹,并试图通过读她的作品,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她获奖的确是实至名归”。 王安忆表示,获奖让她很高兴,因为在《长恨歌》之后很多人忽视了她别的作品,“现在,你们终于注意到了《启蒙时代》”。 舒婷十多年来破例接受采访 舒婷因为散文集《真水无香》获得2007年度散文家奖。已经十多年不接受媒体采访的舒婷破例接受南方都市报的专访。著名诗人、2003年度散文家奖获得者余光中现场点评舒婷,称他在台湾也看到舒婷的诗歌和散文,赞赏“舒婷长期一个人生活在鼓浪屿是得天独厚的,她的作品有很多风格”。 终审评委代表、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尧说,“我们参与和见证了这个奖的发展,亲身体会到它之所以成功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一直坚持公开、独立、创造的评奖宗旨,主办方不干涉;另一个原因是重建了文学和媒体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希望。” 相关新闻 生态文学致敬作家:于坚 (记者钟刚)昨日上午,华语传媒文学周论坛系列最后两场在广州鸣泉居酒店举行,来自国内的多位评论家、诗人、小说家就公共空间里的文学写作、文学与生态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著名诗人于坚在论坛后获得“生态文学致敬作家”的荣誉,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作家。 昨日的论坛分为“失语与发声:公共空间里的文学写作”和“文学与生态论坛暨生态文学致敬作家颁奖礼”。文学评论家陈晓明表示,写作的公共性是一个非常紧迫的话题,他认为,“文学一直都在关注现实,关注底层和纯文学并不矛盾,以文学的方式介入公共空间也是必要的。” 福建社科院院长、文学评论家南帆则认为,什么是公共空间,这个问题也值得探讨,他表示,有很多学科关注经济、社会问题,必然需要一个学科去关注个人,这才是一个社会的完整结构,“甚至文学在公共讨论的边缘化,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困惑。” 余光中、舒婷、于坚、王小妮等人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担忧。诗人多多说,面对动物的被迫害,他能做的就是吃素。多多认为,诗歌不应工具地去呐喊,应从自然地书写开始,抵制反自然、反诗意的东西。 诗人于坚因其“饱含着对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双重关注”,华语文学传媒盛典评委会授予了于坚“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生态文学致敬作家”的荣誉。活动协办方贵州凤冈县委书记王贵表示,他们将建立一亩作家茶园,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将向包括于坚在内的15位作家赠送新茶。
文艺报诗闻 诗刊社围绕宣传党的改革开放精神,继成功编辑、出版了2008年3月号《诗刊》“在冰雪中迎接春天”抗雪灾诗专号并在全国“两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之后,再接再厉,又精心编辑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优秀作品选》5月号特大纪念专号。诗歌专号精选1978年至2008年30年间《诗刊》所发表过的、并在诗坛上产生一定影响的近百位诗人的精品力作,讴歌党的三代领导人,讴歌改革开放,讴歌社会主义建设,面向生活,贴近现实,用历年来的优秀诗歌作品,艺术地再现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体现党的科学发展观的英明和正确。专号将于5月23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6周年前夕推出。
中华读书报王胡 小说《湿地》(Feuchtgebiete)成为了《经济学人》杂志“亚马逊世界畅销书榜”创办四年来首个来自德国的冠军。此书作者是30岁的女演员和电视脱口秀主持人夏洛特·罗奇(CharlotteRoche)——这是个英语名字,她的确生在英国的温布尔顿,但在德国长大。罗奇小姐是德国的女崔永元,主持一档名为“小罗会客”(“CharlotteRochetrifft...”)的晚间谈话节目,嘉宾包括昆廷·塔伦蒂诺、凯莉·米诺格等大明星,因为专长向女嘉宾打听其性幻想,令她也成为全德家喻户晓的电视红人。《湿地》虽为小说,但主题仍然离不开性,或可称之性幻想小说,但不少评论家更愿意将它视作罗奇小姐的自传。尽管以德国尺度而言,此书内容之大胆,已至骇俗,但在上个月的莱比锡书展上,罗奇小姐仍然大受成群女生的追捧。截至4月15日,《湿地》依旧位列亚马逊德语站畅销书榜的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