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 璀璨文坛

璀璨文坛

  • 毕飞宇:与其说写的是女性,不如说是人性

    ◎ 新华社记者 璩静 白旭16日至18日,王蒙、铁凝、莫言、刘震云、阿来、毕飞宇、迟子建等中国作家集中亮相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无论是在伦敦南岸艺术中心、大英图书馆还是文学咖啡馆,无论以对话、朗读会还是演讲的形式,中国作家与英国读者真诚交流,畅谈他们对中国文学创作的看法。●毕飞宇:与其说写的是女性,不如说是人性毕飞宇不高兴自己被称为“中国写女性写得最好的男作家”。“不关心读者期待,只关心自我期待”的毕飞宇说:“与其说我写的是女性,不如说是人性”。当被英国人问及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看法时,毕飞宇说:“这是个老话题,它一开始出现,味道就是不好,听上去有点自卑,有点扭曲,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在特定环境下发出的声音。”

    2012-04-21 12:47:07 作者:记者 璩静 白旭
    • 0
    • 9667
  • 铁凝:作家应该知道大街上发生了什么

    ◎ 新华社记者 璩静 白旭16日至18日,王蒙、铁凝、莫言、刘震云、阿来、毕飞宇、迟子建等中国作家集中亮相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无论是在伦敦南岸艺术中心、大英图书馆还是文学咖啡馆,无论以对话、朗读会还是演讲的形式,中国作家与英国读者真诚交流,畅谈他们对中国文学创作的看法。●铁凝:作家应该知道大街上发生了什么“毕飞宇你别不高兴,这不是向你挑衅,”在一场关于女性视角的对话中,铁凝公开声称“对写女性写得好的男作家羡慕、嫉妒、恨”。“女性有着天然的表达欲,这于作家算得上性别优势,这个特质的另一面就是自恋,女作家常常不能以大的格局去看待内心的伤痛和不如意。”铁凝说,“文学”更应该说成是“人学”。她非常赞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略萨的话——“作家应该知道大街上发生了什么。”铁凝说自己非常关注中国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很感兴趣的一个题材是进城务工女性的家庭非正常状态,但文学毕竟不是粗糙的社会情报,”铁凝说,“如何在内心孕育这些题材是巨大的挑战。”

    2012-04-21 12:45:58 作者:记者 璩静 白旭
    • 0
    • 9582
  • 莫言:没有必要为年轻作家开药方

    ◎ 新华社记者 璩静 白旭16日至18日,王蒙、铁凝、莫言、刘震云、阿来、毕飞宇、迟子建等中国作家集中亮相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无论是在伦敦南岸艺术中心、大英图书馆还是文学咖啡馆,无论以对话、朗读会还是演讲的形式,中国作家与英国读者真诚交流,畅谈他们对中国文学创作的看法。   ●莫言:没有必要为年轻作家开药方与很多文学批评家一样,莫言也曾认为,80后作家的作品太过于关注自己的情感。他讲了一个自己女儿的例子。有一次,他看到女儿发愁,就说,你们这一代人有什么痛苦,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放牛。而女儿的回答是“那多好啊,可以躺在草地上听鸟叫”。莫言说,这番对话让他明白,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烦恼。莫言说,其实每一代作家都会有自己的文学情感,这些是没有高下之分的,不能用“高大厚重”等大一统标准去要求年轻作家。“他们有他们的活法,他们有他们的写法,没有必要为年轻作家开药方。”

    2012-04-21 12:44:39 作者:记者 璩静 白旭
    • 0
    • 9587
  • 王蒙:三百个臭皮匠消灭一个诸葛亮

    ◎ 新华社记者 璩静 白旭16日至18日,王蒙、铁凝、莫言、刘震云、阿来、毕飞宇、迟子建等中国作家集中亮相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无论是在伦敦南岸艺术中心、大英图书馆还是文学咖啡馆,无论以对话、朗读会还是演讲的形式,中国作家与英国读者真诚交流,畅谈他们对中国文学创作的看法。●王蒙:三百个臭皮匠消灭一个诸葛亮谈及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写作,“使用互联网已有些年头”的王蒙说自己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但他对互联网也有忧虑。“感觉这时候的人太急了,高端的文化果实不是这样产生的。”他提及中国的一句老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王蒙认为,互联网时代“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时候比较少,倒是“三百个臭皮匠,消灭一个诸葛亮”的时候比较多。当被问及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看法时,王蒙说,自己所有销量过5万的书都有盗版。尽管“几乎所有作品都能在网上查到,但合法使用的占不到20%”。不过王蒙坚信政府已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些问题。

    2012-04-21 12:42:54 作者:记者 璩静 白旭
    • 0
    • 9587
  • “文学进校园”莅临韩山师范学院

         由广东省作家协会、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市文联联合主办的“文学进校园·知名作家谈文学”,于2012年4月10日在韩山师范学院伟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文学进校园”是广东省委宣传部专项支持,广东省作家协会创研部具体负责的文学推广活动。本次莅潮主讲有中国作协会员郑小琼的《我从生活中来——我与我的“女工记”》,中国作协会员林世斌的《诗歌与个人的关系》,中国作协会员黄金明的《小说逻辑与小说诗学》。

    2012-04-21 12:36:00 作者:潮州文联
    • 0
    • 9584
  • 卢一心:真正的作家 内心都是孤独的

        真正的作家,内心都是孤独的,因为他们很难找到说话的对象,只有通过文章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这样的作家写出来的文字一定是深沉和冷静的,而不会像某些流行作品一样,到处都炫耀着性感的字眼。没有哪一位作家愿意孤独,但是,孤独感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层次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因为说不出来才感到孤独。作家说不出来的原因是,他们看到了人性最本质的东西,而且无法改变的命运还在不断继续着,他们只能把不可言说或无法拿到桌面上进行口头言说和交流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像这样的文字语言也是孤独的,所以要读这样的作品就必须有耐心,而且还必须静读。只可惜在当代作家中还很难看到这样的作品和文字。作家阎连科说,“中国作家在全世界作家队伍中只能算配角。”老实说我为这句话感到悲哀,也感到另一种无奈。尤其是当他说,“我经常去国外做学术交流,提起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外国作家根本没听过……有一次,大江健三郎跟我说,他的文学之路受到了鲁迅的影响,让我很欣慰,不过,这也是他到访中国时说的,我从没听说他到访其他国家时也说同样的话,我想,他的话更多是一种戏谑,所以我们的作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阎连科讲出了实情,可是我相信一定有不少中国作家不服,这很正常。不服是好事,不过请你写出好作品来。孤独有时候是一杯美酒,有时候也可能是一步闷棋,我相信一定也有许多中国作家感到孤独,而且这种孤独感正在与日俱增,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作家就是要有孤独感,只有孤独感才能写出好作品、大作品,让外国作家刮目相看并且受影响的作品。在这篇文章中我不想举具体的例子,因为我认为举任何例子都是缺乏说服力的,作家就是要用作品说话。当然,凡事都不能一棍子打死,作家也不是只有一种,否则文坛未免太沉闷了,多元化不仅是当今文坛的主流,而且是潮流,不妨用宽容之心去雅俗共赏吧。 

    2012-04-20 01:32:38 作者:卢一心
    • 0
    • 9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