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 璀璨文坛

璀璨文坛

  • 湖南省作协确定今年将重视网络作家培养

    (湖南省作家协会召开七届二次理事会,确定今年将重视网络作家培养,多从网络写手中吸引年轻会员。)(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魏委(右)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得湖南省青年文学奖作家颁奖。) (青年作家周伟(左)、郑小驴荣获第二十六届湖南省青年文学奖。)红网长沙4月26日讯(记者 汤红辉 通讯员 曾祥彪 实习生 杜洋 杨烊)今日上午,湖南省作家协会在长沙召开七届二次理事会,确定今年将重视网络作家培养,多从网络写手中吸引年轻会员。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魏委,中国作协副主席谭谈等出席会议。会议确定,今年省作协将改革并加大重点作品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催生更多优秀文学精品;在继续扶持少数民族作家、基层作家和青年作家的同时,加大对知名作家的服务和支持力度;要加大对青年作家的培养扶持力度,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作家入会,重视网络作家培养,多从网络写手中吸引年轻会员;打造“文学名家讲堂”等知名品牌,提高文学湘军在全国的影响力;继续实施“名院、名刊、名网”战略,夯实湖南文学的发展基础。湖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王跃文介绍,去年省作协持续推进了重点作品扶持工程,确定了15部重点扶持作品,其中有2部进入中国作协2011年度重点扶持作品选题;2010年获省重点扶持和重点关注的15部作品中,已有6部在2011年度出版;举办了“文学名家讲堂”、中青年作家研讨班、新锐作家研修班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会议还颁发了第二十六届湖南省青年文学奖,青年作家周伟、郑小驴获此殊荣。(本文来源:红网 作者:汤红辉 曾祥彪 杜洋 杨烊 )  

    2012-04-27 10:37:00 作者:汤红辉 曾祥彪 杜洋 杨烊
    • 0
    • 9595
  • 网络侵权维权难  文学作品维权需要变法

    相较于视频、音乐等版权目前在国内存在的问题,图书出版领域的问题似乎更加令人头疼。疯狂的网络下载、各种网上论坛的免费转载、一些苹果等大品牌文库的大量盗用,都成为了目前国内数字出版行业在版权方面的最大弊端。案例谷歌网上图书馆涉嫌侵权被诉美国谷歌公司(google)自2004年开始对图书进行大规模数字化,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将全球尚存有著作权的近千万种图书收入其数字图书馆。2005年,谷歌网上图书馆因涉嫌侵权被美国出版商和美国作家协会告上法庭,经过3年诉讼,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但仍因涉及中国等其他国家版权人的利益,遭到中国文著协及欧洲出版商联盟等其他国家相关组织的反对。2011年美国纽约法院否决了谷歌的这份和解协议。中国作家集体诉讼 苹果公司侵权3月底,国内22位中国知名作家集体诉苹果公司应用程序商店盗版严重,涉嫌严重侵犯知识产权事件,引发网民热烈讨论。记者了解到,事件过程是国内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在没有得到任何授权的情况下,屡屡在苹果应用程序商店里被上架出售甚至免费下载。随后,22位作家组成维权联盟,采取集体诉讼的形式向苹果公司讨公道,索赔金额已超过5000万元。中华书局法务部负责人任海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苹果应用商店盗版的不仅仅是畅销书,古籍出版业也未能幸免。一套正版《二十四史》售价近3000元,但其网上的盗版产品则完全免费。作家南派三叔说,从两年前至今,苹果应用商店里销售他的盗版作品数量一直有增无减。对此,不少出版行业人士指出,苹果应用商店的盗版已形成完整的利益链条,链条不除盗版难禁。据悉,中国作家集体维权后,苹果公司媒体公关负责人向媒体发出电子邮件,称苹果作为一个拥有知识产权的公司,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当苹果接到投诉时,都会给予及时恰当的回应。盛大文学被诉侵权 目前仍在调查2012年3月21日下午,北京书生公司称盛大文学下属多个电子图书网站长期大规模盗版书生公司拥有独家版权的电子图书用于盈利,并且屡禁不绝。盛大文学方面回应称,盛大文学非常尊重作者的著作权并且一向高度重视著作权保护。针对被诉侵权一事,盛大文学称正在对所涉及的作品进行核查。现状图书版权管理 法律界定模糊国内作家对苹果的集体诉讼,一时间将图书版权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近年来,损害作家利益的盗版现象不只出现在苹果商店里,网络盗版侵权行为已经让原创作者防不胜防。记者了解到,当前电子出版行业仍存在对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问题。互联网在加速作品传播、方便人们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对版权保护提出了新挑战。对于目前国内数字出版物的版权问题,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移动手机阅读高峰论坛”上,盛大文学副总裁汪海英就表示,从目前来看,国内出版行业对版权的管理仍处于特别严格和传统阶段。比如两年前数字出版还没有那么火爆时,大家在做版权合同的时候,没有考虑数字版权的问题,而现在,大家考虑的往往是数字版权要做一个很完整的权利,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法律上转授权只有一次,不是可以无限量地转授。因此对于版权管理,包括出版社、作者在内都只有相对空白的认识,大家对法律上的界定都比较模糊。“我也希望通过我们这样的公司跟作者有直接的合作关系,也像出版社跟作者有直接的关系,包括作者,阅读基地的态度商能够在版权管理中做更多的教育,或者有组织性的培训,让各方对版权的权益方面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汪海英表示。●专家观点文学作品维权需要变法如果不有效地杜绝网络盗版,将对中国文化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作家维权联盟发起人贝志诚认为,针对网络盗版行为,版权所有者应该增强维权意识。据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文艺界的知名作家同样对网络盗版现象进行了猛烈抨击,并呼吁国家应该加快立法进程,加大对各种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认为,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已明显滞后,无法满足近年来互联网大发展之后面临的数字版权保护新问题,日益猖獗的侵权盗版正在对文学、音乐、电影、摄影等文化创意产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而有不少网民也认为,应加快立法进程,加大对各种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原创者的积极性。网民认为,当今社会,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可能性空前增大,同时盗版也越发容易,侵权成本比较低,维权成本高,是出现网络侵权的重要原因之一。文/记者 王伶玲(本文来源:法制晚报 )

    2012-04-27 10:28:47 作者:王伶玲
    • 0
    • 9640
  • 王宇飞:网络小说三大通病 切莫娱乐过度

    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学,特别是网络小说,呈现出过度娱乐化的倾向。问题一,“量比质重”压过了“质比量高”。动辄数百万字的网络小说,虽不至于完全“不堪卒读”,然而由于几乎不受限制的想象和杜撰,抑或削足适履的生搬硬套,阅读起来很难享受到文学的艺术性。问题二,“眼球文学”、“跟风投机”,成为商业模式下的网络小说通病。什么热闹来什么,什么流行炒什么,宫廷、盗墓、谍战、都市言情、玄幻扎堆,看起来很热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少之又少,更多的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主体创意重复单调、人物塑造定型化、语言简单苍白、缺少社会现实性……成为许多网络作者的创作瓶颈。问题三,文化责任让位于网络口味。为赚得点击量,追求高额利润回报,不少作品刻意迎合读者,放弃文学的社会责任。一些网络小说中不加约束的狂想和构思,炮制出的暴力、色情等重口味情节,为突破法理、道德底线的现象推波助澜。以所谓“黑道小说”为例,诸如《极品公子》、《坏蛋是怎样炼成的》、《黑道枭雄》、《黑道校花》等, 脱离现实,宣扬极端主义、个人至上;至于偏向写实的《打黑》、《黑道风云二十年》、《狱霸》、《黑道》等,虽有拷问人性、令人反思的一面,但是从字里行间到整体的氛围营构,其黑色的基调恐怕将对“免疫力”低下的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可以说,这些作品均不利于年轻读者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人格的培养。而杀戮血腥场面过多的魔幻作品《狂神》、《盘龙》等等,则过分宣扬丛林法则、渲染魔兽等等,文化品位不高。至于色情内容,更是网络小说为追逐利益而做出的选择。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地位和作用已不容忽视,其趣味取向,实在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课题。网络小说不是“注水文学”,网络小说也要有文学品质上的追求。面对上述问题,网络小说是踩一脚刹车,自我梳理并反思之时了。

    2012-04-27 10:25:07 作者:王宇飞
    • 0
    • 9584
  • 作家曹乃谦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复评名单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已结束,来自世界各国的210名入围作家中有20人入选复评,其中应县籍作家曹乃谦进入诺贝尔文学奖复评名单。    曹乃谦,1949年出生于应县下马峪村,1986年开始潜心文学创作,目前已发表文学作品一百余万字,其中有30多篇作品被翻译介绍到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瑞典等国。曾出版长篇小说集《到黑夜里想你没办法》、短篇小说集《最后的村庄》等。据了解,《到黑夜里想你没办法》是曹乃谦历时十年完成的代表作品,曾被《中华读书报》、《亚洲周刊》等评为"2007年十大好书",并入围了2010年度美国最佳英译小说奖的复评。(马占富)

    2012-04-27 10:22:43 作者:马占富
    • 0
    • 9627
  • 广东首期新生代产业工人作家培训班开班

    广东首期新生代产业工人作家培训班开班让笔尖的梦想开花“怎么挖掘自己写小说的才能”主讲人是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吕雷,听众是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的部分会员和100名来自广州开发区的一线产业工人。日前,广东首期新生代产业工人作家培训班举行了开班第一讲。去年10月,俗称“农民工作协”的广东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在广州成立。牵头单位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陈小锋表示,农民工作协要实实在在地满足新生代产业工人在新时期的新需求。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的文字得以发表一直以来,外来工都是城市的弱势群体,不但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偏低,在自我表达上也是默默无闻。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的成立,使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发出了“让无声者发声”的赞叹。“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让无声者发声,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发声。”陈小锋说,发文章、出作品、当作家,已是怀有文学梦的青年工人的强烈呼声,为此,协会联合广州开发区员工服务中心举办作家培训班,对青年工人提供免费的文学培训。“当前,打工文学需要进一步超越打工的视野和个人喜怒哀乐的局限,更多地与自己所在的企业、城市和产业的发展相结合,提升创作的境界。”陈小锋说。据介绍,协会计划至10月底,对广州开发区的1000名新生代产业工人进行成建制培训,每季度举办一期,每期6天。对象包括新生代产业工人作家、文学爱好者和厂报厂刊编辑。培训的内容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文学体裁的写作训练。在师资配备上,专门邀请了一批知名作家、省级报刊编辑和文化学者担任主讲老师。“培训班的授课方式很人性:所有课程均安排在周六、日;既有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又有外出采风、小组讨论,帮助大家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不仅全免学杂费,还免费提供午餐和交通补贴。”广州捷普公司职员刘冬莲说。《黄金时代》本是共青团广东省委主管主办的一份杂志,如今,其增发的上半月版(每月一期),被改版为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会刊,从全省农民工中招聘10名作家负责编辑,每一期都有七八十页,刊载了大量打工文学作品。“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的文字得以发表,尽管有些还较为生涩,但鼓励是最重要的,要让他们在创作中学会创作。”黄金时代杂志社社长陈序说。协会成立以来,共发行会刊5期,针对读者群体特征设计内容,涵盖生活故事、社会纪实、人物榜样等,很多文学青年得以一展身手,颇具草根性。给他们一个家,让他们在城市中不再迷茫“我们希望作协成为外来工文学青年的家,不仅要有家的实体,还要营造家的温暖。”协会主席周崇贤说。 如何让农民工作协更好地为产业工人们服务?吕雷对此有自己的思考:首先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作家为主”、“服务团结青年产业工人”的方针;其次要向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年轻人敞开怀抱,引导他们的创作方向,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协会在外来工密集地区的街道、工业园和企业,建立了20个创作联络基地,筹措资金、配套场地,组织会员开展文学采风、写作培训和文化活动;吸纳全省100家企业的厂报厂刊编辑部为特约通讯站,编辑部人员成为特约通讯员。针对新生代产业工人中年轻人多的特点,协会还开设了官方网站和微博,推荐著名作家和优秀作品,推荐文学新人和作品。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协会员兼通讯员的中山佳能公司员工许友正在积极筹建中山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现在协会筹备已经就绪,就等着民政部门盖章。”许友认为,成立地市级农民工作协,能够更好地服务本地农民工。据悉,中山、佛山、深圳等珠三角地市级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正在筹建中,广东省农民工作协将吸纳为它们为分会。据周崇贤观察,现在新生代青年产业工人和60后、70后不一样,他们更容易在城市中迷茫。“从数量上看,3000名打工文学作者对于3000万产业工人不算什么,但在作协的支持下,他们能做3000万产业工人的知音和引路人,使打工朋友有理想、有方向、有目标。”对于新生的农民工作协,吕雷评价,以青年产业工人为中心、实实在在服务外来工作家的宗旨和做法是对的,应当长期坚持。协会虽然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但在运作中,需谨防衙门化、官僚化,特别是不能让会员沦落到从属地位或者是被管理的地位。吕雷的话,说到了协会会员、广州大鹏康体设施有限公司职工贺翰心里。他说,协会成立这半年多来,会刊由会员自己编辑,采风学习活动由会员自己组织,协会的事务会员有很大的发言权。“我们大家都希望,农民工作协今后能永葆本色。”“下一步,农民工作协应该探索的是如何提高新生代产业工人的自主性。”专家提醒,农民工作协在运作中,要真正让外来工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作主人,使作协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而不是对他们加强管理的工具。

    2012-04-27 10:20:18 作者:贺林平
    • 0
    • 9595
  • 第二届“华富杯”中国短篇报告文学奖颁奖

    中国短篇报告文学奖获奖名单2012年4月25日,第二届“华富杯”中国短篇报告文学奖颁奖仪式在洛阳举行,本次共评出18篇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6篇,提名奖9篇。获奖名单如下:一等奖:《英雄不老》 朱夏炎 王 钢 《河南日报》2011年6月28日二等奖:(按票数多少为序)《南水北调进行时》 徐怀谦 《人民日报》2011年7月13日《让百姓做主》 朱晓军 李 英 《北京文学》2011年4月号三等奖:(按票数多少为序)《等你到天亮》 李 迪 《光明日报》2011年4月13日《中国作家》2011年5月号《生死系于土地》 陈廷一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1年10月号《索南的高原》 李春雷 《光明日报》2010年5月22日《云水相望终相聚》 袁亚平 《文学界·中国报告文学》2011年8月号《生命的赞歌》萧根胜 马继军 时伟《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1年12月号《寒门学子入学记》 许 旸 《文汇报》2011年4月13日提名奖(按票数多少为序)《共和国基石》 黄传会 《文学界·中国报告文学》2011年1月号《仰视你,北大荒》 贾宏图 《人民日报》2010年9月3日《“茉莉花开”在扶桑》 施雪钧 缪克构 《文汇报》2010年4月26日《光明之神》 郑旺盛 李琰 杨军《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1年10月号《不该发生的悲剧》 孔 明 《文学界·中国报告文学》2011年8月号《吮吸地气 响遏行云》 孟西安 《华人音乐家》2011年7-8月号《绝地重生,再重生》四川灾后3年见证 李鸣生 《光明日报》2011年5月13日《难回故里》 郭 冬 《北京文学》2011年《走过昆仑》 丰 收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1年11月号 (本文来源:大河网 )

    2012-04-27 10:17:44 作者:记者张扬
    • 0
    • 9588